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区域方言民俗探索——“中国关陇方言民俗高层论坛”会议综述
1
作者 王渭清 王应龙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51-53,共3页
2011年11月26日—27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与宝鸡文理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关陇方言民俗高层论坛"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宝鸡召开。这是立足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视域下召开的一次关陇方言民俗学界的盛会,来自全国各... 2011年11月26日—27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与宝鸡文理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关陇方言民俗高层论坛"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宝鸡召开。这是立足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视域下召开的一次关陇方言民俗学界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90余人,提交论文80余篇,分别围绕汉语方言学研究的现状与走向、关陇方言的区域特点、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建设与应用研究、“关中——天水天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关陇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产业化、关陇区域文化与文献保护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民俗学会 汉语方言学 高层论坛 宝鸡文理学院 综述 学术研讨会 专家学者
下载PDF
宝鸡方言同音字汇 被引量:1
2
作者 任永辉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36-40,共5页
对陕西省宝鸡市方言的语音系统进行了调查和描写,包括声韵调和同音字汇。
关键词 宝鸡方言 声韵调 同音字汇
下载PDF
韩城方言同音字汇 被引量:9
3
作者 孙立新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0-65,共6页
韩城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在实际调查和对比分析基础上,对韩城方言的声韵调和韩城方言的同音字汇进行了研究和梳理。
关键词 韩城方言 声韵调 同音字汇
下载PDF
陕西陇县方言同音字汇 被引量:1
4
作者 谷少华 郭沈青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45-49,共5页
陇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陕西宝鸡市西北,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基于田野调查材料,描写了陕西陇县方言的声、韵、调系统,整理出音韵特点,并详列同音字汇,为后续中原官话秦陇片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陇县方言 声韵调 同音字汇
下载PDF
西府曲子的艺术特征及传承保护刍议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渭清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39,共2页
西府曲子作为一种流行于关中西府地区的民间音乐,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来源于早期雍城秦曲,后受唐代大曲、宋代鼓词以及现代眉户曲子的浸润,并经过一代代艺人的不懈努力继承创新,最终由散乐坐唱的清曲逐渐发展为一种集民间曲艺和... 西府曲子作为一种流行于关中西府地区的民间音乐,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来源于早期雍城秦曲,后受唐代大曲、宋代鼓词以及现代眉户曲子的浸润,并经过一代代艺人的不懈努力继承创新,最终由散乐坐唱的清曲逐渐发展为一种集民间曲艺和戏剧表演为一体的艺术形式,现今流行的西府曲子主要有曲子坐唱、社火曲子演唱、曲子戏三种表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子 传承保护 艺术特征 民间音乐 文化积淀 继承创新 艺术形式 戏剧表演
下载PDF
唐代的“进状”、“关白”与唐代弹劾规范——兼与胡宝华先生商榷 被引量:2
6
作者 霍志军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6-39,共4页
唐初弹劾制度,御史得专弹劾,不须禀告中书、门下及御史台长官。但从唐中宗始,御史弹劾过程逐渐增加了"进状"、"关白"程序。"关白"的本意是纠正武后朝御史弹劾的混乱现象,对保证弹劾质量,规范弹劾秩序是... 唐初弹劾制度,御史得专弹劾,不须禀告中书、门下及御史台长官。但从唐中宗始,御史弹劾过程逐渐增加了"进状"、"关白"程序。"关白"的本意是纠正武后朝御史弹劾的混乱现象,对保证弹劾质量,规范弹劾秩序是有益处的。李林甫专权后,"关白"程序严重扭曲,沦为限制御史弹劾权的工具。唐代中后期,君权、相权,御史台长官、宦官势力等,对御史弹劾权的争夺,导致"进状"、"关白"频繁兴替,折射出唐代监察制度运行的复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御史 进状 关白 弹劾规范
下载PDF
漫话“七夕”文化及其传承
7
作者 王渭清 《华夏文化》 2012年第4期45-46,共2页
农历七月七日,俗称“七夕”节,现在已被当成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了。其实,七夕被当做情人节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古人根据织女星的位置确定七夕的时间点,把它当做秋季来临的标志。战国末期到汉初,人们因织女星和牵牛星分立银河两侧... 农历七月七日,俗称“七夕”节,现在已被当成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了。其实,七夕被当做情人节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古人根据织女星的位置确定七夕的时间点,把它当做秋季来临的标志。战国末期到汉初,人们因织女星和牵牛星分立银河两侧想象出了织女与牵牛婚姻悲剧的神话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夕 传承 文化 漫话 织女星 中国传统 神话传说 婚姻悲剧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祠庙活动及其治理——以陕西关中为例
8
作者 王渭清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4年第5期163-165,共3页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背景下,寺庙信仰及庙会活动作为重要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自身特殊的价值,值得保护和利用。为此,文章提出以下对策: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引进市场机制,规范管理;利用宗教文化资源进行适度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重视对民间...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背景下,寺庙信仰及庙会活动作为重要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自身特殊的价值,值得保护和利用。为此,文章提出以下对策: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引进市场机制,规范管理;利用宗教文化资源进行适度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重视对民间寺庙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克服民间信仰的非理性和落后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农村 祠庙 民间信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农村文化建设
下载PDF
漫话“七夕”文化及其传承
9
作者 王渭清 《宝鸡社会科学》 2012年第4期32-33,共2页
农历七月七日,俗称"七夕"节,现在已被当成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了。其实,"七夕"被当做情人节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古人根据织女星的位置确定"七夕"的时间点,把它当做秋季来临的标志,战国末期到汉初,人们因... 农历七月七日,俗称"七夕"节,现在已被当成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了。其实,"七夕"被当做情人节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古人根据织女星的位置确定"七夕"的时间点,把它当做秋季来临的标志,战国末期到汉初,人们因织女星和牵牛星分立银河两侧想象出了织女与牵牛婚姻悲剧的神话传说,于是"七夕"成为一个结婚禁忌的日子,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日书》(相当于后来的黄历)中就有"七夕"男女婚嫁,"夫妻必有死者"的讲究。汉代的"七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云梦 婚姻悲剧 七月七日 秦简 日书 神话传说 战国末期 男耕女织 情感寄托 节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