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酿得百花方成蜜——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信息储存习惯的培养
1
作者 俞剑锋 李旭峰 《江苏教育》 2001年第13期23-24,共2页
反差与思考——“信息储存”的提出。 随着教育面临现代化的时代,一个新信息: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eracy)已受到广泛的关注。拜读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等书籍,我们可以发现,美国98%的孩子喜欢写作文。随着网络的普及。
关键词 语文课外阅读 小学生
下载PDF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超 《成才之路》 2007年第34期16-17,共2页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一门语言,除了需要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只有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 小学生 学习习惯 学习英语 培养学生 教师 英语水平 开口说英语 听说读写训练 语音 工具学科
下载PDF
浅谈学习娱乐两不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游戏法的运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超 《成才之路》 2007年第32期48-49,共2页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贵在得法,而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而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能让学生通过听、说、读。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学生 语言环境 学习兴趣 游戏法 英语游戏 娱乐 学习新知 游戏教学法 英语教学
下载PDF
品德学科的最后:消失还是转型?——文化学视角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基本走向
4
作者 俞剑锋 《江苏教育研究》 2005年第4期29-31,共3页
较之其它学科的教学,品德学科的忧患意识与焦虑情绪在新一轮课改情结中日渐呈现。一方面,在文化价值系统急剧变化的基本事实面前,品德教育面临的三大难题(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道德伦理与道德实践的冲突... 较之其它学科的教学,品德学科的忧患意识与焦虑情绪在新一轮课改情结中日渐呈现。一方面,在文化价值系统急剧变化的基本事实面前,品德教育面临的三大难题(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道德伦理与道德实践的冲突),使得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出现了“德”的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生活》 学科 文化学 转型 视角 文化价值系统 西方价值观念 现代价值观念 焦虑情绪 忧患意识 基本事实 品德教育 道德实践 道德伦理 教育对象 教育主体 冲突 “德” 教学 课改 难题
下载PDF
积累 表达 发展
5
作者 徐丽花 《希望月报(上)》 2007年第5期54-55,共2页
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工具学科。通过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读、说、写能力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语文这特殊工具来说,积累是运用的前提,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对词汇、语句和段篇的结构形式,... 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工具学科。通过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读、说、写能力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语文这特殊工具来说,积累是运用的前提,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对词汇、语句和段篇的结构形式,在脑海中没有牢固的印刻,形不成语言图式,就无法在表达中运用。运用是积累的升华,只积累而不能运用,积累就犹如仓库中堆积的物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工具学科 语言图式 识字能力 大语文教育观 内外联系 熟读成诵 写话 读书笔记 认读
下载PDF
思品课:想说爱你不容易——思想品德课教学情感缺失现象透视
6
作者 陈亚萍 俞剑锋 《江苏教育》 2002年第07B期17-18,共2页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要求形成学生知和行的融合。但在实际的思品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道德认识的发展,相对忽视道德情感在整个道德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情感缺失。教育部新修订的《九年义...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要求形成学生知和行的融合。但在实际的思品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道德认识的发展,相对忽视道德情感在整个道德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情感缺失。教育部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大胆地删除了一些概念的认识要求,强调了对道德情感的培养。因此,审视现实,我们有必要对“冰凉”的思品课堂说“不”。一、问思品“情”为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情感缺失 小学 现象分析
下载PDF
与师同行
7
作者 邹清 《江苏教育》 2004年第08A期46-47,共2页
那是一个平常的九月,我从中心小学调到一所村小支教。这所小学的名字叫施荡小学,紧挨着小学的是施荡河,传说与西施和范蠡有关。而我的老家,就在河的对面,是一个叫做“花园”的地方。老家的母校早已撤并了,原先母校的老师,也大多... 那是一个平常的九月,我从中心小学调到一所村小支教。这所小学的名字叫施荡小学,紧挨着小学的是施荡河,传说与西施和范蠡有关。而我的老家,就在河的对面,是一个叫做“花园”的地方。老家的母校早已撤并了,原先母校的老师,也大多退休,只有三位老师还在这施荡小学教书,蒋林芳老师就是其中一位。有幸的是,此次支教我居然和蒋老师搭班,我教六(2)班语文,他教数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教师 教育理念 数学 教学方式
