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内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构建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小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6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构建和实施效果。方法以干预机制的实施为分界点,于实施前后各11个月内分别选取12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心内科相关病种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系统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观...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构建和实施效果。方法以干预机制的实施为分界点,于实施前后各11个月内分别选取12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心内科相关病种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系统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观察两组主动上报潜在风险事项例数、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分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主动报送潜在风险事项例数、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基于循证护理和科室实际构建的心内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发挥了预警和前馈控制的有效作用,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对基层医院心内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安全 循证护理 前馈控制 预警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保心包贴膜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安才 常宝华 +3 位作者 杨尚印 倪薇华 杨浩 黄家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研究保心包贴膜对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影响。方法76例SAP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保心包组和硝酸异山梨酯组 ,分别给予保心包贴膜外敷心前区 ,每片4d(首次2片 ) ,共6片20d ;硝酸异山梨酯10mg ,每日... 目的研究保心包贴膜对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影响。方法76例SAP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保心包组和硝酸异山梨酯组 ,分别给予保心包贴膜外敷心前区 ,每片4d(首次2片 ) ,共6片20d ;硝酸异山梨酯10mg ,每日3次 ,po。观察治疗前后血浆ET和NO水平。结果SAP患者治疗前血浆ET和NO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正常对照组 (均P<0.01) ;治疗后保心包组和硝酸异山梨酯组ET和NO代谢失衡均显著改善 ,但以保心包组改善更为显著 (P<0.05)。结论保心包贴膜显著改善SAP患者ET和NO的代谢失衡 ,可能是其有效缓解心绞痛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心包贴膜 稳定型心绞痛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舒血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曾宪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8期2197-2198,2204,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口服联合舒血宁静脉滴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住院患者14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72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口服联合舒血宁静脉滴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住院患者14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72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CDP),10丸/次,口服,3次/d和舒血宁注射液(SI)20ml加入5%葡萄糖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21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检测并计算下列指标:WBC、CRP、FIB、心电图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最后观察两组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1.7%,观察组为98.6%(P<0.01);静息心电图两组均显示有改善,但观察组为97.2%,对照组为85.9%(P<0.05);WBC、CRP、FIB两组均有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观察组疗效肯定,较对照组常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治疗 舒血宁 复方丹参滴丸
下载PDF
血浆BNP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虹霖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5期81-82,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脑钠肽(BNP)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3月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86例AMI患者。入院时测定BNP浓度,根据早期血浆BNP水平分为A、B、C组,分别为BNP〈800pg/mL、800~8000pg/m...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脑钠肽(BNP)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3月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86例AMI患者。入院时测定BNP浓度,根据早期血浆BNP水平分为A、B、C组,分别为BNP〈800pg/mL、800~8000pg/mL、〉8000pg/mL。比较不同BNP水平组3个月内患者因心衰再入院治疗的患者人次数,以及随访结束时生存情况和再次心脏彩超测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末期内径(LVED),并进一步计算出ΔLVED,ΔLVED=(恢复期LVEDV-急性期LVEDV)/急性期LVEDV。结果 C组因心衰再入院率和死亡率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随着BNP水平升高,LVEF逐渐降低,ΔLVED逐渐升高,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血浆BNP〉8000pg/mL,3个月内因心衰再入院治疗和死亡的可能性增加。血浆BNP水平越高,左室心肌收缩能力损害和心室重塑程度越重。血浆BNP水平可以为AMI患者近期预后提供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脑钠肽 心功能 左心室重塑 预后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虹霖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0期1-2,共2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临床疗效。方法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将80例经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的RHF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n=36)...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临床疗效。方法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将80例经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的RHF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n=36)和大剂量组(n=44)。首次负荷剂量1.5μg/kg静脉推注后,小剂量组以0.0075μg/(kg·min)继续静脉泵入维持治疗48h,大剂量组以0.01μg/(kg·min)维持治疗48h。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24h尿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2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8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不同剂量rhBNP治疗后,2组患者24h尿量较用药前明显增多,LVEF明显增加、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大剂量组改善更为显著,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可以明显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功能状态,缓解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尿量增多、LVEF升高,且不同剂量rhBNP对上述指标改善不同,但并不影响心功能的改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功能 脑钠肽
