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交叉穿刺骨水泥锚定技术治疗Kümmell病疗效分析
1
作者 薛景才 张芸 +4 位作者 李志超 高观 姜强 王文波 王磊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1期29-31,35,共4页
目的对双侧交叉穿刺骨水泥锚定技术治疗I型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48例Kümmell患者(56个椎体),采用双侧交叉穿刺骨水泥锚定技术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一侧穿刺指向椎体内裂隙,一侧指向附近松质骨。观察患者手术... 目的对双侧交叉穿刺骨水泥锚定技术治疗I型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48例Kümmell患者(56个椎体),采用双侧交叉穿刺骨水泥锚定技术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一侧穿刺指向椎体内裂隙,一侧指向附近松质骨。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并于术前、术后3 d及术后24个月,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全脊柱侧位片测量骨折椎体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结果术中出现5例骨水泥渗漏(2例为椎体前方渗漏,3例为邻近椎间隙渗漏);1例术中出现骨水泥反应,处理后好转。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均有显著改善,未发现骨水泥松动或移位。患者背部疼痛明显缓解,与术前相比,术后、末次随访时的平均VAS评分和ODI指数、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经皮双侧交叉穿刺骨水泥锚定技术治疗Kümmell患者,可降低骨水泥渗漏及移位或松动的风险,且水泥分布范围更广、更加立体,骨折椎体稳定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ümmell病 双侧交叉穿刺 骨水泥锚定
下载PDF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髓核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芸 高观 +4 位作者 王磊 王文波 王均宁 董建文 薛景才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6期898-900,共3页
目的评价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髓核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其中L1例,L2例,L16例,L-S1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标准化穿刺定位建立BEIS通道和模式化镜下减... 目的评价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髓核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其中L1例,L2例,L16例,L-S1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标准化穿刺定位建立BEIS通道和模式化镜下减压方法进行治疗。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2~93 min;其中髓核近端游离6例,远端游离24例,轻度游离型25例,重度游离型5例;术后29例患者腰腿疼痛明显缓解,1例缓解不明显,术后影像学检查示游离髓核完整摘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未见椎间盘复发。术后VAS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MacNab标准评估疗效:优20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3.3%。结论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安全、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S 髓核游离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下载PDF
急性和亚急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不同愈合时期骨组织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芸 齐浩然 +6 位作者 高观 姜强 王磊 王文波 孙建民 王均宁 薛景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15-1819,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和亚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发生后,不同愈合时期椎体内骨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将119例(OVCF)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四期:Ⅰ期(0~15 d);Ⅱ期(15~30 d);Ⅲ期(30~60 d);Ⅳ... 目的观察急性和亚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发生后,不同愈合时期椎体内骨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将119例(OVCF)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四期:Ⅰ期(0~15 d);Ⅱ期(15~30 d);Ⅲ期(30~60 d);Ⅳ期(60~90 d)。常规行椎体内骨折区活检骨组织取出,制备脱钙活检标本,运用光镜观察并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共获得活检标本119例,其中Ⅰ期67例(56.3%)、Ⅱ期28例(23.5%)、Ⅲ期12例(10.8%)、Ⅳ期13例(10.9%)。所有病理标本均未发现肿瘤或结核。骨折时间与骨组织形态学改变呈显著正相关,镜下表现为骨折区域的修复变化:从早期血肿和炎性浸润到肉芽期织和纤维组织的增生,进一步软骨成骨、钙盐沉积,最终形成新的编织骨。骨组织形态学测量结果显示Ⅰ期、Ⅱ期FV/TV(%)显著增高(P<0.000 1,r=0.488 2),Ⅲ期OS/BS(%)显著增高(P<0.000 1,r=-0.572 7),Ⅳ期WBV/TV(%)显著增高(P<0.000 1,r=-0.583 6)。结论骨折时间是骨折愈合分期重要的预测因素,发病时间不同,其椎体内部的病理变化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活检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下载PDF
Kummell病不同时期骨组织形态与骨代谢标志物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芸 王磊 +4 位作者 高观 李志超 齐浩然 董建文 薛景才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6-494,共9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Kummell病骨组织形态学特征及骨代谢标志物变化规律。方法共纳入82例Kummell病患者,采集空腹血液样本检测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经椎弓根骨入路活检以收集骨活检标本,制备脱钙活检标本,运用光镜观察并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Kummell病骨组织形态学特征及骨代谢标志物变化规律。方法共纳入82例Kummell病患者,采集空腹血液样本检测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经椎弓根骨入路活检以收集骨活检标本,制备脱钙活检标本,运用光镜观察并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参照Li分期法将患者分为三期。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Ⅰ期19例(23.2%),Ⅱ期39例(47.5%),Ⅲ期24例(29.3%)。发病时间Ⅰ期为5.2个月,Ⅱ期10.4个月,Ⅲ期1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软骨内骨(endochondral bone volume/tissue volume,EBV/TV)和肉芽组织(granulation or fibrous tissue volume/tissue volume,FV/TV)在Ⅰ期达到峰值(8.87%±0.25%和54.63%±3.52%),后逐渐被坏死骨组织(necrotic bone volume/tissue volume,NBV/TV)所取代,NBV/TV在Ⅰ期仅少量存在(4.81%±2.61%),但在Ⅲ期达到峰值(18.50%±2.77%)。骨代谢指标水平显示,骨钙素(osteocalcin,OC)在骨折后持续上升,在Ⅲ期达到峰值(38.15±3.84)μg/L;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isomerized C-terminal telopeptide,β-CTX)骨折后快速上升,在Ⅲ期继续上升至最高水平(1.31±0.16)μg/L;骨折后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P1NP)下降,Ⅲ期达到谷值(38.57±7.25)μg/L。结论Kummell病不同时期组织形态特征以及骨转换标志物浓度各不相同。Ⅰ期骨形成能力较为活跃,有一定愈合可能;Ⅲ期对骨组织破坏程度最为严重,坏死骨组织含量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mmell病 骨组织形态学 骨代谢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