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的港口未来:重新审视河口景观沉积物 被引量:1
1
作者 特蕾萨·鲁斯维克 肖恩·伯克霍尔德 +3 位作者 布莱恩·戴维斯 马修·莫菲特 汪默英(翻译) 李思佳(翻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3期98-111,共14页
在整个五大湖地区,港口城市往往位于河口区域。河口曾经将河流沉积物分拣、塑形,并运输到湖中,如今被用作工业航道,需要定期进行机械疏浚维护工作。以往的沉积物管理实践要么将近岸的河流沉积物封存在封闭式处理设施(CDF)中,要么释放于... 在整个五大湖地区,港口城市往往位于河口区域。河口曾经将河流沉积物分拣、塑形,并运输到湖中,如今被用作工业航道,需要定期进行机械疏浚维护工作。以往的沉积物管理实践要么将近岸的河流沉积物封存在封闭式处理设施(CDF)中,要么释放于更深的开放水域。这两种处理方式都从近岸系统中清除沉积物,使得其无法在岸线保护、栖息地营造、波能削减和填沙护滩等方面发挥潜在用途。综合上述两种封闭式(如封存于CDF)和低成本开放式(释放于开放水域)的处理方式,新型河口湿地得出了处理和运用沉积物的策略。本文描述了由五大湖保护基金支持的"健康的港口未来"项目所进行的一项尝试。通过协作设计和研究,本项目使用了系列工具集来生成、推测、建模、可视化和测试多个不同社会、生态和水文条件下的湿地形态。该项目可以被形象地称作"月牙",它提出了一种半圆形、部分开放的单元式湿地设计,以应对河口环境的复杂性。在整个设计-研究过程中,项目试图接纳不确定性、评估风险并探索相应结果,以重新定义公众对湿地营造和修复的期望,并重新构想五大湖沿岸的新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沉积物 疏浚 湿地 五大湖区域 设计结合研究
原文传递
在水体中/截获水分:在中国山西省的采矿景观中创造雨
2
作者 何洁茹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9年第4期139-149,共11页
在利用各种大型工程手段(如建立水库和跨流域输水基础设施工程)来解决中国山西省和印度西高止山脉分别因开采煤矿和有色金属而导致的干旱和洪涝问题的背景下,作者对雨洪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思考,并提倡“雨”先于“洪”、“流”... 在利用各种大型工程手段(如建立水库和跨流域输水基础设施工程)来解决中国山西省和印度西高止山脉分别因开采煤矿和有色金属而导致的干旱和洪涝问题的背景下,作者对雨洪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思考,并提倡“雨”先于“洪”、“流”后于“域”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多数大型工程类基础设施在解决水问题时的基本理念是将水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中抽离,因而水成为了各种被管道、水渠和水库限制住的流体。为了补偿现有水利基础设施的不足,笔者建议汇聚整个地域的景观潜力来塑造具有韧性的“水分”以应对极端“水”问题。这是一种从将水作为单一孤立问题去解决的工程方法,向以探索更多机遇为目标的景观方法的根本性转变。本文介绍的景观研究和设计项目意在为看似“干旱”和发展模式单一的山西省构建另一种可能的未来。项目的研究设计跨越4个嵌套的尺度,以一种用于截获水分的新的景观基础设施作为脉络基底,促发了生态、活动、时间、物质等事物演变的轨迹。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展现了研究、表达、设计和规划如何互相引导。设计改善了环境,且其自身也在不断接受和适应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景观 干旱 流域管理 景观基础设施 水分 剖面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