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年某医院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林传忠 许书慧 吴多荣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2354-2355,共2页
目的了解某院病原菌的耐药率,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和控制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06年1~12月从临床标本分离确认的1459株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耐药率统计。结果绿脓杆菌临床分离率23.5%,占首位,其次是大... 目的了解某院病原菌的耐药率,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和控制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06年1~12月从临床标本分离确认的1459株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耐药率统计。结果绿脓杆菌临床分离率23.5%,占首位,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占16.9%和肺炎克雷伯菌,占10.8%。绿脓杆菌对所有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耐药,以头孢菌素尤甚,呈高耐药率和多重耐药性,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18.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发生率为59%和62%。MRSA、MRSE和MRSH的耐药率分别为28.5%、57.9%和63.7%。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3.3%,麦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重视病原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细菌扩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耐药监测 绿脓杆菌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关大权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21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56例(1381只眼)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门诊定期复查3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1051只眼(76.1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56例(1381只眼)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门诊定期复查3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1051只眼(76.1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安全、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小切口 人工晶体
下载PDF
肾内科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绥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针对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比较。方法:对近5年在我院住院的260例肾内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院内感染发病率,并对病原菌的分布比率及部位进行分析。结果:在肾内科住院的260名患者中,共有52例出现院内感染,... 目的:针对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比较。方法:对近5年在我院住院的260例肾内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院内感染发病率,并对病原菌的分布比率及部位进行分析。结果:在肾内科住院的260名患者中,共有52例出现院内感染,总感染率19.80%。在不同疾病感染率比较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比率最高,达到了32.00%。在对感染部位的分析中,呼吸道感染比率最多,占68.84%。这些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3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97株,占69.07%;革兰氏阳性菌123株,占28.60%;真菌10株,占2.33%。结论: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感染率高,临床应高度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肾病患者 医院感染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经济视角下提升公立医院品质浅析
4
作者 曾若 《卫生经济研究》 2012年第9期24-26,共3页
根据杠杆原理,公立医院品质要素包括:公立医院品质、政策、政府投入和医疗收支结余。文章通过分析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医疗服务公共品产供模式的选择作了分析,论述提升公立医院品质的因素,包括政府投入水平和投入方式、医疗服务收费... 根据杠杆原理,公立医院品质要素包括:公立医院品质、政策、政府投入和医疗收支结余。文章通过分析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医疗服务公共品产供模式的选择作了分析,论述提升公立医院品质的因素,包括政府投入水平和投入方式、医疗服务收费水平、物化劳动价格的院前约束,以及医保支付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品质 医疗服务产供模式
下载PDF
解决公立医院改革内动力缺乏的经济学思考
5
作者 曾若 《卫生经济研究》 2014年第5期12-14,共3页
公立医院员工参与新医改的态度与行动,对助推公立医院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从经济角度剖析公立医院改革内动力缺乏现象,提出解决公立医院直面的矛盾来推动新医改的进程,希望能实现"发展医院、服务患者"的目标。
关键词 内动力 价值补偿机制 改革与治理
下载PDF
免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陈彬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8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免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2013年11月免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同期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ing appendectomy, OA)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 目的:探讨免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2013年11月免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同期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ing appendectomy, OA)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LA观察组中转开腹4例(肠管明显胀气1例,阑尾解剖困难并系膜出血2例,合并盲肠癌1例), OA对照组全部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均无残端漏及腹腔内继发性出血, LA观察组和OA对照组术后残留脓肿2例及5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观察组较OA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住院综合费用高,但其术中出血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总住院日短。结论免钛夹LA治疗有创伤小、切口不易感染且美容、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其经济、简单、安全,能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
下载PDF
利用药物经济学完善医院药事管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7
作者 鲁团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28-31,共4页
分析药物经济学完善医院药事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的300份病历进行观察,按照是否实施药物经济学评价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150份,对照组未实施药物经济学评价,干预组实施药物经济学评价。比较两组的药物平... 分析药物经济学完善医院药事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的300份病历进行观察,按照是否实施药物经济学评价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150份,对照组未实施药物经济学评价,干预组实施药物经济学评价。比较两组的药物平均价格、患者平均治疗费用、用药安全性情况。对300份病历开展药物间接成本、总成本、有效率和成本-效果分析。制定调查问卷对100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临床合理用药、合理配置资源、控制药物成本、合理制定病历。结果 实施后工作人员的临床合理用药、合理配置资源、控制药物成本、合理制定病历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药物平均价格、患者平均治疗费用、不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施后间接成本、总成本下降,有效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比(C/E)从10209.75下降至7220.39。结论 医院药事管理中使用药物经济学能够提高药事管理质量,合理控制药物成本,提高治疗有效率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 医院药事管理 用药安全性 成本-效果
