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置胎盘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其采取期待治疗的作用分析
1
作者 杨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86-0089,共4页
探究前置胎盘(PP)的相关发病因素,分析该病症采取期待治疗的作用。方法 本文回顾研究的期限为2018.01~2022.12内,入组受试调查的病例为200例PP孕妇(设为PP组),该组孕妇按分娩时检查胎盘的所处部位划分为重度PP组(150例)和轻度PP组(50例)... 探究前置胎盘(PP)的相关发病因素,分析该病症采取期待治疗的作用。方法 本文回顾研究的期限为2018.01~2022.12内,入组受试调查的病例为200例PP孕妇(设为PP组),该组孕妇按分娩时检查胎盘的所处部位划分为重度PP组(150例)和轻度PP组(50例),总结分析PP组孕妇的相关发病因素,同期选择胎盘正常且住院数量相同的孕妇设置为健康组,统计分析PP组与健康组的临床资料,其中PP组均接受期待治疗,观察治疗结局。结果 轻度PP组与重度PP组的剖宫产史、双胎、经产、年龄等数据差异较小(P>0.05);人流≥2次与无人流史数据差异显著(P<0.05)。PP组与健康组的末次人流间隔半年、剖宫产史、刮宫、经产、高龄等数据差异显著(P<0.05);但双胎、吸宫等数据差异较小(P>0.05)。期待治疗后轻度PP组与重度PP组的诊断及分娩孕周、填塞纱布及宫缩剂止血等数据差异较小(P>0.05);但两组绑扎止血数据差异显著(P<0.05);轻度PP组与重度PP组的新生儿体重数据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死胎率等数据差异较小(P>0.05)。结论 PP的发病因素较多,依据PP类型无法对其妊娠结局有效预测,所以还需实施期待治疗,以减少宫腔操作,促使胎龄延长,并对妊娠适时终止,则可减少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率,以保障母婴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发病因素 期待治疗 妊娠结局
下载PDF
益生菌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2
作者 王萍 刘亚 +5 位作者 黄维 郝丽 成刚 王倩楠 彭嘉文 成少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EMs 12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G组、EG组,每组63例。CG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EG组在CG组基础上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 目的探讨益生菌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EMs 12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G组、EG组,每组63例。CG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EG组在CG组基础上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辅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分析2组治疗前后子宫血流动力学及内膜厚度、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标志物、肠道菌群多样性,并统计有妊娠需求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EG组治疗总有效率(93.65%,59/63),高于CG组总有效率(79.37%,50/63)(P<0.05)。治疗后,2组子宫动脉PI、RI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降低,且EG组低于CG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为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EG组低于CG组(P<0.05);治疗后,2组NK细胞、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EG组高于CG组(P<0.05),CD4+/CD8+、CD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EG组低于CG组(P<0.05);治疗后,2组肠道菌群丰富度、辛普森均匀度指数及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较治疗前升高,且EG组高于CG组(P<0.05)。EG组治疗后6、24个月有妊娠需求患者妊娠率高于CG组(P>0.05);EG组有妊娠需求患者总妊娠率(73.33%,22/30)高于CG组总妊娠率(42.86%,12/28)(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治疗EMs患者具有协同辅助的效果,可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临床症状及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有助于患者预后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益生菌 米非司酮 肠道菌群 血流动力学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益生菌颗粒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效果及对妊娠的影响
3
作者 黄维 刘亚 +5 位作者 王萍 郝丽 成刚 王倩楠 彭嘉文 成少华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颗粒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效果及对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接受腹腔镜手术的EMS 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2组均接受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在术后... 目的探讨益生菌颗粒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效果及对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接受腹腔镜手术的EMS 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2组均接受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在术后使用醋酸戈舍瑞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颗粒治疗。比较2组的妊娠率、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性激素指标[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目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FSH、LH、E_(2)、P、T、PRL、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S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应用醋酸戈舍瑞林联合益生菌颗粒,可提升妊娠率及生活质量,还能降低血清性激素及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益生菌颗粒 腹腔镜手术 醋酸戈舍瑞林 妊娠 生活质量 性激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基于“情志致病”理论探究丹栀逍遥丸联合治疗肝郁证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效果
4
作者 张晶晶 朱冉冉 +2 位作者 刘娜 马梅 李曼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6期77-81,共5页
目的基于“情志致病”理论探究丹栀逍遥丸联合治疗肝郁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效果及对相关因子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10月收治的肝郁证PCOS所致不孕症12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G组、EG组。CG组... 目的基于“情志致病”理论探究丹栀逍遥丸联合治疗肝郁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效果及对相关因子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10月收治的肝郁证PCOS所致不孕症12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G组、EG组。CG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EG组在CG组基础上给予丹栀逍遥丸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心理状态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血清性激素指标[睾酮(T)、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优势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Em)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统计妊娠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EG组总有效率为92.19%(59/64)高于CG组的78.12%(50/64)(P<0.05)。治疗后,EG组SAS及SDS评分、血清LH和T水平、子宫动脉RI和PI均低于CG组(P<0.05)。治疗后,EG组优势卵泡数、Em以及血清E_(2)和FSH水平高于CG组(P<0.05)。随访后,EG组妊娠率65.62%(42/64)高于CG组的37.50%(24/64)(P<0.05)。2组流产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郁证PCOS所致不孕症应用丹栀逍遥丸联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对性激素有调节作用,并可促进卵泡的成熟,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受孕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肝郁证 不孕症 情志致病 丹栀逍遥丸 抑郁 雌二醇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雅宁 王卫力 +1 位作者 陈翼霖 李亚玲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4期2777-2782,共6页
