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煤叠置区高强度开采浅埋管道破坏时序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建东 赵毅鑫 +2 位作者 孙中博 LIU Shimin 王文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52-164,共13页
鄂尔多斯气煤叠置区工作面的高强度回采极易导致地表浅埋油气管线变形失效,明确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管道破坏的时序规律,对集输管线的精准维护和参数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体积应变的理论算法。其次,通过体积应变极限... 鄂尔多斯气煤叠置区工作面的高强度回采极易导致地表浅埋油气管线变形失效,明确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管道破坏的时序规律,对集输管线的精准维护和参数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体积应变的理论算法。其次,通过体积应变极限分别构建了管道局部拉伸和压缩状态下失效破坏判别的新方法。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管道轴向和环向的变形和体积应变,明确了埋地管道破坏的时序规律。同时,将数值结果与监测数据和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以直径为508 mm的输气管道为例,拉伸和压缩状态下油气管道的体积应变极限分别为0.42%、-0.31%。工作面向管道靠近过程中管道的变形量总小于覆岩,二者为非协同变形,且工作面距管道越近非协同变形程度越大。在轴线方向上,管道的变形曲线均呈现漏斗状。管道的椭圆度随着管道与工作面间距离的缩小而逐渐减小,且二者间数学关系可用指数函数表达。管道拐点至端部体积应变大于零、拐点之间小于零,整体的体积应变关于沉陷中心位置左右对称。管道底部和顶部的体积应变分布并不对称,且同一轴向位置处顶部的体积应变绝对值总大于底部。管道顶底部破坏轮廓分别呈现“∩”和“∪”,同一轴向位置上的破坏轮廓呈现“S”。管道轴向易破坏的位置及形式:顶部中心压缩破坏、顶部两端拉伸破坏。采煤工作面逐渐靠近管道过程中,管道中心至拐点、端部至拐点均从先到后依次破坏,且中心位置破坏早于两端、顶部的破坏早于底部。与此同时,管道在环向上的破坏由270°向180°偏转,其中330°~150°是最易发生破坏的方位;最小变形由120°向0°偏转。最后,通过地表沉降量、管道的变形量、椭圆度、剪应力等指标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埋地管道破坏的方位和时序,有利于管输工程的精准维护和高效施工,为促进油-气-煤资源的协调开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开采 气煤叠置区 浅埋管道 破坏方位 体积应变极限 时序规律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油气管道泄漏风险量化分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任建东 赵毅鑫 +1 位作者 王文 LIU Shimin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353-3368,共16页
研究采煤沉陷区油气管道的泄漏风险,对保护管道的安全、维护集输工程的稳定至关重要。以鄂尔多斯盆地松散层内油气管道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管道-土体间的不同耦合状态,并采用弹性梁、弹性地基梁等力学模型计算出对应耦合状态的管道挠度... 研究采煤沉陷区油气管道的泄漏风险,对保护管道的安全、维护集输工程的稳定至关重要。以鄂尔多斯盆地松散层内油气管道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管道-土体间的不同耦合状态,并采用弹性梁、弹性地基梁等力学模型计算出对应耦合状态的管道挠度;其次,结合规范计算出管道的极限变形量、采用可靠度理论将管道挠度与破坏泄漏相关联,随后将管道挠度与其极限变形量进行对比分割,划分管道轴向上的破坏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结合管道的泄漏影响范围,建立沉陷区内油气管道泄漏风险的量化分区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校正方法和保护措施。最后,通过理论解对工程实例进行验算和对比验证,获得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随着采煤沉陷区油气管道挠度的逐渐增大,管道发生破坏的风险等级逐渐升高;同时其发生泄漏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该方法实现沉陷区内油气管道泄漏风险的量化,有利于提高维护效率和保护管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油气管道 采煤沉陷区 泄漏风险 管道-土体耦合 量化分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