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平县小麦“一喷三防”主要操作办法及建议
1
作者 许烨 邰艳利 +2 位作者 陈江锋 吴争增 王雅丽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65-66,81,共3页
为了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对夏粮生产造成的影响,把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关,推进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富平县科学规划,扎实落实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工作,充分发挥项目资金作用,确保了全县夏粮生产安全。
关键词 “一喷三防” 防治 成效
下载PDF
麦红吸浆虫滞育发生和解除过程中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丹 龙治任 +3 位作者 王越 仵均祥 许烨 成卫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9-514,共6页
【目的】脂类与昆虫滞育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明确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éhin)滞育过程中脂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麦红吸浆虫滞育与脂类物质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香兰素硫酸显色法测定了2008年5月-2010年1月... 【目的】脂类与昆虫滞育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明确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éhin)滞育过程中脂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麦红吸浆虫滞育与脂类物质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香兰素硫酸显色法测定了2008年5月-2010年1月不同时间陕西杨凌养虫圃内麦红吸浆虫滞育前、滞育期及滞育解除后幼虫和蛹体内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结果】滞育前幼虫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分别为378.12和291.67μg/mg,显著高于整个滞育期(P<0.05)。滞育年周期中,冬季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最高,翌年1月结茧幼虫二者含量分别为335.29和275.72μg/mg,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整个滞育期间,裸露幼虫和结茧幼虫总脂和甘油三酯随季节变化趋势相同,但同期结茧幼虫含量高于裸露幼虫;滞育当年与第2年同期幼虫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滞育解除后,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随着幼虫的发育和变态逐渐降低,其中中蛹和后蛹显著低于活动幼虫(P<0.05)。【结论】麦红吸浆虫滞育不同时期幼虫及蛹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滞育与脂类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红吸浆虫 滞育 脂类 总脂 甘油三酯 香兰素硫酸显色法
下载PDF
虫口基数、小麦品种和降水对麦红吸浆虫危害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越 龙治任 +1 位作者 冯安荣 成卫宁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5-171,共7页
为明确虫口基数、小麦品种和降水对麦红吸浆虫危害程度的影响。2013年和2014年,在陕西周至县选择4块麦田,调查分析麦红吸浆虫春季虫口基数、成虫发生量与小麦品种受害指标的关系及降雨量与各虫态种群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 为明确虫口基数、小麦品种和降水对麦红吸浆虫危害程度的影响。2013年和2014年,在陕西周至县选择4块麦田,调查分析麦红吸浆虫春季虫口基数、成虫发生量与小麦品种受害指标的关系及降雨量与各虫态种群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小麦粒被害率和单穗幼虫数与虫口基数无明显相关性,主要受当年3-5月上旬降雨量的影响;2014年雨量多,幼虫出土率显著较高,成虫发生和小麦受害明显严重。相同年份,不同田块小麦受害程度主要受小麦品种影响,无论当年虫口基数多寡,2a试验期间均以小偃22受害最严重,单穗幼虫数和粒被害率显著较高,其次为西农979,渭丰151和郑麦9023受害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红吸浆虫 虫口基数 降水 小麦品种 受害程度
下载PDF
陕西省关中夏玉米后期钻蛀性害虫的发生及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虫性调查 被引量:22
4
作者 赵士文 陈秀琳 +9 位作者 陈丽慧 于志浩 蒋世雄 赵玉玉 赵玉婉 孙德文 冯志强 杨勤元 许烨 仵均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4-168,共5页
为了明确陕西关中地区玉米生长后期钻蛀性害虫的为害情况及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虫性,为玉米后期钻蛀性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在陕西关中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区进行调查,并且于2016年6月8-10日在阎良区种植21个玉米品种,观察不同品种的... 为了明确陕西关中地区玉米生长后期钻蛀性害虫的为害情况及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虫性,为玉米后期钻蛀性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在陕西关中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区进行调查,并且于2016年6月8-10日在阎良区种植21个玉米品种,观察不同品种的抗虫性。结果表明,陕西关中地区玉米生长后期钻蛀性害虫有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桃蛀螟3种,其所占比例因地而异。玉米后期钻蛀性害虫对21个供试玉米品种为害程度均较高,但不同品种之间受害程度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钻蛀性害虫 抗虫性 为害程度
下载PDF
松毛虫赤眼蜂对玉米后期钻蛀性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士文 于志浩 +8 位作者 蒋世雄 赵玉婉 李帅 孙琳琳 孙德文 冯志强 杨勤元 许烨 仵均祥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29-32,共4页
