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分型与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向宗兴 拓文 +7 位作者 刘佳 仇卫峰 黄昕 李成纲 安卫红 王安杏 梁泽明 徐楷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4期3044-3046,共3页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脉供血减少所致[1].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心悸""真心痛""厥心痛""卒心痛""胸痹"的范畴,《伤寒杂病论》也指出其病理为"阳微阴弦...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脉供血减少所致[1].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心悸""真心痛""厥心痛""卒心痛""胸痹"的范畴,《伤寒杂病论》也指出其病理为"阳微阴弦"[2,3].中医上将冠心病心绞痛分为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寒凝心脉型、心肾阳虚型、心气虚弱型、心肾阴虚型六种类型.目前,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尚无定论,对中西医结合诊断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造成影响.本研究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分型与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诊断 中医分型 《伤寒杂病论》 心功能指标 心气虚弱 厥心痛 真心痛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6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障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贾军正 王安杏 徐楷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1106-1109,114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IL-6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微血管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评估93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微血管功能状态。使用Elisa法检测ACS患者血清中IL-6水平。以微血管功能障碍(MVD)为... 目的:探讨血清IL-6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微血管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评估93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微血管功能状态。使用Elisa法检测ACS患者血清中IL-6水平。以微血管功能障碍(MVD)为主要观察指标,并将微循环阻力指数(IMR)≥30定义为重度MVD。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血清IL-6水平与c Tn I和IMR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VD的预测因子。结果:将研究对象的临床基本资料及血管造影术特征,依据IL-6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高IL-6表达组(50例)以及低IL-6表达组(43例)。IL-6高表达组患者PCI术前IMR水平显著高于低IL-6表达组[(33.5±12.4)vs.(18.3±12.3)μg/L,P<0.001]。高IL-6表达组cTnI峰值显著高于低IL-6组(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6水平与PCI术前IMR值呈现明显正相关(r=0.892,P<0.001),并且血清IL-6水平与c Tn I峰值呈明显正相关(r=0.493,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IL-6>33μg/L(OR=7.119,95%CI:3.204~14.328,P<0.001)是影响MVD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指出血清IL-6水平对于鉴别重度MVD患者的诊断价值为0.883,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96%。结论:IL-6可作为评估MVD的标志物,将其纳入风险预测模型中,可以提高识别高风险患者的识别能力,有助于临床医生更有前瞻性的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白介素6 微血管功能障碍 缺血性心脏病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耐力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金桃玲 赵春凤 李春红 《贵州医药》 2025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耐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共120例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自制的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价患者的运动耐力,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耐力的相关影响因...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耐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共120例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自制的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价患者的运动耐力,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耐力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耐力水平高低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运动习惯、体质量指数(BMI)、术前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术前心房颤动症状分级(EHRA)资料中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运动习惯、BMI、术前EHRA分级均属于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耐力水平高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短期内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耐力降低,经分析得出运动习惯、BMI、术前EHRA分级为相关影响因素,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干预,提高患者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运动耐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黄芪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安杏 张会军 +2 位作者 田永波 郭宏 徐楷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5期700-704,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黄芪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测试细胞迁移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1/2,p-ERK1/2)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的蛋白表达。结果 PDGF可促进VSMCs的增殖及迁移,并增加VSMCs的MMP-2、p-ERK1/2和p-AKT的蛋白表达。黄芪则可抑制PDGF诱导的VSMCs的增殖和迁移,诱导VSMCs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且呈剂量依赖性,并降低VSMCs的MMP-2、p-ERK1/2和p-AKT蛋白的表达。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在各组实验与PDGF-BB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对PDGF-BB诱导的VSMCs增殖和迁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AKT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强化降压方案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中度二尖瓣狭窄患者心功能指标影响分析
5
作者 杜鹏荣 孙牧 冯辉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分析强化降压方案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中度二尖瓣狭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中度二尖瓣狭窄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分析强化降压方案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中度二尖瓣狭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中度二尖瓣狭窄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氯沙坦钾片与胺碘酮进行联合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两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射血时间(LVET)、静息时心率(HR)、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二尖瓣流速(E/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及静息心率;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总有效率。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T、E/A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R、LVESV、LVEDV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静息心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降压方案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狭窄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使治疗效果得到大幅提升,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狭窄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心功能 疗效
下载PDF
黄芪保心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向宗兴 拓文 +3 位作者 仇卫峰 徐楷 高龙 刘佳 《陕西中医》 2019年第8期1085-1087,1097,共4页
