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临床医学教学中案例立体教学法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旭霞 张君 +3 位作者 戚向敏 葛少华 李国菊 芮艳华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9期739-741,共3页
口腔临床实践是口腔医学生学习的关键。随着医学生扩招数量的增加,学生多、患者少的教学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是当前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口腔案例立体教学集多种教学法于一体,从而实现教学的形象化、直观化及可操作... 口腔临床实践是口腔医学生学习的关键。随着医学生扩招数量的增加,学生多、患者少的教学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是当前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口腔案例立体教学集多种教学法于一体,从而实现教学的形象化、直观化及可操作化,将这种全新高效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为口腔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学 案例立体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旭霞 邢达源 +1 位作者 张君 卜涛 《医学教育探索》 2006年第9期851-853,共3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生的培养强调先是医学生、后是口腔医学生的教育模式。本文对如何提高口腔颌面外科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做了初步的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口腔颌面外科学 医学教育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信号通路中Smad4和Smad7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端芹 张君 +2 位作者 宋洪宁 郑君 王旭霞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2-497,共6页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mad4和Smad7表达量的变化,探讨Smad4和Smad7对口腔鳞癌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和病理学诊断为OSCC的病例72例。取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做切片,用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Smad4和Smad7在口腔鳞...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mad4和Smad7表达量的变化,探讨Smad4和Smad7对口腔鳞癌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和病理学诊断为OSCC的病例72例。取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做切片,用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Smad4和Smad7在口腔鳞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mad4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44%,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83%(P<0.05),且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其阳性表达率降低;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22.50%,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65.63%(P<0.05)。Smad7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9.44%,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33%(P<0.05),且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其阳性表达率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92.50%,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68.75%(P<0.05)。结论:Smad4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且分化程度越低,表达越少,Smad4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比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表达低;Smad7的作用则相反。Smad4的表达缺失可能促进了口腔鳞癌的发展和转移,Smad7的过表达促进了口腔鳞癌的发展和转移;BMP/Smads信号传导通路受到抑制,可能会导致口腔鳞癌的继续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口腔鳞癌 SMAD4 SMAD7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BRMS1 mRN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旭霞 赵作勤 +3 位作者 张君 游力 邢达源 卜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在口腔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规律及与临床病理学关系。方法:用RT-PCR技术检测38份口腔鳞癌、20份癌旁正常组织的BRMS1 ...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在口腔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规律及与临床病理学关系。方法:用RT-PCR技术检测38份口腔鳞癌、20份癌旁正常组织的BRMS1 mRNA的表达情况,并结合肿瘤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BRMS1 mRNA表达量比癌旁组织明显偏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MS1 mRNA表达水平在转移病例明显低于非转移的病例,低分化标本明显低于高中分化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肿瘤临床分期、性别、年龄、瘤体大小等之间的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MS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水平跟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也跟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可以作为口腔鳞癌治疗的预后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MS1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口腔 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吴修胤 佟冬冬 张风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4期405-408,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的表达,探讨p75NTR作为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指标及将其作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SP免疫化学方法,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及43例手术切除口腔鳞状细胞癌标...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的表达,探讨p75NTR作为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指标及将其作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SP免疫化学方法,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及43例手术切除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进行p75NTR表达的检测,另外选取5例癌旁组织及8例正常组织作为对照。