下载PDF
英语多位一体教学法的尝试
8
作者 张超 《成才之路》 2007年第28期58-58,共1页
"多位",指与教学有关的诸多因素;"一体"即整体。外语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运动,从系统论观点看,外语教学过程的物质基础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及环境所构成,而这些因素彼此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外语教学改革不能仅... "多位",指与教学有关的诸多因素;"一体"即整体。外语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运动,从系统论观点看,外语教学过程的物质基础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及环境所构成,而这些因素彼此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外语教学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孤立的单项研究上,而应深入到整体改革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过程 多位一体 相互依存 教学内容 教材教法 一体化 整体改革 外语教学改革 学生 有关因素
下载PDF
让数学课堂和着生活的节拍律动
9
作者 邵金宇 《生活教育》 2011年第9X期32-33,共2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关键词 心理规律 教学生活化 探索欲望 引导探究 课程标准 教材资源 平方分米 知识的理解 情境创设 学习过
下载PDF
不容忽视写教学后记
10
作者 盛芙娟 《基础教育研究》 2001年第10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小学 教学后记 教师 教学工作 教学研究
下载PDF
烦恼的午睡
11
作者 俞果 邵燕芳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10年第9期34-35,共2页
一到中午,让我“害怕”的午睡又开始了。既没有软绵绵的床,也没有我心爱的枕头。我的“小床”由两张课桌或者凳子拼接起来。可那桌子太硬,凳子又太窄,醒了之后是腿脚发麻、无精打采,真是糟糕透顶!
关键词 《烦恼的午睡》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下载PDF
品德:生命的邀约——品德课程视域里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与实践
12
作者 俞剑锋 王新苗 《小学德育》 2005年第14期12-14,共3页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生命境界的提升,这是中国哲学的“真精神”,“具有永久的价值”。而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品德课程的实施和这一“具有永久价值”的文化传统之间缺乏实质性的承接。面对诸如“蓝极速”网吧大火事件等事例折射出的学...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生命境界的提升,这是中国哲学的“真精神”,“具有永久的价值”。而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品德课程的实施和这一“具有永久价值”的文化传统之间缺乏实质性的承接。面对诸如“蓝极速”网吧大火事件等事例折射出的学生对生命漠视的现实,我们完全有必要站在哲学的高度上,在品德课程的视域里,重新审视道德与生命这一论题,在实践中作出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解释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思想道德课 生命教育 教育哲学 课程标准
原文传递
从纠缠到和谐——与品德学科的两组课程对话
13
作者 俞剑锋 蒋红燕 《小学德育》 2005年第20期11-13,47,共4页
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品德发展的问题对教育者来说总是一道难题。今天,人们对课程领域中这一特定焦点的关注一直在继续。就品德学科这一领域,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已经超越了怎样让学生去做我们希望他们所做的层次,而... 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品德发展的问题对教育者来说总是一道难题。今天,人们对课程领域中这一特定焦点的关注一直在继续。就品德学科这一领域,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已经超越了怎样让学生去做我们希望他们所做的层次,而是探索在学生的课程学习经历中我们该提供些什么。实际上,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呼吁要建构一种让学生感受道德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品德的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发展 新课程 学科 对话 和谐 学习经历 教育者 学生 有意识
原文传递
品德学科的最后:消失还是转型?——文化学视角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基本走向
14
作者 俞剑锋 《小学德育》 2004年第7期10-13,共4页
较之其它学科的教学,品德学科的忧患意识与焦虑情绪在新一轮课改情结中日渐呈现。一方面,在文化价值系统急剧变化的基本事实面前,品德教育面临的三大难题(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道德伦理与道德实践的冲突)。
关键词 文化学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小学 课程改革 品德教育 道德伦理 道德情感
原文传递
守经答变 返本开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男一视角
15
作者 俞剑锋 奚云芬 《小学德育》 2004年第15期6-7,共2页
