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改变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汝宏 丛志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25-226,共2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不同时期血清脂蛋白 ( a) [L P( a) ]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 OXL DL)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 78例脑梗死患者及 3 0名健康对照者 ,用 EL 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其血清 L P( a)和 OXL DL 水平。结果 ...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不同时期血清脂蛋白 ( a) [L P( a) ]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 OXL DL)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 78例脑梗死患者及 3 0名健康对照者 ,用 EL 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其血清 L P( a)和 OXL DL 水平。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较对照组血清 L P( a)、OXL DL 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P<0 .0 5 ) ,而急性期较恢复期明显升高 ( P<0 .0 5 )。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 L P( a)和 OXL DL 水平升高 ,急性期更明显 ,因此抗氧化剂可用于治疗脑梗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脂蛋白(a)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治疗
下载PDF
缓激肽对β淀粉样蛋白所致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行为学及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文珺 杨金霞 商秀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观察缓激肽(BK)对β淀粉样蛋白(Aβ)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行为学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20只健康Wistar大鼠,进行水迷宫训练后随机分为4组,在大鼠双侧海马背侧细胞带分别注入蒸馏水5μl(DW组),BK2.5μl、蒸馏水2.5μl(BK组),A... 目的观察缓激肽(BK)对β淀粉样蛋白(Aβ)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行为学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20只健康Wistar大鼠,进行水迷宫训练后随机分为4组,在大鼠双侧海马背侧细胞带分别注入蒸馏水5μl(DW组),BK2.5μl、蒸馏水2.5μl(BK组),Aβ2.5μl、蒸馏水2.5μ(lAβ组),Aβ2.5μl、BK2.5μ(lAβ+BK组)。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水迷宫潜伏期值及海马、皮质区的HE和Nissl染色。结果Aβ+BK组大鼠水迷宫潜伏期明显延长,海马齿状回背侧细胞带明显受损或完全消失,CA1、CA4区细胞明显排列紊乱、数目减少,顶叶皮质神经元数目也有所减少;HE染色显示,齿状回背侧细胞带缺失区小胶质细胞明显增生。结论Aβ与BK同时注入大鼠海马可产生协同作用,提示可以用此方法建立AD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Β淀粉样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消栓灵治疗脑梗塞4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宗恩 宋和风 +1 位作者 吴德云 李宗智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8年第9期389-390,共2页
本文应用消栓灵治疗脑梗塞46例,并与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组15例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66.6%(P<0.05),痊愈率两组分别为30.4%和13.3%(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对比,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血... 本文应用消栓灵治疗脑梗塞46例,并与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组15例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66.6%(P<0.05),痊愈率两组分别为30.4%和13.3%(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对比,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显著下降(P<0.05)。认为消栓灵是治疗脑梗塞比较理想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栓灵 脑梗塞 治疗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并发症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宗恩 王云生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9年第2期92-94,共3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并发症对病人的近期及远期预后均有显著影响,包括神经系统并发症、内科系统并发症及全身并发症。文章对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及结局作了综述。
关键词 急性 缺血性 卒中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NOS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商秀丽 张文珺 薛一雪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389-391,共3页
【目的】通过对缺血再灌注早期脑组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情况的观察,探讨一氧化氮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发挥神经毒性作用时nNOS亚型的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I/R)模型,分别应用免疫组化及... 【目的】通过对缺血再灌注早期脑组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情况的观察,探讨一氧化氮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发挥神经毒性作用时nNOS亚型的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I/R)模型,分别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缺血脑组织nN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研究结果显示缺血区脑组织nNOS的表达在缺血到再灌注2h内始终呈上升趋势。【结论】CI/R大鼠模型缺血区脑组织的nNOS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早期持续升高,表明缺血脑组织nNOS的表达变化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早期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下载PDF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多发脑梗塞4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汝宏 宋和风 王云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1999年第5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光量子疗法 脑梗塞 治疗
下载PDF
TCD、BAEP、MRI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和风 陈晓辉 彭军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6期77-78,共2页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VBI 115例患者同时进行了经颅多普勒 (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脑颅核磁共振 (MRI)检查。结果 TCD异常率为 82 2 %,BAEP异常率为 72 1%,MRI异常率...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VBI 115例患者同时进行了经颅多普勒 (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脑颅核磁共振 (MRI)检查。结果 TCD异常率为 82 2 %,BAEP异常率为 72 1%,MRI异常率为 2 6 1%。结论 TCD、BAEP异常率高可为VBI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TCD应作为首选的监测手段 ,也证明了VBI患者在形态学无明显改变时MRI除与VBI的鉴别诊断外 ,不应作为VBI的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TCD BAEP MRI 诊断
下载PDF
动态脑电图对32例晕厥患者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和风 李莎 张文君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3期67-68,共2页
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AEEG)对晕厥患者监测的阳性率,并与常规脑电图(EEG)、CT进行对照观察。方法:应用AEEG、EEG和CT对晕厥患者进行检查。结果:32例晕厥患者AEEG监测结果,16例异常,阳性率为50%... 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AEEG)对晕厥患者监测的阳性率,并与常规脑电图(EEG)、CT进行对照观察。方法:应用AEEG、EEG和CT对晕厥患者进行检查。结果:32例晕厥患者AEEG监测结果,16例异常,阳性率为50%,EEG异常3例,阳性率为11.5%;头CT检查2例异常,阳性率为6.3%。结论:AEEG对晕厥监测阳性率明显高于EEG及CT。对晕厥患者中不典型及睡觉中亚临床癫痫发作提供了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AEEG EEG CT 动态脑电图
下载PDF
脑梗死后抑郁100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彭方南 张文珺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9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00例入组的脑梗死后抑郁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的分析。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给予西太普兰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脑梗死后抑郁以轻中度为主,轻度53%,中度28%,重度19...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00例入组的脑梗死后抑郁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的分析。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给予西太普兰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脑梗死后抑郁以轻中度为主,轻度53%,中度28%,重度19%。脑梗死患者发生抑郁的人群中老年患者比例较高,而青年患者发生抑郁的程度较重。应用西普妙抗抑郁治疗4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SSS比较无明显差异。HAMD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后抑郁以老年人多见。给予积极抗抑郁治疗治疗症状可以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抑郁 临床特点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西太普兰