目的:探讨西医结合黄芪保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1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西医结合黄芪保心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Lee... 目的:探讨西医结合黄芪保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1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西医结合黄芪保心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Lee氏心力衰竭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力衰竭改善总有效率(92.17%)高于对照组(76.52%)(P<0.05);研究组LVEF、CO水平高于对照组,U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黄芪保心汤可增强疗效,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黄芪保心汤 盐酸贝那普利片 Lee氏心力衰竭积分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梁泽明 向宗兴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76-478,共3页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CAD)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232例CAD伴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12例)与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研究组联用美托洛尔,均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左室射血分...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CAD)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232例CAD伴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12例)与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研究组联用美托洛尔,均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心率(HR)、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脑钠肽(BNP)等指标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LVEF、HR、LVDD、CRP、Hcy、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HR、LVDD及CRP、Hcy、BNP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可有效改善CAD伴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水平,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并改善冠脉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曲美他嗪 美托洛尔 左心功能不全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STEMI患者行PCI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会军 王安杏 +1 位作者 仇卫锋 徐楷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12月于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6例采用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以在PCI术中是否使用替...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12月于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6例采用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以在PCI术中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及随访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术后达到TIMI(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及MBG(心肌灌注分级)Ⅲ级以及心电图ST段回落>50%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死亡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以及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率以及因心脏原因再次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死亡率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使用替罗非班可显著降低急性STEMI患者的远期MACE发生率(P<0.05)。结论替罗非班具有较好的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后远期预后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远期预后
下载PDF
新活素对老年失代偿期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及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田永波 张会军 郭宏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729-730,共2页
目的探究新活素对老年失代偿期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及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失代偿期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新活素治疗)与对照组(多巴胺治疗),各40例,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 目的探究新活素对老年失代偿期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及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失代偿期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新活素治疗)与对照组(多巴胺治疗),各40例,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对象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血清脑钠肽(BNP)、24 h尿量相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LVEF、24 h尿量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在LVEDD、BNP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失代偿期心衰患者采用新活素治疗后,可有效纠正心衰症状,增强心功能,具有利钠、利尿作用,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患者 新活素 失代偿期 临床症状 老年患者
下载PDF
延伸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春红 罗秀娟 +3 位作者 李瑞芳 李晶晶 任静 蔺芙蓉 《临床护理杂志》 2019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 研究延伸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CHF)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负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11月我科住院治疗的72例CHF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前遵医嘱常规治疗、护理及出院后康复指导。实施后对主要照顾者实施延伸健康教育。... 目的 研究延伸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CHF)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负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11月我科住院治疗的72例CHF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前遵医嘱常规治疗、护理及出院后康复指导。实施后对主要照顾者实施延伸健康教育。比较实施前后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负性情绪及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再住院率。结果 实施延伸健康教育后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及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再住院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对CHF患者主要照顾者实施延伸健康教育,有助于减轻主要照顾者心理负担,提高其照顾能力,降低患者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延伸健康教育 心理负荷
下载PDF
腹部提压装置联合徒手胸部按压进行院前心肺复苏的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牧 赵家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10期1530-1532,1536,共4页
【目的】比较腹部提压装置联合徒手胸部按压与徒手胸外按压进行院前心肺复苏(CPR)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心脏停搏行院前心肺复苏患者80例,根据院前行心肺复苏的方式不同分为徒手胸外按压CPR组(A组)和腹部... 【目的】比较腹部提压装置联合徒手胸部按压与徒手胸外按压进行院前心肺复苏(CPR)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心脏停搏行院前心肺复苏患者80例,根据院前行心肺复苏的方式不同分为徒手胸外按压CPR组(A组)和腹部提压装置联合徒手胸部按压CPR组(B组),两组各40例,分析和比较两组行院前CPR的效果。【结果】经腹部提压装置联合徒手胸部按压CPR抢救30 min后,B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动脉血氧分压和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经治疗后,B组患者心搏骤停至自主呼吸时间较A组患者明显缩短,CPR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率、24 h存活率和存活出院率较A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相比较徒手胸外按压CPR,腹部提压装置联合徒手胸部按压CPR更有利于肺通气增加.血流动力学效果更佳,自主循环恢复率和CPR成功率更能提高,有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机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军正 苏雅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5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机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机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治疗后,患者的RPP、心电图...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机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机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治疗后,患者的RPP、心电图及心功能指标的监测结果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的ST段压低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机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机 冠心病 无痛性心肌缺血
下载PDF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清金麦茎方对其免疫抑制状态的改善情况
13
作者 谢青 郭宏 +3 位作者 高龙 冯寿钰 李婕 徐文江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520-1522,共3页
