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5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院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调查——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1
作者 赵林 苏琳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4年第10期70-72,76,共4页
为更好地促进农业院校研究生发展,对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研究生信仰出现了危机,其原因有自身的、家庭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应对的举措是:自主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改革传统落后的教育体制。
关键词 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调查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建设探究——以山东农业大学初心课堂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腾龙 胡尊如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期166-169,共4页
乡村振兴是继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又一篇文章。农业高校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要肩负起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使命。农业高校在建设思政课堂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农耕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引导学生关注“三农”问题、增强社会责任... 乡村振兴是继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又一篇文章。农业高校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要肩负起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使命。农业高校在建设思政课堂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农耕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引导学生关注“三农”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山东农业大学“初心课堂”坚持立足真实历史素材,从实践角度将农耕文化和思政课建设融合为一体,打造校园文化新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耕文化 思政教育 初心课堂
下载PDF
“两个结合”是彰显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之道 被引量:1
3
作者 汝佳俊 李波 苏百义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4,共4页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理论探索的重大创新成果,也是彰显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之道“。两个结合”是辩证统一的有机体,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两个结合”,追寻民族复兴大业、追求人民幸福安康。新时...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理论探索的重大创新成果,也是彰显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之道“。两个结合”是辩证统一的有机体,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两个结合”,追寻民族复兴大业、追求人民幸福安康。新时代更好实现“两个结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凝聚强大共识;扎根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推进理论创新;传承中华优秀文明,赓续民族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 百年党史
下载PDF
“起承转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四维探赜——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京伦 王照明 申红利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11,共6页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两者得以结合的逻辑起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进而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两者得以结合的逻辑起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进而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在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耦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创新
5
作者 苏百义 李凌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7-17,共11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的新思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擘画和谐共生的生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的新思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擘画和谐共生的生态新图景;“生态与政治紧密联系”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思想,重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延伸了马克思主义自然生产力理论,澄明保护生态的生产力内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理论,体认民生范畴的生活转换。这些论断涵盖了从认识到方法指南、从主题践履到价值旨归等多个方面,在变与不变的新境遇中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生态意蕴“追本溯源”,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时代价值“固本培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守正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世界文明的生态转向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创新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叙事逻辑
6
作者 崔美杰 张庆伟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5-80,108,共7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现代性诠释与创新性发展。依循“理论凭依—发展向度—价值归宿”的叙事逻辑,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唯物论-认识论-历史观”的三维解读构成了现代化叙事的逻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现代性诠释与创新性发展。依循“理论凭依—发展向度—价值归宿”的叙事逻辑,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唯物论-认识论-历史观”的三维解读构成了现代化叙事的逻辑起点;古为今用的现代性诠释与推陈出新的创新性发展构成了现代化叙事的发展向度;人与自然和人类自身的二重和解构成了现代化叙事的价值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解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论析
7
作者 魏郡 侯爱萍 陆美辰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2期5-9,共5页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必要条件,也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内在要求。人文旨趣上的相融会通、社会理想上的相侔相埒及辩证法思想上的高度契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必要条件,也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内在要求。人文旨趣上的相融会通、社会理想上的相侔相埒及辩证法思想上的高度契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助结合提供了内在可能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进途中,必须在把握一定实践遵循基础上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凝聚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完善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 被引量:28
8
作者 周雯雯 林美卿 赵金科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4,共5页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潮流,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它既根植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立足于世界的物质统...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潮流,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它既根植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立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对我国的外交和"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多样统一 互利共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论现代化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超越性 被引量:1
9
作者 牛余凤 张瑞敏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时代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意义和丰富内涵,并与我国的现代化互动共生。中国化在现代化中得到提高与升华,并成为现代化的理论建设工程。中国现代化后的发展遭遇了诸多问题和矛盾,马克思主义中... 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时代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意义和丰富内涵,并与我国的现代化互动共生。中国化在现代化中得到提高与升华,并成为现代化的理论建设工程。中国现代化后的发展遭遇了诸多问题和矛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现代化提供了精神指导和实践支撑,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现代化 超越性
下载PDF
世界本原与社会理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概念及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再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绪富 《社科纵横》 2013年第11期96-99,共4页
物质范畴及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逻辑原点,因此,对物质概念及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精确解释与准确理解是我们能否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精神及其方法论意义的关键。但从现今通用的马克思主义哲... 物质范畴及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逻辑原点,因此,对物质概念及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精确解释与准确理解是我们能否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精神及其方法论意义的关键。但从现今通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对该范畴的处理来看,尚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澄清和修正的问题。通过这种澄清既要使学生真正能够从哲学高度把握物质概念,又要他们领悟到物质概念何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本质 物质 本体论 经验与超验 共产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阻力及其消解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洁 谢鸿昆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94-97,共4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乎党的执政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民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因素的阻滞: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与反马克思主义思...