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被引量:14
1
作者 汪秋菊 王云秀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5期162-163,共2页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各环节质量的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合理科学布局,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整体素质,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加强各项监测、各环节质量管理。结果管理措施实施一年后,...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各环节质量的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合理科学布局,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整体素质,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加强各项监测、各环节质量管理。结果管理措施实施一年后,工作质量与实施前比较有所提高,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保证为临床提供合格的无菌物品,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 控制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祁英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9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尉氏县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6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3),对照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进行宫体注射缩宫素,观察组此基... 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尉氏县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6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3),对照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进行宫体注射缩宫素,观察组此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记录两组产妇术中与术后24 h出血量以及总出血量,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点以及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但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4.34%)显著高于后者(2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存在高危出血因素的剖宫产产妇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加强子宫肌肉收缩,有效预防产后出血,虽然易出现不良反应,但都可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剖宫产 产后出血
下载PDF
推拿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红杰 《按摩与导引》 2008年第10期33-33,共1页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以慢陆腰痛为主、第三腰椎横突的部位有明显固定性压痛为特点。近年来,笔者根据症状特点及病程的发展变化情况,将其分为虚寒型、寒湿型、瘀阻型。采用推拿、红外线照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以慢陆腰痛为主、第三腰椎横突的部位有明显固定性压痛为特点。近年来,笔者根据症状特点及病程的发展变化情况,将其分为虚寒型、寒湿型、瘀阻型。采用推拿、红外线照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腰椎横突 推拿治疗 临床分析 疗效
下载PDF
基层医院介入性栓塞子宫肌瘤的经验
4
作者 张晓民 毛东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91-391,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基层医院 介入性栓塞 子宫肌瘤
下载PDF
非诺贝特与月见草油联用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郭华艳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4期5004-5004,共1页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与月见草油对高三酰甘油血症疗效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治疗组非诺贝特0.19 g,3次/d+月见草油1.59 g,2次/d;对照组给予烟酸肌醇酯0.49 g,3次/d+月见草油1.59 g,2次/d,观察。结果:非诺贝特与月见草油治疗12周...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与月见草油对高三酰甘油血症疗效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治疗组非诺贝特0.19 g,3次/d+月见草油1.59 g,2次/d;对照组给予烟酸肌醇酯0.49 g,3次/d+月见草油1.59 g,2次/d,观察。结果:非诺贝特与月见草油治疗12周:患者胆固醇下降最为显著,与基线相比较下降45.5%。结论:非诺贝特与月见草油能有效改善高三酰甘油血症代谢异常,明显促进尿尿酸排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月见草油 三酰甘油
下载PDF
三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
6
作者 杨淑芳 《适宜诊疗技术》 2001年第6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三痹汤 类风显性关节炎 免疫功能调节 中医疗法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钾治疗偏头痛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玉涛 宫凤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212-213,共2页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钾 治疗 偏头痛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8
作者 于亚东 李凯 +1 位作者 于民廉 黄亮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64-65,共2页
目的:评价儿童白内障小切口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8眼6岁~13岁儿童先天性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2 a^5 a。结果:38眼术后视力均提高,20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结论:小切口... 目的:评价儿童白内障小切口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8眼6岁~13岁儿童先天性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2 a^5 a。结果:38眼术后视力均提高,20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绝大多数患儿术后视力显著提高并建立良好的视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白内障摘除术 晶状体
下载PDF
硬气管镜下取支气管异物失败原因分析
9
作者 孙慧茹 朱丽雅 +1 位作者 孙红梅 吕明拴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54-54,40,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异物 硬气管镜 取异物失败 原因
下载PDF
儿童局麻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手术效果
10
作者 刘志印 刘素华 孙彦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1年第6期4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局麻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486例患儿在局麻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刮除术。采用1%的卡因鼻腔、鼻咽、口咽表面麻醉,鼻腔内填塞的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表面麻醉。鼻内窥镜经鼻腔进入,腺样体刮匙经口腔进入,监视器... 目的探讨局麻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486例患儿在局麻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刮除术。采用1%的卡因鼻腔、鼻咽、口咽表面麻醉,鼻腔内填塞的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表面麻醉。鼻内窥镜经鼻腔进入,腺样体刮匙经口腔进入,监视器直视下刮匙到达腺样体上部,自上向下后一次刮除。观察有否残留、出血、周边损伤,术毕。结果①手术效果满意221例,占45.5%。②手术效果比较满意253例,占52.1%。③手术效果不满意:7例,占1.4%。④手术失败:5例,占1.0%。结论对年龄较大能配合手术的儿童,局麻鼻内镜下可以完成腺样体刮除术,有方法简单、直观、安全有效并规避了全麻风险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刮除术 局部麻醉 鼻内镜
下载PDF
自制鼻腔填塞物行鼻腔鼻窦手术填塞效果的观察
11