目的分析李成纲教授清金麦茎方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抑制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NSCLC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案化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李成纲教授清金... 目的分析李成纲教授清金麦茎方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抑制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NSCLC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案化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李成纲教授清金麦茎方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药物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免疫功能、血清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QLQ-30)。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毒性反应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两组免疫功能对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P<0.001);观察组血清TGF-β、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QLQ-30评分对比,观察组功能及健康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清金麦茎方治疗老年NSCLC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抑制状态,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清金麦茎方 免疫抑制 毒性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呼吸运动训练联合赏识干预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14
作者 李春红 王立琼 +3 位作者 李瑞芳 常青 陈萱 高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12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呼吸运动训练联合赏识干预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实施呼吸运动训练联合赏识干预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及6分钟步行实验有无差异,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 目的研究呼吸运动训练联合赏识干预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实施呼吸运动训练联合赏识干预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及6分钟步行实验有无差异,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呼吸运动训练联合赏识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及6分钟步行结果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运动训练联合赏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有利于患者产生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患者居家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改善了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躯体症状及活动耐力,有利于提高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操 赏识干预 自我管理能力 慢性心功能衰竭
下载PDF
斑蝥酸钠注射液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李晓青 姜凡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441-442,444,共3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合并胸腔积液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方案,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为顺铂化疗病例,观察组给予联合斑蝥... 目的分析并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合并胸腔积液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方案,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为顺铂化疗病例,观察组给予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48.33%(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发热、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S、OS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胸腔积液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PFS和OS,生活质量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酸钠维生素B6 生活质量 胸腔积液 不良反应
下载PDF
14-3-3η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对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安杏 马望歌 +3 位作者 陈方圆 黄欣 周娟 郭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14-3-3η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p FLAG-14-3-3η重组表达载体转染H9c2心肌细胞,使用ISO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ISO组... 目的探讨14-3-3η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p FLAG-14-3-3η重组表达载体转染H9c2心肌细胞,使用ISO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ISO组、ISO+p FLAG组、ISO+14-3-3η组。流式细胞仪检测H9c2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H9c2心肌细胞中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12、葡萄糖调节蛋白78(GPR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情况;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 ISO刺激H9c2心肌细胞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SO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caspase-3与caspase-12的表达升高(P<0.05),MDA含量增高(P<0.05),SOD活性降低(P<0.05),内质网应激反应标志蛋白GPR78与CHOP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转染p FLAG-14-3-3η后再进行ISO处理,与ISO组比较,ISO+14-3-3η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caspase-3与caspase-12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增大(P<0.05),GPR78与CHOP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14-3-3η可以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减轻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η 内质网应激 心肌细胞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姜凡 李瑞芳 +1 位作者 赵红芳 杨新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5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选取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选取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NT-pro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评估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邢尔克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期56-57,共2页
目的研究NT-pro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连续2年各种原因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老年住院患者1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的全因死亡率无差异,BNP组明显减少因心衰再住院率约46%(P<0.05... 目的研究NT-pro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连续2年各种原因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老年住院患者1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的全因死亡率无差异,BNP组明显减少因心衰再住院率约46%(P<0.05);BNP组院外强化使用抗心衰药物患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BNP组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BNP组ACS发病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P<0.05)。结论以BNP指导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管理模式中,在因心衰再入院方面优于常规的管理模式,并在预防ACS脑血管意外发生方面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心脏康复计划早期实施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凡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477-1479,共3页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渐升高,特别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发病率更高。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患者占心脑疾病患者死亡总数达30%~40%,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2])。
关键词 心脏康复 生理职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生理机能 出院后 社会功能 运动干预 PCI 饮食干预 情感职能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在人工心脏起搏术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姜凡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在人工心脏起搏术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心脏病患者84例,随机序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集束化干预联合抗...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在人工心脏起搏术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心脏病患者84例,随机序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集束化干预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对照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比2组患者在人工起搏术后的应用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饮食、运动、服药、复诊情况均有所改变,且研究组患者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行动能力都有提升,且研究组患者提高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提高明显,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联合抗血小板对患者人工心脏起搏术后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干预 抗血小板药物 人工心脏起搏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