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孙美玲 李志荃 徐存军 《中国医药》 2015年第11期1683-1687,共5页
目的 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15日上报至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42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ADR发... 目的 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15日上报至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42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ADR发生时间、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计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报告人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2例ADR报告中,男162例,女180例,多发生于60岁以上人群,占31.6% (108/342).静脉给药是引发ADR的重要途径,占90.6% (310/342).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占36.8%(126/342),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分别占37.3%(47/126)、31.0% (39/126)、16.7% (21/12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为主,分别占39.8% (141/354)、16.4% (58/354).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老年人群、抗感染类药物、静脉给药方式等是ADR监测的重点,医院应加强ADR的监测与上报工作,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临床路径治疗模式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鲁闽 李鑫 袁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4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治疗模式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实施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分析法,以2016年1~12月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3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对照组,以2017年1~12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3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儿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治疗模式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实施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分析法,以2016年1~12月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3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对照组,以2017年1~12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3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总有效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占比、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强度、患儿家属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占比、抗生素使用强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疾病的总有效率、抗生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临床路径的实施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及抗生素使用强度,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规范抗生素使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临床路径 治疗模式 临床指标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鲁闽 《中国医药导刊》 2019年第7期413-416,共4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3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实验组168例,对照组1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3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实验组168例,对照组1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每次20万IU·Kg-1,2次/d,连续3 d。治疗后比较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重症病例、并发症、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重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重症病例及并发症的发生,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 雾化吸入 手足口病 疗效
下载PDF
自拟退黄汤保留灌肠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张龙跃 蒋树晓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5期295-296,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黄疸型肝炎更为有效的方法,观察退黄汤保留灌肠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黄疸型肝炎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胺、还原型谷... 目的探讨治疗黄疸型肝炎更为有效的方法,观察退黄汤保留灌肠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黄疸型肝炎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胺、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退黄汤保留灌肠,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4.4%;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安全性:应用退黄汤保留灌肠治疗过程中,有6例患者用药后有腹部饱胀感及轻微腹痛,1例因腹部不适不能耐受退出。其余病例均完成治疗,未发现其他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退黄汤保留灌肠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黄汤 灌肠 黄疸 肝炎
下载PDF
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仿 王晓娟 张昌义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3期71-73,共3页
目的探索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与推广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信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同时给予研... 目的探索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与推广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信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同时给予研究组加用雷贝拉唑药物,给予对照组加用奥美拉唑药物。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4,P<0.05);研究组治疗后IL-2为(6.73±0.63)ng/L,高于对照组的(5.44±0.5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80,P<0.05);研究组治疗后IL-6为(26.83±2.30)ng/L,治疗后CRP为(3.30±0.27)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81±3.01)ng/L、(4.04±0.3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29、11.628,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2,P<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实施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的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雷贝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治疗疗效
下载PDF
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出现复发1例
6
作者 李志荃 《肝脏》 2007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急性乙型肝炎 注射 抗-HBs(+) 抗-HBC(+) 巨细胞病毒抗体 恢复期 肝功能检查
下载PDF
清热化湿疏肝汤在乙型肝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7
作者 武明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20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疏肝汤在乙型肝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依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联合清热化湿疏肝汤治...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疏肝汤在乙型肝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依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联合清热化湿疏肝汤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肝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ALT、AST及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血压波动、皮疹过敏及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湿疏肝汤应用于乙型肝炎康复治疗中,有助于促进患者肝功能指标恢复,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湿疏肝汤 乙型肝炎 康复治疗
原文传递
甘草酸二铵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8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志荃 张龙跃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100-100,共1页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60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一般护肝、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80例应用甘草酸二铵150mg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加入液体静脉滴注,每日1次,...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60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一般护肝、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80例应用甘草酸二铵150mg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加入液体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4周;对照组80例应用甘草酸二铵150mg治疗4周。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显效率56%,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率40%,总有效率84%(67/80)。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ALT、总胆红素(TBIL)数值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有较明显的保肝、抗炎作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其联用可显著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还原型谷胱甘肽 肝炎 病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