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管理方法对提高内科病房护士洗手依从性及减少医源性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雪梅 黄敏 +2 位作者 苟杨 周彬彬 王欢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6期188-188,192,共2页
目的:探讨PDCA管理方法对提高内科病房护士洗手依从性及减少医源性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内科病房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住院期间护士接受PDCA管理,对照组住院期间护士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士洗手依从性评分及患者住院... 目的:探讨PDCA管理方法对提高内科病房护士洗手依从性及减少医源性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内科病房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住院期间护士接受PDCA管理,对照组住院期间护士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士洗手依从性评分及患者住院期间医源性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士洗手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医源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管理可提高内科病房护士洗手依从性,同时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护士 洗手
下载PDF
肝炎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2
作者 陈强 郑熙林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48-449,共2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258例住院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29.45%,明显高于平均医院感染率;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合并症、机体抵抗力、...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258例住院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29.45%,明显高于平均医院感染率;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合并症、机体抵抗力、侵入性操作等相关;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能降低感染率;感染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结论: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对预后有明显影响。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危险因素等,可预防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医院感染 相关因素
下载PDF
266株临床菌与38株院内感染菌对比分析
3
作者 逯心敏 郭昌隆 于川屏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目的 :了解临床菌株和院内感染菌株的种类和药敏情况。方法 :采用Scptor系统 ,对 2 6 6株临床菌和38株院内感染菌的鉴定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临床菌株及院内感染菌株均以大肠埃希氏菌占首位(分别为 2 9.3%和 42 .1% ) ,两... 目的 :了解临床菌株和院内感染菌株的种类和药敏情况。方法 :采用Scptor系统 ,对 2 6 6株临床菌和38株院内感染菌的鉴定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临床菌株及院内感染菌株均以大肠埃希氏菌占首位(分别为 2 9.3%和 42 .1% ) ,两者的其它菌株顺序也基本吻合 ,显示出感染的病原菌主要都是机会致病菌 ,临床菌株和院内感染菌株对头孢噻肟最为敏感 (75 .9%和 6 5 .8% ) ,两者对诺氟沙星的耐药性接近 10 0 %。结论 :院内感染菌株对 11种抗菌素的耐药性有增高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eptor系统 MIC 医院内感染 临床菌株 院内感染菌株 种类 药敏分析 对比分析 抗生素 耐药性
下载PDF
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杜丽 傅晓冬 +2 位作者 欧阳龙 潘立梅 李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2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4例瘢痕子宫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剖宫产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61例和非感染组823例,统计瘢痕子宫剖宫...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2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4例瘢痕子宫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剖宫产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61例和非感染组823例,统计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假丝酵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剖宫产类型为紧急、侵入性操作次数≥4次、胎膜早破、手术时间≥1h、手术切口长度>10 cm均为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OR=2.951、3.677、2.421、2.670、2.188、3.418,均P<0.05)。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主要感染病原菌种类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假丝酵母,引起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BMI、剖宫产类型、侵入性操作、胎膜早破、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临床应对有以上特征的产妇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产妇 剖宫产 切口感染 病原菌
原文传递
甘草酸类制剂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毛海鹰 康涛 +1 位作者 姚玲 陈琴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甘草酸类制剂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CBMdisc、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献,纳入甘草酸类制剂联合内科综合治疗与单纯... 目的系统评价甘草酸类制剂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CBMdisc、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献,纳入甘草酸类制剂联合内科综合治疗与单纯内科综合治疗相比较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试验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其中的异质性、敏感性、偏倚作出判断。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研究,包括试验组298例和对照组294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病死率及TBi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R)=0.56,95%可信区间(CI):0.42~0.76,P<0.01;均数差(MD)=-92.56,95%CI:-122.92^-62.20,P<0.01];试验组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1.14,95%CI:5.40~16.87,P<0.01];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甘草酸类制剂可以显著降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TBil和PT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甘草酸 META分析
下载PDF
炭吸附法治疗成人重型破伤风的护理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静 牟英 +1 位作者 曾庭素 罗寻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35-836,共2页
关键词 炭吸附法 重型破伤风 护理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所致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廷东 李文全 肖迎军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1673-1675,共3页
目的 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PCP)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48例HIV感染者中,对因肺孢子菌肺炎所致的呼吸衰竭的患者按照是否接受BiPAP治疗分为常规治疗组... 目的 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PCP)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48例HIV感染者中,对因肺孢子菌肺炎所致的呼吸衰竭的患者按照是否接受BiPAP治疗分为常规治疗组(药物+鼻/面罩吸氧治疗)和BIPAP治疗组(药物+BiPAP治疗),对治疗48h后两组PaO2,呼吸频率(P),以及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变化、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治疗48h后BiPAP治疗组PaO2明显升高,P明显降低,P<0.05;并且2~4周后BIPAP治疗组血清清蛋白明显改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病死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HIV感染者发生合并PCP及呼吸衰竭,BiPAP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呼吸功能和降低身体能量消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 HIV PCP 呼吸衰竭 疗效