下载PDF
2012—2021年海南地区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邓茜 谭惠 +5 位作者 张雪梅 万科成 陆雄富 朱厚才 杨子江 霍开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9-344,共6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RTI)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诊治儿童AR TI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21年12月在海南省多家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ARTI患儿,采用间接免疫... 目的分析海南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RTI)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诊治儿童AR TI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21年12月在海南省多家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ARTI患儿,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血清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嗜肺军团菌(Lp)、Q热立克次体(COX)9种病原体的IgM抗体,某种病原体IgM抗体阳性定义为该种病原体感染,对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符合入选条件患儿共59312例,IgM阳性患儿检出率为37.69%(22357/59312)。FluA、FluB、RSV、ADV、PIV的IgM阳性占总阳性率的35.23%(9953/28255);前3位病原体Mp、FluB、PIV阳性占IgM总阳性率86.54%(24451/28255),其检出率分别为28.58%(16953/59312)、9.50%(5636/59312)、3.14%(1862/59312)。4039例检出双重病原体,最常见的组合为Mp+FluB。各季节间比较,FluA、FluB、ADV、Cp和Lp在春季检出率最高,在秋季检出率最低;PIV、Mp和COX在夏季检出率最高,在冬季检出率最低。RSV在夏季检出率最高,在秋季检出率最低。2012—2021年期间2013年IgM阳性检出率最高(78.65%),2021年最低(15.72%),10年间各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海南地区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各有其季节性,可以针对其流行特征制订相应的防护措施,应对儿童高发季节的呼吸道病原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原体 儿童
下载PDF
超声图像对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HER-2表达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吴育杰 刘春荣 +1 位作者 林秀荣 许海娜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76-79,88,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超声图像特征的预测模型,并探讨该模型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0年6月于屯昌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26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时超声图像特... 目的建立基于超声图像特征的预测模型,并探讨该模型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0年6月于屯昌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26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时超声图像特征,并收集患者入院治疗后1年的HER-2表达情况,根据患者HER-2表达分为阳性组(67例)和阴性组(5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s回归方程分析影响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HER-2表达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基于超声图像特征的预测模型,分析其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HER-2表达的价值。结果单变量分析显示阳性组乳腺导管原位癌级别、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边缘毛刺、内部微钙化、腋窝淋巴结转移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2、5.911、4.456、2.363、8.374、10.730,P均<0.05);Logistics分析显示高临床分期乳腺导管原位癌、边缘毛刺、内部微钙化、腋窝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HER-2表达的影响因素(OR=0.073、1.448、0.550、0.481,P均<0.05);列线图分析显示该预测模型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HER-2表达的C-index为0.732,校正曲线显示预测可能性绝对误差为0.042。结论边缘毛刺、内部微钙化、高临床分期乳腺导管原位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HER-2表达的影响因素,基于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可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HER-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特征 乳腺导管原位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李小蕾 王冰 王芬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850-85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屯昌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56例老年T2DM合并DPN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收治的263例单纯老年T2DM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屯昌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56例老年T2DM合并DPN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收治的263例单纯老年T2DM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调查患者生存质量,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FoP-Q-SF)调查患者疾病进展恐惧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调查患者焦虑状况,密歇根神经病变问卷(MNSI)调查患者神经病变严重程度。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DSQL各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FoP-Q-SF得分≥34分、心理功能失调及焦虑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MNSI总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有固定照顾者(β=-0.633;P<0.001)、年龄(β=0.287;P<0.001)、自评疾病经济负担(β=0.226;P<0.001)、疾病进展恐惧(β=0.648;P<0.001)、焦虑(β=0.513;P<0.001)、MNSI得分(β=0.578;P<0.001)及疼痛性DPN(β=0.715;P<0.001)是影响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DSQL得分的相关因素,其共同解释生活质量62.50%的变异。结论老年T2DM合并DPN患者生活质量较无并发症者普遍下降,除年龄、自评疾病经济负担、神经病变严重程度及疼痛性DPN外,疾病进展恐惧感、焦虑等心理障碍也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此外,拥有固定照顾者的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乳腺实性包块声像图特征与影响诊断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嗣泽 陈瑞兰 +1 位作者 刘光清 陈树寰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62-63,共2页
乳腺实性包块不同声像图特征是鉴别病变性质的基础。我们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1月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166例女性患者173个病灶的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成像对乳腺实性包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和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报告如下。
关键词 声像图特征 诊断因素 包块 实性 乳腺 诊断准确性 病变性质 女性患者
下载PDF
蛋白质芯片与ELISA法对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12
作者 云天英 覃西 +3 位作者 钱士匀 谢富生 黄黎明 夏立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55-56,共2页
