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丽 郭爱桃 韦立新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3-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1999—2011年间经病理诊断的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患者,复习其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进行随访,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加以分析。结果 12年中诊断膀... 目的探讨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1999—2011年间经病理诊断的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患者,复习其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进行随访,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加以分析。结果 12年中诊断膀胱癌患者4 325例,其中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4例(0.09%),均为男性,年龄45~68岁,临床上均表现为肉眼血尿。行膀胱全切术。4例外观各不相同,表现为平坦浸润型、乳头状、息肉样及溃疡型。组织学上3例为单纯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多个脉管内可见癌栓,其中2例伴神经侵犯及多处淋巴结转移;另1例为经典型尿路上皮癌,仅局灶见微乳头变异型成分;诊断时4例中2例为pT4期,1例为pT3期,1例为pT2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4例肿瘤细胞HER-2均呈强阳(+)。结论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特征的高级别癌,具有高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易发生淋巴、血管转移,预后差。HER-2蛋白强(+)可能与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 HER-2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9例浸润播散方式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东关 高虹 +3 位作者 孙希印 周晓秋 王琳琳 李新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在脑组织内浸润播散的方式。方法复习9例PCNSL的临床病理资料,重点观察其在脑组织内浸润播散方式。结果 9例PCNSL中8,例为手术标本,1例为尸解标本,病...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在脑组织内浸润播散的方式。方法复习9例PCNSL的临床病理资料,重点观察其在脑组织内浸润播散方式。结果 9例PCNSL中8,例为手术标本,1例为尸解标本,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位年龄57岁,观察到3种基本浸润和播散方式:(1)沿血管周隙浸润,破坏血管周隙在血管周围浸润,侵入血管壁呈血管炎状改变,使血管腔闭塞。(2)沿神经束间浸润,在大脑灰质层和小脑分子层形成单个或数个细胞与脑表面垂直的条索向脑表面软脑膜下浸润。(3)上述两种方式浸润的瘤细胞最终进入脑皮质浅层和蛛网膜下腔。结论 PCNSL沿血管周隙、血管周围、神经纤维间隙等结构浸润至脑皮层浅层和蛛网膜下隙,并进一步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淋巴瘤 浸润 播散
下载PDF
与癌并发的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希印 刘海燕 +2 位作者 王春香 刘兆军 李新功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7期3140-3142,共3页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可以发生在胃、小肠、食管、结直肠以及肠系膜、肝等胃肠道外组织。GIST与Kit基因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突变有关,临床实践证实,甲磺酸伊马替尼对其有治疗效果。GIST多与其他...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可以发生在胃、小肠、食管、结直肠以及肠系膜、肝等胃肠道外组织。GIST与Kit基因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突变有关,临床实践证实,甲磺酸伊马替尼对其有治疗效果。GIST多与其他肿瘤并发,大部分是在胆囊切除手术及胃癌、食管癌、肠癌等的根治手术中被发现。该文将与癌并发的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消化道癌 病理学特征
下载PDF
IgG4相关硬化性胰腺炎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希印 薄杰 +1 位作者 王东关 李新功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IgG4相关硬化性胰腺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IgG4相关硬化性胰腺炎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HE染色病变胰腺组织中显示胰腺腺泡的萎缩和破坏,纤维组织增生,小叶间质席... 目的探讨IgG4相关硬化性胰腺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IgG4相关硬化性胰腺炎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HE染色病变胰腺组织中显示胰腺腺泡的萎缩和破坏,纤维组织增生,小叶间质席纹状硬化,并伴有淋巴组织增生、大量成熟的浆细胞浸润及闭塞性静脉炎。免疫表型:浆细胞呈IgG、IgG4(+),该2例浆细胞IgG4计数平均为121个/HPF和84个/HPF,IgG4(+)/IgG(+)比值分别为40%及47%。结论 IgG4相关硬化性胰腺炎是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的一部分,主要累及胰腺,也可累及胆管、泪腺、涎腺、乳腺、甲状腺等器官,病理诊断需与胰腺的炎性假瘤、局灶性淋巴组织增生、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硬化性胰腺炎 IgG4阳性 浆细胞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高虹 孙希印 《罕少疾病杂志》 2004年第4期15-17,F002,共4页
