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断层解剖学教学探析
1
作者 刘树伟 刘汉明 +2 位作者 李振平 张宪涛 栾铭箴 《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5年第1期35-37,共3页
人体断层解剖学(Human SectionalAnatomy)是通过切制断层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结构断面形态变化规律的科学,是70年代以来随着B超、CT和MR的崛起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解剖学分支。自它产生之日始,就与医学影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既相互... 人体断层解剖学(Human SectionalAnatomy)是通过切制断层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结构断面形态变化规律的科学,是70年代以来随着B超、CT和MR的崛起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解剖学分支。自它产生之日始,就与医学影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从广义上讲,B超解剖、CT解剖和MR解剖均属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研究范畴。廿年来,有关人体断层解剖的研究文献层出不穷,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进行断层解剖学教学的条件已经成熟。为适应医学影像学发展的需要,自八九年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人体断层解剖学 医学教育 教学研究
下载PDF
肝表面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树伟 段德刚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2年第3期211-213,共3页
观测了100例成人肝表面的沟、裂、切迹和突起。肝副裂和肝桥分别在21例和26例肝上见有。静脉韧带裂为一较深的裂,容有静脉韧带和小网膜起始部。腔静脉沟可分3型,其中腔静脉管占6%。肝门右切迹出现率为82%,深面为肝右后叶下段鞘系。肝下... 观测了100例成人肝表面的沟、裂、切迹和突起。肝副裂和肝桥分别在21例和26例肝上见有。静脉韧带裂为一较深的裂,容有静脉韧带和小网膜起始部。腔静脉沟可分3型,其中腔静脉管占6%。肝门右切迹出现率为82%,深面为肝右后叶下段鞘系。肝下缘有1~4个切迹。尾状叶弓状切迹和腔静脉后突分别在55例和69例肝上见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下载PDF
提高解剖教学艺术,加强课堂学习效果
3
作者 张立平 方庆香 贾曼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0年第S1期8-8,共1页
本文将表情艺术、语言艺术、表演艺术应用于解剖教学中 。
关键词 解剖教学 教学艺术
下载PDF
健步丸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琳 李振华 +1 位作者 尹群生 王宏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7年第A03期199-202,共4页
为探求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的方法,在周围神经离断、骨骼肌桥接、外套硅管隔离的神经再生实验模型上,用光镜、电镜、酶标记示踪、图像分析、电生理技术,观察了健步丸对20只新西兰兔尺神经伤后再生、相关神经无形态变化... 为探求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的方法,在周围神经离断、骨骼肌桥接、外套硅管隔离的神经再生实验模型上,用光镜、电镜、酶标记示踪、图像分析、电生理技术,观察了健步丸对20只新西兰兔尺神经伤后再生、相关神经无形态变化及功能修复的影响,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健步丸对周围神经再生和损伤局部的毛细血管增生有明显促进作用,并有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细胞损伤后的结构重建和轴浆运输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步丸 周围神经 再生 肌桥套装硅管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王相利 杨琳 +2 位作者 李振华 尹群生 王宏宇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41-43,共3页
为探索中药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2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切除双侧坐骨神经中段的一部分,神经断端间距6mm。用硅胶管桥接神经的两断端,术后实验组动物连续灌服“补阳还五汤”4周,对照组动物常规饲养。结... 为探索中药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2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切除双侧坐骨神经中段的一部分,神经断端间距6mm。用硅胶管桥接神经的两断端,术后实验组动物连续灌服“补阳还五汤”4周,对照组动物常规饲养。结果显示,术后4、16周,实验组再生神经冲动传导潜速率比对照组明显快(P<0.01),同期再生神经内血管面积的图像分析,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实验组再生轴突内有较多的线粒体。提示“补阳还五汤”通过改善再生神经血液循环,调节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修复 补阳还五汤 中药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冷启新 李瑞祥 刘执玉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0年第2期92-97,共6页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结构 功能 表达
下载PDF
心脏与内关穴神经投射相关关系研究——Ⅰ,心脏的神经投射 被引量:6
7
作者 杨琳 李振华 王培槐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0年第3期11-16,17,共6页