下载PDF
小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张立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6期659-660,共2页
关键词 小脑梗死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治疗 眩晕 恶心呕吐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下载PDF
枕叶梗塞12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刘汝宏 《工企医刊》 1997年第1期11-12,共2页
我科自1993年8月—1995年10月经脑CT或脑MRI扫描确诊枕叶梗塞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9例,女3例;年龄44—72岁,平均56.6岁,其中50岁以下3例,50—60岁6例,61—70岁2例,71岁以上1例。有高血压病史者8例,动脉硬化... 我科自1993年8月—1995年10月经脑CT或脑MRI扫描确诊枕叶梗塞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9例,女3例;年龄44—72岁,平均56.6岁,其中50岁以下3例,50—60岁6例,61—70岁2例,71岁以上1例。有高血压病史者8例,动脉硬化6例,有脑梗塞史者3例,TIA发作史3例,糖尿病史2例。 1.2 症状和体征全部病例均急性起病,以视觉障碍为首发症状10例(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叶梗塞 MRI CT 临床分析
下载PDF
mTOR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认知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新进展
12
作者 张颖 杨红彦(综述) 孙晨龙(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93-96,共4页
mTOR作为机体重要的调节枢纽,参与细胞的存活与凋亡、细胞的分化及成熟、自噬调节、抗炎、氧化应激、蛋白质合成、葡萄糖的代谢、脂质的合成等方面。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mTOR与肿瘤、内分泌、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显... mTOR作为机体重要的调节枢纽,参与细胞的存活与凋亡、细胞的分化及成熟、自噬调节、抗炎、氧化应激、蛋白质合成、葡萄糖的代谢、脂质的合成等方面。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mTOR与肿瘤、内分泌、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显示,mTOR蛋白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失调也被认为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尤其伴发认知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可能的原因可归于mTOR对于神经元的分化与成熟、神经调控以及突触可塑性极为重要,但具体涉及的分子机制并未明确。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探究mTOR在伴发认知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明确mTOR与伴发认知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致病关联,为mTOR介导的认知神经网络调节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以mTOR为靶点治疗伴发认知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分子结构 生物学效应 认知障碍
下载PDF
缺血性-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文伟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5-335,共1页
关键词 缺血性-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诊断 电生理 MRI
原文传递
遗传性多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5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琳芝 张爱娟 +1 位作者 杨利丽 刘迎春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0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一家系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Familial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 FCCM)的临床表现和根据不同表现的治疗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一家系3代人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详细的病... 目的回顾性分析一家系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Familial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 FCCM)的临床表现和根据不同表现的治疗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一家系3代人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查体、影像学检查及治疗,并作遗传学分析。结果 (1)FCCM患者常为多发病灶;(2)对顽固性癫痫、出血患者推荐手术治疗,并且定期做核磁共振检查;(3)此家系可能为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结论核磁共振检查若发现多部位CCM提示可能为家族性,不同序列核磁共振成像(MRI)尤其是磁敏感、梯度回波序列、高场强MRI是重要检查手段,DT成像和fMR成像在外科手术中作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遗传性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关系:一项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8
15
作者 孟媛媛 杨志杰 刘迎春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年第6期499-503,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易损斑块的关系。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1月通过横断面调查,对东营市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颈部超声检查筛选脑卒中高危人群6331...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易损斑块的关系。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1月通过横断面调查,对东营市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颈部超声检查筛选脑卒中高危人群6331例。按照尿酸水平的三分位数将脑卒中高危人群分成3组,并且根据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以及稳定性来将脑卒中高危人群分为无颈动脉斑块组(n=2240)、稳定颈动脉斑块组(n=913)、易损颈动脉斑块组(n=3187)。结果依尿酸水平的三分位数分为3个组,3组男性、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糖尿病史构成比及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P)、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收缩压(SBP)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与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比较,易损颈动脉斑块组年龄、FBP、TG、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二及第三分位组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风险分别是第一分位组的1.231倍(P<0.01)和1.658倍(P<0.01)。结论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血尿酸水平升高与CAS易损斑块发生独立相关。当尿酸水平>325.24μmol/L时易损斑块形成风险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颈动脉疾病 尿酸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原文传递
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患者中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海蓉 王娟娟 +2 位作者 曹中慧 王聪聪 苏花英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B04期221-221,共1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患者中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介入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 目的分析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患者中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介入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急诊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介入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显著高于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86%);两组介入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介入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采取急诊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介入溶栓 急诊 临床护理路径 效果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改进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芳 曹景玲 +1 位作者 赵峰 朱薇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7年第36期3589-3589,共1页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新型的抗血栓剂,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患者常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较大面积瘀血、肿胀甚至出现血肿硬结,不仅影响了药物的吸收,降低了药物的疗效,而且造成患者心理紧张,不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