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述客家文化的崛起 被引量:1
1
作者 罗英祥 《嘉应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以客属为代表的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近现代史上 ,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 ,客家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本文对客家文化在国内外的崛起 ,在特区的崛起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特区文化 中华文化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客家精神的杰出代表——梅州客家历史人物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肖伟光 《岭南文史》 2004年第S1期30-31,共2页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客家儿女,初则筚路蓝缕,开拓创业,继则文才武略,英豪辈出,备受世人瞩目。尤其是在近代百多年间,客家英杰在神州大地为推翻帝制,抗御外敌,促进国家民族富强。在海外则为繁荣当地经济文化,增进交流与合作,建树卓越功...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客家儿女,初则筚路蓝缕,开拓创业,继则文才武略,英豪辈出,备受世人瞩目。尤其是在近代百多年间,客家英杰在神州大地为推翻帝制,抗御外敌,促进国家民族富强。在海外则为繁荣当地经济文化,增进交流与合作,建树卓越功勋。客家人爱国爱乡的民族气质和艰苦奋斗的开拓创业精神,闪耀着中华文化的灿烂光辉。磨练形成了客家人特有的性格素质、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即"客家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精神 爱国爱乡 客家先民 性格 客家人 功勋 杰出人物 交流与合作 历史人物 经济文化
原文传递
程旼与梅州客家先民南迁考
3
作者 梁德新 《广东史志.视窗》 2010年第1期62-64,共3页
据冯秀珍教授的“客家人六次迁徙说”,客家先民早在秦朝时就来到了岭南地区,秦朝将领赵佗驻军广东龙川县。秦朝时,有没有客家先民定居梅州境内?程欧是不是梅州最早的客家先民之一?本文以罗香林的“客家人五次迁徙说”为基础,以程... 据冯秀珍教授的“客家人六次迁徙说”,客家先民早在秦朝时就来到了岭南地区,秦朝将领赵佗驻军广东龙川县。秦朝时,有没有客家先民定居梅州境内?程欧是不是梅州最早的客家先民之一?本文以罗香林的“客家人五次迁徙说”为基础,以程欧举族南迁为引线,浅述梅州客家先民的迁徙历史及梅州何时成为客家聚居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先民 梅州 南迁 岭南地区 客家人 迁徙 秦朝 龙川县
原文传递
客家研究一代宗师——罗香林
4
作者 罗桂祥 肖伟光 《岭南文史》 2004年第S1期88-90,共3页
罗香林,字元一,号乙堂,1906年生于广东兴宁县宁新镇水楼下石窝祖屋。父师杨,擅长诗词及史学,著有《希山丛著》八卷:母邓氏,生五男二女。香林居幼。他自幼勤奋好学,每试名列前茅。
关键词 文史研究 宗师 朱希祖 罗香林 香港 客家研究 系主任 大学教授 书院 副教授
原文传递
大埔陶瓷 被引量:1
5
作者 黎莉 《岭南文史》 2004年第S1期77-79,共3页
大埔县素有"南国瓷乡"之称。陶瓷生产历史悠久,饮誉中外。据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的刊物说:"汕头港瓷器精美者出于高陂……。"《潮州志》载,专营出口土产者,此业在收集各乡农工产物,积成大宗批... 大埔县素有"南国瓷乡"之称。陶瓷生产历史悠久,饮誉中外。据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的刊物说:"汕头港瓷器精美者出于高陂……。"《潮州志》载,专营出口土产者,此业在收集各乡农工产物,积成大宗批发外地,营此业者,以高陂之碗行为最大……据出土古陶瓷实物分析鉴证:古陶器系属商周时期的产物,并证实宋元时代大埔瓷器生产已经兴盛,经明清至民国,陶瓷业不断扩大,生产不断发展,形成了陶瓷主产区。产品除运销国内各省市外,还畅销东南亚各国和港澳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悠久 陶瓷业 古陶瓷 商周时期 实物分析 瓷器 高陂 陶器 明清 潮州
原文传递
太平军在嘉应州悲壮的最后一战
6
作者 梁德新 《广东史志.视窗》 2010年第4期61-64,共4页
1866年2月,10万太平军在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全军覆没。至此,除了北方捻军的遵王赖文光部外,太平军全部覆灭。历时16年。震撼全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嘉应州画上了悲惨的句号。那时太平军余部在梅州(即今天的梅州市属七县一区)境... 1866年2月,10万太平军在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全军覆没。至此,除了北方捻军的遵王赖文光部外,太平军全部覆灭。历时16年。震撼全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嘉应州画上了悲惨的句号。那时太平军余部在梅州(即今天的梅州市属七县一区)境内活动历时一年之久。双方云集兵力共20多万之众,可谓战事空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军 嘉应州 悲壮 太平天国运动 梅州市 历时 捻军
原文传递
侨领张弼士
7
作者 黎莉 《岭南文史》 2004年第S1期47-49,共3页
张弼士(1841-1916),乳名肇燮,别名振勋,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黄堂乡车轮坪人。清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1841年12月21日)出生。其下传后裔已至第五代,约二百多人,分布于海外马来西亚槟城、香港及国内烟台、青岛、上海等地。当年他在村里所... 张弼士(1841-1916),乳名肇燮,别名振勋,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黄堂乡车轮坪人。清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1841年12月21日)出生。其下传后裔已至第五代,约二百多人,分布于海外马来西亚槟城、香港及国内烟台、青岛、上海等地。当年他在村里所建的三堂四横客家式大围屋仍规模完整。张弼士是一位传奇式人物,被誉为"实业奇才"。张弼士小时候家境清贫。父亲张兰轩是道光初年秀才,在乡村内当塾师,粗通医术,常为人治病。弼士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只随父读过三年书。十三岁时即与姐夫放牛。他特别爱唱:"满山树子背虾虾(弯状),莫笑穷人戴笠麻。慢得几年天地转,洋布伞子有得擎。满山竹子笔笔直,莫笑穷人无饭食。慢得几年大地转,饭炊端出任你食。"足见弼士自小就怀有远大抱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槟城 侨领 香港 医术 总商会 听后 祖国 华侨 德国人 广东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