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汉语言文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在铸造器物上的传播与应用
1
作者 赵英淇 《杂文月刊(下半月)》 2024年第1期0013-0015,共3页
中国自古以来便以精湛的器物 制造工艺闻名,无论是古朴的青铜器,还是精美的瓷器,都体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与匠心独运。而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文化这株大树的主干,其广博的词汇、深邃的意象、瑰丽的修辞一方面为铸造艺术提供了灵感... 中国自古以来便以精湛的器物 制造工艺闻名,无论是古朴的青铜器,还是精美的瓷器,都体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与匠心独运。而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文化这株大树的主干,其广博的词汇、深邃的意象、瑰丽的修辞一方面为铸造艺术提供了灵感之源,同时文学作品也将器物的美、工艺的精湛、文化的深厚传递给此后世世代代。因此,从汉语言文学的视角去审视传统文化在铸造器物上的体现,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还能够揭示出汉语言文学对于艺术创作与审美观念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下载PDF
论清代杜集序跋的学术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微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117,共7页
清代杜集序跋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其中不仅保存了大量稀见文献,从中亦可考知某些杜集刊刻时间,辨析某些文献之真伪,甚至还可以窥见清代杜诗学界的学术分歧。此外,清代杜集序跋中还蕴含着丰富的诗学理论与思想,清人提出通过反复涵咏、&qu... 清代杜集序跋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其中不仅保存了大量稀见文献,从中亦可考知某些杜集刊刻时间,辨析某些文献之真伪,甚至还可以窥见清代杜诗学界的学术分歧。此外,清代杜集序跋中还蕴含着丰富的诗学理论与思想,清人提出通过反复涵咏、"不笺一字"的反穿凿思想,对"以杜证杜"的方法也进行了集中阐述,另外还提出注杜者际遇应与杜甫的经历相契合方可注杜等观点,这些思想对于清代杜诗学的发展都颇有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杜集序跋 学术价值 诗学理论
下载PDF
黄道周与宋明理学及朱子学 被引量:1
3
作者 翟奎凤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71-76,共6页
黄道周是明末著名大儒,他在政治、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以人品气节为时人和后人所称颂。由于家乡漳州的朱子文化氛围以及父亲对朱子的崇敬,黄道周早年受到朱子学的很大影响,这使他终生都对朱子非常尊敬。但黄道... 黄道周是明末著名大儒,他在政治、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以人品气节为时人和后人所称颂。由于家乡漳州的朱子文化氛围以及父亲对朱子的崇敬,黄道周早年受到朱子学的很大影响,这使他终生都对朱子非常尊敬。但黄道周身处明末的复杂思想格局,他并不是一位纯粹的朱子学学者,由于他对朱子甚至宋明儒在一些根本问题上都有过尖锐的批评,黄道周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宋明理学的藩篱,成为一位兼具汉宋风格又有突出特色的独立思想家。正是出于这种原因,黄宗羲《明儒学案》把他归到诸儒学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周 朱子学 复古 汉宋
下载PDF
荀子的《诗》学诠释与礼学重构
4
作者 石霞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5-70,78,共7页
荀子立足于战国末期社会纷乱的历史语境,在延续儒家诗学礼化的基础上,通过视域融合的方式,在规模和体例上全面发展了先秦引《诗》传统,引《诗》证礼,使其在论述礼的内涵与重要性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突出了礼义法度的外在强制性,为《... 荀子立足于战国末期社会纷乱的历史语境,在延续儒家诗学礼化的基础上,通过视域融合的方式,在规模和体例上全面发展了先秦引《诗》传统,引《诗》证礼,使其在论述礼的内涵与重要性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突出了礼义法度的外在强制性,为《诗》在汉代的礼化、政教经典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 经典诠释 礼学建构
下载PDF
孝弟为仁之实——略论罗近溪的仁孝观
5
作者 石霞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5-8,共4页
“仁”与“孝”是罗近溪思想的核心。罗近溪坚持孔孟仁孝互释与仁孝一体的思考方式,重新诠释了“仁”与“孝”的关系。他主张“孝弟为仁之实”,而体认万物一体之“仁”需从孝亲敬长开始,之后沿着由己及人、由下向上及由家至国的道德实... “仁”与“孝”是罗近溪思想的核心。罗近溪坚持孔孟仁孝互释与仁孝一体的思考方式,重新诠释了“仁”与“孝”的关系。他主张“孝弟为仁之实”,而体认万物一体之“仁”需从孝亲敬长开始,之后沿着由己及人、由下向上及由家至国的道德实践进路不断推扩,直至达到“天下归仁”的目标与实现万物一体之仁的理想社会。由此,罗近溪构建了一个彻上彻下的一体圆通的仁学,进一步发展了阳明心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近溪 仁孝观 孝悌慈
下载PDF
中国早期地理书写与地域观的域外接受——法国汉学《山海经》阐释考
6
作者 卢梦雅 荀朋星 《民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9,158,共11页
18-19世纪,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扶桑即美洲”等争论中,《山海经》进入了西方人的学术视野,并持续推动着法国对中国早期景观和领土想象的地理科学探索。百余年来,何赖思、拉克伯里、巴赞、罗尼、布勒努夫、施古德、葛兰言、雷米·... 18-19世纪,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扶桑即美洲”等争论中,《山海经》进入了西方人的学术视野,并持续推动着法国对中国早期景观和领土想象的地理科学探索。百余年来,何赖思、拉克伯里、巴赞、罗尼、布勒努夫、施古德、葛兰言、雷米·马修、魏德理等人的法文研究从地理学、人种学、政治学、文献学等多元角度阐释这部中国早期地理书写,作为外部成果提出了新颖的研究角度和思维方式,证明了在对中华文明历史脉络的认识中,地理、历史、民族、政治等方面密不可分,与我国现当代学者的成果相得益彰。这些研究既显示出法国当代汉学离不开欧洲东方学的既有传统和框架,亦有助于我们在对西方相关课题的了解和批判中反思和深化当前的研究,进而探讨如何在跨文化中就中国古代历史地理课题拓展国际对话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地理书写 地域观 法国汉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