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斌 蔡万树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8年第3期22-23,共2页
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T2DM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血压的比值,以0.9为切割点分组,分析比较两组临床参数。结果:121例T2DM患者中ABI<0.9的63例,占15%,T2DM并PAD组与对照组比较,前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TC、LD... 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T2DM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血压的比值,以0.9为切割点分组,分析比较两组临床参数。结果:121例T2DM患者中ABI<0.9的63例,占15%,T2DM并PAD组与对照组比较,前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TC、LDL-C、LoguA1b、吸烟率明显增高(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LDL-C、为ABI独立影响因素。结论:ABI诊断T2DM伴PAD简便实用可靠,年龄、病程、高LDL-C、高血糖、直血压为PAD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踝肱指数(ABI) 下肢动脉病变(PAD)
下载PDF
筋膜内子宫切除26例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清梅 《中外医疗》 2008年第30期61-61,共1页
目的探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对26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要求行子宫切除者行下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是只保留宫颈的筋膜层,切除宫颈肌层和黏膜层的手术。结果本组26例均于手术后24~48h排气,术后24h内... 目的探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对26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要求行子宫切除者行下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是只保留宫颈的筋膜层,切除宫颈肌层和黏膜层的手术。结果本组26例均于手术后24~48h排气,术后24h内拔除导尿管,术后5~7d拆线,均为甲级愈合,住院费用(2000±200)元。随访均无阴道异常出血,无一例发现宫颈残端肉芽增生。术后2~3个月恢复性生活,均满意。结论下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操作简单,出血少,病人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 子宫 切除
下载PDF
雷米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斌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8年第4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雷米普利 临床观察 治疗 WHO诊断标准 生活方式改善 泌尿系统感染 无心肌梗死
下载PDF
产后出血原因及防治探讨
4
作者 吴清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出血原因 防治 产妇死亡率 严重并发症 死亡原因 血发生
下载PDF
经鼻硅胶管置入行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1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吴良臣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0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经鼻硅胶管作为支撑物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效果。方法表面麻醉和阻滞麻醉下使用手术显微镜寻找鼻侧鼻泪管断端,以硅胶管作为支撑物,对16例泪小管断裂患者行泪小管断端吻合术,并将鼻腔中的硅胶管一端与下泪点穿出的硅胶管另... 目的观察经鼻硅胶管作为支撑物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效果。方法表面麻醉和阻滞麻醉下使用手术显微镜寻找鼻侧鼻泪管断端,以硅胶管作为支撑物,对16例泪小管断裂患者行泪小管断端吻合术,并将鼻腔中的硅胶管一端与下泪点穿出的硅胶管另一端在面颊部牢固连接,置于面颊部。结果随访3~6月,16例下泪小管断裂均获治愈,并且在硅管留置期间无异物感,无外观影响。结论经鼻硅胶管置入行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具有疗效好、手术简便、并发症少、较少不适感及患者容易接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断裂 硅胶管植入 疗效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药物选择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业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6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药物选择。方法:心酰胺、黄芪、参麦的联合运用。结果:30例患者因临床发现较早,诊断明确,治疗及时,均未发生其他严重的心律失常,给予心酰胺、黄芪、参麦静脉滴注1周恢复正常。结论:心酰胺、黄芪、参麦的联...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药物选择。方法:心酰胺、黄芪、参麦的联合运用。结果:30例患者因临床发现较早,诊断明确,治疗及时,均未发生其他严重的心律失常,给予心酰胺、黄芪、参麦静脉滴注1周恢复正常。结论:心酰胺、黄芪、参麦的联合运用是非常有益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方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心酰胺 黄芪 参麦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曹智强 陈辉 韩海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5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DCP)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结果:交锁髓内钉固...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DCP)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结果: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组出现感染1例(5.0%),一期愈合18例(90.0%),延迟愈合1例(0.5%),优良复位18例,优良复位率90.0%,对照组出现感染3例(15.0%),一期愈合15例(75.0%),延迟愈合3例(15.0%),骨不愈合1例(5.0%),钢板断裂2例,优良复位16例,优良复位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愈合效果好,感染率低,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开放性 交锁髓内钉 疗效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蔡万树 周斌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9年第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患者 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容积 大血小板比率 血小板形态 常规检测 风险程度
下载PDF
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曹智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6期52-52,54,共2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19例。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价,根据病情对症处理,待患者生理状态稳定后,对骨折行确定性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死亡1例(5.26%),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19例。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价,根据病情对症处理,待患者生理状态稳定后,对骨折行确定性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死亡1例(5.26%),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经过3~20个月随访,均无严重远期并发症出现。结论:完善救治体系,合理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骨科 严重多发伤 疗效
下载PDF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业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年第3期77-78,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CHF)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终末期的共同归宿。随着人群的老龄化,CHF的发生率日益增长。美国Framingham资料显示,在50-59岁的人群中,CHF的发生率为1%,以后每增长10岁,CHF的发生率增... 慢性心力衰竭(CHF)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终末期的共同归宿。随着人群的老龄化,CHF的发生率日益增长。美国Framingham资料显示,在50-59岁的人群中,CHF的发生率为1%,以后每增长10岁,CHF的发生率增加1倍。一旦确诊的CHF出现,6年病死率:男性为82%,女性为6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CHF的病死率还会继续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心力衰竭 病因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COPD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前列腺素-E2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斌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稳定期血清和诱导痰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 E2PGE2)的水平,探讨PGE2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AECOPD患者30例,稳定期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对诱导痰进行炎症细胞分类计数...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稳定期血清和诱导痰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 E2PGE2)的水平,探讨PGE2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AECOPD患者30例,稳定期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对诱导痰进行炎症细胞分类计数,测定血清和诱导痰上清液中PGE2水平,并分析PGE2与中性粒细胞、气流阻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PGE2水平明显高于COPD缓解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和COPD缓解期组痰中PGE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诱导痰中PGE2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P<0.05),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PGE2参与COPD的炎症过程;诱导痰中PGE2水平可以作为COPD严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2 慢性阻塞性肺病 血清和痰中水平
下载PDF
