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创伤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措施的对照性研究
1
作者 罗朝军 王首勇 +5 位作者 杨安强 林绍云 王绍怀 刘强 王谦 彭德鹏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0期22-25,29,共5页
目的:对比颅脑创伤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不同预防措施的效果。方法:将颅脑创伤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收集数据,共收集病例333例,物理预防组(n=121),药物预防组(n=108),中医手法组(n=104),物理预防组使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 目的:对比颅脑创伤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不同预防措施的效果。方法:将颅脑创伤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收集数据,共收集病例333例,物理预防组(n=121),药物预防组(n=108),中医手法组(n=104),物理预防组使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药物预防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中医手法组采用穴位按摩及下肢主动被动运动进行预防,干预7天后统计分析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指标及临床指标(下肢肿胀、DVT、肺栓塞发生率及预防费用)。结果:干预后,三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及峰流速均高于干预前(P<0.05),物理预防组与中医手法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及峰流速高于药物预防组(P<0.05),物理预防组与中医手法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D-D、PT及FIB均低于干预前(P<0.05);三组干预后D-D、PT及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下肢肿胀、DVT、肺栓塞发生率及预防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预防、药物预防及中医手法预防对颅脑创伤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均是有效的,中医手法预防无明显禁忌症,适用于绝大部分患者,其不良反应率低、性价比高,对设备、药物依赖性小,操作简单,值得在偏远贫穷地区基层医院推荐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下肢静脉血栓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 低分子肝素钠 中医手法 预防
下载PDF
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3
2
作者 蔡培强 邵玉凯 +2 位作者 蔡培素 李伟 李开雄 《骨科》 CAS 2017年第1期16-19,24,共5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微创及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的26例创伤性踝关节炎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10例)和开放组(16例),对比两...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微创及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的26例创伤性踝关节炎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10例)和开放组(16例),对比两组病人术后6个月及1年的骨性融合率和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时,微创组的骨性融合率为80.0%(8/10),高于开放组的31.3%(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0,P=0.016);术后1年时两组病人全部达到骨性融合。术后6个月,两组病人的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微创组的AOFAS评分为(75.3±2.7)分,明显高于开放组的(68.8±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8,P<0.001)。结论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在提高早期骨性融合率及改善足踝功能方面较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踝关节 关节融合术 创伤性关节炎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3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蔡培强 邵玉凯 +1 位作者 李开雄 彭延刚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32(IL-3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2例RA患者,根据活动度积分(DAS28)分为高活动组(DAS28>5.1)55例、中低活动组(2.6≤DAS28≤5.1)52例和缓解期组(DAS28<2.6)45例。选取同期60...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32(IL-3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2例RA患者,根据活动度积分(DAS28)分为高活动组(DAS28>5.1)55例、中低活动组(2.6≤DAS28≤5.1)52例和缓解期组(DAS28<2.6)45例。选取同期60例非RA结缔组织病患者作为非RA组,选取同期6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五组研究对象血清IL-32、TNF-α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IL-32、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高活动组PBMC中IL-32、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和血清IL-32、TNF-α水平最高,其次为中低活动组;非RA组的血清TNF-α水平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非RA组和对照组PBMC中IL-32、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和血清IL-3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和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和PBMC中的IL-32、TNF-α水平与RA患者的病情指标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RA患者表现为外周血IL-32水平的显著升高,其水平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程度指标具有相关性,提示了IL-32可能在RA的活动性增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作为评价RA病情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外周血 外周血单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32
下载PDF
单侧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开雄 邵玉凯 +3 位作者 郑晓刚 郭金元 肖卫 欧艳春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分析椎间盘突出症椎间融合后单侧内固定的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均给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随机分为单侧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34例)和双侧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34例),观察与对比... 目的分析椎间盘突出症椎间融合后单侧内固定的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均给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随机分为单侧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34例)和双侧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34例),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二组患者的椎间隙曲度、融合率以及JOA评分、MACMAB疗效评定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单侧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手术创伤小,可取得与双侧手术相当的近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植骨融合 椎弓根固定
下载PDF
脊柱手术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蔡培强 邵玉凯 蔡培素 《骨科》 CAS 2017年第3期200-202,206,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行脊柱外科手术的79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影响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病史...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行脊柱外科手术的79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影响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疾病史、残腔以及内固定物植入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93例脊柱手术病人中,切口感染病人18例(迟发2例),感染率为2.27%。与术后切口未感染病人相比,术后切口感染病人年龄明显偏大,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8、2.75、6.35;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χ~2=5.31,P=0.02)、糖尿病病史(χ~2=4.65,P=0.03)和内固定物植入(χ~2=4.31,P=0.04)为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而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了以上因素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OR=2.875,P=0.021;OR=2.609,P=0.031;OR=2.625,P=0.038)。结论年龄、糖尿病病史和内固定物植入对脊柱手术病人术后切口感染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这些病人应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泌尿微创术后患者血浆肌钙蛋白Ⅰ、同型半胱氨酸和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及其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6
作者 何亮 文小平 +2 位作者 刘宗利 王小波 郭鹏飞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5期13-17,共5页
目的探究泌尿微创术后患者血浆肌钙蛋白I(cTnI)、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泌尿微创手术的6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感染... 目的探究泌尿微创术后患者血浆肌钙蛋白I(cTnI)、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泌尿微创手术的6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85例)和未感染组(57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术后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cTnI、Hcy、PCT水平;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XGboost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感染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种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术前白细胞计数(WBC)、术前尿路感染、手术时间、导尿管滞留时间、住院时间、24h尿量、使用超过3种抗菌药物,以及术后血浆cTnI、Hcy、PCT水平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是影响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离出8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25.58%,革兰氏阴性菌占66.28%,真菌占8.14%;XGboost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论泌尿微创术后感染患者的血浆cTnI、Hcy、PCT水平显著升高,与术后感染密切相关,对术后感染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于泌尿微创术后护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微创术 肌钙蛋白I 同型半胱氨酸 降钙素原 感染 相关性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对降低远期并发症及提高免疫功能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唐仲文 黄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4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对降低远期并发症及提高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结直肠癌术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对降低远期并发症及提高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结直肠癌术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化指标、基本情况、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第3天、7天观察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术后7天血清白蛋白、免疫指标及体重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并降低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常规营养 结直肠癌 免疫功能 远期并发症
下载PDF
妊娠晚期非糖尿病孕妇血脂水平对巨大儿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庆梅 敖强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0年第4期45-48,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非糖尿病孕妇血脂水平与巨大儿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屏山院区产科住院分娩的1200例妊娠孕妇的病历资料。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将受试者分为巨大儿组(126例)和对照组(1074例)...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非糖尿病孕妇血脂水平与巨大儿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屏山院区产科住院分娩的1200例妊娠孕妇的病历资料。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将受试者分为巨大儿组(126例)和对照组(1074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晚期血脂水平对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及其风险;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妊娠晚期非糖尿病孕妇血脂水平对巨大儿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孕妇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组孕妇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巨大儿组孕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晚期非糖尿病孕妇血清TG、HDL-C水平是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妊娠晚期非糖尿病孕妇血清TG、HDL-C水平对巨大儿发生具有预测价值(P<0.05),曲线下面积为0.878,敏感度为95.4%,特异度为68.4%。结论妊娠晚期非糖尿病孕妇血清TG、HDL-C水平与巨大儿发生密切相关,对巨大儿发生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血脂 巨大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