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两种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平萍 李传文 孙庆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5期90-91,101,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对苏醒及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6例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术中采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持续泵入维持麻醉;对...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对苏醒及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6例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术中采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持续泵入维持麻醉;对照组术中采用芬太尼持续泵入维持麻醉。所有患者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插管时,观察组SBP、DBP、MAP、HR分别为(89.1±8.9)、(74.9±3.6)、(76.7±7.5)mm Hg、(83.6±8.7)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94.4±9.4)、(80.1±8.1)、(80.8±6.5)mm Hg、(89.1±9.3)次/min],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35、3.40、2.37、2.48,均P<0.01)。观察组苏醒时间为(13.36±2.42)min,拔管时间为(12.53±3.61)min,明显低于对照组[(20.28±3.81)、(19.16±4.64)min],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8.99、6.50,均P<0.01)。观察组术后苏醒质量评分[(4.26±0.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72±0.4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41,P<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用于OPCABG手术较芬太尼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苏醒快,质量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丙泊酚 芬太尼 血液动力学 苏醒质量
下载PDF
丙泊酚麻醉治疗脑梗死后顽固性呃逆一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科昌 王德伟 +2 位作者 张成明 魏红云 杨希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5,共1页
患者,男,50岁.因反复发作的呃逆就诊.就诊前4个月发生呃逆,此后4d又出现脑梗死症状,CT诊断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虽用药后肌无力症状很快消失,但呃逆持续存在.5~8 s一次,声短而频.严重时可致呕吐,影响睡眠和饮食,体... 患者,男,50岁.因反复发作的呃逆就诊.就诊前4个月发生呃逆,此后4d又出现脑梗死症状,CT诊断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虽用药后肌无力症状很快消失,但呃逆持续存在.5~8 s一次,声短而频.严重时可致呕吐,影响睡眠和饮食,体重下降15 k.既往史:近2年反复发生过4次脑梗死,但症状轻微,用药后很快恢复.曾在某中医院住院,住院期间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和CO2重复吸入法曾缓解2h.本院治疗经过:先行膈神经阻滞,然后CO2重复吸入,PETCO2维持在50~70 mm Hg达5~8min呃逆未停.星状神经节阻滞无效,反复2次CO2重复吸入仍无效.静注2%利多卡因2 ml后缓慢注射丙泊酚100 mg,注药5 ml时患者有严重呛咳,持续约2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顽固性呃逆 丙泊酚 治疗 PETCO2 星状神经节阻滞 死后 麻醉
下载PDF
喉罩保留自主呼吸静吸复合麻醉在烧伤患者磨痂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文生 周立民 齐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8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喉罩保留自主呼吸静吸复合麻醉用于烧伤患者磨痂术的可行性。方法 72例头面部及上肢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A组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静吸复合麻醉;B组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机控呼吸。观察插入喉罩(导管)次数... 目的探讨喉罩保留自主呼吸静吸复合麻醉用于烧伤患者磨痂术的可行性。方法 72例头面部及上肢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A组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静吸复合麻醉;B组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机控呼吸。观察插入喉罩(导管)次数、插入时间、插入成功率、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插管及拔管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插入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插管及拔管后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P<0.05)。A组麻醉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P)变化较B组轻微(P<0.05),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结论喉罩保留自主呼吸静吸复合麻醉用于烧伤患者磨痂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自主呼吸 静吸复合麻醉 磨痂术
下载PDF
