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尚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共4页
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 ,是从当时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前提出发而推论的思想形态的社会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从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双半”社会母体中脱胎出来的现实社会主义。从历史定位视角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 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 ,是从当时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前提出发而推论的思想形态的社会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从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双半”社会母体中脱胎出来的现实社会主义。从历史定位视角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 ,这种特殊的历史定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定位 中国社会主义特质
下载PDF
社会文明结构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浩波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7-71,共5页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国内理论界关于社会文明结构的划分 ,归纳起来大致有 4种类型即两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 ,共 1
关键词 社会文明 结构 划分
下载PDF
政府治理理念创新与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全省 冯森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9-24,共6页
政府治理理念是对政府治理活动合规律性和合价值性的认知定势和认知运行模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思维模式,这就决定了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创新是政府改革的先声和基点。对于正处在大开发大发展关键时期的西部地方政府而言,... 政府治理理念是对政府治理活动合规律性和合价值性的认知定势和认知运行模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思维模式,这就决定了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创新是政府改革的先声和基点。对于正处在大开发大发展关键时期的西部地方政府而言,顺时应势创新治理理念,既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备的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同时又是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实现三大文明全面协调推进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此,西部地方政府必须树立立足西部,放眼世界的全球理念;宏观调控、引导指路的掌舵理念;敞开胸怀,吸纳新知的学习理念;执法护法,依法办事的法治理念;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竞争理念;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科学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政府治理理念创新 现代化协调发展
下载PDF
毛泽东文化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当代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宏健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103,共3页
毛泽东文化观关于文化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它对于保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进程,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 毛泽东文化观关于文化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它对于保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进程,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和谐发展,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文化观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民族性 科学性 大众性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思考 被引量:16
5
作者 孙宏健 《安康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1-23,33,共4页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从农村文化的实际情况出...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从农村文化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农村社会主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 现状 基本途径
下载PDF
东西方文明整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浩波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5-118,共4页
人类文明的演进是东西方文明发生、发展并不断整合与创新的历史过程 ,虽然其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冲突 ,但融合与创新则是其主流与基本趋势。邓小平在当代所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正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和趋势 。
关键词 东方文明 西方文明 整合 创新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贡献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宏健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28-31,50,共5页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毛泽东创立的实事求...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毛泽东创立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毛泽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毛泽东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毛泽东关于发展的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事求是 为人民服务 发展
下载PDF
论建国后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贡献 被引量:1
8
作者 马会芳 《安康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7-20,共4页
毛泽东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思路,构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并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和方法,这为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贡献,对于发展社会... 毛泽东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思路,构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并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和方法,这为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贡献,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民主政治 贡献
下载PDF
政治文明建设与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发展
9
作者 张全省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西部地区的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以民主和法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既是西部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和重要战略目标,又是确保西... 西部地区的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以民主和法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既是西部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和重要战略目标,又是确保西部地区现代化社会环境和谐化的重要保证,也是充分发扬人民民主,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投身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人民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民群众 本质要求 保证 物质文明 西部地区 现代化发展 战略目标
下载PDF
经济形态演进与社会形态发展的非对称性
10
作者 苏振武 孙宏健 《皖西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8-20,51,共4页
经济形态演进和社会形态发展均有其自身规律性,但二者的发展又具有非同步性、非对称性。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商品经济是并行不悖的。进一步认识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的非对称性,对于落实党的十六大报... 经济形态演进和社会形态发展均有其自身规律性,但二者的发展又具有非同步性、非对称性。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商品经济是并行不悖的。进一步认识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的非对称性,对于落实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加快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形态 社会形态 非对称性 非同步性 现代化进程
下载PDF
非线性社会发展轨迹和当代中国之历史跨越
11
作者 王悦琴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经济必然性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决定作用的同时 ,也承认其他因素交互作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从而使社会主体能够在客观形成的可能性空间中自由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理想途径和实现模式 ,使社会发展轨迹呈现出明显的非线... 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经济必然性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决定作用的同时 ,也承认其他因素交互作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从而使社会主体能够在客观形成的可能性空间中自由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理想途径和实现模式 ,使社会发展轨迹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当代中国社会主体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模式 ,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非线性 中国 历史跨越
下载PDF
试论中国特色的社会文明发展道路
12
作者 孙宏健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25-28,共4页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文明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使社会生产的发展速度、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文明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使社会生产的发展速度、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社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文明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社会文明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明 中国特色 生态文明 发展道路
下载PDF
毛泽东文化观的主要缺陷及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启示
13
作者 孙宏健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在毛泽东文化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当时所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使毛泽东文化观中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和缺陷。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它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虽然不具有指导作用,但它成为我国在建设... 在毛泽东文化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当时所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使毛泽东文化观中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和缺陷。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它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虽然不具有指导作用,但它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过程中进一步探索的重要领域,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扬长避短,从而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文化观 主要缺陷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下载PDF
毛泽东对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历史贡献
14
作者 孙宏健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3,共4页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进行了严肃思考和理论创造。随着中国革命实践的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从而对近代中国社...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进行了严肃思考和理论创造。随着中国革命实践的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从而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作出了正确分析和科学判断,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共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对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
下载PDF
试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目标的体系结构
15
作者 孙宏健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37-40,共4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地把构建和谐社会纳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地把构建和谐社会纳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上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内涵,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目标体系。正确认识和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目标的体系结构,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从而加快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目标 和谐社会 四位一体 体系结构
下载PDF
试论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格局及其基本特征
16
作者 孙宏健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1-15,共5页
建国前后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社会形成了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物质文明发展格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格局逐渐转变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发展格局。党的十三大以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逐步形成... 建国前后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社会形成了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物质文明发展格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格局逐渐转变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发展格局。党的十三大以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逐步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进一步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从而形成了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新格局。我国社会文明发展格局的形成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明 发展格局 和谐社会 基本特征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的社会进步观
17
作者 赵尚东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48-51,共4页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进步观。邓小平的社会进步观从社会进步的根源、动力、道路、社会进步与历史主体意愿相一致等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进步的内在必然性。邓小平还从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制度的进步。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进步观 必然性 内容实质
下载PDF
邓小平的伟大风格和科学理论的思路
18
作者 赵怀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4,18,共5页
邓小平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所体现的伟大风格和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路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邓小平的伟大风格和他丰富的社会实践,使他的科学理论的思路别具一格,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伟大的创造性。
关键词 邓小平 伟大风格 社会主义的本质 科学理论的思路
下载PDF
邓小平文明观与社会主义本质
19
作者 赵尚东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4-8,14+82,共7页
文明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邓小平从社会文明的视角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并将其界定为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实质和特点。社会主义文明是在继承中进步发展的,社会主义本质又随着社... 文明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邓小平从社会文明的视角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并将其界定为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实质和特点。社会主义文明是在继承中进步发展的,社会主义本质又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逐步得以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需要社会文明发展“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文明观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文明
下载PDF
毛泽东文化观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文化建设
20
作者 孙宏健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4,共4页
毛泽东文化观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文化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文化观中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 毛泽东文化观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文化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文化观中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毛泽东文化观对于我国和谐新农村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文化建设 农民群众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