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宝石李在密云县试栽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长春 《北方果树》 2001年第2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黑宝石李 密云县 试栽试验 果实经济性状 生长习性 结果习性 物候期 适应性 栽培技术要点
下载PDF
密云县养蜂合作社推动全县养蜂业规模化产业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玉珍 李定顺 《中国蜂业》 2009年第6期45-46,共2页
北京市密云县山场资源丰富,全县林木绿化率58.77%,荆条酸枣灌木林地2.8万公顷,养蜂条件得天独厚。在北京市实施山区生态林管护补偿机制后,为了充分开发林业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2005~2008年,
关键词 养蜂业 密云县 产业化 合作社 资源丰富 灌木林地 补偿机制 资源优势
下载PDF
密云县扶持养蜂业 三年新增4万群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玉珍 《中国蜂业》 2008年第2期13-13,共1页
密云县有着悠久的养蜂历史,拥有丰富的蜜粉源植物,林木绿化率58.77%,薪炭林85.9万公顷,荆条酸枣灌木林地2.8万公顷,果树林3万公顷,蜂群主要分布在密云水库上游的新城子、高岭、不老屯、冯家峪和石城等乡镇。县政府自2005年连... 密云县有着悠久的养蜂历史,拥有丰富的蜜粉源植物,林木绿化率58.77%,薪炭林85.9万公顷,荆条酸枣灌木林地2.8万公顷,果树林3万公顷,蜂群主要分布在密云水库上游的新城子、高岭、不老屯、冯家峪和石城等乡镇。县政府自2005年连续三年制定发展养蜂业的扶持奖励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山区农民发展养蜂的积极性,截止2007年底,全县养蜂总规模达到6.4万群,其中2005年新增1.1万群282户;2006年新增1.4万群318户;2007年新增1.5万群335户。全县养蜂总户数增加到1680户,蜂产品年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实现了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目标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蜂业 密云县 蜜粉源植物 灌木林地 水库上游 山区农民 农民增收 生态建设
下载PDF
密云县黑宝石李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长春 《落叶果树》 2001年第2期29-29,共1页
北京市密云县于 1 997年引进黑宝石李 ,通过 4年引种观察 ,该品种表现适应性强 ,耐寒、耐旱 ,早实丰产 。
关键词 黑宝石 引种试验 密云县
下载PDF
密云县温室葡萄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士莉 《落叶果树》 2008年第3期48-51,共4页
1999年以来,对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葡萄的品种选择、扣棚升温时间与方法、破眠技术、温湿度控制方法和范围、整形修剪、花果管理、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密云地区的葡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关键词 葡萄 日光温室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密云县美国白蛾调查及防治技术
6
作者 郭桂凤 任显辉 +1 位作者 刘全 王喜金 《国土绿化》 2009年第6期43-44,共2页
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检疫有害生物,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性广,极易暴发成灾。2005年9月,北京市密云县东邵渠镇首次监测到美国白蛾幼虫。2006年~2008年,密云县实施综合治理策略,狠抓美国白蛾成虫、卵、幼虫和蛹的灭杀工作,取... 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检疫有害生物,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性广,极易暴发成灾。2005年9月,北京市密云县东邵渠镇首次监测到美国白蛾幼虫。2006年~2008年,密云县实施综合治理策略,狠抓美国白蛾成虫、卵、幼虫和蛹的灭杀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确保了辖区林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密云县 防治技术 综合治理策略 有害生物 暴发成灾 生态安全 资源安全
下载PDF
密云县黄土坎鸭梨低产成因及克服途径的初探
7
作者 周鹤松 郑云峰 《北京气象》 1991年第1期25-30,41,共7页
关键词 鸭梨 黄土坎鸭梨 低产成因 气候因子
下载PDF
密云水库库区有机板栗栽培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兰彦平 周家华 +3 位作者 杨东升 田瑞冬 周连第 高天放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2,共2页
针对密云水库库区板栗生产历史及现状,提出了库区实现有机板栗生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水库库区 板栗 有机生产
下载PDF
北京低山地区油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及应用 被引量:40
9
作者 段劼 马履一 +2 位作者 贾黎明 侯雅琴 公宁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2,共6页
使用252块北京市低山地区油松人工林标准地资料,统计分析各标准地优势木平均树高与年龄的关系,以双曲线式拟合树高生长导向曲线,编制出适用于该地区的油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经χ2检验、落点检验和树高生长量检验后证明所编表合格;使用... 使用252块北京市低山地区油松人工林标准地资料,统计分析各标准地优势木平均树高与年龄的关系,以双曲线式拟合树高生长导向曲线,编制出适用于该地区的油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经χ2检验、落点检验和树高生长量检验后证明所编表合格;使用该表对252块标准地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表明,63%的标准地立地质量处在中等水平;油松最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为阴坡厚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区 油松人工林 树高生长模型 立地指数表 卡方检验 落点检验 树高生长量检验 立地质量评价