为了明确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对玉米后期钻蛀性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旨在为玉米后期钻蛀性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2016年7~9月,在陕西关中地区选择西安市阎良区、咸阳市三原县、宝鸡市陈仓区、渭南市富平县... 为了明确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对玉米后期钻蛀性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旨在为玉米后期钻蛀性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2016年7~9月,在陕西关中地区选择西安市阎良区、咸阳市三原县、宝鸡市陈仓区、渭南市富平县、杨凌示范区杨凌区等5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区,于夏播玉米生长中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进行防治玉米后期钻蛀性害虫试验。结果表明,陕西关中玉米生长后期的钻蛀性害虫有玉米螟、棉铃虫和桃蛀螟3种,混合发生,组成比例因地而异,变化较大。供试松毛虫赤眼蜂对玉米后期钻蛀性害虫的防治效果均不明显,供试5个县区平均防效只有4.33%。原因分析发现,供试松毛虫赤眼蜂的出蜂率较低,平均仅为16.57%,这可能是造成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效果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玉米钻蛀性害虫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试验与示范 被引量:3
6
作者 许烨 冯安荣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11-13,共3页
对小麦吸浆虫系统监测,秋播期药剂拌种、蛹期撒毒土、成虫期喷药三个不同时期的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蛹期和成虫期是小麦吸浆虫防治的两个关键时期。成虫期防治效果较好,蛹期+成虫期防治效果最好。
关键词 小麦吸浆虫 防治技术 试验
下载PDF
小麦吸浆虫成虫灯光诱测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安荣 许烨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128-129,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深圳市富巍盛有限科技公司生产的单灯智能太阳能灭虫器(FWS-DBL-L)对小麦吸浆虫成虫有诱测效果,其中FWS-DBL-1380nm波段效果最佳。
关键词 吸浆虫 诱测 试验
下载PDF
不同药剂、不同次数防治小麦吸浆虫田间防效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安荣 许烨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小麦吸浆虫防治效果相近。小麦抽穗70%时用药一次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抽穗20%时用药一次的防治效果。小麦抽穗20%时用药一次,抽穗70%时再用药一次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可达95... 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小麦吸浆虫防治效果相近。小麦抽穗70%时用药一次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抽穗20%时用药一次的防治效果。小麦抽穗20%时用药一次,抽穗70%时再用药一次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药剂 不同次数 防效试验
下载PDF
渭南市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改进及效果分析
9
作者 张焕玲 范东晟 +2 位作者 邰艳丽 田超 史静妮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56-58,共3页
主要阐述了渭南市小麦病虫种群的变化及小麦"一喷三防"技术体系中改进的内容,分析总结了实施的效果。经过对小麦"一喷三防"体系中药剂配方、喷药时间等技术项的改进,有效地控制了小麦吸浆虫、小麦赤霉病等主要病虫... 主要阐述了渭南市小麦病虫种群的变化及小麦"一喷三防"技术体系中改进的内容,分析总结了实施的效果。经过对小麦"一喷三防"体系中药剂配方、喷药时间等技术项的改进,有效地控制了小麦吸浆虫、小麦赤霉病等主要病虫的危害;同时,对蚜虫起到了明显的压前控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喷三防” 改进 效果
下载PDF
七种杀虫剂对小麦吸浆虫和麦蚜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箭 刘养利 +2 位作者 田旭涛 许烨 成卫宁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8-553,共6页
【目的】明确25%毗蚜酮SC、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25%噻虫嗪WG、14%氯虫-高氯氟ZC、15%高氯.毒死蜱EC、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和40%毒死蜱EC7种杀虫剂对小麦吸浆虫和蚜虫的防治效果,为科学、合理用药防治小麦害虫提供... 【目的】明确25%毗蚜酮SC、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25%噻虫嗪WG、14%氯虫-高氯氟ZC、15%高氯.毒死蜱EC、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和40%毒死蜱EC7种杀虫剂对小麦吸浆虫和蚜虫的防治效果,为科学、合理用药防治小麦害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喷雾法和剥穗调查法,研究它们对小麦吸浆虫成虫和麦蚜的防效,及防后对小麦吸浆虫幼虫危害损失的影响。【结果】参试药剂药后1d对小麦吸浆虫成虫防效均高于90%,药后3~5d防效为84.81%~93.93%,防后挽回损失76%以上;对麦蚜药后1、3、5d防效分别高于75%、80%和85%。在供试的7种药剂中,15%高氯-毒死蜱EC药后3~5d对两种害虫防效、挽回吸浆虫危害均超过90%,应用效果最好;其次为25%噻虫嗪WG和40%毒死蜱EC,药后3~5d对吸浆虫防效高于90%、对麦蚜防效分别高于86%和90%,挽回吸浆虫危害损失88%以上。【结论】供试药剂对小麦吸浆虫和麦蚜防效存在显著差异,15%高氯-毒死蜱EC对两种害虫防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小麦吸浆虫 麦蚜 防治效果
原文传递
不同抗性小麦品种上麦红吸浆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理论抽样数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贺 韩宪琪 +1 位作者 冯安荣 成卫宁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38-1145,共8页
【目的】为了解小麦品种抗性对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éhin)幼虫在麦穗上空间分布型的影响,为科学调查提供合理的抽样依据。【方法】2015年5月采用剥穗调查法对陕西省周至县试验田种植的4个抗虫和4个感虫小麦品种麦红... 【目的】为了解小麦品种抗性对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éhin)幼虫在麦穗上空间分布型的影响,为科学调查提供合理的抽样依据。【方法】2015年5月采用剥穗调查法对陕西省周至县试验田种植的4个抗虫和4个感虫小麦品种麦红吸浆虫幼虫危害进行调查,应用6种聚集度指标和Iwao M*?m回归法综合分析了幼虫在抗性不同小麦品种上的的空间分布结构。【结果】幼虫在抗、感小麦品种整穗及麦穗上、中、下部位上空间分布型一致,均呈聚集分布,但在抗虫品种上聚集强度大于感虫品种;抗、感小麦品种上分布的基本成分均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均数λ分析表明,幼虫在抗性较强品种上的聚集主要由小麦穗部化学物质和形态结构等环境因素引起,感虫品种上则由环境因素和成虫的产卵习性共同作用所致。幼虫在抗、感小麦品种上的发生趋势一致,均是上部发生最重,中部次之,下部最轻。根据Iwao回归法中的分布型参数,确立了幼虫在不同虫口密度和允许误差条件下的理论抽样数。【结论】麦红吸浆虫幼虫在抗性不同小麦品种上均呈聚集分布,调查时应根据当地栽培品种平均虫口密度选择适宜的抽样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红吸浆虫 抗虫品种 感虫品种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