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个结合”视域下儒家“圣王分流”的内在逻辑
1
作者 王宾 王海波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儒家“内圣外王”由二者相合走向分流运行,是在“两个结合”时代背景下,儒家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时代成果。在此过程中,“圣”“王”分流的内在逻辑表现为: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历史实际而放弃... 儒家“内圣外王”由二者相合走向分流运行,是在“两个结合”时代背景下,儒家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时代成果。在此过程中,“圣”“王”分流的内在逻辑表现为: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历史实际而放弃“圣王合一”的理想追求;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审视发展道路而打破“圣王”相通的衡量思维;坚持辩证关系,正确认识二者联系而立足“内圣”“外王”并重观;坚持问题导向,以发挥“圣、王”的时代价值为最终旨归。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新形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内圣外王 分流运行 内在逻辑
下载PDF
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素养的培育目标、困境与对策探讨
2
作者 王海波 虞靖彬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4年第3期94-96,共3页
高校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育文化素养培育的重大举措,在“立德树人”的常态化实践背景下已初见成效,形势向好。然而“行而知之”带来的问题反馈在推动“文、体”融合持续化、深层化、价值化的进程中也值得反思。该文基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 高校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育文化素养培育的重大举措,在“立德树人”的常态化实践背景下已初见成效,形势向好。然而“行而知之”带来的问题反馈在推动“文、体”融合持续化、深层化、价值化的进程中也值得反思。该文基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体育文化素养培育的目标任务,探讨“文化、体育”“两手抓”的现实阻碍和困境,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探索体育课中学生文化素养培育的“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文化素养 目标 困境 对策
原文传递
严复体育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3
作者 秦立霞 王克海 《体育世界》 2024年第9期30-32,共3页
严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体育思想理论和实践,是中国近代史上积极主动面向西方探寻国家自强理论的第一人。他的体育思想立足于体育强国的根本目标,在西方近代资本主义体育思想的基础上,继承了中国几千年来总结的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和“尚武... 严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体育思想理论和实践,是中国近代史上积极主动面向西方探寻国家自强理论的第一人。他的体育思想立足于体育强国的根本目标,在西方近代资本主义体育思想的基础上,继承了中国几千年来总结的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和“尚武”精神,推动了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具有时代先进性。严复的体育思想包括体智德三个方面,提出了比较明确的体育主张和观点,理论体系相对系统完整,对于提升体育的政治地位,凝聚体育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揭示体育的本质有积极影响。此外,他还批评了中国传统封建礼教对身体的束缚和迫害,揭示国民素质的提升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命运,引起了国人对国民素质的关注,推动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然而,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严复的体育思想对于体育的本质、价值、功能认识不全面、不系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体育思想 体育强国
下载PDF
济南市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静态行为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原雅青 刘洋 +3 位作者 王美娟 刘鲁君 房琦琦 刘静民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82-985,共4页
目的 了解济南市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静态行为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行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济南市7所特殊教育学校的285名6~18岁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进行《儿童休闲活动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济南市... 目的 了解济南市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静态行为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行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济南市7所特殊教育学校的285名6~18岁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进行《儿童休闲活动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济南市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1周静态行为时间为394.46 min/d,其中学习日(周一至周五)静态行为时间为378.00 min/d,休息日(周六与周日)静态行为时间为388.80 min/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P<0.05)。80.4%(229名)的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每日静态行为时间超过2 h。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1周静态行为时间与其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呈负相关(r=-0.16,P<0.05)。结论 济南市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静态行为现况不容乐观,静态行为时间较长,应基于其静态行为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健康行为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 精神障碍 行为 儿童 青少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