传统道德对完美的追求是根深蒂固的,从古代的孔夫子到今天的学校德育,都把较高层次的美德做为德目必备。然而,学校德育过程中目标指向的偏离导致了实施的不力。简单的模塑,使学生在接受道德的过程中不断受到“高尚”的束缚,逐渐丧... 传统道德对完美的追求是根深蒂固的,从古代的孔夫子到今天的学校德育,都把较高层次的美德做为德目必备。然而,学校德育过程中目标指向的偏离导致了实施的不力。简单的模塑,使学生在接受道德的过程中不断受到“高尚”的束缚,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嘴上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作所为却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把道德与行为分而为二”(陶行知语),以致德育实效性不高这一痼疾长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效性 课程改革 小学 德育工作 德育目标
原文传递
环境教育:一树梨花春带雨——思想品德课程视野中环境教育的思考和实践
16
作者 俞剑锋 《小学德育》 2004年第18期23-25,共3页
树立一种积极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观念,已成为一个举世关注的迫切问题。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后,我国一直将这一项目作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效载体。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环境教育的推行... 树立一种积极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观念,已成为一个举世关注的迫切问题。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后,我国一直将这一项目作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效载体。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环境教育的推行一直遭遇口惠而实不至的境遇,学校环境教育,即使有,也停留在地球日、课外活动这些象征性的层面。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也把环境教育作为“弃儿”。然而,生态良好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培养一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教育 思想品德课 小学 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
原文传递
从德育失位原因谈当下品德课程的建设方向
17
作者 喻春梅 俞剑锋 《小学德育》 2007年第22期12-14,共3页
小学品德课程作为小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日趋成熟的新课程改革中一改“过去时态”的呆板僵硬,在实践中不再是蜻蜒点水地应景,而是充盈着游子寻梦般的深情。但是,尽管这样,现状仍不容乐观。在课改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中,作为德... 小学品德课程作为小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日趋成熟的新课程改革中一改“过去时态”的呆板僵硬,在实践中不再是蜻蜒点水地应景,而是充盈着游子寻梦般的深情。但是,尽管这样,现状仍不容乐观。在课改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中,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有“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的勇气,在反思中获取渡河的“芦苇”,用行动表达担当的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德育工作 新课程改革 品德 原因 德育工作者 过去时态 主渠道 勇气
原文传递
参与:让学生从传统的他律走向自律——品德课程“参与式教学”的价值审视和实践尝试
18
作者 吴永红 俞剑锋 《小学德育》 2006年第7期11-13,共3页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把品德课程当作文本课程,试图通过“教”使学生无条件地接受课程内容。这种知识本位的品德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忽视了学生自主参与和自我建构的作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把品德课程当作文本课程,试图通过“教”使学生无条件地接受课程内容。这种知识本位的品德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忽视了学生自主参与和自我建构的作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活动 参与式教学 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 小学 苏教版
原文传递
让语文课堂迸发出情感的火花
19
作者 周玉琴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2年第4期21-21,共1页
阅读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情感,品味文本中的情味,构筑起"情感场"?笔者认为让学生在"情感元素"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中去。一、创设情境,情感参与情感是文章的灵魂,... 阅读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情感,品味文本中的情味,构筑起"情感场"?笔者认为让学生在"情感元素"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中去。一、创设情境,情感参与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是教学艺术的生命。教师走进课堂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我经常利用情态语言激情,以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激情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多媒体课件 语言文字 入情入境 海伦·凯勒 范读 课文内容 〈史记〉 读写结合 趣味盎然
原文传递
你们是我最可爱的学生
20
作者 邹清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04年第12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告别 学生 同学 日出 记忆 相片 日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