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讨论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保留自主呼吸困难气道的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80例麻醉预计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则采用丙泊...目的探究讨论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保留自主呼吸困难气道的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80例麻醉预计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则采用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仓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插管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在插管时出现的应激反应和插管的成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插管后,观察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分别为(89.2±3.15)次/min、(77.2±3.14)mm Hg(1 mm Hg=0.133 k Pa),对照组分别为(96.4±3.15)次/min、(88.5±3.24)mm Hg。观察组插管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前后的BIS分别为(53.7±3.2)、(52.9±2.6);对照组分别为(53.9±2.9)、(62.8±4.3)。观察组插管后BI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例患者在插管时出现肢体活动、呛咳、声门紧闭和下颌紧张等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例(P<0.05)。结论采用七氟醚、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对保留自主呼吸的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均有较为良好的效果,且在插管过程中应激反应较少,对于插管也比较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讨论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保留自主呼吸困难气道的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80例麻醉预计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则采用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仓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插管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在插管时出现的应激反应和插管的成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插管后,观察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分别为(89.2±3.15)次/min、(77.2±3.14)mm Hg(1 mm Hg=0.133 k Pa),对照组分别为(96.4±3.15)次/min、(88.5±3.24)mm Hg。观察组插管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前后的BIS分别为(53.7±3.2)、(52.9±2.6);对照组分别为(53.9±2.9)、(62.8±4.3)。观察组插管后BI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例患者在插管时出现肢体活动、呛咳、声门紧闭和下颌紧张等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例(P<0.05)。结论采用七氟醚、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对保留自主呼吸的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均有较为良好的效果,且在插管过程中应激反应较少,对于插管也比较简便,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