联合麻醉诱导时芬太尼诱发咳嗽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知菲 黄科昌 +2 位作者 荆丽君 谷长平 马丹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67-869,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麻醉诱导时影响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可能因素。方法全麻患者304例,ASAⅠ或Ⅱ级。观察静注芬太尼后1 min内患者有无咳嗽。进行性别(X1)、年龄(X2)、体重指数(BMI,X3)、咪达唑仑用量(X4)、芬太尼首量(X5)、芬太尼注射时间(X6)、... 目的探讨联合麻醉诱导时影响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可能因素。方法全麻患者304例,ASAⅠ或Ⅱ级。观察静注芬太尼后1 min内患者有无咳嗽。进行性别(X1)、年龄(X2)、体重指数(BMI,X3)、咪达唑仑用量(X4)、芬太尼首量(X5)、芬太尼注射时间(X6)、给药途径(X7)、稀释与否(X8)及嗜酸性粒细胞(X9)等指标的逐步判别分析,用筛选出的因素进一步做Bayes判别分析。结果当剔、选水平取0.3时,筛选出判别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年龄、芬太尼首量、芬太尼注射时间、性别和BMI 5个有显著性因素,求得Fisher准则下的判别函数表达式Z=0.371X1-0.025X2+0.022X3+0.379X5-0.043X6,判别临界值为Zc=-0.532,方程χ2=33.380,P=0.000。由原始样本建立判别方程的判对率及交叉验证判对率分别为68.1%和64.9%。结论年龄、芬太尼首量、芬太尼注射时间、性别和BMI是芬太尼麻醉诱导时诱发咳嗽的主要因素,增龄、延长芬太尼注射时间及女性为保护因素,能减少咪达唑仑-芬太尼诱导时咳嗽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咳嗽 逐步判别
下载PDF
二尖辦分离术的麻醉处理
5
作者 应诗达 《山东医药》 CAS 1964年第5期6-8,共3页
我院自1957年4月至1964年2月期间对7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交界分离术施行73次麻醉,其中1例系第一次手术后三年再次手术,以下按73例统计分析。本文旨在总結麻醉处理經驗,并加以討論。病例分析73例中男60例,女13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48岁... 我院自1957年4月至1964年2月期间对7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交界分离术施行73次麻醉,其中1例系第一次手术后三年再次手术,以下按73例统计分析。本文旨在总結麻醉处理經驗,并加以討論。病例分析73例中男60例,女13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48岁,20-40岁占66例。术关前心动能Ⅱ级者10例,Ⅲ级者57例,Ⅳ级者6例;并存心房纤颤者11例;并存风湿活动者1例;并存大量咯血者1例;并存动脉栓塞史者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处理 心力衰竭 二尖瓣狭窄 心肌 应激性 术前 兴奋性 分离术 麻醉前 筒箭毒 控制呼吸 肌肉松弛药 肌肉松弛剂 二尖瓣口 毛地黄 洋地黄 血压下降 呼吸管理 麻醉剂
下载PDF
依托咪酯对大鼠脑cAMP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丁海雷 段世明 +2 位作者 曾因明 王钧 张志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8-719,共2页
关键词 依托咪酯 环AMP 腺苷酸环化酶 磷酸二酯酶 信号转导 麻醉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硬膜外注入小剂量吗啡加维拉帕米超前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岩 张成明 任占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623-624,共2页
关键词 吗啡 维拉帕米 超前镇痛 临床观察 硬膜外注射
下载PDF
亚低温复合山莨菪碱颈动脉灌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来柱 曾因明 +2 位作者 陈群 王小舟 汪曙蕖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复合山莨菪碱颈动脉灌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前脑缺血模型及动脉灌注技术,观测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SOD、MDA、NO、NOS变化。结果亚低温及静脉复合用药能显著促进SOD活性恢复、抑制... 目的探讨亚低温复合山莨菪碱颈动脉灌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前脑缺血模型及动脉灌注技术,观测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SOD、MDA、NO、NOS变化。结果亚低温及静脉复合用药能显著促进SOD活性恢复、抑制NOS活性与MDA、NO值的升高;以亚低温复合大剂量山莨菪碱颈动脉灌注疗效最佳。结论亚低温脑复苏通过抑制氧自由基及NO的生成,减轻再灌注损伤;大剂量654-2颈动脉灌注可以提高亚低温疗效,优于静脉滴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山莨菪碱 脑缺血 氧自由基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心肌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谷长平 张岩 +2 位作者 张成明 王松青 徐知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7-571,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核因子-κB(NF-κB)机制。方法改良的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复制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长托宁预防组(PP组):制作CLP模型,输注4mL/(kg.h)长托宁0.45mg/kg及生理盐水。长托...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核因子-κB(NF-κB)机制。方法改良的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复制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长托宁预防组(PP组):制作CLP模型,输注4mL/(kg.h)长托宁0.45mg/kg及生理盐水。