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股骨骨折后肾髓质浅层细胞的凋亡及三七总皂苷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姚懿 陈丑彦 +1 位作者 唐发兵 孙少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9-553,共5页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大鼠股骨骨折后肾髓质浅层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对骨折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2只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单纯骨折组(36只)、骨折治疗组(36只)、正常对照组(30只);前两组大鼠分别在骨折建模后1、...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大鼠股骨骨折后肾髓质浅层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对骨折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2只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单纯骨折组(36只)、骨折治疗组(36只)、正常对照组(30只);前两组大鼠分别在骨折建模后1、6、12、24、36、48 h 时各处死6只,在相同时间段正常对照组处死5只。HE 染色观察肾髓质的病理变化,TUNEL 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Bcl-2和 Bax 在肾髓质浅层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单纯骨折组中位于肾髓质浅层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轻度颗粒变性,间质小血管轻度扩张淤血;骨折治疗组与单纯骨折组相比,病变程度较轻。在单纯骨折组中,Bcl-2及 Bcl-2 mRNA 表达在1~36 h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Bax 表达在12~36 h 较正常对照组高(P 〈0.01),Bax mRNA 表达自骨折6 h 以后开始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在骨折治疗组,Bcl-2表达在1 h 明显比单纯骨折组高(P 〈0.01),Bcl-2 mRNA 表达在1~48 h 均高于单纯骨折组(P 〈0.01);Bax 及 Bax mRNA 表达在1~48 h 均较单纯骨折组低(P 〈0.01)。结论骨折创伤对肾髓质浅层 Bcl-2、Bax 蛋白的表达及 mRNA 的转录均有明显影响。PNS 可能通过上调抑凋亡基因 Bcl-2以及下调促凋亡基因 Bax 的表达,从而起到抑制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肾髓质 肾脏 凋亡 三七总皂苷 BAX Bcl-2
下载PDF
几种常见根治术式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远期排便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明太 刘登瑞 +8 位作者 陈健 赵成基 孙学强 李乐 靳曙光 强锦辉 雷军强 周永宁 赵玉元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491-2495,共5页
目的:评估经肛门改良Soave术、改良Swenson术及改良Duhamel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远期排便功能的有效性及预后.方法:对1992-06/2008-04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经肛门改良Soave术、改良Swenson术及改良Duhamel术治疗的22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 目的:评估经肛门改良Soave术、改良Swenson术及改良Duhamel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远期排便功能的有效性及预后.方法:对1992-06/2008-04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经肛门改良Soave术、改良Swenson术及改良Duhamel术治疗的22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3mo、6mo、2年的排便功能进行随访.对不同随访时间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手术切除长度及肛门直肠测压、钡灌肠进行比较.结果:经肛门改良Soave术远期排便功能障碍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后两者(23.8% vs 46.7%,40.8%,均P<0.05),且发生时间均早于后两者(均P<0.05),而后两者之间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切除长度≤35cm时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的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后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切除长度>35cm时三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方式与直肠测压结果、钡灌肠肛管长度在术后2年无相关性,但改良Soave术后2年直肠肛管角小于后两者(均P<0.05).结论:经肛门改良Soave术后远期排便功能的有效性高于其他两组;手术切除肠段长度越长,排便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越高;耻骨直肠肌或肛门括约肌在远期排便功能控制能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病 外科手术 远期排便功能
下载PDF
MicroRNA-15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曹伟彬 张瑜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5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 152(miR-152)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PCR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miR-152的表达水平,比较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iR-152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较癌... 目的探讨微小RNA 152(miR-152)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PCR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miR-152的表达水平,比较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iR-152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降低(P <0.05)。miR-152降低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高TNM分期有关(P <0.05)。结论 miR-152的低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胃癌 肿瘤分期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马东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4期381-382,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并探讨相关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来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并探讨相关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来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手术效果,记录之。结果实验组显效率为86.66%,对照组显效率为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式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腹腔镜 临床疗效
下载PDF