宫颈癌是宫颈恶性上皮性肿瘤,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长期口服避孕药、多胎妊娠等有关,前期无特异性表现,易漏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钙离子、锌离子依赖的蛋白水解酶,参与细胞外基质、基底膜降解过程,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 宫颈癌是宫颈恶性上皮性肿瘤,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长期口服避孕药、多胎妊娠等有关,前期无特异性表现,易漏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钙离子、锌离子依赖的蛋白水解酶,参与细胞外基质、基底膜降解过程,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MMPs包含20多种酶,其中某些成员参与了宫颈癌组织血管新生、癌细胞迁移的过程,阻断或抑制MMPs的表达,对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意义重大。目前,MMPs已被证实在诸多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且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被作为主要的肿瘤标志物,考虑其可能也与宫颈癌有一定联系,或可能对宫颈癌的诊治也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下载PDF
STOX1、miR-155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崔微微 吕玲玲 +2 位作者 王亚静 王会敏 仝霞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12期86-90,共5页
目的研究STOX1、微小RNA-155(miR-155)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与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在定州市人民医院产科进行诊治的70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子痫前期组,另选取50例同期健康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检... 目的研究STOX1、微小RNA-155(miR-155)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与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在定州市人民医院产科进行诊治的70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子痫前期组,另选取50例同期健康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STOX1、miR-155及心功能指标水平并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子痫前期组血清miR-155、射血分数、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E/A)水平降低,STOX1、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心输出量水平增高(P<0.05)。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相比,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iR-155、射血分数、E/A水平降低,STOX1、ESV、EDV、心输出量水平增高(P<0.05);子痫前期患者miR-155、射血分数、E/A水平与患者病情水平呈负相关,STOX1、ESV、EDV、心输出量与患者病情水平呈正相关(P<0.05);经Pearson分析显示,miR-155与ESV、EDV、心输出量呈负相关,与射血分数、E/A呈正相关(P<0.05)。血清STOX1与ESV、EDV、心输出量呈正相关,与射血分数、E/A呈负相关(P<0.05)。结论STOX1水平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miR-155水平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两者与心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X1 微小RNA-155 子痫前期 心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中晚期宫颈癌实施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志红 刘楠 +2 位作者 徐光 吕玲玲 李冬雷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探究中晚期宫颈癌实施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遵化市人民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6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患者。对... 目的:探究中晚期宫颈癌实施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遵化市人民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6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CD3、CD4等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有28例患者显示有效,占比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发生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给予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症状缓解,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宫颈癌 顺铂 多西他赛 化学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及毒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赵肖丽 周伟慢 +4 位作者 王华 周丽景 郑少娜 王丽秀 张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30-33,共4页
目的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及毒副反应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治疗收治的118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接受顺铂同步放化疗方案,观察... 目的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及毒副反应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治疗收治的118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接受顺铂同步放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评定及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2组视觉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QOLS)评分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小板减少率高于观察组(P<0.05),2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发生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毒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伊立替康 顺铂 放化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孟丽 赵肖丽 +1 位作者 李芳 张红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3期3636-3637,共2页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临床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最常见原因,还可以引起不孕甚至癌变,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临床上常选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但术后...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临床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最常见原因,还可以引起不孕甚至癌变,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临床上常选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但术后复发率高。本文将EP的发病机制和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息肉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两种术前放化疗方案治疗Ⅱb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雷 杜玉坤 +3 位作者 刘楠 徐光 吕玲玲 李冬雷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2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术前不同放化疗方案在Ⅱb期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Ⅱb期宫颈癌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两组均行宫颈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前采用5-氟尿嘧啶+顺铂... 