应用SPSS16.0软件包,采用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75NTR在Tca8113细胞膜中阳性表达。4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75NTR阳性表达33例,在癌旁组织及正常对照组中没有表达。p75NTR均定位于细胞膜上,于癌巢中分散分布,且常有聚集性分布趋势。p75NTR表达与临床分期(P<0.05)及有无淋巴结转移(P<0.05)相关。结论:p75NTR的表达可以作为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指标,但还不能将其单独作为肿瘤干细胞的标志物,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TCA8113 肿瘤干细胞 P75NTR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儿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兆弢 张风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儿童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的优势。方法:复习2016年6月—2017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外科收治的8例儿童(5~10岁)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3例患者采用VSD治疗,5例...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儿童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的优势。方法:复习2016年6月—2017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外科收治的8例儿童(5~10岁)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3例患者采用VSD治疗,5例采用局部切开、常规引流治疗,分析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因、细菌感染类型,比较炎症指标、住院天数变化,评估治疗效果。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术前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指标呈下降趋势,VSD组比传统组下降更显著(P<0.05);常规引流住院天数平均10.17 d,VSD治疗患者平均9.8 d (包括复发后VSD治疗患者)。传统组有2例患者出院后复发,最后采用VSD技术治疗痊愈。结论:适时采用VSD技术,可提高儿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负压引流 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 儿童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及其与口腔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宋洪宁 王旭霞 张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25-432,共8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不具备编码蛋白质功能的RNA,近年来才获得较多的关注,发现其在生命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 RNA在细胞生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迁移、... 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不具备编码蛋白质功能的RNA,近年来才获得较多的关注,发现其在生命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 RNA在细胞生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迁移、入侵和染色质重塑。更重要的是,lnc RNA在肿瘤生物学和预后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认可,多项研究表明,lnc RNA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起重要作用,与多种肿瘤的预后不良相关,lnc RNA可能是潜在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标。lnc RNA被发现存在于多个肿瘤表达缺失,然而其对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分子机制仍不完全明确。本文强调了lnc RNA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最新发现,总结概述了lnc RNA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和作用,发现lnc RNA已经成为一类新的有前途的肿瘤标记物,许多独立研究证实其作为恶性肿瘤诊断、预后、预测和监测治疗反应工具的可行性。对lnc 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虽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毫无疑问,了解lnc RNA的活动必将改善肿瘤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肿瘤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前护理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岳炜 赵作勤 《现代医药卫生》 2004年第21期2296-2296,共1页
关键词 患者 口腔颌面部肿瘤 术前护理 常规护理 手术前 口腔护理 医学心理学 突出特点 解除 帮助
下载PDF
微小RNA与口腔鳞状细胞癌
9
作者 吴修胤 佟冬冬 张风河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1年第1期63-66,共4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小RNA,其广泛参与生物体内多种细胞进程的调控,包括细胞发育、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miRNA在正常细胞的发育和肿瘤的产生和发展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在肿瘤的关...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小RNA,其广泛参与生物体内多种细胞进程的调控,包括细胞发育、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miRNA在正常细胞的发育和肿瘤的产生和发展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在肿瘤的关系既有其普遍性又因肿瘤的始发部位和性质有所差异。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讨论miRNA的生物合成和功能,其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可能起到的作用,以及近年来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的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 基因调控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口腔鳞癌和颈淋巴结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彦升 刘少华 +1 位作者 魏奉才 孙善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HGF/c-Met系统对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对50例确诊的原发、复发口腔鳞癌病例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口腔鳞癌组织和颈部淋巴结中HGF和c-Me... 目的通过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HGF/c-Met系统对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对50例确诊的原发、复发口腔鳞癌病例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口腔鳞癌组织和颈部淋巴结中HGF和c-Met的表达情况。将收集的病例按病理类型及临床资料分组,并比较各组间HGF和c-Met的表达差异。结果口腔鳞癌组织及有转移灶的淋巴结中,癌细胞HGF及c-Me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00%,颈部淋巴结中HGF的阳性率为60%,淋巴细胞内均无c-Met蛋白的表达。癌细胞c-Met蛋白的表达水平和颈淋巴结内淋巴细胞HGF表达阳性与口腔鳞癌的局部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P=0.000 0),癌细胞中HGF的高水平表达与肿瘤的侵袭(P=0.002 0)、复发相关(P=0.013 9)。结论口腔鳞癌中HGF和c-Met蛋白表达升高、颈部淋巴结中淋巴细胞HGF表达阳性可能促进肿瘤的侵袭、复发、局部淋巴结转移,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淋巴转移 肝细胞生长因子 原癌基因蛋白质C-MET