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乎党的执政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民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因素的阻滞: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双重阻击;"书斋的马克思主义"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现实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严重挫伤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好感度等。消解这些阻力因素,需要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不能任由其扰乱人民大众的思想;需要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性和通俗性,打破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理论隔阂;需要纠正人民群众的认识偏差,厘清社会现实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实效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原因 阻力 消解路径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及其在我国的现代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晓利 林美卿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0-72,共3页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立足于对妇女的解放,主要侧重对妇女问题的系统分析,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我国的妇女观思想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建立和发展,同时加快我国妇女全面解放的...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立足于对妇女的解放,主要侧重对妇女问题的系统分析,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我国的妇女观思想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建立和发展,同时加快我国妇女全面解放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形成 内涵 现代价值
下载PDF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绪富 《社科纵横》 2012年第10期13-14,21,共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同时在该研究的各个方面又是一个疑点重重的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的基础性难题即其自身理论同一性的确认、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同时在该研究的各个方面又是一个疑点重重的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的基础性难题即其自身理论同一性的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逻辑前提的分析等方面,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及现实性问题,尚存在许多值得继续探讨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意义 困难 根本
下载PDF
当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及其重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
14
作者 张瑞敏 牛余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4-17,53,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受社会转型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出现了信仰危机。其原因包括学理性根源、教育因素、社会因素、世界背景以及个体内在原因,尽管这些因素错综复杂,但究其根源,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思想政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受社会转型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出现了信仰危机。其原因包括学理性根源、教育因素、社会因素、世界背景以及个体内在原因,尽管这些因素错综复杂,但究其根源,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回应信仰危机,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信念,凝聚共识,保持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信仰危机 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对现代消费观构建的启示
15
作者 张瑞敏 牛余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96-100,共5页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致力于分析消费与人的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关系,阐明了消费对社会以及人的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消费领域出现了异化消费、过度消费等诸多不科学的消费观念,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事业...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致力于分析消费与人的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关系,阐明了消费对社会以及人的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消费领域出现了异化消费、过度消费等诸多不科学的消费观念,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人们自身也产生了不利影响。针对我国现代消费模式存在的问题,应该进一步学习和借鉴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积极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协调消费与人的健康发展、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消费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构建与我国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消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 中国现代消费观 消费能力 精神消费 人的健康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异化理论及对我国农业生态建设的启示
16
作者 闻文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22-24,共3页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要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问题进行研究和批判,但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农业生态建设中亦存在异化现象,而农业生态建设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要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问题进行研究和批判,但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农业生态建设中亦存在异化现象,而农业生态建设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重新审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于促进农业生态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异化 农业生态 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消费观的现实意义——兼论当代消费主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业强 张玉洁 赵金科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0-23,共4页
对于资源枯竭,人类又要快速发展的当代,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在当代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以马克思消费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对马克思消费观阐释的基础上,对消费主义的... 对于资源枯竭,人类又要快速发展的当代,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在当代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以马克思消费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对马克思消费观阐释的基础上,对消费主义的性质及其弊端进行分析,以促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优化,促成我国在转型时期合理的消费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消费观 消费 适度消费
下载PDF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弦 周新辉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1期68-71,共4页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不断赋予生态文明建设以新的内容,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生态生产力、生态民生、生态法治等等一些新观点、新思路,丰富和发展了马...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不断赋予生态文明建设以新的内容,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生态生产力、生态民生、生态法治等等一些新观点、新思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建设美丽中国谋划了蓝图,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方向,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了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中国梦
下载PDF
浅析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宁宁 谢鸿昆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6-69,共4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下半叶,与环境问题频发和绿色运动的此起彼伏有密切联系。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将经济危机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切入点,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问题构成了反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缘由,而且将克服生态危机作为构思... 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下半叶,与环境问题频发和绿色运动的此起彼伏有密切联系。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将经济危机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切入点,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问题构成了反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缘由,而且将克服生态危机作为构思未来社会的核心维度。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反思虽然存在不足之处,但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人类生存环境相结合的时代产物,它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当代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及其对女权社会主义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琛 林美卿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年第10期3-5,共3页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是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它对于妇女问题的思维方式至今都十分有价值。不同时期的部分西方女权主义者在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带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特征的女权社会主义流派。对马克思主义妇...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是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它对于妇女问题的思维方式至今都十分有价值。不同时期的部分西方女权主义者在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带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特征的女权社会主义流派。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女权社会主义的研究,有助于厘清女权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吸收和学习,也有助于我们在发展变化了的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以此指导妇女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观 女权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