目的:探讨两种术前不同放化疗方案在Ⅱb期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Ⅱb期宫颈癌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两组均行宫颈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前采用5-氟尿嘧啶+顺铂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术前采用博来霉素、长春新碱、顺铂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放化疗前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化疗后体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3年及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博来霉素、长春新碱、顺铂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理想,利于手术切除,能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化疗 Ⅱb期宫颈癌 毒副反应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在防治宫颈HPV感染癌前病变及术后复发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洪波 杨雷 +2 位作者 于海莲 吕玲玲 李冬雷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在宫颈HPV感染癌前病变及术后复发中的临床防治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医院诊治的宫颈HPV感染癌前病变及手术治疗患者60例,根据防治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在宫颈HPV感染癌前病变及术后复发中的临床防治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医院诊治的宫颈HPV感染癌前病变及手术治疗患者60例,根据防治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防治,观察组联合中医防治,比较两组防治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宫颈炎积分及RLU/C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宫颈炎积分、RLU/CO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PV感染率、术后治疗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HPV感染癌前病变及手术治疗患者在西医防治基础上联合中医防治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宫颈HPV感染 癌前病变 术后复发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及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于海莲 李冬雷 +2 位作者 于洪波 杨雷 吕玲玲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10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切除。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 目的:分析并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切除。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淋巴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尿管拔出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33%(P<0.05)。两组术后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宫颈癌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胰岛素、雌二醇及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息肉及周围内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云丽 王轩 +3 位作者 黄向华 李晓冬 孟丽 马毓梅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441-1446,F0003,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其受体(insulin-likegrowth factor receptors-1,IGF-1R)、胰岛素(insulin,INS)、雌二醇(estradiol,E_2)及其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erogestero...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其受体(insulin-likegrowth factor receptors-1,IGF-1R)、胰岛素(insulin,INS)、雌二醇(estradiol,E_2)及其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erogesterone receptor,PR)在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息肉周围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从内分泌角度探讨EP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07年10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的生育年龄EP患者52例为研究组,同期因其他因素就诊的不孕妇女43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的EP组织、息肉周围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IGF-1和E_2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种组织中的IGF-1R、INS、ER、PR的表达。结果①在增殖期亚组,EP的腺体和(或)间质中IGF-1、IGF-1R、INS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周围内膜间质中INS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泌期亚组,EP与周围内膜的腺体中IGF-1、INS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在增殖期亚组中,ER、PR在3组腺体和间质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泌期亚组,EP间质中PR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子宫内膜息肉及其周围内膜组织中IGF-1、IGF-1R和INS表达的减少可能与EP的发病有关。②息肉间质中PR表达过低可能削弱了孕酮对内膜持续增生的负调控作用,从而促进了息肉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息肉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复发或转移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冬雷 于洪波 +2 位作者 杨雷 于海莲 吕玲玲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3期34-37,共4页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晚期复发或转移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晚期复发或转移宫颈癌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对患者进行化疗,观察...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晚期复发或转移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晚期复发或转移宫颈癌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对患者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以及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生的毒副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复发或转移宫颈癌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毒副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顺铂 宫颈癌
下载PDF