长托宁治疗组(PT组):制作CLP模型输注生理盐水4mL/(kg.h),8h后改输注等量长托宁,然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多巴胺治疗组(DA组):制作CLP模型并输注生理盐水4mL/(kg.h),加入DA并调整用量。假手术组(C组)和休克组(S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监测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取心肌组织测NF-κB含量并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 CLP,6h后S组HR、MAP与C组、DA组、P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h后S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P组、DA组和PT组NF-κB阳性细胞较S组显著减少(P<0.01)。PP组、DA组和PT组心肌损伤均较S组轻。结论长托宁能抑制感染性休克心肌NF-κB活化,预防性应用长托宁起到抗炎作用;治疗性应用长托宁可阻止器官功能衰竭,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托宁 核因子-ΚB 感染性休克 大鼠
下载PDF
cAMP信使系统和全麻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志龙 费剑春 +1 位作者 段世明 曾因明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1年第5期260-262,共3页
3’,5,-环腺苷酸(cAMP)信使系统是细胞内重要的信息传递通路,在外界因素调节细胞功能的过程中起着快速跨膜传递和放大信号的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中,兴奋性氨基酸受体、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与麻醉关系十... 3’,5,-环腺苷酸(cAMP)信使系统是细胞内重要的信息传递通路,在外界因素调节细胞功能的过程中起着快速跨膜传递和放大信号的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中,兴奋性氨基酸受体、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与麻醉关系十分密切。cAMP可通过PKA转导信息,从而影响突触的兴奋传递。cAMP通过PKA使钠通道磷酸化,减弱兴奋传递;也可使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磷酸化并增强其介导的兴奋性传递;cAMP对GABA受体影响的报道不一致。cAMP在全麻药作用机制中起重要的第二信使作用,但是否为一个重要靶位,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 信使系统 机制 全身麻醉
下载PDF
PDX-1促进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克良 钟延美 +2 位作者 赵钧慧 申志新 孙吉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研究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基因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含有PDX-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介质Superfect介导重组载体转染MSCs,G418筛... 目的:研究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基因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含有PDX-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介质Superfect介导重组载体转染MSCs,G418筛选阳性细胞后对转染组(PDX-1+MSCs)和未转染组(PDX-1-MSCs)均体外进行诱导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胰岛素阳性细胞的比例,胰岛素ELISA试剂盒测定转染组诱导后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限制性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了含有PDX-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Superfect高效介导重组载体转染MSCs;流式细胞仪发现PDX-1+M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数量较PDX-1-MSCs明显增多(阳性率分别为28.23%±2.56%和7.08%±2.69%),25mmol高浓度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量(115.29±2.56μU/mL)较5mmol低浓度葡萄糖刺激的分泌量明显增高(56.61±4.82μU/mL)。结论:PDX-1能增强大鼠MSCs体外分化为功能性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能力,对开展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1 干细胞移植 糖尿病 1型
下载PDF
急性血液稀释自身输血法用于大手术的体会
12
作者 应诗达 《山东医药》 CAS 1981年第4期1-3,共3页
急性血液稀释自身输血法是代替同种输血的良好方法,特别是在血源紧张的情况下,更有实用价值。我院自1977年始将本法应用于择期大手术67例,下文谈些初步体会。
关键词 急性血液稀释 输血法 库血 手术 采血量 血红蛋白值 手术经过 代血浆 血容量 术中失血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和椎旁神经阻滞在全麻中节阿片药物效应的比较
13
作者 杨希营 王慧 +2 位作者 隋艳 朱登平 张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4期14-15,共2页