下载PDF
燕山板栗大果型新品种--燕平的选育 被引量:5
10
作者 兰彦平 曹庆昌 +3 位作者 周连第 周志军 高天放 兰卫宗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445,F0002,共3页
燕平为实生选优获得的大果型燕山板栗品种,果实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强。该品种平均单果质量为12.05g。每苞含坚果2.8个,刺束中密,较短。坚果果皮红褐色,果面光滑美观,有光泽。果肉黄色,质地细糯,风味香甜,总糖含量7.7%,淀粉34.1%,粗纤维... 燕平为实生选优获得的大果型燕山板栗品种,果实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强。该品种平均单果质量为12.05g。每苞含坚果2.8个,刺束中密,较短。坚果果皮红褐色,果面光滑美观,有光泽。果肉黄色,质地细糯,风味香甜,总糖含量7.7%,淀粉34.1%,粗纤维1.60%,脂肪1.7%,蛋白质5.12%。内果皮易剥离。雌花易形成,北京地区9月下旬为最佳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新品种 燕平
下载PDF
板栗新品种‘短花云丰’ 被引量:6
11
作者 秦岭 杨东生 +4 位作者 高天放 周自军 王铁明 冯永庆 田瑞冬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4-194,F0003,共2页
‘短花云丰’是实生芽变选育的板栗新品种,属于中国栗华北品种群,坚果均重8.2 g,总糖20.5%,淀粉31.10%,蛋白质5.7%,脂肪0.25%。该品种的雄花序短小,均长2.07 cm,仅为正常花序的1/8,结果母枝平均抽生结果枝3.26个,结果枝平均结总苞1.58个... ‘短花云丰’是实生芽变选育的板栗新品种,属于中国栗华北品种群,坚果均重8.2 g,总糖20.5%,淀粉31.10%,蛋白质5.7%,脂肪0.25%。该品种的雄花序短小,均长2.07 cm,仅为正常花序的1/8,结果母枝平均抽生结果枝3.26个,结果枝平均结总苞1.58个,总苞平均含坚果2.6粒,出实率39.1%,是适于山地及瘠薄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雄花序 耐瘠薄
下载PDF
板栗短雄花序芽变花粉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永庆 杨东生 +2 位作者 沈元月 田瑞冬 秦岭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本试验从花粉形态、花粉生活力、结实特性和花粉直感等方面对板栗短雄花序芽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雄花序芽变、芽变母株和对照花粉中均未发现畸形花粉,芽变和对照花粉的形态相似,但芽变花粉的赤道轴长度明显短于对照花粉。芽变花粉... 本试验从花粉形态、花粉生活力、结实特性和花粉直感等方面对板栗短雄花序芽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雄花序芽变、芽变母株和对照花粉中均未发现畸形花粉,芽变和对照花粉的形态相似,但芽变花粉的赤道轴长度明显短于对照花粉。芽变花粉生活力为31.0%,自花结实率为55.4%,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用芽变花粉为北京主栽品种燕红授粉后,结实率可达89.1%,其对总苞内坚果的粒数和单粒重有一定程度的花粉直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花粉 雄花序 芽变 人工授粉
下载PDF
杨潜叶跳象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被引量:7
13
作者 侯雅芹 王小军 +2 位作者 李金宇 王微 魏小燕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4,共3页
杨潜叶跳象在北京市密云县1a发生1代,以成虫在石头、枯枝落叶下和表土内越冬。调查发现:毛白杨不受害,北京杨受害率10.1%,加杨受害率7.6%。树干注射20%康福多可溶性液防治杨潜叶跳象,用药量每cm胸径0.1,0.2和0.4mL,清水对照。18d后,3种... 杨潜叶跳象在北京市密云县1a发生1代,以成虫在石头、枯枝落叶下和表土内越冬。调查发现:毛白杨不受害,北京杨受害率10.1%,加杨受害率7.6%。树干注射20%康福多可溶性液防治杨潜叶跳象,用药量每cm胸径0.1,0.2和0.4mL,清水对照。18d后,3种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28d后,注射0.1,0.4mL的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注射0.2mL的与对照差异显著;38d后,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利用康福多防治杨潜叶跳象的同时,可兼治杨雪毒蛾,也可保护3种金小蜂、1种三盾茧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潜叶跳象 生物学特性 康福多 防治
下载PDF
燕山板栗大果型新品种——燕平
14
作者 兰彦平 曹庆昌 +3 位作者 周连第 周志军 高天放 兰卫宗 《果农之友》 2008年第4期7-7,44,共2页
燕山板栗因其独有的香、甜、糯的特点而享誉世界。但果个偏小一直是其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选育出大果型燕山板栗新品种。
关键词 新品种 大果型 燕山板栗 国际市场竞争力 选育
下载PDF
北京地区杨潜叶跳象生物学特性及药物防治效果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小军 杨忠岐 王小艺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8-863,共6页
杨潜叶跳象Rhynchaenu sempopulifolis Chen是杨树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该虫在北京密云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出蛰上树危害。4月上旬成虫交尾,4月中旬开始产卵,卵产于叶片背面,孵化后即开始潜入叶肉内为害,4... 杨潜叶跳象Rhynchaenu sempopulifolis Chen是杨树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该虫在北京密云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出蛰上树危害。4月上旬成虫交尾,4月中旬开始产卵,卵产于叶片背面,孵化后即开始潜入叶肉内为害,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然后继续上树取食叶片,直到10月下旬进入枯枝落叶内、石缝、表土中进行越冬。发现2种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杨跳象金小蜂Pteromalus miyunensis和三盾茧蜂Triaspissp.。它们对害虫种群起着较大的控制作用。用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进行土壤处理,杨潜叶跳象成虫和蛹的平均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4.05%和6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潜叶跳象 生物学特性 寄生蜂 化学防治
