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春地区旅游业的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1
作者 刘家思 《宜春师专学报》 1998年第6期70-75,共6页
宜春开发旅游业有着良好的基础,但至今仍处于认识阶段,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其内、外原因,最后从宏观上提出了开发宜春旅游业的六项具体对策。
关键词 经济地理 旅游经济 旅游业 宜春市
下载PDF
曹禺讽刺艺术综论
2
作者 王萍涛 刘家思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63-68,共6页
曹禺的讽刺艺术贯穿其戏剧作品之中,讽刺的锋芒始终对准黑暗社会并为塑造人物服务,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讽刺。手法灵活多样,形成了无意而辛辣、冷静而深刻。
关键词 曹禺 戏剧 讽刺艺术 典型人物 性格
下载PDF
曹禺戏剧中的讽刺手法初探
3
作者 刘家思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6年第2期8-12,共5页
在戏剧艺术大师曹禺的剧作中,其讽刺手法是缘于创作意图,从艺术个性出发而灵活运用的.可以分为一般手法和个性化手法两大类.前一类有夸张式、对照式、闹剧式、倒置式;后一类有吞吐跌宕式、冷眼旁现式、悖情反理式、重复再现式.
关键词 曹禺戏剧 讽刺手法 讽刺对象 周朴园 个性化 曹禹 《北京人》 喜剧性 讽刺手段 剧中人物
下载PDF
CD-ROM光盘及其信息
4
作者 万年宏 《微型机与应用》 1997年第5期20-22,共3页
CD-ROM的数据结构和文件结构。
关键词 CD-ROM 光盘 只读存储光盘
下载PDF
国民性主题的开拓与创新──论《围城》对现代文学的贡献
5
作者 刘家思 《新余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1-14,32,共5页
《围城》在其思想内核上寄寓着作者对近现代以来关于“立人”与“救国”问题切实而深沉的思考。拓宽和深化了鲁迅所开拓的国民性主题是《围城》、也是钱钟书对现代文学的突出贡献。
关键词 《围城》 “立人”与“立国” 国民性主题
下载PDF
曹禺戏剧中的讽刺手法初探
6
作者 刘家思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29-34,共6页
凡中外优秀的艺术大师,都不会拘泥于传统和囿于自身狭小的天地,而是呈一种开放的态势,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以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来造成自己丰富厚实深邃的艺术大厦曹禺就是杰出的代表;他戏剧中的讽刺手法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曹禺作为一... 凡中外优秀的艺术大师,都不会拘泥于传统和囿于自身狭小的天地,而是呈一种开放的态势,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以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来造成自己丰富厚实深邃的艺术大厦曹禺就是杰出的代表;他戏剧中的讽刺手法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曹禺作为一个悲剧大师,圆熟地运用的悲剧手法,构建了震撼人心、闻名于世的艺术殿堂;而被人视为喜剧独有的讽刺艺术,则使曹禺的剧作在撕心裂肺、震聋发聩的愤激声中控拆和鞭挞黑暗的同时,还在调和平静的嘲讽讥笑声中批判和否定了邪恶.可是,在曹禺的戏剧研究中,讽刺艺术犹如一个“雷区”,至今无人涉足,这至少是一种疏忽.本文仅作引玉之砖,对曹禺戏剧中运用的讽刺艺术手法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讽刺手法 曹禺戏剧 讽刺艺术 周朴园 讽刺对象 个性化 曹禹 曾文清 《北京人》 艺术手法
下载PDF
做前人所未做 思前人所未思——试读钱钟书的《围城》
7
作者 刘家思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25-31,共7页
《围城》被称为是创造了现代讽刺文学新篇章的作品.由于钱先生在艺术上的独辟蹊径,的确在许多方面都发展了新文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笔者认为,《围城》发展和深化了现代文学中“立人”与“救国”的母题,扩大了描写范围,展示了一个新的... 《围城》被称为是创造了现代讽刺文学新篇章的作品.由于钱先生在艺术上的独辟蹊径,的确在许多方面都发展了新文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笔者认为,《围城》发展和深化了现代文学中“立人”与“救国”的母题,扩大了描写范围,展示了一个新的描写领域和视角.笔者在本文中将主要采用阐释《围城》思想内核的方式来论述这个问题.《围城》是一个隐喻世界,它的思想蕴含是什么?学术界对此至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围城》是写“男女间爱情之神的围困与跳脱”.有的认为《围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围城》 “立人” 留学生 审美个性 启蒙立人 抗战救国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思想蕴含 作品
全文增补中
对接受心理的极力把握——论《还珠格格》风靡两岸三地的原因
8
作者 刘家思 《西部论坛(陕西)》 2001年第1期39-42,共4页
《还珠格格》风靡两岸三地,自有其成功之处,这源自它对接受心理的极力把握。一是其鲜明的主体张扬色彩顺应了目前崇尚自我、张扬个性、追求独立自主、渴望摆脱奴性束缚、确立主体地位的社会心理;二是其浓厚的历史感顺应了目前观众对... 《还珠格格》风靡两岸三地,自有其成功之处,这源自它对接受心理的极力把握。一是其鲜明的主体张扬色彩顺应了目前崇尚自我、张扬个性、追求独立自主、渴望摆脱奴性束缚、确立主体地位的社会心理;二是其浓厚的历史感顺应了目前观众对笼罩着历史的氛围或以历史为源头而演绎和戏化的文艺作品的心理期待;三是其独特的人性视角顺应了观众厌恶而崇善、向往深挚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情感要求;四是其浓烈的喜剧气氛刺激、顺应了观众的娱乐欲望,提高了观众观看的兴趣;五是其建构的审美心理图式与青少年的心理十分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 观众 两岸三地 接受心理 主体地位 兴趣 建构 张扬个性 奴性 心理期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