下载PDF
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6
作者 潘晓兰 李文静 邓涛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9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到本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胺碘酮与美...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到本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而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ST段压低次数、ST段压低总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抑郁(HAMA)、焦虑评分(HAMD)、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抑郁、焦虑评分、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作用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美托洛尔 老年冠心病 心律失常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及其形态学检测技术的新认识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宪友 朱济文 刘志宏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2期184-186,共3页
冠心病患者发生严重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约70%是由易损斑块(VP)所致。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的核心机制,其较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范围更能反映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现代影像学技术的进展,特别是血管... 冠心病患者发生严重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约70%是由易损斑块(VP)所致。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的核心机制,其较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范围更能反映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现代影像学技术的进展,特别是血管内超声(IVUS)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识别和判断VP的形态学特征,包括斑块的形态、成分,甚至功能状态提供了快速、可靠的信息支持,在诊断和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方面,高分辨率的0CT检测水平已近似于组织学检测水平。该文就VP形态学检测技术的进展和认识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易损斑块 形态学 影像技术
下载PDF
短QT综合征的临床新认识
8
作者 曾宪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3期1572-1574,共3页
短QT综合征是新近被认识的一种单基因突变引起的心肌离子通道功能异常所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遗传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眩晕、晕厥或心原性猝死。心电图以ST段变短甚至缺失,T波形态异常,QT间期缩短为特征,常合并心房颤动、恶性心... 短QT综合征是新近被认识的一种单基因突变引起的心肌离子通道功能异常所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遗传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眩晕、晕厥或心原性猝死。心电图以ST段变短甚至缺失,T波形态异常,QT间期缩短为特征,常合并心房颤动、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本病发病率不高,但猝死发生率高,临床影响大。本文综述短QT综合征的定义和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QT间期 猝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晓莉 李雪云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9期714-716,72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 【目的】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更低,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原文传递
氯沙坦对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
10
作者 周兴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105-108,共4页
探讨氯沙坦对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肾功能保护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120名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考组行冠脉介入治疗,实验组行冠脉介入治疗联合氯沙坦治疗,对两组肾功能指标、肾素活性全项指标及CIN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CI... 探讨氯沙坦对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肾功能保护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120名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考组行冠脉介入治疗,实验组行冠脉介入治疗联合氯沙坦治疗,对两组肾功能指标、肾素活性全项指标及CIN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CIN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两组术后SUA、BUN均低于术前(P<0.05),并且实验组低于参考组(P<0.05);参考组治疗后Scr指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AngII高于治疗前(P<0.05);参考组治疗后醛固酮水平、AngⅡ水平及肾素活性等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氯沙坦对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肾功能保护方面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冠心病 冠脉介入治疗 肾功能
下载PDF
PCI术后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用于阿司匹林过敏患者抗血小板治疗1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红 王庆海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9-290,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有阿司匹林过敏史,68岁,因胸痛2h于2016年4月20日10:08入住心血管重症监护室,行心电图检查未见ST-T异常。10:12分复查心电图提示Ⅰ、AVL ST段抬高0.2 mV,Ⅱ、Ⅲ、AVF ST段压低0.1mV,予以吲哚布芬200mg口服、氯吡...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有阿司匹林过敏史,68岁,因胸痛2h于2016年4月20日10:08入住心血管重症监护室,行心电图检查未见ST-T异常。10:12分复查心电图提示Ⅰ、AVL ST段抬高0.2 mV,Ⅱ、Ⅲ、AVF ST段压低0.1mV,予以吲哚布芬200mg口服、氯吡格雷片300 mg嚼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布芬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