12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马东红 李军玲 郭永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7期2073-2074,共2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治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2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108例,滤泡状癌13例,术后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素激素治疗。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根据肿瘤大小、...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治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2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108例,滤泡状癌13例,术后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素激素治疗。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根据肿瘤大小、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手术方式选择应个体化。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切除术
下载PDF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尚治永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14期58-59,共2页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选取82例直肠癌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但观...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选取82例直肠癌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吻合口瘘、排尿无力、出血、肠梗阻)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直肠癌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与手术相关的指标更理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直肠癌 手术相关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探讨犬咬伤者的伤口处置及完善护理措施 被引量:1
7
作者 宋金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31期89-90,共2页
目的分析犬咬伤者的伤口处置及完善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0月-2020年10月诊治的60例犬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04月之前实施标准伤口处置和常规护理措施的3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将2019年04月之后实... 目的分析犬咬伤者的伤口处置及完善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0月-2020年10月诊治的60例犬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04月之前实施标准伤口处置和常规护理措施的3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将2019年04月之后实施标准伤口处置和优质护理措施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和狂犬病知识知晓评分均基本一致(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VAS)评分和狂犬病知识知晓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狂犬病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结论给予犬咬伤患者标准伤口处置和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降低或者是避免患者发生狂犬病,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咬伤 伤口处置 优质护理
下载PDF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双明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7期1765-1766,共2页
目的探析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1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保守治疗11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抗炎和生长抑制素等保守治疗,其中... 目的探析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1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保守治疗11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抗炎和生长抑制素等保守治疗,其中显效10例(肠梗阻缓解时间:1W内4例,2W内3例,3W内3例。缓解时间为6.5-11d,平均8.2d),出现绞窄性肠梗阻1例,中转手术治疗。平均治疗时间9.5d,保守治疗总有效率90.90%(10/11);有手术治疗指征2例(包括中转手术1例),痊愈2例,并发肠瘘1例,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治疗总有效率66.67%(2/3)。无一例肠坏死发生。结论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腹腔污染较重或创伤大的腹部手术,应以保守治疗为主,有手术指征者应及时剖腹探查,但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严密观察病情,严防将机械性肠梗阻误诊为炎性肠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梗阻 保守治疗 手术指征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手指打结法106例临床应用
9
作者 潘宏波 王玉贤 +1 位作者 李龙 张旭升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84-485,共2页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 ecystectomy,LC)中应用普通丝线,用手指打结法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分析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我院医师为106例患者行无钛夹LC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患者于术后4...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 ecystectomy,LC)中应用普通丝线,用手指打结法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分析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我院医师为106例患者行无钛夹LC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患者于术后4~6d出院,效果良好。结论LC术中用普通丝线手指打结法取代钛夹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安全、可靠、经济,且腹腔内无金属异物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丝线 钛夹 手指打结法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优质护理措施
10
