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立综合防治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工程——定西市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薛淑娟 李永红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1期14-15,共2页
2008年定西市有安定、通渭等4个县(区)被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县,计划用5年时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1.85 km2。5年来,有关县(区)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为要求,打造出了水土保持工程精品。项目的实施,使... 2008年定西市有安定、通渭等4个县(区)被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县,计划用5年时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1.85 km2。5年来,有关县(区)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为要求,打造出了水土保持工程精品。项目的实施,使水土流失得到遏制,流域治理程度由基期的40.06%提高到77.13%,植被覆盖度由基期的3.89%提高到17.64%,粮食总产量比基期增加34%,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基期比均实现了翻番,初步建立了规模化的特色优势产业,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工程 综合治理 生态修复 建设成效 定西市
下载PDF
坚持全面综合治理 再造定西秀美山川
2
作者 黄宝林 李志忠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28,共4页
定西苦甲天下,定西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与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定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通过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效地保护了水土资源,维护了生态安全,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并使自然灾害得到有效防治。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平台,... 定西苦甲天下,定西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与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定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通过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效地保护了水土资源,维护了生态安全,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并使自然灾害得到有效防治。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平台,全市确立了马铃薯、中药材、劳务、花卉、畜牧五大支柱产业,农民年人均收入2 380元,已实现了整体解决温饱的目标。介绍了定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效、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该市水土保持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产业调整 定西市
下载PDF
坚持不懈兴修梯田改善生态开发产业 被引量:7
3
作者 汪永刚 李志忠 +1 位作者 王敦民 赵金华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5-36,58,共3页
定西市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梯田建设始终摆在农业基础产业的突出位置,坚持常抓不懈,为促进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打造了基础平台。总结了梯田建设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全市梯田化建设的目标、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梯田建设 产业开发 定西市
下载PDF
渭源县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项目的成效与做法
4
作者 赵金华 李斐 +1 位作者 王敦民 高志龙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5期23-25,共3页
渭源县是渭河的发源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酷劣,农业基础脆弱,经济发展滞后。2010—2012年,渭源县组织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白马峡梯田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中坚持梯田、造林、种草、田间道路合理配套,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 渭源县是渭河的发源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酷劣,农业基础脆弱,经济发展滞后。2010—2012年,渭源县组织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白马峡梯田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中坚持梯田、造林、种草、田间道路合理配套,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产条件,调整了经济结构,助推了农民增收。总结了项目实施的成效与做法,提出了今后生态建设的发展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农业综合开发 建设成效 主要做法 渭源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