下载PDF
北京六环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与施工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淑先 孙亚利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4-46,共3页
城市绿化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北京市到国际大都市, 由此而产生的联动效应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健康的渴望, 体现新时代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环境、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 城市绿化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北京市到国际大都市, 由此而产生的联动效应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健康的渴望, 体现新时代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环境、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市绿化的主题。道路绿化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通过工程实践, 总结取得的经验, 提取其中的科技含量, 为绿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绿化设计 施工实践 高速 城市公共绿地 城市绿化 综合竞争力 国际大都市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积极作用 相关产业 联动效应 精神风貌 组成部分 道路绿化 工程实践 科技含量 北京市 社会 经济
下载PDF
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小军 郭桂凤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29,34,共3页
2001—2005年北京市密云县进行了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技术的研究与推广,5 a放蜂1200万头,累计防治面积3000 hm2。管氏肿腿蜂5 a平均寄生率达69.68%,寄生率随着放蜂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林内放蜂后侧柏的被害率由放蜂前22.78%下降到0.... 2001—2005年北京市密云县进行了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技术的研究与推广,5 a放蜂1200万头,累计防治面积3000 hm2。管氏肿腿蜂5 a平均寄生率达69.68%,寄生率随着放蜂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林内放蜂后侧柏的被害率由放蜂前22.78%下降到0.49%;被害木虫口密度由25.4头/株下降到3头/株,下降率88.2%;被害木管氏肿腿蜂密度由放蜂前的0.2头/株上升到2005年的2.5头/株,基本达到有虫不成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条杉天牛 管氏肿腿蜂 防治 释放
下载PDF
果树节水抗旱栽植综合配套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长春 杨东生 +1 位作者 张福秋 张元峰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果树 节水抗旱栽植 综合配套技术 规划 生根粉 保水剂 地膜覆盖 幼树套袋
下载PDF
双条杉天牛预测预报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小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7,共3页
通过对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发生期预测预报研究,掌握了该虫成虫出孔期、产卵期、羽化期以及卵孵化期、化蛹期等,为准确预报与防治该虫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双条杉天牛 生物学特性 预测预报
下载PDF
油松毛虫测报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小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9,共5页
通过3 a观测摸清了油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和油松毛虫各虫态发生期与物候期的关系;采用漏斗法调查油松毛虫越冬基数,使2001年、2002年虫口密度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73.3%和54.6%,有虫株率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3.3%和15%;应用有效基数预测法对2... 通过3 a观测摸清了油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和油松毛虫各虫态发生期与物候期的关系;采用漏斗法调查油松毛虫越冬基数,使2001年、2002年虫口密度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73.3%和54.6%,有虫株率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3.3%和15%;应用有效基数预测法对2003年、2004年油松毛虫发生量进行预测,发生量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96.4%和95.8%。在测报基础上对油松毛虫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油松毛虫防治的新剂型———20%米螨胶悬剂,大面积采用仿生物制剂灭幼脲Ⅲ和灰喜鹊无公害防治技术,为北京地区油松毛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全面应用提供了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毛虫 测报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