下载PDF
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思强 孙娜 张风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40-444,共5页
目的 :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研究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目的 :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研究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免疫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SALL4 mRNA及蛋白在50例OSCC标本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SALL4 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Western免疫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同样证实,SALL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ALL4蛋白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上,呈棕黄色颗粒状,而且SALL4蛋白的表达与OSCC患者的肿瘤分期(P<0.05)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P<0.05)相关。结论:SALL4可以作为一种具有良好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辅助指标,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SALL4可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具体生物学作用和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L4 口腔鳞状细胞癌 肿瘤干细胞
下载PDF
不同直径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对成骨细胞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锋 王建华 +3 位作者 赵华强 吕宇鹏 王克涛 魏奉才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比较喷涂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HA)涂层表面2种不同直径纳米颗粒对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及功能代谢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接种于具有2种直径范围纳米颗粒的HA涂层表面(I组:20- 40nm,Ⅱ组:70-100nm),并以无纳米颗... 目的:比较喷涂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HA)涂层表面2种不同直径纳米颗粒对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及功能代谢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接种于具有2种直径范围纳米颗粒的HA涂层表面(I组:20- 40nm,Ⅱ组:70-100nm),并以无纳米颗粒HA涂层作对照,扫描电镜下观察涂层表面形态以及细胞贴附情况;采用MTT法、PNPP法和考马斯亮蓝蛋白含量检测法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细胞总蛋白含量,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q检验(SNK)。结果:细胞在HA涂层表面生长良好,MTT法测量显示,6d和8d时,Ⅰ组和Ⅱ组涂层表面细胞增殖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LP活性测量显示,5d和10d时,2组涂层表面细胞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培养过程的进行,15d和20d时,Ⅰ组涂层表面细胞显著高于Ⅱ组涂层表面细胞(P<0.05);蛋白含量检测表明,Ⅰ组涂层表面细胞自5d至20d始终高于Ⅱ组涂层表面细胞(P<0.05)。结论:HA涂层表面纳米颗粒的直径可以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功能代谢,颗粒直径接近体内骨组织HA纳米晶体的涂层,生物相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羟基磷灰石 成骨细胞
下载PDF
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明霞 赵华强 +1 位作者 刘少华 谈万业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建立兔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方法随机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8只,施行双侧下颌骨切开术,安放牵张器,间歇1周后以0.4 mm/12 h的速度牵张,牵张7 d后固定,在不同时间随机处死动物2只,取下颌骨标本分别行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动... 目的建立兔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方法随机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8只,施行双侧下颌骨切开术,安放牵张器,间歇1周后以0.4 mm/12 h的速度牵张,牵张7 d后固定,在不同时间随机处死动物2只,取下颌骨标本分别行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动物均耐受手术,并基本获得预期牵张距离,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发现,裂隙内随时间延长渐有骨形成。结论以兔下颌骨建立牵张成骨模型经济、可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牵张成骨 骨形成
下载PDF
雷奈酸锶对大鼠快速扩弓过程中腭中缝B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超 王旭霞 +3 位作者 王英姿 杨盼盼 赵姝亚 张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6期647-651,共5页
目的:研究雷奈酸锶对大鼠快速扩弓过程中腭中缝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2只,其中,A组为对照组。将机械扩弓装置置于B、C 2组大鼠... 目的:研究雷奈酸锶对大鼠快速扩弓过程中腭中缝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2只,其中,A组为对照组。将机械扩弓装置置于B、C 2组大鼠上颌两侧第一、二磨牙之间,并加力100 g,A组不做处理。C组大鼠每天灌服600 mg/kg雷奈酸锶溶液,B组灌服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加力后4、7、10 d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腭中缝组织中BMP-2的表达,并利用Image-pro plus粘结对切片吸光度进行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组大鼠腭中缝组织中BMP-2的表达量在第4天时显著高于A组(P<0.05),而在第7天和第10天时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C组大鼠腭中缝组织中BMP-2的表达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结论:雷奈酸锶能够促进大鼠快速扩弓过程中BMP-2的表达量和表达时长,可能促进了快速扩弓过程中腭中缝的新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BMP-2 上颌快速扩弓
下载PDF
