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检测高血压心肌纤维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杜乃立 贾芳 +1 位作者 杜瑞芝 郝恩魁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70-973,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声学密度和血清Ⅲ型前胶原末端肽(PⅢNP)含量的变化情况,以评估心肌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检测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高血压组),另选健康体检者75例为对照组。应用超...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声学密度和血清Ⅲ型前胶原末端肽(PⅢNP)含量的变化情况,以评估心肌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检测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高血压组),另选健康体检者75例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声学密度各项值,采用放免法测定PⅢNP的浓度。结果高血压组的声学强度(CAI)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高血压组的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值(CVIB)(室间隔6·07±0·85,左室后壁7·00±1·15)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室间隔8·60±3·12,左室后壁11·85±3·06,P<0·05);高血压组血清PⅢNP含量(109·9±7·5)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3·9±5·9)μg/L,P<0·01];血清PⅢNP与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声学强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室间隔和左室后壁CVIB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心肌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是检测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一项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 高血压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高血压心肌声学密度与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杜乃立 贾芳 +1 位作者 杜瑞芝 郝恩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520-2523,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声学密度的变化情况,以探讨心肌声学密度检测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临床价值及其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的关系。方法共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高血压组),并设立健康对照组75例。应用超声心动...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声学密度的变化情况,以探讨心肌声学密度检测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临床价值及其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的关系。方法共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高血压组),并设立健康对照组75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计算心肌声学密度各项值(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矫正的声学强度CAI1、CAI2及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值CVIB1、CVIB2值),用放免法检测血浆AngⅡ和醛固酮浓度。结果(1)高血压组的CAI1、CAI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高血压组的CVIB1、CVIB2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2)高血压组的血浆AngⅡ和醛固酮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3)血浆AngⅡ和醛固酮浓度与CAI1、CAI2显著正相关,与CVIB1、CVIB2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心肌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可用于评估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并且心肌声学密度与血浆AngⅡ和醛固酮浓度均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声学密度 高血压心肌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下载PDF
血脂康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52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毕秀萍 才晓君 赵卓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33-833,共1页
选择我科2002年3月-2004年9月收治的102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65—77(平均72)岁;其中高脂血症24例,血脂正常28例;合并高血压25例,合并糖尿病14例;总胆固醇(6.8... 选择我科2002年3月-2004年9月收治的102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65—77(平均72)岁;其中高脂血症24例,血脂正常28例;合并高血压25例,合并糖尿病14例;总胆固醇(6.8±0.7)mmol/L,LDL-C(4.9±0.4)mmol/L。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4~79(平均72)岁;其中高脂血症22例,血脂正常28例;合并高血压23例,合并糖尿病16例;总胆固醇(7.0±0.8)mmol/L,LDL-C(4.6±0.5)mmol/L。2个月内服用过调脂药物或伴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及不耐受他汀类药物者除外。2组均予常规治疗,血脂康组在此基础上予血脂康0.6g,对照组则予氟伐他汀20mg,均为每晚1次口服,疗程均为半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血脂康 治疗组 老年 合并糖尿病 重度营养不良 高脂血症 血脂正常
下载PDF
心肌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检测高血压心肌纤维化 被引量:3
4
作者 贾芳 杜乃立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601-604,共4页
应用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可对心肌组织学异常进行量化评价,能客观反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程度,现就声学密度各参数改变与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关键词 声学密度 高血压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卡维地洛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莉 《疑难病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与卡托普利联用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 12 0例缺血性 ( 76 % )或非缺血性 ( 2 4 % )心脏病伴轻中度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化原则分为 3组 ,分别为卡维地洛联合卡托普利...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与卡托普利联用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 12 0例缺血性 ( 76 % )或非缺血性 ( 2 4 % )心脏病伴轻中度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化原则分为 3组 ,分别为卡维地洛联合卡托普利组 ( 4 0例 )、单独卡维地洛组 ( 4 0例 )、单独卡托普利组( 4 0例 )。在心力衰竭标准用药基础上 ,卡维地洛、卡托普利均由小剂量开始 ,逐渐递增至目标剂量。在2 4个月内检查超声心动图 3次 ,以评价左室功能和容积。结果 治疗后 3组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均有增加 ,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均有减少 ,但卡维地洛联合卡托普利组与单独卡维地洛组、单独卡托普利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单独卡维地洛组与单独卡托普利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卡维地洛联合卡托普利组有 32例 ( 80 % )耐受目标剂量 ,其多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 ,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卡维地洛组、卡托普利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3组均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或血象、电解质和糖代谢变化。结论 卡维地洛与卡托普利联用在心力衰竭标准用药基础上治疗轻中度CHF患者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卡托普利 联合治疗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不同降压药物治疗对心肌声学密度及Ⅲ型前胶原末端肽的影响
6
作者 杜乃立 贾芳 +1 位作者 杜瑞芝 郝恩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0-150,共1页
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们观察了应用苯那普利和(或)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声学密度和血清Ⅲ型前胶原末端肽(PⅢNP)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前胶原末端肽 声学密度 血清Ⅲ型 药物治疗 心肌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降压 苯那普利
下载PDF
高血压病血管紧张素受体基因临床表型分析
7