下载PDF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姚玲 毛海鹰 +1 位作者 陈琴 何莲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评价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BMdisc、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文献,检索年限均从2000年1月至2015年7月。纳入奥曲肽联合内科常规治疗... 【目的】评价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BMdisc、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文献,检索年限均从2000年1月至2015年7月。纳入奥曲肽联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与单纯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相比较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判员对纳入试验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75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24h尿量均高于对照组[OR=2.86,95%CI(1.90,4.31),P〈0.05;MD=259.80,95%CI(249.45,270.15),P〈0.05],腹围和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MD=-11.72,95%CI(-13.30,-10.14),P〈0.05;MD=-4.80,95%ci(-7.02,-2.58),P〈0.05]。【结论】奥曲肽可显著增加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24h尿量,降低其腹围和体质量,提高其治疗的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治疗应用 肝硬化/并发症 腹水/病因学 META分析
下载PDF
茜草配方颗粒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文全 李廷东 《传染病信息》 2020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茜草配方颗粒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 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5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二科收治的136例MDR-PT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茜草配方颗粒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 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5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二科收治的136例MDR-PT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标准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予以茜草配方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痰菌转阴率、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5、8个月后观察组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DR-PTB患者予以茜草配方颗粒联合标准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方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痰菌转阴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配方颗粒 耐多药肺结核 免疫功能 疗效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邦东 康涛 杜一平 《西部医学》 2011年第11期2268-2270,共3页
在我国,目前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等重症肝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内科治疗后病人预后较差,死亡率仍很高。肝移植虽已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方法,但仍存在有来源困难、手术损伤大、免疫排斥反应严重、费用昂贵及并发症较多等问题。而血液净化技... 在我国,目前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等重症肝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内科治疗后病人预后较差,死亡率仍很高。肝移植虽已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方法,但仍存在有来源困难、手术损伤大、免疫排斥反应严重、费用昂贵及并发症较多等问题。而血液净化技术(如各种类型的人工肝支持系统)只能代替肝脏的部分解毒功能,疗效也有限。近年来,干细胞的研究为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近年来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干细胞 细胞移植
下载PDF
甲型副伤寒89例临床表现与药敏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文全 康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2期36-37,共2页
目的:通过对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点及药敏分析,为临床诊断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89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血液及骨髓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药敏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9例患者均有发热,血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嗜酸粒... 目的:通过对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点及药敏分析,为临床诊断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89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血液及骨髓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药敏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9例患者均有发热,血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50%有转氨酶升高、对多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尤其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头孢三代(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及氯霉素敏感率大于90%,其中,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敏感率为100%,平均疗程10d,平均退热时间5.4d。结论:甲型副伤寒以发热为主,对多种药物敏感,考虑药物副作用、疗效、费用等因素,建议首选喹诺酮类,次选头孢类,合并肺部感染者可二者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 临床表现 药敏试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GP73与铁调素在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超 姚玲 +1 位作者 邱邦东 王小燕 《肝脏》 2021年第9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与铁调素(Hepc)在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HBV相关性肝癌患者98例,记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92例,...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与铁调素(Hepc)在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HBV相关性肝癌患者98例,记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92例,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GP73和Hepc水平,对比乙肝相关性肝癌死亡与生存患者血清GP73和Hepc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GP73和Hepc水平预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死亡的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GP73、Hepc水平分别为[(204.7±10.3)ng/mL、(128.3±12.6)μg/L],均高于对照组[(38.1±6.7)ng/mL、(77.9±9.5)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死亡率为28.4%;死亡患者血清GP73、Hepc水平分别为[(261.6±12.7)ng/mL、(165.8±13.2)μg/L],均高于生存患者[(182.5±5.9)ng/mL、(113.1±10.4)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Ⅲ~Ⅳ期、GP73、Hepc均是影响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70、1.984、2.121,P均<0.05)。ROC分析显示,血清GP73和Hepc水平预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死亡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5.3 ng/mL、130.0μg/L,灵敏度分别为70.4%、88.9%,特异度分别为89.7%、72.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7(95%CI:0.805~0.943)和0.883(95%CI:0.801~0.940)。结论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GP73、Hepc水平异常升高,且TNM分期Ⅲ~Ⅳ期、GP73、Hepc均是影响HBV相关性肝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相关性肝癌 高尔基体蛋白73 铁调素 预后
下载PDF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邦东 陈超 +3 位作者 叶清琦 姚玲 王成军 崔文星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B12期38-39,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恩替卡韦(国产)、与拉夫米定(进口)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初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5例首次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0.5mg/d、拉夫米定100mg/d口服。... 目的对比观察恩替卡韦(国产)、与拉夫米定(进口)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初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5例首次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0.5mg/d、拉夫米定100mg/d口服。结果用药半年后观察组完全应答率为51.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88%(p=6.13,P〈0.05);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HBeAg转阴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拉米夫定(进口)相比,恩替卡韦(国产)更能有效抑制慢性乙肝患者HBVDNA复制,可用于慢性乙肝长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拉夫米定