为研究心脏与内关穴神经投射的关系,作者建立了以调整心脏功能,以心电变化为指标的内关“得气”动物模型。用类霍乱原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为标记物,分别注入“得气”的内关穴及左、右心室壁,追踪观察心室和内关穴区各类神经纤维... 为研究心脏与内关穴神经投射的关系,作者建立了以调整心脏功能,以心电变化为指标的内关“得气”动物模型。用类霍乱原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为标记物,分别注入“得气”的内关穴及左、右心室壁,追踪观察心室和内关穴区各类神经纤维胞体在中枢和周围神经节内分布和形态特点。标记心脏的结果:在一定节段的脊神经节、交感神经节、脊髓灰质和迷走神经下节中都出现了酶标记细胞。在脊髓Rc-1ando胶状质、脊髓前角、延髓迷走神经核区也见有酶标记细胞,从而更新了心脏神经支配的传统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神经投射 内关 神经元 胶状质
下载PDF
胸膜顶在矢状断面的观察与测量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凡 刘树伟 王永贵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5年第3期148-149,共2页
在30具成年男尸躯体连续矢状断面标本上,观测了左、右侧胸膜顶与锁骨的关系。结果如下:左侧胸膜顶最凸点高出锁骨上面平均为1.20cm;右侧平均为1.70cm。左侧胸膜顶最凸点距正中矢状面平均为3.20cm;右侧平均为3... 在30具成年男尸躯体连续矢状断面标本上,观测了左、右侧胸膜顶与锁骨的关系。结果如下:左侧胸膜顶最凸点高出锁骨上面平均为1.20cm;右侧平均为1.70cm。左侧胸膜顶最凸点距正中矢状面平均为3.20cm;右侧平均为3.66cm。经回归分析发现胸廓指数与左侧胸膜顶的高度存在着回归关系;右侧则无这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顶 颈部手术 矢状断面 断面解剖学
下载PDF
肝表面结构的观察与测量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杰 谭玉珍 李人光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39-42,共4页
用60例小儿和5例胎儿的新鲜肝脏及63例教学标本,观察和测量了肝表面结构。星状浅淋巴管和少量区域浅淋巴管经小凹和裂隙注入小叶间淋巴管。阻断肝深淋巴管,注射剂经小凹或裂隙返流入肝浅淋巴管。
关键词 表面结构 淋巴管
下载PDF
肝脏淋巴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海杰(综述) 曹献廷(审校) 李人光(审校)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2期111-115,共5页
随着肝脏手术学、肿瘤学及其它疾病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肝脏淋巴系统的认识不断完善,许多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对此作一概述。肝脏淋巴系统的解剖一、肝的器官内淋巴管1.浅淋巴管:目前教科书对浅淋巴管位置的描述不够统一。
关键词 肝脏 胆囊 胆道 淋巴系统 淋巴管 肝血窦内皮细胞 淋巴流向
下载PDF
黄花草木樨水煎剂对兔耳急性淋巴水肿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谈恩青 曹献廷 +1 位作者 毕于顺 邢成名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2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研究了黄花草木樨水煎剂对兔耳急性淋巴水肿的疗效和机制。Ⅰ、Ⅱ组耳水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Ⅰ组无与对照组相对应的水肿高峰。Ⅰ组水肿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体积变大,数量增多并显著大于Ⅱ组和对照组。研究结果证实黄花草木樨... 研究了黄花草木樨水煎剂对兔耳急性淋巴水肿的疗效和机制。Ⅰ、Ⅱ组耳水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Ⅰ组无与对照组相对应的水肿高峰。Ⅰ组水肿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体积变大,数量增多并显著大于Ⅱ组和对照组。研究结果证实黄花草木樨能明显地抑制急性淋巴水肿的产生和促进淋巴水肿的消退,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减少液体自血管内的外渗,增加水肿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数量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草木樨 淋巴水肿
下载PDF
肝浅淋巴管的形态和分布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海杰 曹献廷 李人光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0年第3期18-21,共4页
采用30%普鲁士蓝氯仿溶液间接注射法,研究了40例带膈肌小儿肝脏的淋巴管。将肝表面分为13区,各区浅淋巴管均经韧带、膈肌或胆囊壁离肝。星状浅淋巴管主要分布于膈面的左、右中间区和脏面的大部区域,与小血管伴行,穿入肝实质。
关键词 浅淋巴管 解剖学
下载PDF
早期慢性淋巴水肿的形态学观察
13
作者 纪瑞成 曹献廷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2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用改良的Danese和Olszewski手术方法在狗后肢一侧形成早期慢性淋巴水肿模型,以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是皮下组织与淋巴管进行性纤维化,伴淋巴管扩张,迂曲、变形。细胞成份增多,以成纤维细胞和小淋... 用改良的Danese和Olszewski手术方法在狗后肢一侧形成早期慢性淋巴水肿模型,以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是皮下组织与淋巴管进行性纤维化,伴淋巴管扩张,迂曲、变形。细胞成份增多,以成纤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为主,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始淋巴管内皮细胞含有较多的小泡,开放性内皮连接增加。内皮细胞水肿,内含较多的始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提示淋巴管系统和巨噬细胞是清除高组织蛋白、减轻水肿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巨噬细胞 形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