作者 刘志印 刘素华 杜美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1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目的观察鼻腔鼻窦手术后用自制明胶海绵填塞物行术区填塞的效果,寻找有效、经济的鼻腔填塞材料。方法 205例鼻腔鼻窦手术,术后用自制明胶海绵+抗生素与激素软膏填塞术腔,观察填塞效果。结果填塞物对控制术区出血的效果:填塞有效:113例,... 目的观察鼻腔鼻窦手术后用自制明胶海绵填塞物行术区填塞的效果,寻找有效、经济的鼻腔填塞材料。方法 205例鼻腔鼻窦手术,术后用自制明胶海绵+抗生素与激素软膏填塞术腔,观察填塞效果。结果填塞物对控制术区出血的效果:填塞有效:113例,占55.1%;填塞效果不佳:87例,占42.4%;填塞失败:5例,占2.4%。填塞物对局部抗炎抗水肿的效果:抗炎有效:147例,占71.7%,效果不明显:46例,占22.4%,无效或加重:12例,占5.9%。结论自制明胶海绵填塞物进行术腔填塞,达到止血和减少疼痛效果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手术 鼻腔填塞物 可吸收明胶海绵
下载PDF
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天森 齐昆青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3期76-77,共2页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并进行疗效对比。方法 4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随机给予二甲双胍片500 mg,2次/d,即二甲双胍组(24例),给予罗格列酮片4 mg,1次/d,即罗格列酮组...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并进行疗效对比。方法 4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随机给予二甲双胍片500 mg,2次/d,即二甲双胍组(24例),给予罗格列酮片4 mg,1次/d,即罗格列酮组(24例),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结果在两组患者取得相当降糖疗效基础上,二甲双胍组和罗格列酮在治疗后空腹和馒头餐后C肽水平均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IR亦有降低,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两药物治疗前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未见显著差异,但二甲双胍在降低餐后胰岛素、改善IR方面没有罗格列酮明显。结论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都可降低IR和改善β细胞功能,但罗格列酮降低IR优于二甲双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罗格列酮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天森 杜玉勤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5期151-151,共1页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研究方向。方法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对148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药内服。结果综合辩证施治1个疗程结束后,119例患者疗效显著,随防一年,121例患者血糖下降到正常范围内。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效果良好,值...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研究方向。方法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对148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药内服。结果综合辩证施治1个疗程结束后,119例患者疗效显著,随防一年,121例患者血糖下降到正常范围内。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中药治疗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关于审因论治的认识 被引量:16
14
作者 马冠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7-637,641,共2页
病因是疾病的启动因素,审因论治在临床诊疗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诊疗模式,故忽视、无视审因论治都是不可取的。从省视、充实病因学说的内涵做起,逐病逐候审求病因,将每一病候的病因具体化,是提高审因论治水平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审因论治 病因 病因学说 诊疗模式
下载PDF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天森 齐昆青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27期23-23,共1页
UKPDS(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证实,严格控制血糖使之达到理想水平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首要基本措施。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为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缺陷㈨,胰岛B细胞的功能紊乱在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自然病程中起重要作用... UKPDS(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证实,严格控制血糖使之达到理想水平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首要基本措施。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为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缺陷㈨,胰岛B细胞的功能紊乱在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自然病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强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关于对症治疗的认识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冠军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10期72-73,共2页
对症治疗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诊治模式,有助于完善中医诊治体系,需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深入地探索。
关键词 对症治疗 症状 诊治模式 四维一体
下载PDF
对艾滋病中医病因的认识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冠军 董少群 +4 位作者 杨宝华 杨淑芳 赵崇信 杨大勇 李超杰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817-818,共2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的中医病因和命名。方法:分析艾滋病病因、致病特点。结果:艾滋病符合湿邪治病的特点。结论:艾滋病病因为外邪,宜命名为异湿。
关键词 艾滋病 中医病因 异气 异湿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大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81例患者中,痊愈62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77%;对照组81例患者中,痊愈40例,有效2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3.95%。两组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法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临床 效果 西医
下载PDF
奚九一教授治疗脉管炎临床经验简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旭 蒋士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年第10期100-100,共1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脉管病医疗中心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脉管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奚九一教授,年近九旬。从事治疗、研究脉管病60年。奚老治学严谨,善思敏悟,深谙经典奥旨,独具匠心。笔者承蒙教诲,今就其治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脉管病医疗中心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脉管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奚九一教授,年近九旬。从事治疗、研究脉管病60年。奚老治学严谨,善思敏悟,深谙经典奥旨,独具匠心。笔者承蒙教诲,今就其治疗脉管炎一病之临床经验加以整理,述其梗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奚九一 脉管炎 中医药疗法 经验传承
下载PDF
张仲景相反相成配伍方法浅谈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冠军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38-1139,共2页
《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将2种或2种以上性味功能不同,甚至相反的药物配合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起相反相成的治疗作用是其配伍的一大特色。
关键词 相反相成 配伍方法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性味功能 药物配合 相互制约 治疗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