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宿迁地区影响基层胸痛中心StoD时间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1
作者 李红云 徐聪 +2 位作者 董得刚 戴生喜 赵园园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宿迁地区基层胸痛中心发病至送达胸痛中心大门(symptom onset to door,StoD)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StoD时间分为≤... 目的探讨宿迁地区基层胸痛中心发病至送达胸痛中心大门(symptom onset to door,StoD)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StoD时间分为≤6 h组50例与>6 h组31例。统计人口学资料以及相关影响因子,利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胸痛中心StoD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2组疼痛程度评分、通过120入院还是自行来院、社区医生是否通过网络将心电图结果传输至胸痛中心、发病症状是否典型、家属态度是否积极、有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否夜间发病、发病地点与就诊医院的距离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行来院、发病症状不典型、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夜间发病、发病地点与就诊医院距离远均是胸痛中心StoD时间的危险因素,家属态度积极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基层胸痛中心StoD时间受患者来院途径、症状表现以及发病时间等影响,而家属积极态度有利于缩短StoD时间,需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发挥区域诊疗中心协同救治的作用,缩短StoD时间及提高救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基层医院 胸痛中心 影响因素 救治 对策
下载PDF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作者 唐欢 陈继锋 +1 位作者 邱耀 李红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5期58-61,共4页
目的 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掷硬币法随机分为氯吡格雷联合组和阿司匹林治疗组,每组57例。2... 目的 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掷硬币法随机分为氯吡格雷联合组和阿司匹林治疗组,每组57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阿司匹林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氯吡格雷联合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黏附率(PAD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率(PAR)]、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一氧化氮(NO)、血栓素A2(TXA2)]、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及不良反应。结果 氯吡格雷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98%,高于阿司匹林治疗组的73.68%(χ^(2)=7.642,P=0.006)。治疗14 d后,2组MPV、PADT、PAR、ET-1、sICAM-1、TXA2、CRP、IL-2、IL-4及IL-6水平降低,PLT及NO水平升高,且氯吡格雷联合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阿司匹林治疗组(P<0.01)。氯吡格雷联合组与阿司匹林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81%vs.28.07%,χ^(2)=0.416,P=0.518)。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脑梗死可改善血小板功能,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下调炎性因子表达,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硫酸氢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血小板功能 血管内皮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联合健脾化湿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证)对中医证候积分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董得刚 李红云 +3 位作者 徐聪 赵园园 戴生喜 唐苗苗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联合健脾化湿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证)对中医证候积分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20年7月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证)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联合健脾化湿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证)对中医证候积分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20年7月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证)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汤,实验组在常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汤联合健脾化湿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糖及血脂情况。结果:对比2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68%和75.61%,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实验组尿频量多、食多饱满、腰膝酸软等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对比2组后血糖变化情况,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低于对照组(P<0.01);对比2组治疗后血脂变化情况,实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味地黄汤联合健脾化湿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证),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及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健脾化湿汤 2型糖尿病 肾阴亏虚证 中医证候 糖脂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