目的比较乳腺肿块象限切除术患者术前应用非甾体类镇痛药帕瑞昔布钠和椎旁神经阻滞对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和对照研究设计,ASAⅠ~Ⅱ级,择期行乳腺肿块象限切除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对照组)、P(... 目的比较乳腺肿块象限切除术患者术前应用非甾体类镇痛药帕瑞昔布钠和椎旁神经阻滞对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和对照研究设计,ASAⅠ~Ⅱ级,择期行乳腺肿块象限切除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对照组)、P(帕瑞昔布钠组)和N(椎旁神经阻滞组)三组,每组患者20例。P组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C组在同一时间静脉注射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N组同一时间施行胸2-胸6椎旁神经阻滞。记录七氟烷、芬太尼的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24h随访,观察疼痛程度、满意度和并发症。结果七氟烷用量三组患者没有差别(P>0.05);P组和N组芬太尼用量少于C组(P<0.05),N组少于P组(P<0.05);术后24h疼痛BCS评分和满意度评分(VAS)P组和N组均高于C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和椎旁神经阻滞均可减少乳腺肿块象限切除术中芬太尼的用量,降低术后24h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椎旁神经阻滞 满意度 乳腺肿块象限切除术
下载PDF
阿扎司琼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术后的镇吐效果评价
14
作者 王秀莹 徐春霞 +2 位作者 张成明 周星敏 殷玉水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评价阿扎司琼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术后的镇吐效果。方法随机将ASAI-II120例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分为3组(各40例):阿扎司琼(A组)于术毕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mg(2ml);胃复安(M组)于术毕静脉注射胃复安10mg(2ml);安慰剂(P组)于术毕静... 目的评价阿扎司琼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术后的镇吐效果。方法随机将ASAI-II120例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分为3组(各40例):阿扎司琼(A组)于术毕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mg(2ml);胃复安(M组)于术毕静脉注射胃复安10mg(2ml);安慰剂(P组)于术毕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观察术后24h内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M组(37.5%)P<0.05;与P组(52.5%)比较P<0.01;,M组(37.5%)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与P组(52.5%)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阿扎司琼和胃复安均能减少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但在镇吐效果上阿扎司琼明显优于胃复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扎司琼 恶心呕吐 甲状腺切除术
下载PDF
应用美洛昔康对手术病人IL-6和IL-10的不同影响
15
作者 卢克良 张旭东 +1 位作者 谢海 张成明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4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 观察口服美洛昔康对手术病人IL-6和IL-10的不同影响。方法 择期腹部外科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安慰剂组(Ⅰ组20例),美洛昔康组(Ⅱ组20例)。术前和切皮后30min、2h、4h、6h、12h和24h检测血中IL-6,IL-10和皮质醇浓度。术前和切皮... 目的 观察口服美洛昔康对手术病人IL-6和IL-10的不同影响。方法 择期腹部外科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安慰剂组(Ⅰ组20例),美洛昔康组(Ⅱ组20例)。术前和切皮后30min、2h、4h、6h、12h和24h检测血中IL-6,IL-10和皮质醇浓度。术前和切皮后24h测量体温,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 IL-6和IL-10浓度升高,两者分别在12h和6h达到高峰。在12h时,IL-6浓度在Ⅱ组明显低于工组的病人(P=0.03);相比之下,在6h时,IL-10浓度在Ⅱ组明显高于Ⅰ组的病人(P=0.008);同时在Ⅱ组病人中有更低的发热(P=0.03),更少的白细胞计数(P=0.0002)和更低的C-反应蛋白浓度(P=0.0034),血清皮质醇浓度更低。结论 应用美洛昔康后IL-6浓度下降,IL-10浓度升高,白细胞计数降低,C-反应蛋白浓度和体温下降。美洛昔康对手术病人有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手术 IL-6 IL-10 白介素-6 白介素-10 免疫调节作用
下载PDF
长期吸入低浓度七氟醚对雌性小鼠排卵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舒蕤 张岩 +1 位作者 张成明 王龙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1-893,共3页
目的:评价长期吸入低浓度七氟醚对雌性小鼠排卵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昆明种小鼠40只,6周龄,体重(20±2)g,随机分为5组(n=8):实验组(ABCD组)分别吸入0.003%、0.03%、0.06%、0.1%七氟醚,每天6h,E组吸空气。于30d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 目的:评价长期吸入低浓度七氟醚对雌性小鼠排卵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昆明种小鼠40只,6周龄,体重(20±2)g,随机分为5组(n=8):实验组(ABCD组)分别吸入0.003%、0.03%、0.06%、0.1%七氟醚,每天6h,E组吸空气。于30d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HCG)促超排卵后处死动物,压片法计数卵母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卵母细胞形态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BCD四个实验组小鼠卵母细胞数相近(P>0.05)、形态相似。