分别应用蛋白质芯片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析100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34例肝硬化患者、32例肝炎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的水平。发现采用蛋白质芯片联合检测CA199、AF... 分别应用蛋白质芯片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析100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34例肝硬化患者、32例肝炎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的水平。发现采用蛋白质芯片联合检测CA199、AFP及CEA等3项指标对PHC的诊断阳性率为78.00%,特异性为82.19%;而采用ELISA法结果分别为78.00%和75.34%。两者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2.95%。提示蛋白质芯片可以作为PHC早期筛查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芯片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肝肿瘤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40例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正兴 林坚平 +1 位作者 颜约军 何盛为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螺旋钉固定对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屯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2组同时给予... 目的观察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螺旋钉固定对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屯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2组同时给予在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组予以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PFNA)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如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短、术中出血量,对患者平均住院天数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且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缩短(1.3±0.75)h、切口较短(5.11±0.21)cm、术中出血量减少(244.53±130.34)m L、平均住院天数减少(12.43±2.92)d、而且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Harris评分),2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上,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方法,且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快,可作为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内固定 骨质疏松 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海南省2012-2021年儿童RSV急性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海梅 张宇庆 +9 位作者 蔡思铭 谭晓宇 张雪梅 万科成 陆雄富 朱厚才 杨子江 刘嘉宇 杜宇昂 霍开明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8期833-838,共6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诊治儿童RSV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海南省多家医院住院治疗的59312例ARTI患儿的临床资料,对RSV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 目的分析海南省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诊治儿童RSV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海南省多家医院住院治疗的59312例ARTI患儿的临床资料,对RSV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RSV、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腺病毒、Q热立克次体、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等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结果59312例ARTI患儿的RSV-IgM阳性率为2.07%(1226/59312)。2016—2018年RSV-IgM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并在2017年、2018年达到高值,分别为4.46%、5.20%,随后呈下降趋势。男性ARTI患儿的RSV-IgM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2.21%vs 1.82%;χ^(2)=10.714,P<0.001)。夏季ARTI患儿RSV-IgM阳性率最高(2.59%),秋季最低(1.70%)。1226例RSV-IgM阳性患儿中,单纯RSV-IgM阳性485例(39.56%),混合感染741例(60.44%)。其中合并1种其他病原体感染505例(41.19%),合并2种其他病原体感染191例(15.58%),合并3种其他病原体感染45例(3.67%)。对于RSV-IgM阳性患儿,以临床诊断为肺炎的占比最高,以咳嗽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混合感染患儿发热的发生率高于单一RSV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2012—2021年住院ARTI患儿RSV-IgM总阳性率为2.07%。RSV感染以夏季发病率最高,秋季发病率最低。各年龄段均有RSV感染发生,其中婴儿期RSV感染率最高,学龄期最低。男性RSV感染率高于女性。RSV感染常合并1种病原体感染,多为肺炎支原体。RSV感染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发热、鼻塞、流涕、喘息和气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 儿童 海南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对患者血液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温泽云 何祥英 +1 位作者 王吾勇 吴微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5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屯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屯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患者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均治疗6周。结果观察组自愿退出、失访、与治疗方案不符各1例,对照组失访、中途退出各1例,均予以剔除。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眩晕症状评分简化量表(VSS-SF)、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切全血黏度(HBV)、中切全血黏度(MBV)、低切全血黏度(LB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4.89%比10.42%,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疗效良好,能降低患者的眩晕症状评分、血液黏度和脑损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眩晕 银杏达莫 倍他司汀 临床疗效 血液黏度 眩晕症状评分
下载PDF
米力农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绥标 康福新 +1 位作者 陈梁 王咸安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6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米力农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血管紧张... 目的探讨米力农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地高辛、硝酸酯类药物及适量利尿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注射液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65.79%)和总有效率(97.37%)明显提高,无效率(2.63%)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排血量(CO)和每搏输出量(SV)明显提高,而左房舒张期内径(LAD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 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肾素(PRA),醛固酮(ALD)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米力农能有效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并改善心功能相关指标,其机制与调节血清中PRA,ALD,AngⅡ及NT-pro BNP,hs-CR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力农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加重期 临床疗效 心功能
下载PDF