下载PDF
抗HIV治疗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及HIV载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邱邦东 徐全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619-1621,共3页
目的:探讨抗HIV治疗对艾滋病合并丙肝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HIV载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艾滋病合并丙肝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接受抗HIV治疗的80例单纯艾滋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机体T淋巴细胞... 目的:探讨抗HIV治疗对艾滋病合并丙肝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HIV载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艾滋病合并丙肝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接受抗HIV治疗的80例单纯艾滋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HIV载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D 3^+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的CD 4^+T细胞、CD 8^+T细胞、CD 4^+/CD 8^+以及CD 16^+CD 56^+NK细胞水平治疗前后的降低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 4^+T细胞、CD 4^+/CD 8^+以及CD 16^+CD 56^+NK细胞水平高于治疗前,而CD 8^+T细胞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IV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HIV治疗有助于提高HIV/HCV患者的CD 4^+T细胞和NK细胞比例,并降低CD 8^+T细胞比例,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HIV病毒载量与合并HC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丙型肝炎 抗HIV治疗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HIV载量
下载PDF
一例肺结节病误诊为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廷东 李文全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0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样细胞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肉芽肿性疾病。该病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但以肺部及胸内淋巴结最易受累,其次是皮肤和眼部[1]。结节病的发病机制是CD4+T淋巴细胞和活...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样细胞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肉芽肿性疾病。该病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但以肺部及胸内淋巴结最易受累,其次是皮肤和眼部[1]。结节病的发病机制是CD4+T淋巴细胞和活化的巨噬细胞在受累及的器官中聚集,导致肉芽肿的形成。未知的抗原被活化的巨噬细胞加工后诱导T细胞和巨噬细胞调节的免疫反应,释放出广泛的介质,包括与疾病相关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氧自由基[2]。笔者报告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肺部病变的青年男性患者,最后诊断为肺结节病的就诊治疗经过,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对类似疾病的误诊和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的巨噬细胞 肺结节病 干酪样坏死 肉芽肿性疾病 肺结核患者 免疫反应 趋化因子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药物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邦东 陈强 《肝脏》 2010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肝功能衰竭时血清TNF-α、IL-6和IL-18的变化。方法将35例药物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激素治疗组19例静脉给予氢化可的松150~250mg/d,疗程共7~10d;对照组16例则不用激素;其余综合治疗两组相似...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肝功能衰竭时血清TNF-α、IL-6和IL-18的变化。方法将35例药物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激素治疗组19例静脉给予氢化可的松150~250mg/d,疗程共7~10d;对照组16例则不用激素;其余综合治疗两组相似。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8水平。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和IL-18相似;在入院2周后,激素治疗组血清TNF-α、IL-6和IL-18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药物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炎症反应水平,从而可能会改善病情和阻止病情的恶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 药物性肝功能衰竭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炭吸附辅助治疗重型破伤风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静 牟英 +2 位作者 曾庭素 罗寻 闵家元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7年第2期38-39,共2页
对6例重型破伤风患者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进行炭吸附治疗,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前后密切监护等措施。结果6例住院14~32d,均获治愈。提示炭吸附法治疗成人重型破伤风患者的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抽搐、肌张力变化及预防并... 对6例重型破伤风患者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进行炭吸附治疗,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前后密切监护等措施。结果6例住院14~32d,均获治愈。提示炭吸附法治疗成人重型破伤风患者的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抽搐、肌张力变化及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破伤风 炭吸附法 护理
下载PDF
黄疸2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关键词 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肝外梗阻性黄疸 治疗 病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超 邱邦东 +3 位作者 叶清琦 王成军 李旭 姚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9期10-11,共2页
目的:评价双重血浆吸附(DPMAS)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肝衰竭患者141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DPMAS组、PE组及DPMAS联合PE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指标水平变... 目的:评价双重血浆吸附(DPMAS)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肝衰竭患者141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DPMAS组、PE组及DPMAS联合PE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指标水平变化。结果:三组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的总胆红素(TB)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且PE联合DPMAS组与PE组效果相当,均优于单独的DPMAS组。PE组及PE联合DPMAS组均能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PE组是更优的,但单独的DPMAS组不能提高患者PTA水平。单独PE组能提高患者白蛋白(ALB)水平,PE联合DPMAS对血浆白蛋白水平基本无影响,而单独DPMAS会降低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结论:PE+DPMAS组治疗效果与血浆置换相当,同时又能显著清除炎症介质,也克服了血浆置换的不足,因此为肝衰竭患者治疗的优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人工肝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吸附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10例临床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文全 陈兆桃 +3 位作者 潘立梅 刘娟 吴家亮 胡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6期14-15,18,共3页
目的提高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10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 目的提高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10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特异性皮疹、肝脾肿大。血培养阳性确诊时间6~12 d。结论马尔尼菲蓝状菌常发生在CD4淋巴细胞<100个的低免疫患者,南方沿海地区多见,内地也有少数病例,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艾滋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皮疹",需高度警惕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延长培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蓝状菌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