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与作用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裴东颜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07-308,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7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8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采用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健康教育和出院健康教育三个方面改善临床...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7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8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采用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健康教育和出院健康教育三个方面改善临床骨科护理质量。结果对研究人群健康作用分析研究显示,护理质量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和住院环境满意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实施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临床骨科护理的质量。结论采用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临床骨科护理的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应加强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健康教育 护理
下载PDF
骨折断端的微动与小鼠胫骨骨折愈合方向的影响关系研究
2
作者 李良刚 田少奇 +4 位作者 刘永山 王鸿宇 丁岚峰 赵恒心 曾国波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8期12655-12662,共8页
目的:探究骨折断端的微动与小鼠胫骨骨折愈合方向的影响关系。方法:将18只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不稳定固定组(B组)及稳定固定组(C组),每组各6只,其中B、C组制作胫骨骨折模型,A组不做骨折处理,于术后7 d、14 d及21 d对三... 目的:探究骨折断端的微动与小鼠胫骨骨折愈合方向的影响关系。方法:将18只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不稳定固定组(B组)及稳定固定组(C组),每组各6只,其中B、C组制作胫骨骨折模型,A组不做骨折处理,于术后7 d、14 d及21 d对三组进行X线摄影、染色及PCR基因检测,以观察骨折断端髓内针固定情况、骨折线情况、骨痂生长情况、骨与软骨细胞的生长比例的差异及成骨标志性基因ALP、Runx2和软骨形成标志性基因Aggrecan、Sox-9分布比例的不同。结果:X线扫描发现,B组:骨折处髓内针插入情况良好,术后7 d、14 d及21 d小鼠骨痂形成少且缓慢,骨折线2周内始终较为清晰,3周后稍模糊;C组:骨折处髓内针插入情况良好,术后7 d、14 d及21 d小鼠钙化骨痂形成较快且多,骨折线模糊;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染色及PCR基因检测分析发现,B组第7 d~21 d极少量骨组织被染成红色,而软骨呈条状被染成蓝色,软骨逐步形成出现,软骨细胞的标志性基因显著升高,而成骨细胞的标志性基因略有升高,骨总体呈现出以软骨成骨完成骨折愈合的表现;C组第7 d~21 d骨组织被多染成红色,极少量为蓝色,成骨细胞的标志性基因显著增高,而成软骨细胞的标志性基因略有升高,可见总体呈现出以成骨细胞增长的骨膜内成骨而进行骨折愈合的表现;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结论:骨折断端较低的机械应力可以促进骨折愈合更多地向成骨细胞增长的骨膜内成骨方向演进,这可有效减少骨折不愈合与延迟愈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应力 胫骨骨折 骨折愈合 成骨细胞 软骨细胞
下载PDF
8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江伟 谢齐林 +3 位作者 杨辉 孔天天 苏启旭 胡如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3962-3964,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采用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A组44例)和有限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B组4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 目的研究应用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采用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A组44例)和有限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B组4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远期并发症方面A组优于B组(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8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A组36例,B组32例),平均随访时间14.6月。64例患者骨折均在6~8月获得骨性愈合,4例出现内固定失效(A组1例,B组3例),接受翻修或人工关节置换术。两组骨折愈合时间[A组(12.5±1.2)周、B组(13.7±1.4)周]以及总体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A组77.8%,B组78.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和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都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都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的方法,但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比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手术耗时少,出血量少、康复锻炼时间早,因此对于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应用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骨折 回顾性研究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下载PDF
胫骨内侧开放截骨与外侧闭合截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辉 苏启旭 巴黎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902-1906,共5页
目的:比较胫骨内侧开放截骨与外侧闭合截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OA)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87例膝关节内侧间室OA(均为单膝)患者的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开放组(胫骨内侧开放截骨术,n=47)与闭合组(胫骨... 目的:比较胫骨内侧开放截骨与外侧闭合截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OA)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87例膝关节内侧间室OA(均为单膝)患者的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开放组(胫骨内侧开放截骨术,n=47)与闭合组(胫骨外侧闭合截骨术,n=40),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及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的变化,测定手术前后两组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股骨胫骨角(FTA)的变化,统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均降低(P<0.05),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上升,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降低(P<0.05),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12个月,两组FTA降低,MPTA上升(P<0.05),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内侧开放截骨与外侧闭合截骨均可减轻膝关节内侧间室OA患者术后疼痛,纠正下肢力线,改善关节内翻畸形,且前者并发症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胫骨截骨 开放 闭合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何旻 苏启旭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2期119-121,共3页
目的 评价宫腔镜电切除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6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分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80例(治疗组)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8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阴道流血量,术... 目的 评价宫腔镜电切除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6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分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80例(治疗组)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8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阴道流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20~50 min,平均(25±2.52) min;术中出血量10~30 mL,平均(15±3.51)mL;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20~45 mL,平均(30±10.15)mL;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0.5~1.0 d,平均(0.7±0.21)d.对照组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90±25.13)min;术中出血量60~30 mL,平均(95±31.12)mL;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25~65 mL,平均(45±16.12)mL;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0.9~2.2 d,平均(1.5±0.62)d.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高效、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电切术 子宫黏膜下肌瘤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6