作者 宋金娟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S02期303-304,共2页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以双色球法对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急性胆囊炎患者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44例,护理方案分别为优质护理、常规护理。...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以双色球法对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急性胆囊炎患者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44例,护理方案分别为优质护理、常规护理。对比治疗效果,随访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18%)与对照组(95.45%)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观察结果为研究组3例,对照组9例,χ^(2)=4.009,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能够在保障治疗成功的基础上,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并发症 优质护理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联合互联网+护理服务在老年患者疾病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宋金娟 《益寿宝典》 2022年第2期130-132,共3页
老年患者的病情特点较为复杂,且以急症为主,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和精湛的护理技巧,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个体化且精细化的护理管理,这些要求不仅体现在日常护理管理中,还体现在对老年人进行急救护理时的高效率和高质... 老年患者的病情特点较为复杂,且以急症为主,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和精湛的护理技巧,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个体化且精细化的护理管理,这些要求不仅体现在日常护理管理中,还体现在对老年人进行急救护理时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要依照病情和患者个体症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要保障患者疾病治疗与康复,以患者病情是否得到有效治疗,临床症状是否有效缓解作为治疗效果分析,并及时调整患者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互联网+护理” 老年患者 护理
下载PDF
术中合理输血探讨
12
作者 强锦辉 赵华 《甘肃医药》 2009年第4期269-270,共2页
目的:提高外科医生的血液保护意识,积极开展免输血手术。方法:收集我院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24例,随机分为2组:术中输晶、胶体液组(A组,n=12),术中输血组(B组,n=12)。对两组患者术毕送至恢复室(PACU)后Aldrete评分≥9分离开恢... 目的:提高外科医生的血液保护意识,积极开展免输血手术。方法:收集我院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24例,随机分为2组:术中输晶、胶体液组(A组,n=12),术中输血组(B组,n=12)。对两组患者术毕送至恢复室(PACU)后Aldrete评分≥9分离开恢复室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四项数据指标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毕送至恢复室(PACU)后Aldrete评分≥9分离开恢复室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总住院天数四项数据指标,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盲目输血不能改善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晶体液 胶体液 血容量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临床常见根治术后远期排便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明太 刘登瑞 +8 位作者 陈健 孙学强 赵成基 李乐 靳曙光 强锦辉 雷军强 周永宁 赵玉元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2-714,共3页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以病变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如为特征的小儿常见消化道畸形之一.1948年Swenson和Bill开创了用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之后又出现许多术式,其中被广泛采用的有4种:Swenson、Duhamel、Soave、Reh...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以病变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如为特征的小儿常见消化道畸形之一.1948年Swenson和Bill开创了用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之后又出现许多术式,其中被广泛采用的有4种:Swenson、Duhamel、Soave、Rehbein,随着医学生物模式的转变,排便功能障碍影响着HD患儿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不同术式术后远期排便功能的评价,已日益引起临床的重视.我们回顾随访了1992年6月至2008年4月我院行经肛门改良Soave术84例、改良Swenson术60例、改良Duhamel术76例的220例患儿,现将随访的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便功能障碍 先天性巨结肠 根治术后 改良Swenson术 临床 改良DUHAMEL术 Rehbein 医学生物模式
原文传递
甘肃地区胆囊结石及胆囊切除与大肠癌相关性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军民 张有成 +10 位作者 陈睿 牛鸣 郑燕 王经韬 孟晓燕 陈定军 张云 马继林 姚为贵 崔小林 李兵兵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及胆囊切除与大肠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00-2007年5573例胆囊结石和8187例非胆囊结石患者的资料,分为胆囊结石组(胆囊切除亚组、胆囊不切除亚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两亚组间大肠癌累...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及胆囊切除与大肠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00-2007年5573例胆囊结石和8187例非胆囊结石患者的资料,分为胆囊结石组(胆囊切除亚组、胆囊不切除亚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两亚组间大肠癌累积发病率以及胆囊结石组内大肠癌发病与性别、年龄、结石病程、大肠癌肿瘤部位、超重、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肝功能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大肠癌累积发病率胆囊结石组为0.43%(24/5573),对照组为0.13%(11/81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79,P=0.001).(2)大肠癌累积发病率胆囊结石组胆囊切除亚组为0.45%(17/3809),胆囊不切除亚组为0.40%(7/1764),两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69,P=0.793).(3)胆囊结石病程<15年时大肠癌累积发病率为0.23%(8/3467),≥15年时为0.76%(16/2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50,P=0.003).(4)伴有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者,在胆囊结石组大肠癌病例中占20.83%(5/24),非大肠癌病例中占5.86%(325/5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621,P=0.002).(5)胆囊结石组大肠癌发病风险与性别、年龄、超重、高血压病、糖尿病、肝功能异常等因素无相关性(x2 =1.444,P=0.229;x2 =7.833,P=0.251;x2=1.151,P=0.283;x2=0.797,P=0.372;x2=0.939,P=0.332;x2=2.103,P=0.147).(6)胆囊结石组发生的大肠癌中直肠癌和右半结肠癌,分别占41%(10/24)、38%(9/24),左半结肠癌和多发性癌分别占17%(4/24)和4%(1/24).