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与改良式剖宫产的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淼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3期550-551,共2页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需接受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组接受改良式剖宫产,就两个组别产妇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需接受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组接受改良式剖宫产,就两个组别产妇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7.8±2.9)min、手术出血量(69.6±8.2)ml、新生儿娩出时间(3.1±0.7)min、住院时间(6.1±2.4)d及新生儿Apgar评分(9.1±0.6)相较于对照组(39.1±6.4)min、(109.3±9.4)ml、(8.5±1.3)min、(10.4±3.1)d、(7.5±1.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相比对照组20.0%明显更低(P〈0.05)。改良式剖宫产使用于需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临床效果满意,可有效缩短产妇手术时长、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备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切口 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 改良式剖宫产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2
13
作者 英辉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2期38-39,共2页
目的就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对比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时间范围该院接收的100例腹外疝患者,将他们划分成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无张力... 目的就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对比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时间范围该院接收的100例腹外疝患者,将他们划分成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就两个组别患者手术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相比对照组18.0%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使用于治疗腹外疝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具备推广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 腹外疝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35期180-180,184,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82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通过各种症状体征的呈现诊断区分不同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结果:在临床上的感染性疾病中,呼吸系统感染性最高,其中最为常见是上呼吸...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82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通过各种症状体征的呈现诊断区分不同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结果:在临床上的感染性疾病中,呼吸系统感染性最高,其中最为常见是上呼吸道感染。结论:科学、及时、正确的临床观察不仅能使医护人员更好地把握患者病情,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更加有积极的意义。仔细的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有效治疗,是每个医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 感染性疾病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52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贺建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3Z期79-80,共2页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也是临床难点之一,目前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案虽多,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探讨延缓糖尿病肾...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也是临床难点之一,目前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案虽多,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探讨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进程,我们观察了前列地尔治疗52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治疗 糖尿病
下载PDF
掌侧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智强 韩海军 陈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2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旋前方肌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27例,男6例,女21例,年龄32~72岁,平均56.3岁。损伤原因:摔伤14例,交通事故4例,坠落伤3例。均为闭合新鲜骨折。按AO分类标准,B1型2例,B2型9例,B3... 目的:探讨保留旋前方肌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27例,男6例,女21例,年龄32~72岁,平均56.3岁。损伤原因:摔伤14例,交通事故4例,坠落伤3例。均为闭合新鲜骨折。按AO分类标准,B1型2例,B2型9例,B3型3例,C1型4例,C2型7例,C3型2例。所有病例均采取掌侧入路,术中不切断旋前方肌,T型或者桡骨远端解剖板固定,骨缺损较多者植入自体髂骨。结果:1例手术后回外省失访,26例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1.2个月。获得随访病例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均无感染、骨不连、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按改良的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21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2.3%。结论:保留旋前方肌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旋前方肌能够覆盖接骨板大部分,减少了腕部肌腱的干扰,减少组织损伤,最大程度的保留前臂的旋转功能,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 内固定 旋前方肌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英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5期82-83,共2页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时间段我院外科接收诊治的116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16例患...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时间段我院外科接收诊治的116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手术时间(36.1±7.9)min、术中出血量(40.9±8.1)m 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3.9±4.2)h、住院时间(5.3±1.7)d;116例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3例,肠粘连4例,胆瘘1例,并发症发生发生率6.9%。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效果满意,操作便捷,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迅速,并发症少,具备临床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重症肺源性心脏病的抗凝治疗作用观察
18
作者 李业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7期168-168,共1页
目的:对重症肺源性心脏病的抗凝治疗作用进行观察。方法:重症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常规抗感染、吸氧、畅通呼吸道、解痉、祛痰的同时,给予抗凝治疗。结果:效果显著,治疗组治愈率100%。结论:抗凝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住院天数,改善患者... 目的:对重症肺源性心脏病的抗凝治疗作用进行观察。方法:重症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常规抗感染、吸氧、畅通呼吸道、解痉、祛痰的同时,给予抗凝治疗。结果:效果显著,治疗组治愈率100%。结论:抗凝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住院天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源性心脏病 抗凝治疗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相关因素分析
19
作者 蔡万树 周斌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8年第4期24-25,共2页
将180例老年T2DM患者按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NU)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U),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U组的SBP、FBG、血UA高于NU组(P<0.05),而HDL-C、apoA1NU组(P<0.05);UAER与病程、SBP、UA、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apoB负相关。... 将180例老年T2DM患者按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NU)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U),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U组的SBP、FBG、血UA高于NU组(P<0.05),而HDL-C、apoA1NU组(P<0.05);UAER与病程、SBP、UA、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apoB负相关。结论SBP、TC、HDL-C为老年T2DM的MU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危险因子 糖尿病肾病(DN)
下载PDF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兰娟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1期195-195,共1页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方法。方法:以2010年04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激素治疗)和观察组(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每组各15...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方法。方法:以2010年04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激素治疗)和观察组(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每组各1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15例观察组患者中,完全缓解的有10例,部分缓解的有4例,未缓解的有1例;15例对照组患者中,完全缓解的有5例,部分缓解的有6例,未缓解的有4例。与对照组的总缓解率相比(73.3%),观察组的总缓解率明显增高(93.3%),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观察组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对照组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2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与对照组相比(26.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6.7%),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应用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可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激素 肾病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