作者 杨学舟 谢齐林 孔天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年第6期55-,共1页
  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其病残率高,是困扰中老年生活和工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目前尚无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亦无统一的标准,现将我院骨科2003年2月至2006年1月手术随访且资料完整的24例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手术治疗 椎板减压 小关节切除 内固定 脊柱滑脱 动力位片 硬膜囊 全椎板切除
下载PDF
肥胖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谢齐林 杨辉 +2 位作者 孔天天 苏启旭 胡如印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255-3257,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安顺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均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单侧髋关节疾病患者,有完整资料的178例(178髋),其中68例(68髋)合并肥胖。比较围术期相关指标和手术后并发症,在...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安顺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均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单侧髋关节疾病患者,有完整资料的178例(178髋),其中68例(68髋)合并肥胖。比较围术期相关指标和手术后并发症,在不同时间节点(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随访术后的功能评价和假体的近期生存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和超质量组比较,肥胖组手术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的harris hip score评分及short form-12评分比较,正常组和超质量组均高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增加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难度并增加患者的术中和术后风险,同时影响手术后早期功能评分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肥胖症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双极股骨头置换术联合氨甲环酸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苏启旭 谢齐林 +3 位作者 罗毓钦 巴黎 丁定翔 张志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33-2335,共3页
目的探讨双极股骨头置换术联合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安顺市人民医院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全部患者接受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对照组不使用氨甲环... 目的探讨双极股骨头置换术联合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安顺市人民医院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全部患者接受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对照组不使用氨甲环酸,观察组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 d、术后7 d,评估两组疼痛程度;术前、术后1 d测定两组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计数〕;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管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术后1、7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 d两组Hb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WBC较术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01);术后1、3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术后各时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01)。结论双极股骨头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利于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管引流量减少、温度稳定,且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Hb的降低及WBC的升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疼痛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保守治疗与置换术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曾国波 刘日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3期524-525,共2页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保守组25例和置换组15例。保守组采用保守治疗,置换组采用TKA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置换组的HSS评分显著高于保守组(P<0.05);...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保守组25例和置换组15例。保守组采用保守治疗,置换组采用TKA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置换组的HSS评分显著高于保守组(P<0.05);置换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0%,显著高于保守组的36.00%(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置换组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TKA适用于老年中晚期OA治疗,能够完全缓解疼痛,有效改善关节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对于分期较低且基础条件较好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仍可获得良好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老年患者 置换手术 保守治疗
下载PDF
品管圈在落实患者身份识别标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蔡秀乔 胡跃芬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落实患者身份识别标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方法解决患者身份识别标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将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身份识别标识不合格率。结果患者身份识别标识不合格率由...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落实患者身份识别标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方法解决患者身份识别标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将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身份识别标识不合格率。结果患者身份识别标识不合格率由改善前的25.13%降至5.17%,试验组患者身份识别标识不合格例数低于对照组,除第4项(床头卡未填写)以外,前3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能有效提高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合格率,使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得以落实,有利于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身份识别 患者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7
11
作者 冷若琦 吴涛 +1 位作者 苏铖 杨帆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698-3700,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后外侧入路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纳入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对全部患者进行编号,将单号者纳入对照组,双号者纳入研究组,每组40例。全部患者接受后外侧...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后外侧入路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纳入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对全部患者进行编号,将单号者纳入对照组,双号者纳入研究组,每组40例。全部患者接受后外侧入路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并在术后常规给予碳酸钙D3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联合使用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髋部骨密度及L2~4椎体骨密度,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再骨折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髋部骨密度、椎体骨密度、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0.05);术后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药物治疗期间,全部患者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后外侧入路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联合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可产生理想的抗骨质疏松效果,患者术后骨密度提高、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少,且治疗期间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入路 阿仑膦酸钠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16例
12
作者 宋锡刚 张惠萍 龙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821-1821,共1页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椎体次全切除 植骨 内固定
下载PDF