两种鼻腔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对比性探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大明 王翔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808-810,共3页
目的比较鼻腔扩容术与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内镜下鼻腔扩容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鼻腔扩容术与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内镜下鼻腔扩容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治疗并发症情况,并调查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2%)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P<0.05)。两组均无鼻漏和前颅底损伤出现,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5.65%)高于对照组(73.91%)(P<0.05)。结论与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比,鼻腔扩容术对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更优,并发症少,患者更易接受,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扩容术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鼻中隔偏曲
下载PDF
分级式急诊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候诊时间及救治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林花 曾艳 +1 位作者 李秋 王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2期358-360,共3页
目的研究分级式急诊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候诊时间及救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屯昌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8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根据CTAS标准进行分级,... 目的研究分级式急诊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候诊时间及救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屯昌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8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根据CTAS标准进行分级,采用颜色标识法对不同等级患者进行对应急诊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分诊。比较两组就诊率、病情判断正确率、抢救成功率及候诊时间。结果观察组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11例,Ⅳ级13例,Ⅴ级16例。对照组一般34例,危重6例。观察组就诊率、病情判断正确率及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7.92%、93.75%、100.00%与对照组87.50%、77.50%、87.50%比较均较高,其中病情判断正确率、抢救成功率以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随分级上升(Ⅴ→Ⅳ→Ⅲ→Ⅱ→Ⅰ),患者候诊时间呈递减趋势,对照组危重患者候诊时间低于一般患者,观察组总候诊时间(15.33±2.95)min与对照组(18.02±3.77)min比较显著较低(P<0.05)。结论分级式急诊护理针对患者实际情况最大程度优化急诊资源配置,缩短候诊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并有助于提高就诊率及病情判断准确性,是较为可行的急诊分诊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式护理 急性胰腺炎 候诊时间 救治成功率
下载PDF
血清酸性鞘磷脂酶联合FIB-4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肝纤维化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虞佩儒 方团育 +2 位作者 刘正金 温泽云 莫奇锦 《肝脏》 2021年第12期1391-139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酸性鞘磷脂酶(ASMase)联合肝纤维化指数(FIB-4)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肝纤维化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海南省屯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NAFLD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分为早... 目的探讨血清酸性鞘磷脂酶(ASMase)联合肝纤维化指数(FIB-4)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肝纤维化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海南省屯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NAFLD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分为早期肝纤维化组(n=74例)和无纤维化组(n=52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以及血清ASMase水平和FIB-4指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AFLD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肝纤维化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ASMase水平和FIB-4指数预测NAFLD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ASMase水平和FIB-4指数分别为(58.49±9.15)nmol/L,(0.82±0.13),均高于无肝纤维化组的(44.06±7.63)nmol/L,(0.65±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肝纤维化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构成比以及年龄、腰围、糖尿病病程、平均动脉压、血清血糖、尿素氮、尿酸、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ALt、AST、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小板、碱性磷酸酶构成比与无肝纤维化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组体质指数(BMI)、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与无肝纤维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SMase、FIB-4指数、BMI均是NAFLD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31、3.501、3.114,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ASMase水平和FIB-4指数预测NAFLD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肝纤维化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50.73 nmol/L和0.68,灵敏度分别为83.78%和81.08%,特异度分别为71.15%和80.77%,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4和0.838,二者联合的灵敏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83.78%,98.08%和0.874。结论NAFLD合并糖尿病早期肝纤维患者血清ASMase水平和FIB-4指数均异常升高,二者均是NAFLD合并糖尿病早期肝纤维的独立危险因素,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可作为预测NAFLD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肝纤维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LD 糖尿病 肝纤维化 酸性鞘磷脂酶 FIB-4指数
下载PDF
毫针联合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安 梁超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第9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毫针联合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毫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 目的:探讨毫针联合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毫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Oswestry评分和JOA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Oswestry评分和JOA评分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L-6、CRP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毫针联合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VAS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针 腹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