结论:长期吸入≤0.1%七氟醚后,小鼠排卵功能未见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生殖 排卵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闭环输注顺式阿曲库胺药效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仪福霞 纪凡层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对闭环输注顺式阿曲库胺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拟在全麻下做腹腔镜辅助经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麻醉诱导:丙泊酚靶控输注4μg/ml、舒芬太尼0.5μg/kg,使用微量泵闭环肌松注...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对闭环输注顺式阿曲库胺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拟在全麻下做腹腔镜辅助经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麻醉诱导:丙泊酚靶控输注4μg/ml、舒芬太尼0.5μg/kg,使用微量泵闭环肌松注射系统输注顺式阿曲库胺。10分钟后调整丙泊酚靶控目标浓度为2μg/ml,A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复合吸入1%浓度的七氟醚,C组复合吸入2%浓度的七氟醚,D组复合吸入3%浓度的七氟醚,根据脑电双频指数监测调整丙泊酚的靶控浓度维持麻醉。记录顺式阿曲库胺首次增药时间、总剂量、肌松恢复到T_125%、T_175%需要的时间,恢复指数RI。结果顺式阿曲库胺首次增药时间A组与B组间、C组与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组与C、D组间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D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总剂量A组与B组间、C组与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组与C、D组间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D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四组患者的T_1恢复到25%、75%的时间,RI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吸入2%、3%浓度的七氟醚能够明显延长闭环输注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作用时间,减少术中肌松药的用量。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后对闭环输注顺式阿曲库胺的恢复指数无明显影响,可能与术后快速排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顺式阿曲库铵 闭环输注 药效学
下载PDF
高频单向喷射通气和高频双向喷射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摘要]
18
作者 董源洪 马自成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48-49,共2页
高频单向喷射通气和高频双向喷射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摘要]董源洪(山东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潍坊261042)马自成(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武汉430030)研究表明,近年来推广应用于临床的... 高频单向喷射通气和高频双向喷射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摘要]董源洪(山东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潍坊261042)马自成(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武汉430030)研究表明,近年来推广应用于临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PC)有引起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呼吸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LPC 高频单向喷射通气 高频双向喷射通气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区域温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新平 王萍 魏祥国 《新疆医学》 2010年第4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阻滞区域 临床观察 温度变化 麻醉效果 麻醉方法 客观指标 皮肤痛觉
下载PDF
直肠癌淋巴管生成与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爱亮 郭东立 +3 位作者 贾志 宁晓飞 陆信仰 李胜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7期472-475,共4页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大多数结直肠癌在早期即发生淋巴转移,在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达50%。因而对直肠癌淋巴转移的机制进行研究是提高结直肠癌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以往由于缺乏特异性淋巴管...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大多数结直肠癌在早期即发生淋巴转移,在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达50%。因而对直肠癌淋巴转移的机制进行研究是提高结直肠癌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以往由于缺乏特异性淋巴管标记物使得肿瘤淋巴转移的研究相对滞后,目前肿瘤淋巴管生成是肿瘤转移播散的研究热点,有关肿瘤中是否存在新生淋巴管以及淋巴管生成在肿瘤转移播散中的作用机制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有关结直肠癌中淋巴管生成的研究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旨在对特异性淋巴管内皮标记物、淋巴管生成因子、与结直肠癌中淋巴管生成有关的研究进展以及结直肠癌抗淋巴管生成治疗的可能前景与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管转移 淋巴管生成 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