目的 研究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特征。 方法 对7例胃肠道外间质瘤作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结果 7例胃肠道外间质瘤基本细胞类型为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免疫表型特征为:CD1177例(100%)胞... 目的 研究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特征。 方法 对7例胃肠道外间质瘤作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结果 7例胃肠道外间质瘤基本细胞类型为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免疫表型特征为:CD1177例(100%)胞质全部强阳性表达,CD345例(71.4%)阳性,S-100蛋白2例(28.6%)阳性,SMA均为阴性。 结论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依据,推测胃肠道外间质瘤可能起源于一种非定向分化的、原始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外间质瘤 CD117 CD34
下载PDF
肺鳞状细胞癌肺泡腔隙充填生长方式的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董艳光 李新功 +11 位作者 朱翠蓉 鲁兴湘 高虹 吴起嵩 耿振宏 徐志秀 魏超 孙希印 周晓秋 王东关 胡营营 常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1-243,共3页
关键词 肺肿瘤 鳞状细胞癌 预后 病理学
下载PDF
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廖贵清 李国永 +1 位作者 蔡斌 周晓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60-262,273,共4页
目的观察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的组织学特征。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每组12只。放疗组用60Co机照射大白兔下颌骨,5.4G y/次,隔日1次,共5次,总剂量为27 Gy。3个月后在两组动物下颌骨的双侧截骨处安装牵... 目的观察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的组织学特征。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每组12只。放疗组用60Co机照射大白兔下颌骨,5.4G y/次,隔日1次,共5次,总剂量为27 Gy。3个月后在两组动物下颌骨的双侧截骨处安装牵张器,经5 d延迟期后开始牵张,速率为1 mm/d,0.5 mm/次,2次/d,连续7 d,共延长下颌骨7mm。分别在固定期的第4、6周处死动物12只,取下颌骨双侧新生骨痂行组织学检查,观察其成骨特征。结果组织学观察显示,牵张区以膜内成骨为主,放疗组有更多的软骨形成,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较未放疗组新骨骨小梁细小,稀疏。结论放射损伤区牵张成骨是可行的,但成骨质量较差,成骨方式以膜内成骨为主,放射线促进了软骨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放射疗法 组织学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温黎 付静 +1 位作者 吕维 李新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4-736,共3页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 微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廖贵清 李国永 +1 位作者 周晓秋 蔡斌 《广东牙病防治》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每组12只。放疗组采用60Co放疗机照射兔下颌骨,5.4Gy/次,隔日1次,共5次。3个月后在2组兔下颌骨的双侧截骨处安装牵张器,经5d... 目的探讨建立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每组12只。放疗组采用60Co放疗机照射兔下颌骨,5.4Gy/次,隔日1次,共5次。3个月后在2组兔下颌骨的双侧截骨处安装牵张器,经5d延迟期后开始牵张,速率为1mm/d,0.5mm/次,每日2次,连续7d,共延长下颌骨7mm。固定期的第0、4、6周摄下颌骨侧位X线片。固定期的第4、6周分别取出下颌骨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兔对放疗和牵张成骨术耐受良好,未见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X线片有新骨形成,未见死骨;组织学观察见放疗组较未放疗组有更多软骨形成。结论兔是一种用于建立放射损伤区牵张成骨模型的良好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放疗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在皮肤附属器肿瘤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新功 孙莉 +3 位作者 高虹 周晓秋 孙希印 徐志秀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5期359-362,共4页
目的:观察7种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s,CK)在皮肤附属器肿瘤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9例不同皮肤附属器肿瘤进行CK7(K72.2)、CK8(C-51)、CK10(DE-K10)、CK14(LL002)、CK17(E3)、CK18(DC10)、CK19(KS19.1)标... 目的:观察7种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s,CK)在皮肤附属器肿瘤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9例不同皮肤附属器肿瘤进行CK7(K72.2)、CK8(C-51)、CK10(DE-K10)、CK14(LL002)、CK17(E3)、CK18(DC10)、CK19(KS19.1)标记,观察不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模式。结果:49例皮肤附属器肿瘤中7种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有所不同。毛发分化的肿瘤中CK表达多数较弥漫;而汗腺分化的肿瘤中,不同CK表达位置明显不同,每种肿瘤各有特点。结论:综合分析CK1018表达情况,可能有助于汗腺肿瘤与毛囊肿瘤的鉴别,CK10-18+支持为汗腺肿瘤,CK10+18-支持为毛囊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 皮肤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新功 孙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27-128,共2页
