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8/1999年南极夏季普里兹湾及北部海区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子琳 蔡昱明 +3 位作者 陈中元 刘诚刚 朱根海 王小谷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2-21,共10页
1998 /1 999年南极夏季 ,作者随“雪龙船”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北部海区 (63° - 69°1 2′S ,70°30′- 75°30′E) 3条断面 2 4个测站进行浮游生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现场观测 ,研究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1998 /1 999年南极夏季 ,作者随“雪龙船”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北部海区 (63° - 69°1 2′S ,70°30′- 75°30′E) 3条断面 2 4个测站进行浮游生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现场观测 ,研究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测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为 0 .1 6 - 3 .99μg/dm3,普里兹湾内和湾西部四女士浅滩海域浓度在 3 .5μg/dm3以上 ;平面分布趋势从湾内向西北方向递减 ,深海区浓度在 0 .5μg/dm3以下。从垂向看叶绿素a浓度的最大值大多出现于 2 5m或 50m层 ,50m以下更深层的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2 0 0m层叶绿素a浓度分布范围为 0 .0 1 - 0 .95μg/dm3。粒径分级叶绿素a浓度以微小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优势 (56 % ) ,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2 4 % ,微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 2 0 %。测区潜在初级生产力为 0 .1 1~ 1 1 .67mgC/(m3·h) ,平均值为 2 .0 0± 2 .80mgC/(m3·h)。高生产力区位于普里兹湾 ,平均现场生产力达到 0 .86gC/(m2 ·d) ;依次为陆架区、陆坡区 ,深海区生产力较低 ,平均现场生产力为 0 .1 7gC/(m2 ·d)。光合作用同化数较低 (1 .53± 1 .1 1mgC/(mgChla·h) )。粒径分级初级生产力以微小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优势 (58% ) ,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 2 6 % ,微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 1 6 %。浮游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初级生产力 粒度分级 普里兹湾 南极 浮游植物
下载PDF
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头足类(Cephalopod)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被引量:21
2
作者 覃涛 俞存根 +2 位作者 陈全震 宁平 郑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30,共7页
根据2006年8月、2007年1月、5月和11月4个季节在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29°30′N—32°00′N,127°00′E以西)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调查所获得的头足类资料,用渔获率作为头足类分布的数量指标,分析了该海域的头足类种类组成... 根据2006年8月、2007年1月、5月和11月4个季节在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29°30′N—32°00′N,127°00′E以西)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调查所获得的头足类资料,用渔获率作为头足类分布的数量指标,分析了该海域的头足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以及季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海域共鉴定头足类25种,隶属于3目8科9属。以浅海种类为主,渔获量以长蛸、短蛸较高,分别占头足类总渔获量的34.93%、30.06%,另外,神户枪乌贼、双喙耳乌贼等也占有一定比例。渔获量高峰期主要出现在夏季,以长江口渔场和舟山渔场为较高,春季以长江口渔场和江外渔场相对较高,秋季头足类在舟山渔场的出现率高于长江口渔场,但是平均渔获率以长江口渔场为最高。冬季调查海域的头足类数量不多,分布较分散,仅在长江口渔场的个别站位有出现。与以往的调查结果比较,该海域头足类群落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优势种类——日本无针乌贼已严重衰退,从优势种类更替为浅海小型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足类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