放疗同步化疗对宫颈癌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雷 杜玉坤 +3 位作者 刘楠 徐光 吕玲玲 李冬雷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4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定州市人民医院和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观察组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对照组... 目的:分析并探讨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定州市人民医院和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观察组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放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有效率为71.67%。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同步化疗临床效果显著,远期生存率高,但不良反应较单独放疗高,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宫颈癌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宫腔镜下钬激光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及对性激素、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任秀朋 崔微微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钬激光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及对性激素、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8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钬激光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钬激光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及对性激素、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8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钬激光治疗,对照组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比较2组术前、术后3个月血清促卵泡生长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 2)水平,比较2组术前、术后6个月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FSH、LH水平高于手术前及观察组(P<0.01),观察组术前术后FSH、LH、E 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6个月各项性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宫腔镜下钬激光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的优势外,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瘤 子宫 钬激光手术 宫腔镜电切术 手术后并发症 卵泡刺激素 促黄体激素 雌二醇
下载PDF
中晚期宫颈鳞癌放化疗后复发未控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海莲 李冬雷 +2 位作者 于洪波 杨雷 吕玲玲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鳞癌放化疗后复发未控临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168例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观察组)和未复发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鳞癌放化疗后复发未控临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168例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观察组)和未复发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复发未控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病灶直径、肿瘤分化程度、化疗时间和治疗前是否转移、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肿瘤直径>4cm、肿瘤分化程度低、化疗时间<3个疗程、放疗时间>8周、发生淋巴结转移、血红蛋白水平较低是影响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放化疗后复发的未控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影响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放化疗后复发未控临床危险因素较多,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患者治疗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宫颈鳞癌 放化疗 复发 未控因素
下载PDF
不同严重程度子痫前期患者心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玲玲 崔微微 +2 位作者 王亚静 王会敏 仝霞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子痫前期(PE)患者心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30例PE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130名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心脏超声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子痫前期(PE)患者心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30例PE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130名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心脏超声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不同严重程度PE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对心脏超声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与PE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观察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环根部运动速度峰值(E/Ea)、左心室基底部收缩期整体峰值旋转角度(BRmax)、心尖部收缩期整体峰值旋转角度(ARmax)、左心室收缩期峰值心肌扭转角度(Twistmax)、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PE患者E/Ea、BRmax、ARmax、Twistmax、hs-CRP、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重度PE患者(P<0.01)。E/Ea、BRmax、ARmax、Twistmax与PE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421、0.476、0.511、0.564,P<0.001),hs-CRP、TNF-α、IL-6与PE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397、0.466、0.549,P<0.001)。结论PE患者的E/Ea、BRmax、ARmax、Twistmax、hs-CRP、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不同严重程度PE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也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心脏功能试验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4期119-119,共1页
目的观察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进行就诊的孕妇1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为正常初孕妇,观察组为流产的孕妇。流产包括先兆流产、难免流产、过期流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孕... 目的观察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进行就诊的孕妇1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为正常初孕妇,观察组为流产的孕妇。流产包括先兆流产、难免流产、过期流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孕妇全部入组测定血清抗心磷脂抗体Ig M。结果观察组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Ig M)阳性率为43.5%,高于对照组的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抗心磷脂抗体Ig M阳性与习惯性流产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与自然流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磷脂抗体 习惯性性流产 自然流产
下载PDF
单角子宫妊娠伴胎盘完全性穿透性植入致子宫破裂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洪波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636-636,共1页
患者,25岁,主因停经26周,腹痛8h、憋气1h于2010年9月15日急诊入院。孕妇末次月经2010年3月7日,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至4个月时初感胎动,产前无正规检查。8h前无诱因出现腹痛,呈持续性,休息后腹痛减轻。1h前自觉憋气,不能平卧,伴恶心、... 患者,25岁,主因停经26周,腹痛8h、憋气1h于2010年9月15日急诊入院。孕妇末次月经2010年3月7日,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至4个月时初感胎动,产前无正规检查。8h前无诱因出现腹痛,呈持续性,休息后腹痛减轻。1h前自觉憋气,不能平卧,伴恶心、呕吐,急诊入院。既往孕2产0,自然流产1次。查体:T 36.5℃,P 104次/min,BP 100/60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角子宫 妊娠 植入性胎盘 子宫破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