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幼龄华山松不同部位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季节变化
1
作者 孙建丽 吴俊文 +5 位作者 赵娟钧 吴单子 刘元玺 肖建冬 赵志娟 罗云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3-574,共12页
[目的]研究华山松幼龄林(Pinusarmandi)各部位碳(C)、氮(N)、磷(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并分析其异速生长关系,以预判幼龄松树养分受限的可能性,提高管理水平。[方法]分别于2021年1月、5月、8月、11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宜... [目的]研究华山松幼龄林(Pinusarmandi)各部位碳(C)、氮(N)、磷(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并分析其异速生长关系,以预判幼龄松树养分受限的可能性,提高管理水平。[方法]分别于2021年1月、5月、8月、11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花园林场华山松幼龄人工林采集松树叶、枝、茎、根样本,分析碳(C)、氮(N)、磷(P)含量并计算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1)取样部位、生长季节及其交互作用对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具有显著影响(P<0.05)。C、P含量和C∶P值主要受生长季节的影响,N、C∶N值和N∶P值主要受取样部位的影响。(2)各部位冬季C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叶和枝冬季的N含量显著高于春、夏季,叶和茎夏季的P含量显著高于秋冬季节。幼龄松树C含量表现为茎>枝>叶>根,N含量表现为叶>枝>根>茎,P含量表现为根>叶>枝>茎。当N∶P<14时,认为植物生长发育更多受到N元素的限制,本研究中各部位N∶P均小于14,说明供试地区华山幼龄松林生长的主要限制营养元素是N。(3)叶N含量可塑性指数最大(0.79),其次是叶P含量(0.64),表明华山松幼龄林叶片中氮磷营养元素易受外界环境影响。(4)叶、枝、茎的C-N均表现出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反映了林木不同部位C、N元素含量的分配调节模式不同。[结论]华山幼龄人工松林针叶对N、P元素的吸收易受生长季节的影响,建议在该华山松人工林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添加适量N肥和P肥,特别是添加限制性元素N,以促进幼龄华山松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生态化学计量学 器官 生长季节 异速生长
下载PDF
弥渡云南松种子园遗传多样性分析
2
作者 周云 付玉嫔 +6 位作者 李思广 车凤仙 邓彭荣 李根 周阳 陈艳萍 杨琼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5,共7页
为明确弥渡云南松种子园内各群体无性系的遗传结构及其亲缘关系,以该种子园内6个群体的191个无性系的云南松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无性系松针样本,进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22对SSR引物对6个群体191份云南松松针样本进行SSR扩... 为明确弥渡云南松种子园内各群体无性系的遗传结构及其亲缘关系,以该种子园内6个群体的191个无性系的云南松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无性系松针样本,进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22对SSR引物对6个群体191份云南松松针样本进行SSR扩增,共检测到100个等位基因,22个位点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365和0.671,多态信息指数(PIC)平均值0.325,遗传分化系数(Fst)均值为0.036,基因流(N_(m))的均值为10.086,说明云南松群体间基因交流较多。(2)6个群体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1.803个,期望杂合度(He)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355和0.628。综合来看,弥渡云南松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中等,遗传多样性最高的群体为LX(临翔),最低的是LP(龙朋)。群体间遗传距离均值为0.022,两两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均值为0.020,分子变异分析(AMOVA)判断云南松遗传变异仅有3.14%存在于群体间。研究结果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非常小,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显示6个群体聚为2个分支。研究结果为云南松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蔗渣基质对云南松种子育苗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永茜 周跃华 +4 位作者 田昆 郑畹 聂艳丽 段辉 张文东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8-602,共5页
种源和栽培条件是决定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生长优劣的关键因子。本研究旨在挑选出适合云南松种苗培育的甘蔗Saccharum offinarum渣基质和森林土的配比方案。将制糖过程中的废弃物蔗渣与森林土按不同比例混合(0∶100,10∶90,20∶80,3... 种源和栽培条件是决定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生长优劣的关键因子。本研究旨在挑选出适合云南松种苗培育的甘蔗Saccharum offinarum渣基质和森林土的配比方案。将制糖过程中的废弃物蔗渣与森林土按不同比例混合(0∶100,10∶9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90∶10和100∶0),比较不同配方的蔗渣基质对云南松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中的蔗渣体积分数为40%,50%和60%时,云南松种子萌发率最高,蔗渣体积分数超过60%后,随蔗渣体积分数升高,极易发生虫害,出苗率急剧降低;而出苗以后,适宜苗高和地径生长的营养土配方是体积分数为50%,70%和80%蔗渣基质。较高的蔗渣体积分数虽有利于幼苗生长,但出苗是关键,蔗渣体积分数为50%的处理既有利于种子萌发又有利于幼苗生长,是云南松种子蔗渣基质育苗最佳的配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蔗渣 云南松 基质 育苗效果