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淋巴瘤,可能来源于浆细胞样树突细胞,与EB病毒感染无关。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可发生于各年龄组,多数为中老年。临床表现为孤立性、多发性肿块、结节或斑块,可呈挫伤样或形成溃疡。可迅速累及淋... 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淋巴瘤,可能来源于浆细胞样树突细胞,与EB病毒感染无关。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可发生于各年龄组,多数为中老年。临床表现为孤立性、多发性肿块、结节或斑块,可呈挫伤样或形成溃疡。可迅速累及淋巴结、软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过程凶险。组织学有一定特点,免疫组化CD56和CD4阳性。尽管患者最初对各种化疗方案多有较好反应,但均很快复发。发病年龄≤40岁、仅有皮肤损害、>50%的肿瘤细胞表达TdT时,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皮肤肿瘤 NK细胞 母细胞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表达在诊断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辉 李新功 高虹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245-246,310,共3页
目的观察7种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38例基底细胞癌和20例正常皮肤进行Cytokeratin7(K72.2)、Cytokeratin8(C-51)、Cy... 目的观察7种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38例基底细胞癌和20例正常皮肤进行Cytokeratin7(K72.2)、Cytokeratin8(C-51)、Cytokeratin109(DE-K10)、Cytokeratin14(LL002)、Cytokeratin17(E3)、Cytokeratin18(D10)、Cytokeratin19(KS19.1)标记,观察不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结果4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包括高分化癌36例,中分化癌5例)和38例基底细胞癌中,7种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有所不同,鳞状细胞癌显示CK10+/18+/19-;基底细胞癌为CK10-/18-/19+。结论有选择地检测一组CK的联合表达,有助于皮肤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 皮肤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子宫内膜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青 王琳琳 +6 位作者 周晓秋 孙希印 李红静 燕丽 刘丽丽 王若涵 李新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8-460,共3页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诊断和起源。方法对1例子宫内膜发生的子宫内膜样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7岁。子宫腔内见一菜花样肿物,大小4 cm×3 cm&...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诊断和起源。方法对1例子宫内膜发生的子宫内膜样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7岁。子宫腔内见一菜花样肿物,大小4 cm×3 cm×2 cm,侵达肌壁。镜检:瘤组织由子宫内膜样腺癌及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成分混合构成,子宫内膜样腺癌占70%,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占30%,两种肿瘤成分相互掺杂。免疫表型:腺癌成分表达CK、CA125、ER、PR,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成分表达Syn、CgA,Ki-67增殖指数为60%。术后随访7个月,患者无复发、转移。病理诊断为子宫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型,Ⅲ级)。结论子宫内膜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较罕见,其两种成分可能为多潜能细胞向两个方向分化的结果,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混合性 病理学
下载PDF
P-gp、GST-π、TopoⅡ、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希印 周晓秋 +1 位作者 高虹 李新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TopoⅡ)和P53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ElivisionTMplus免疫组化法对28例乳腺癌进行检测。结果:正常乳腺组织P-gp、GST-π表达阳性颗粒位于细胞质或(和)细胞膜,...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TopoⅡ)和P53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ElivisionTMplus免疫组化法对28例乳腺癌进行检测。结果:正常乳腺组织P-gp、GST-π表达阳性颗粒位于细胞质或(和)细胞膜,TopoⅡ阳性颗粒定位于胞核,p53无阳性表达。乳腺癌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强度及p53蛋白的表达率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结论:P-gp、GST-π、TopoⅡ和p53的表达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53蛋白的表达与P-pg表达呈正相关,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糖蛋白 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 拓扑异构酶 蛋白质P5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膀胱肉瘤样癌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 被引量:6