12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护理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裴东颜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3期132-132,136,共2页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应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胫腓骨骨折的124例患者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研究。对患者均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应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胫腓骨骨折的124例患者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研究。对患者均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结果:对研究人群12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显示,其住院时间为(19.37±3.40)d,最长时间为22 d,最短住院时间为15 d,对患者进行随访(1.02±0.34)年,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其中119例患者恢复良好,良好率为95.97%,5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功能障碍。结论: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疗效,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及减少患者的痛苦,应加强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护理 骨科 手术
下载PDF
自制装置与传统装置行浸浴治疗的护理研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跃芬 龚启慧 蔡秀乔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74-1575,共2页
浸浴疗法又称水疗,是将患者身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浸入温水或药液中一定时间,以利于清除脓液或使创面焦痂分离,促进创面的早期愈合,是治疗烧伤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2种浸浴治疗的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 浸浴疗法又称水疗,是将患者身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浸入温水或药液中一定时间,以利于清除脓液或使创面焦痂分离,促进创面的早期愈合,是治疗烧伤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2种浸浴治疗的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7例,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12~62岁,平均46.57岁。烧伤面积均大于30%,50%以上1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浴治疗 烧伤面积 焦痂 烧伤深度 不舒适感 卧床患者 治疗仪 中小面积 烧伤感染 供皮区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锡刚 于宪贵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6期48-49,52,共3页
目的 评估中西医结合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25例股骨中下段骨折,用带锁髓内钉经股骨两髁中心逆行倒打内固定结合中医治疗,随访时间5-20个月。结果 解剖复位16例,近于解剖复位9例,术后5-7天基本消肿、... 目的 评估中西医结合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25例股骨中下段骨折,用带锁髓内钉经股骨两髁中心逆行倒打内固定结合中医治疗,随访时间5-20个月。结果 解剖复位16例,近于解剖复位9例,术后5-7天基本消肿、镇痛,无不良反应,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5-12个月,无松动、断钉等并发症。结论 中西医结合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固定可靠,疗效确切,功能恢复情况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带锁髓内钉 逆行倒打 内固定 骨折
下载PDF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9例
16
作者 宋锡刚 张惠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071-2071,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 突出 高位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股骨颈粗隆部骨折25例手术治疗
17
作者 宋锡刚 龙湧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344-1344,共1页
关键词 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下载PDF
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研究
18
作者 曾国波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15期2296-2298,2301,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中采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中采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评价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髋关节活动范围和疼痛情况、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失血量均高于对照组,而术后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活动范围评分高于对照组,而疼痛情况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能较好的缩短患者的术后负重时间,提高总体疗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肩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吴可义 陈磊 《大医生》 2021年第9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9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48例,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固定治疗)与... 目的探讨肩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9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48例,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固定治疗)与B组(48例,肩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患侧肩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与术前比,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CMS)评分均呈升高趋势,且B组高于A组;B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均P<0.05)。结论与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相比,经肩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可缩短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加快骨折愈合,利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同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肩关节前外侧入路 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加味双柏散中药穴位敷贴配合推拿对人工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20
作者 曾国波 谭勇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17期50-52,56,共4页
目的:探究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在术后应用加味双柏散进行穴位贴敷并辅以推拿治疗的相关效果与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22年1月一12月收治的人工膝关节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 目的:探究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在术后应用加味双柏散进行穴位贴敷并辅以推拿治疗的相关效果与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22年1月一12月收治的人工膝关节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止痛、消炎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加味双柏散穴位敷贴并联合推拿治疗,采用HSS膝关节功能量表评估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情况,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和最大伸直角度、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前,2组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HS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优良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优良率为82.5%,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更优(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第3天、治疗1周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最大屈曲角度及最大伸直角度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最大屈曲角度升高,最大伸直角度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治疗前,2组PT、APTT、D-D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治疗前,2组关节疼痛、腰膝酸软、晨僵、俯仰转侧不利等症状积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关节疼痛、腰膝酸软、晨僵、俯仰转侧不利等症状积分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双柏散中药穴位敷贴+推拿应用在人工膝关节术后恢复中,可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关节内血液高凝状态等,同时在缩减住院时间、避免关节肿胀凝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手术 加味双柏散 穴位贴敷 推拿 功能恢复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