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林 梁君蓉 +1 位作者 张冲 石德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3期144-144,146,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2015年解放军第三医院收治的150例P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ERCP检查,通过与B超检查结果对照来判断ERCP检查的准确...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2015年解放军第三医院收治的150例P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ERCP检查,通过与B超检查结果对照来判断ERCP检查的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中,确诊为胆总管结石54例,肝内胆管结石33例,胆囊管低汇流18例,残留胆囊管过长13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8例,壶腹癌16例,肝门部胆管癌8例,ERCP诊断准确率为96.00%(144/150),明显高于B超的40.00%(60/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ERCP诊断PCS是一种可靠的检查手段,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B超
下载PDF
腹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林 张冲 +1 位作者 石德红 梁君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5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取石术(LC)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解放军第三医院100例胆石症患者采用LC+ERCP治疗,设为研究组,对同期100例胆石症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治疗,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情况及取石成功率进... 目的观察腹腔镜取石术(LC)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解放军第三医院100例胆石症患者采用LC+ERCP治疗,设为研究组,对同期100例胆石症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治疗,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情况及取石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取石成功率为93%,对照组取石成功率为88%,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石症的取石成功率高,对患者身体伤害小,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取石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石症
下载PDF
高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李晓林 梁君蓉 朱文忠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6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高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09-03~2014-03期间在宝鸡市金台医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0例,按照年龄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高龄组年龄在60~78岁之间,低龄组年龄在28~59岁之间。对两组患者进行发病症... 目的研究高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09-03~2014-03期间在宝鸡市金台医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0例,按照年龄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高龄组年龄在60~78岁之间,低龄组年龄在28~59岁之间。对两组患者进行发病症状、病变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的数据收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龄患者与低龄患者相比在发病症状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变范围方面,直肠性和全结肠性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严重程度方面,轻度和重度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直肠性和全结肠性为主要的病变范围,重度患者较多,并发症发生率和癌变率并无明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癌变 直肠性 全结肠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