结论 胆囊结石症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病程≥15年或血脂升高的胆囊结石患者,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与胆囊结石症有相关性的大肠癌以直肠癌和右半结肠癌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胆囊切除术 结直肠肿瘤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永强 田大宇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2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152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年龄段将患者分为3组,A组:≤40岁,B组:40岁~70岁,C组:≥70岁。对全组和...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152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年龄段将患者分为3组,A组:≤40岁,B组:40岁~70岁,C组:≥70岁。对全组和各分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等情况做统计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占多数,临床表现以不同程度的腹痛和腹胀及腹部不适多见。胃癌的好发部位以胃窦多见。全组早期胃癌约10.6%,Borrmann分型中以Ⅲ型多见,病理学检查以低/未分化为主,TNM分期全组以Ⅲ期和Ⅳ期多见,手术切除率全组为96.4%。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也增加。各组间生存率比较经Logrank检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各年龄组胃癌患者在性别分布、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手术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有差异,在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Borrmann分型、TNM分期、早期诊断、手术切除率及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因此,行手术治疗的各年龄组胃癌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差异,手术及早期诊断是决定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预后:死亡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胸部恶性神经鞘膜瘤一例
16
作者 马东红 徐志飞 +3 位作者 雷庆林 张思贵 潘铁文 薛磊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03-203,共1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右侧胸闷、气喘1个多月就诊。3周前在当地医院就诊摄胸片发现右侧液气胸,当时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但引流2周怖未完全复张。遂予以检查胸部CT,发现右侧脏层、壁层胸膜多个大小不等结节影,最大长径2...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右侧胸闷、气喘1个多月就诊。3周前在当地医院就诊摄胸片发现右侧液气胸,当时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但引流2周怖未完全复张。遂予以检查胸部CT,发现右侧脏层、壁层胸膜多个大小不等结节影,最大长径2.0cm,边界较清,密度均匀,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考虑为胸膜间皮瘤(见图1)。遂行右侧剖胸探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 恶性神经鞘膜瘤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膜间皮瘤 医院就诊 剖胸探查术 病例资料 右侧
原文传递
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马东红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564-566,共3页
目的探究并分析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选择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60)。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胃肠镜进行诊疗,对... 目的探究并分析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选择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60)。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胃肠镜进行诊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胃肠镜进行诊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后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胃肠镜检查前后血压、心率及SpO2变化较为平稳,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对照组患者在胃肠镜检查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波动幅度较大,但SpO2的变化较平稳,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检查中血压、心率及检查后血压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镜操作优良、良好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在胃肠镜诊疗后出现的咽喉反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对胃肠镜操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相比,具有患者适应性好、疼痛轻、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治疗过程中安全性高,且患者对操作的满意度高。但其价格昂贵,也有其禁忌症和一定的局限性,临床应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镜诊疗术 静脉麻醉 临床应用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肠气囊肿症一例
18
作者 郭永强 贾国柱 曹伟彬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134-1134,共1页
患者,男,60岁,因间断性呕吐伴腹胀两年余入院,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呕吐、腹胀,间有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入院查体;上腹剑突下压痛。行全消化道钡透示:十二指肠球后肠管狭窄并不全梗阻;胃镜检查示:幽门管溃疡并幽门狭窄。
关键词 肠壁囊样积气症/诊断/治疗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腹腔镜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马国瑞 马燕 《医学信息》 2021年第9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应激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营养状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s-CRP、IL-6与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1.11%(P<0.05)。术后1年,实验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BMI高于术前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总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早期胃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后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患者远期健康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营养状况 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