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成因(上)——兼评“去圣化”倾向
被引量:
1
1
作者
颜炳罡
《孔学堂》
2014年第1期65-71,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共19页
孔子以文自任,始对中国文化统绪进行系统建构与自觉反省。他上承六经,乃经学之鼻祖;下开九流,乃诸子之源。由孔子始,以传播知识为谋生手段的独立的士(文士)阶层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开辟了中国学术文化独立传承、发展的统绪。没有孔子,就...
孔子以文自任,始对中国文化统绪进行系统建构与自觉反省。他上承六经,乃经学之鼻祖;下开九流,乃诸子之源。由孔子始,以传播知识为谋生手段的独立的士(文士)阶层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开辟了中国学术文化独立传承、发展的统绪。没有孔子,就没有战国时代诸子并作、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孔子以其全幅的生命撑开成就了"人伦之至"(圣人)的人格典范,可以说"去圣没有真孔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统绪
礼乐文明
经学
孔子的诗学和诗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易》卦爻起源新解
2
作者
张晓雨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44,共4页
《周易》八卦与卦爻是怎样产生的?各家之说均未能就八卦与之所象征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表述性意义作出逻辑关系缜密的合理解释。其实,阴阳概念的产生与阳光的向背有关。中国古人受太阳光线的启发,创造出了卦爻符号。代表太阳光线的...
《周易》八卦与卦爻是怎样产生的?各家之说均未能就八卦与之所象征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表述性意义作出逻辑关系缜密的合理解释。其实,阴阳概念的产生与阳光的向背有关。中国古人受太阳光线的启发,创造出了卦爻符号。代表太阳光线的符号为"—",代表没有太阳光线的符号为"--"。由三个卦爻组成的八卦卦象与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生动形象的内在联系。阳爻符号"—"是一条线,是奇数,阴爻符号"--"是两条短线,是偶数,这或许就是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这一说法的最原始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卦爻
起源
太阳
光线
原文传递
“冕无后旒”说考论
被引量:
5
3
作者
丁鼎
于少飞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94,共9页
冕是古代帝王及其他贵族所戴的礼冠。所谓"冕旒",又叫作"玉藻",就是冕板之下所悬挂的以彩色丝绳贯穿起来的玉串。汉唐时期的郑玄、贾公彦、孔颖达等经学家均认为冕板前后皆垂有十二旒。而明儒王应电、清儒江永等则...
冕是古代帝王及其他贵族所戴的礼冠。所谓"冕旒",又叫作"玉藻",就是冕板之下所悬挂的以彩色丝绳贯穿起来的玉串。汉唐时期的郑玄、贾公彦、孔颖达等经学家均认为冕板前后皆垂有十二旒。而明儒王应电、清儒江永等则据《大戴礼记》"冕而前旒,所以蔽明"而断定冕无后旒。此后,"冕无后旒"说为后世众多学者所信从,几成定谳。考诸文献,揆诸情理,便可发现"冕无后旒"说并不可信据。首先,《大戴礼记》所谓"冕而前旒,所以蔽明",只是说冕之前旒有"蔽明"的功能,而并非说"冕无后旒"。其次,西汉初年叔孙通《汉礼器制度》和东汉刘熙《释名》等明确讲冕前后均有旒;而且唐代阎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图》中的冕及宋代聂崇义《新定三礼图》等所绘制的冕图也前、后都有旒;1971年山东邹城明代鲁荒王墓出土的一顶王冕也有后旒。复次,从制作工艺与穿戴角度来看,规格最高的冕前旒最多可达144颗玉珠,重量相当大,如果没有后旒,那么冕板后端的重量几乎为零,冕板前后重量失衡,整个冕势必会倾覆,很难稳定地戴在头部。因此,"冕无后旒"说难以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冕旒
礼记
玉藻
江永
原文传递
如何看待孔子的旅行足迹
4
作者
杨朝明
《新校园(文化大观)》
2018年第6期4-6,共3页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在游与玩的背后,灵魂是否落寞?被尊称为至圣先师的孔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游历诸国,是为了实现其“仁政”“德治”等政治理想。旅途尽管坎坷,其中发生了“阿谷停云”“子路问津”“封人请见”等故事,也遇见了荷倏丈人...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在游与玩的背后,灵魂是否落寞?被尊称为至圣先师的孔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游历诸国,是为了实现其“仁政”“德治”等政治理想。旅途尽管坎坷,其中发生了“阿谷停云”“子路问津”“封人请见”等故事,也遇见了荷倏丈人、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等奇人。孔子的思想在旅途中不断丰富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旅行
政治理想
旅途
游历
时间
仁政
坎坷
原文传递
题名
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成因(上)——兼评“去圣化”倾向