作者 朱世明 谢国红 王立启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临床表型与高血压病和颈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法检测AT1R基因的AC基因和C1166等位基因在正常人和高血压病患者中的频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AT1R基因AC型频率...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临床表型与高血压病和颈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法检测AT1R基因的AC基因和C1166等位基因在正常人和高血压病患者中的频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AT1R基因AC型频率和C1166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高血压病患者AC基因型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IMT/D比率均比AA基因型组明显增高(P<0.05~0.01).相关分析发现,高血压发病与年龄、颈动脉IMT和AT1R基因型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AT1R基因型与收缩压、舒张压及颈动脉IMT呈显著正相关(P<0.01~0.001).结论:AT1R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AC基因型对颈动脉IMT增厚有重要影响,AT1R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硬化 受体 血管紧张素 基因频率
下载PDF
左心房肥大伴不完全房间阻滞68例
8
作者 袁茹茹 王华亭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20-620,共1页
关键词 心房 心脏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与脑循环动力学检测对高血压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7
9
作者 朱世明 张丽华 张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77-578,共2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和脑循环动力学 (CVA)检测对高血压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VA检测仪检测分析 12 0例高血压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和急性期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IMT/D...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和脑循环动力学 (CVA)检测对高血压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VA检测仪检测分析 12 0例高血压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和急性期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IMT/D比率及CVA各项指标并与 6 0例健康成人对照。结果 病例组患者颈动脉IMT及IMT/D比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组Vmean、Qmean比急性期组明显降低 ,而R、DR明显增高 ,超早期组CVA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期组。颈动脉IMT及IMT/D比率与Vmean、Qmean呈显著直线负相关 ,与R、Zc呈显著直线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超声及CVA检测对于高血压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脑循环动力学 诊断 缺血性脑卒中 高血压 CVA
下载PDF
复方花刺参粘多糖对成形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华亭 蔡生业 +2 位作者 姚成芳 朱宗涛 王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9-720,共2页
关键词 复方花刺参粘多糖 血管成形术 内皮素 一氧化氮 血管内皮 扫描电镜
下载PDF
隐匿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乃立 杜瑞芝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6期892-895,共4页
隐匿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高血压状态,现对其流行病学、病因、对靶器官的损害和预后方面作一介绍。
关键词 隐匿性高血压 进展
下载PDF
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声学密度的影响
12
作者 杜乃立 杜瑞芝 +1 位作者 贾芳 郝恩魁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92-695,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前后心肌声学密度各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探讨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共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A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A1组(25例),给予苯那普利10mg/d;A2组(25...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前后心肌声学密度各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探讨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共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A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A1组(25例),给予苯那普利10mg/d;A2组(25例),给予缬沙坦160mg/d;A3组(25例),给予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半剂量合用(苯那普利5mg/d加缬沙坦80mg/d),均治疗6个月,并设立正常对照组(B组)75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肌声学密度各项值:室间隔矫正的声学强度(CAI1)和左室后壁矫正的声学强度(CAI2)及室间隔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值(CVIB1)、左室后壁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值(CVIB2)。结果:A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B组,A1、A2、A3亚组用药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用药前(均P<0.01);A组的CAI1、CAI2(0.88±0.06,0.73±0.06)显著高于B组(0.66±0.19,0.54±0.06)(P<0.01),而A组的CVIB1、CVIB2(6.07±0.85),(7.00±1.15)dB显著低于B组(8.60±3.12),(11.85±3.06)dB(均P<0.05);A1和A2亚组用药后CAI1、CAI2、CVIB1、CVIB2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3组用药后CAI1、CAI2显著低于A1、A2组用药后(P<0.01),而A3组用药后CVIB1、CVIB2显著高于A1、A2组用药后(P<0.01;P<0.05)。结论:心肌声学密度各参数可用于评价高血压心肌纤维化,苯那普利和缬沙坦都减轻心肌纤维化,两者合用在减轻心肌纤维化方面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声学密度 心肌纤维化
原文传递
辛伐他汀对不同血脂水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7
13
作者 吕以杰 颜淑红 +3 位作者 郭涛 朱世明 苗伟 孙德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 研究正常血脂和高血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应用辛伐他汀对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细胞外基质降解 ,减少炎症反应 ,稳定斑块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 ,将正常血脂 (NC组 )和高血脂 (HC组 )ACS患者分为他汀... 目的 研究正常血脂和高血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应用辛伐他汀对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细胞外基质降解 ,减少炎症反应 ,稳定斑块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 ,将正常血脂 (NC组 )和高血脂 (HC组 )ACS患者分为他汀治疗组 (辛伐他汀 2 0mg d ,共 8周。NC组 ,n =33;HC组 ,n =36 )和他汀对照组 (NC组 ,n =32 ,HC组 ,n =36 ) ;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1、MMP 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TIMP) 1、MMP 9 TIMP 1、高敏C 反应蛋白(hs CRP)水平。结果  (1)治疗前NC、HC各组的血清MMP 1、MMP 9、MMP 9 TIMP 1、TIMP 1、hs 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 (n =6 0 )明显增高 ,与血脂水平不相关。 (2 )经辛伐他汀治疗 8周后 ,两治疗组血清MMP 1、MMP 9、MMP 9 TIMP 1、hs CRP水平均明显降低 ,血清TIMP 1水平无显著性差异。HC他汀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明显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质胆固醇 (HDL C)水平略有上升 ;NC他汀治疗组血清TC、LDL C水平明显下降 ,TG、HDL C水平略有上升和下降 ,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正常血脂和高血脂ACS患者中 ,早期应用他汀治疗 ,可减少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 ,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血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清 基质金属蛋白酶
原文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AT_1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世明 刘爽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盐析法提取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白细胞DNA,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法检测AT1R基因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总...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盐析法提取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白细胞DNA,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法检测AT1R基因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并与10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C基因型频率220%,C等位基因频率187%,均比正常健康组高(P<005);随高血压分级增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逐渐增厚。结论AT1R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因素,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AT1R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