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郇庆荣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6期87-87,91,共2页
目的:研究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6年5月医院接收的15000例产妇,对其中32例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手术原因及手术指征,同时分析手术价值。结果:行产科急症子... 目的:研究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6年5月医院接收的15000例产妇,对其中32例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手术原因及手术指征,同时分析手术价值。结果: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产妇占比为0.21%(32/15000);剖宫产产妇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几率为0.40%(24/6000),高于阴道分娩产妇的0.09%(8/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指征方面,胎盘因素占比59.38%(19/32),子宫破裂占比9.38%(3/32),宫缩乏力占比28.13%(9/32),凝血功能障碍占比3.13%(1/32)。结论: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当中,胎盘因素、宫缩乏力是主要的手术指征。通过手术救治产科大出血,能够有效保障产妇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急症 子宫切除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妇产科手术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
2
作者 杨桂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8期107-108,共2页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与相关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行妇产科手术患者96例,按照镇痛、护理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硬膜外自控阵痛,辅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安慰镇痛、...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与相关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行妇产科手术患者96例,按照镇痛、护理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硬膜外自控阵痛,辅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安慰镇痛、哌替啶肌肉注射镇痛,辅以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6.25%(3/48)低于对照组22.92%(11/48),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率93.75%(45/48)高于对照组70.83%(34/48),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用于妇产科手术中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镇痛效果的提高、并发症控制以及患者满意率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平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19期72-72,133,共2页
目的:探究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影响。方法:此次80例研究对象均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 目的:探究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影响。方法:此次80例研究对象均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方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了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应用优质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宫腔镜电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
下载PDF
观察不同时期加用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对血糖控制的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于兰群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11期41-43,共3页
目的 研究观察不同时期加用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对血糖控制的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分析.方法 纳入该院从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4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择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妊娠32周之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 目的 研究观察不同时期加用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对血糖控制的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分析.方法 纳入该院从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4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择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妊娠32周之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妊娠32周之前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评估患者个人状况,为患者的制定科学的胰岛素使用剂量,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血糖水平相关指标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4 h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日间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的具体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剖宫产、妊高症、早产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的巨大儿、窒息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孕期32周前即为其开展胰岛素治疗的血糖控制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控制孕妇的血糖波动情况,并明显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治疗 妊娠合并糖尿病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曹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11期77-77,79,共2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孕期营养指导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4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基础上给予孕期营养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的母婴结局。结...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孕期营养指导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4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基础上给予孕期营养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的母婴结局。结果:B组患者母婴结局优于A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孕期营养指导后,可将母婴结局改善,减少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提升母婴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营养指导:妊娠糖尿病 母婴结局
下载PDF
羟苄羟麻黄碱对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早产的价值
6
作者 吴晓侠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11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先兆早产的患者采用羟苄羟麻黄碱治疗总有效率及预后。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选择该院妇产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羟苄羟麻黄碱治疗。结果观察组先兆...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先兆早产的患者采用羟苄羟麻黄碱治疗总有效率及预后。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选择该院妇产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羟苄羟麻黄碱治疗。结果观察组先兆早产病例总有效率、保胎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累积用药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延长孕期时间长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先兆早产的患者,应用羟苄羟麻黄碱治疗,可提高总有效率及保胎成功率,缩短用药及阴道流血时间,延长孕期,改善新生儿体重量,且具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先兆早产 羟苄羟麻黄碱 总有效率 保胎率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祥霞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16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评估康复治疗效果在顺产组和剖宫产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按入组要求选择河东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产后6周的产妇纳入研究,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顺产组(n=6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评估康复治疗效果在顺产组和剖宫产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按入组要求选择河东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产后6周的产妇纳入研究,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顺产组(n=60)和选择性剖宫产组(n=60)。于产后6周进行调查、妇科检查及盆底肌力测试。对于接受了1个疗程盆底肌肉训练方案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产后9周)进行盆底相关肌电指数的测定和盆底肌力的检测,评估盆底肌肉训练的效果。采用尿垫实验法对产妇压力性尿失禁进行判断,采用传统临床分度法对患者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进行判断。结果产后6周,顺产组中,有9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5.00%,有5例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8.33%。剖宫产组中,有4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6.67%,有2例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3.33%。超声检查比较:剖宫产组膀胱颈角度(82.32±8.6°),顺产组(93.11±12.6°)比较,与膀胱颈旋转角度(15.72±6.60°)及(25.72±10.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康复治疗盆底肌力检测结果评分,剖宫产组分别≤3分8.33%(5/60)≥4分83.33%(50/60)。顺产组分别≤3分48.33%(29/60)≥4分51.67%(31/6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患者康复治疗盆底肌力评分高于顺产组。两组盆底肌力和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顺产和剖宫产均会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产生,对有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个体化指导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能明显降低产后SUI的发生率,促进孕产妇盆底组织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产 剖宫产 盆底功能 盆底康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