15
作者 路继儒 李新功 +4 位作者 郑汝强 袁智 燕在春 来晓东 李庆刚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78-380,共3页
目的提高对膀胱肉瘤样癌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例膀胱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2例患者均有肉眼血尿或伴有膀胱刺激症,膀胱镜检查为实体瘤,表面有坏死组织;病理表现,肿瘤主要由移行上皮癌细胞和恶性间叶细胞(... 目的提高对膀胱肉瘤样癌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例膀胱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2例患者均有肉眼血尿或伴有膀胱刺激症,膀胱镜检查为实体瘤,表面有坏死组织;病理表现,肿瘤主要由移行上皮癌细胞和恶性间叶细胞(梭形或多形性细胞)组成,之间可见移行过渡;免疫组化CK(+)、CEA(+)、SMA(+)。结果2例Ⅰ期治疗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常规膀胱灌注,1例术后5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及多处转移;1例半年后复发改行部分膀胱切除,至今健在。结论膀胱肉瘤样癌是一种高度恶性、预后差的肿瘤。确诊需依赖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早期诊断和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肉瘤样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弥漫性淀粉样变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希印 高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淀粉样变病 弥漫性 免疫异常 东营市人民医院 发病 患者 代谢性疾病 结论 国外学者 机体
下载PDF
皮肤淋巴瘤分类的进展
17
作者 李新功 温黎 王东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12期1087-1089,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淋巴瘤 分类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 EORTC 肿瘤病理学 造血组织肿瘤 WHO 病理医生
下载PDF
Ki-67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希印 高虹 《解剖与临床》 2003年第4期215-216,共2页
目的:探讨Ki-67在胃癌和癌旁黏膜上皮中的表达、分布特征及其在胃癌组织发生学上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胃腺癌与癌旁伴异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Ki-67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胃腺癌与癌旁伴高、... 目的:探讨Ki-67在胃癌和癌旁黏膜上皮中的表达、分布特征及其在胃癌组织发生学上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胃腺癌与癌旁伴异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Ki-67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胃腺癌与癌旁伴高、中增殖型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Ki-67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Ki-67是一种较好的癌前标志物,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和高、中增殖型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胃癌 癌旁组织 基因表达 肿瘤 胃黏膜
下载PDF
食管息肉型癌肉瘤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希印 高虹 《罕少疾病杂志》 2003年第6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息肉型癌肉瘤 手术治疗 病理检查
下载PDF
原发性子宫脂肪肉瘤1例
20
作者 燕丽 李青 +2 位作者 王琳琳 李红静 李新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3-504,共2页
患者女性,38岁。因盆腔包块逐渐增大8年,近期超声检查提示子宫肌瘤变性2个月入院。既往月经规律,色量正常,无痛经。现处产后23个月,哺乳期,产后8个月时月经复潮,色量同往,无痛经。8年前外院彩超提示“子宫肌瘤”,直径约1 cm,无腹痛,无... 患者女性,38岁。因盆腔包块逐渐增大8年,近期超声检查提示子宫肌瘤变性2个月入院。既往月经规律,色量正常,无痛经。现处产后23个月,哺乳期,产后8个月时月经复潮,色量同往,无痛经。8年前外院彩超提示“子宫肌瘤”,直径约1 cm,无腹痛,无阴道异常出血,未行特殊处理,此后每年复查子宫+附件彩超1~2次,显示肿瘤逐渐增大。2个月前体检提示肌瘤存在变性可能,不伴头晕、心慌、尿频、排尿困难等。今入院后彩超显示子宫前位,形态失常,肌层回声不均质,后壁见一高回声结节,大小5.2 cm×4.4 cm×3.9 cm,内膜厚约0.5 cm,子宫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包块。提示子宫肌瘤,脂肪变性可能。肝、胆、胰、脾、肾超声及胸片检查未见异常。妇科体检: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阴道壁光滑,分泌物可。子宫颈光滑。无抬举痛及摇摆痛。双合诊示子宫如70余天妊娠大。右后壁扪及包块,大小5 cm×4 cm,活动度可,无明显压痛。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包块,无压痛。术中见子宫如孕70天大小,子宫后壁外突有一直径5 cm的肿物,双侧附件未见异常。遂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肿物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脂肪肉瘤 原发性 病例报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