下载PDF
云南松不同家系的育苗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永茜 周跃华 +4 位作者 郑畹 段辉 张文东 罗云生 张穆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9年第2期47-52,共6页
对源白3个种源地的28个云南松半同胞家系进行了苗期早期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云南松家系其种子的出苗率、容器苗的抗猝倒病能力以及苗木的高、地径生长量等指标在家系间差异显著。综合考虑其苗木的各个生长指标,初步筛选出石屏... 对源白3个种源地的28个云南松半同胞家系进行了苗期早期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云南松家系其种子的出苗率、容器苗的抗猝倒病能力以及苗木的高、地径生长量等指标在家系间差异显著。综合考虑其苗木的各个生长指标,初步筛选出石屏Ⅳ22号、石屏Ⅳ25号、石屏Ⅳ21号、石屏Ⅳ13号、石屏Ⅳ30号、石屏Ⅳ31号、石屏Ⅳ18号、禄丰Ⅱ10号、禄丰Ⅱ18号、弥渡042号、弥渡057号、弥渡035号、弥渡061号等13个云南松优良家系。人选的云南松优良家系种子平均出苗率在89%以上,变异系数6.86%,标准差为6.12;患猝倒病比例低于8%;苗木高生长的实际增益为21.08%-46.37%,遗传增益为17.62%-42.53%;苗木地径生长的实际增益为13.53%-27.19%,遗传增益为11.25%-22.6%。较优云南松家系与较差云南松家系比较,其苗高可增长68.71%-88.38%,苗木地径可增长24.63%-43.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家系 育苗试验
下载PDF
林下大球盖菇的种植试验 被引量:11
5
作者 段丽华 甘云浩 +4 位作者 张文东 罗云生 钟华 岳金龙 赵苗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6-209,共4页
在昆明4个县、区进行不同季节、不同树种、不同郁闭度的林下大球盖菇种植试验,通过对其产量及产值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模式对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种植大球盖菇夏秋季的产量高于冬春季,提高了13.22%。大球盖菇产量与郁闭度... 在昆明4个县、区进行不同季节、不同树种、不同郁闭度的林下大球盖菇种植试验,通过对其产量及产值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模式对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种植大球盖菇夏秋季的产量高于冬春季,提高了13.22%。大球盖菇产量与郁闭度差异明显,郁闭度为0.3~0.4时产量较高;其中郁闭度为0.3时产量最高,每平方米产量达3.93 kg;郁闭度为0.8时的产量最低,仅有1.55 kg/m^2。相同条件下油橄榄林下种植大球盖菇的产量较高,平均达2.80 kg/m^2,但产量与树种配置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 大球盖菇 种植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干巴菌菌塘周围云南松幼苗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外部形态 被引量:2
6
作者 徐钡昌 甘云浩 +4 位作者 罗云生 钟华 赵苗 靳博文 段丽华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5期43-47,共5页
以干巴菌塘周边点播的云南松幼苗为研究对象,观察并鉴定树龄为1年~3年的云南松幼苗外生菌根大型真菌。菌塘中可清晰观察到大量菌根聚集在云南松侧根上,有的菌根有菌丝缠绕。对采集到的外生菌根真菌进行rDNA ITS片段比对,结果显示共有16... 以干巴菌塘周边点播的云南松幼苗为研究对象,观察并鉴定树龄为1年~3年的云南松幼苗外生菌根大型真菌。菌塘中可清晰观察到大量菌根聚集在云南松侧根上,有的菌根有菌丝缠绕。对采集到的外生菌根真菌进行rDNA ITS片段比对,结果显示共有16种大型真菌,分布于10个种(血红菇、鲜艳乳菇、刺孢拟小垫革菌、Russula brevipileocystidiata、西伯利亚乳牛肝菌、轴腹菌、黄褐乳菇、小豹斑鹅膏、变黑根须腹菌、辛德锁瑚菌)、3个属(红菇属、长毛盘菌属、棉革菌属)和3个科(阿太菌科、火丝菌科、革菌科),同时对菌根外部形态进行了描述。其中红菇属真菌是菌根主要类型,形成菌根频率最高为14.58%;其次为乳菇属真菌,频率为10.42%;但未发现有干巴菌菌根,这可能与干巴菌菌丝发育及形成菌根数量较少,未形成优势菌有关,需要进一步探索影响干巴菌菌根形成、发育的因素,以获得干巴菌菌根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巴菌 菌塘 云南松 菌根
下载PDF
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防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俊梅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4期149-151,共3页
本文依据云南省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生物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价值后发现,相较于传统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利用生物控制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害虫的控制范围,提高害虫的控制效果,从而实现对害虫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 生物防治技术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