被引量:
1
1
作者
颜炳罡
机构
山东
大学儒学高等
研究
院
国际儒学联合会
中国哲学史学会
山东周易研究会
山东
孔子学会
出处
《孔学堂》
2014年第1期65-71,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共19页
文摘
孔子以文自任,始对中国文化统绪进行系统建构与自觉反省。他上承六经,乃经学之鼻祖;下开九流,乃诸子之源。由孔子始,以传播知识为谋生手段的独立的士(文士)阶层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开辟了中国学术文化独立传承、发展的统绪。没有孔子,就没有战国时代诸子并作、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孔子以其全幅的生命撑开成就了"人伦之至"(圣人)的人格典范,可以说"去圣没有真孔子"。
关键词
文化统绪
礼乐文明
经学
孔子的诗学和诗教
Keywords
cultural system, civilization of ritual and music, Confucian classics, poetics of Confucius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易》卦爻起源新解
2
作者
张晓雨
机构
山东周易研究会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44,共4页
文摘
《周易》八卦与卦爻是怎样产生的?各家之说均未能就八卦与之所象征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表述性意义作出逻辑关系缜密的合理解释。其实,阴阳概念的产生与阳光的向背有关。中国古人受太阳光线的启发,创造出了卦爻符号。代表太阳光线的符号为"—",代表没有太阳光线的符号为"--"。由三个卦爻组成的八卦卦象与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生动形象的内在联系。阳爻符号"—"是一条线,是奇数,阴爻符号"--"是两条短线,是偶数,这或许就是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这一说法的最原始起源。
关键词
《周易》
卦爻
起源
太阳
光线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冕无后旒”说考论
被引量:
5
3
作者
丁鼎
于少飞
机构
山东
师范大学齐鲁文化
研究
院
山东
省孔子学会
山东
省
周易
研究会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94,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研究>(批准号:14ZD300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冕是古代帝王及其他贵族所戴的礼冠。所谓"冕旒",又叫作"玉藻",就是冕板之下所悬挂的以彩色丝绳贯穿起来的玉串。汉唐时期的郑玄、贾公彦、孔颖达等经学家均认为冕板前后皆垂有十二旒。而明儒王应电、清儒江永等则据《大戴礼记》"冕而前旒,所以蔽明"而断定冕无后旒。此后,"冕无后旒"说为后世众多学者所信从,几成定谳。考诸文献,揆诸情理,便可发现"冕无后旒"说并不可信据。首先,《大戴礼记》所谓"冕而前旒,所以蔽明",只是说冕之前旒有"蔽明"的功能,而并非说"冕无后旒"。其次,西汉初年叔孙通《汉礼器制度》和东汉刘熙《释名》等明确讲冕前后均有旒;而且唐代阎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图》中的冕及宋代聂崇义《新定三礼图》等所绘制的冕图也前、后都有旒;1971年山东邹城明代鲁荒王墓出土的一顶王冕也有后旒。复次,从制作工艺与穿戴角度来看,规格最高的冕前旒最多可达144颗玉珠,重量相当大,如果没有后旒,那么冕板后端的重量几乎为零,冕板前后重量失衡,整个冕势必会倾覆,很难稳定地戴在头部。因此,"冕无后旒"说难以成立。
关键词
冕旒
礼记
玉藻
江永
Keywords
Crown
Tassels
Book of Rites
Strings of Jade
Jiang Yong
分类号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如何看待孔子的旅行足迹
4
作者
杨朝明
机构
中国孔子
研究
院
山东
孔子学会
山东周易研究会
中国孔子基金会
《孔子
研究
》
出处
《新校园(文化大观)》
2018年第6期4-6,共3页
文摘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在游与玩的背后,灵魂是否落寞?被尊称为至圣先师的孔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游历诸国,是为了实现其“仁政”“德治”等政治理想。旅途尽管坎坷,其中发生了“阿谷停云”“子路问津”“封人请见”等故事,也遇见了荷倏丈人、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等奇人。孔子的思想在旅途中不断丰富起来。
关键词
孔子
旅行
政治理想
旅途
游历
时间
仁政
坎坷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成因(上)——兼评“去圣化”倾向
颜炳罡
《孔学堂》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周易》卦爻起源新解
张晓雨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原文传递
3
“冕无后旒”说考论
丁鼎
于少飞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
5
原文传递
4
如何看待孔子的旅行足迹
杨朝明
《新校园(文化大观)》
201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