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TGF-β1动态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明霞 赵华强 +1 位作者 谈万业 刘少华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6年第1期12-14,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牵张成骨过程中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探讨TGF-β1发挥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行两侧下颌骨切开术,经7天间歇期后以0.5mm/12h的速度牵张,7d后固定。分别于间歇期1d、7d...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牵张成骨过程中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探讨TGF-β1发挥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行两侧下颌骨切开术,经7天间歇期后以0.5mm/12h的速度牵张,7d后固定。分别于间歇期1d、7d,牵张期1d、4d、7d,固定期1、3、5周随机处死2只动物取下颌骨标本,运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不同时间段的下颌骨标本进行TGF-β1的检测。结果:TGF-β1在潜伏期和固定期表达较弱,牵张期表达明显增强,在牵张第7天表达达高峰,且集中表达于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结论:TGF-β1在牵张成骨过程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有望利用外源性TGF-β1提高牵张成骨形成骨的质和量,从而为牵张成骨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β肾上腺素受体在婴幼儿血管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超 刘少华 +1 位作者 王丽丽 魏奉才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434-435,共2页
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由于发病机制尚未达成定论,现在的治疗方法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作用的发现,启发我们以研究β肾上腺素受体为起点,发掘血管瘤发病机制,以助于研发副作用更小、特异性更强... 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由于发病机制尚未达成定论,现在的治疗方法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作用的发现,启发我们以研究β肾上腺素受体为起点,发掘血管瘤发病机制,以助于研发副作用更小、特异性更强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肾上腺素受体 婴幼儿血管瘤 普萘洛尔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舌癌细胞增殖活性和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相关蛋白及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成龙 张君 +2 位作者 张茜 刘宪光 王旭霞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901-906,共6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经过重组人骨形态蛋白(rh BMP2)2处理后的舌癌细胞增殖活性和相关的信号通路Smad4及受体蛋白的影响。方法复苏舌癌细胞,用MTT法检测TNF-α对舌癌细胞和经rh BMP2处理后的舌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RT-PC...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经过重组人骨形态蛋白(rh BMP2)2处理后的舌癌细胞增殖活性和相关的信号通路Smad4及受体蛋白的影响。方法复苏舌癌细胞,用MTT法检测TNF-α对舌癌细胞和经rh BMP2处理后的舌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对细胞内信号通路Smad4和受体mRNA及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TNF-α作用于舌癌细胞及经过rh BMP2处理的舌癌细胞后,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后者降低更加明显。TNF-α可以诱导Smad4、BMP2受体mRNA及受体蛋白的表达。结论 TNF-α可以抑制舌癌细胞的增殖,将TNF-α和rh BMP2共同作用于舌癌细胞后,对细胞的增殖抑制更加显著。TNF-α可以提高Smad4、BMP2受体mRNA及受体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细胞 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 肿瘤坏死因子-Α 重组人骨形态蛋白受体 SMAD4
下载PDF
老化处理对含新型纳米抗菌无机填料复合树脂相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强 李彤 +3 位作者 葛斌 孙睿男 葛建华 吴峻岭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老化处理后,含新型纳米抗菌无机填料复合树脂相关性能的变化。方法:制备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的纳米抗菌二氧化硅填料,经表面偶联处理后,以10%的质量分数添加到复合树脂中,形成抗菌复合树脂,同时选取无抗菌性的商品化复合树脂Tetri... 目的:探讨老化处理后,含新型纳米抗菌无机填料复合树脂相关性能的变化。方法:制备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的纳米抗菌二氧化硅填料,经表面偶联处理后,以10%的质量分数添加到复合树脂中,形成抗菌复合树脂,同时选取无抗菌性的商品化复合树脂Tetric N-Ceram作为对照。复合树脂试件在37℃蒸馏水中老化处理不同时间。用三点弯曲试验来检测其力学性能的变化。通过人牙菌斑生物膜菌落计数、乳酸代谢分析及活/死细菌染色等手段来评价抗菌性能的改变。结果:浸泡30d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复合树脂力学性能下降明显(P<0.05),而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性能下降不明显(P>0.05);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复合树脂对人牙菌斑生物膜的代谢仍然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性能(P<0.05)。结论:老化处理后,抗菌复合树脂力学性能下降而抗菌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 复合树脂 季铵盐 无机填料 抗菌性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去势大鼠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君 王胜林 +2 位作者 王旭霞 黄艳 张文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humangrowthhormone,rh-GH)对去势(ovariectomy,OVX)大鼠正畸牙移动后牙周组织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30只7周龄SPF级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去势盐水组(OVX-NS组)和去势生长激素组(OVX...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humangrowthhormone,rh-GH)对去势(ovariectomy,OVX)大鼠正畸牙移动后牙周组织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30只7周龄SPF级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去势盐水组(OVX-NS组)和去势生长激素组(OVX-GH组)。将去势摘除双侧卵巢和腹部皮下注射rh-GH作为不同处理因素,观察第15天和第30天时3组大鼠正畸牙移动引起牙槽骨受压侧破骨细胞数的变化,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对3组大鼠不同时间正畸牙牙槽骨受压侧破骨细胞计数进行比较,发现同一时间3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VX-NS组比OVX-GH组显著增多(P<0.05),对照组最少;同组相比,第15天处死的大鼠与第30天处死的大鼠其破骨细胞数无显著差异(P>0.05);牙周组织学观察见,OVX-GH组牙周膜的损伤和创伤性炎症较OVX-NS组明显减轻。结论:去势(成年)大鼠腹部皮下注射rh-GH,能够减少其正畸牙移动引起的受压侧破骨细胞数目,同时可促进牙周组织因正畸力所致的病理性变化的恢复,对成年正畸治疗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去势 正畸牙移动 破骨细胞 大鼠
下载PDF
p75NTR对小鼠面神经损伤后脑内神经元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风河 魏奉才 +1 位作者 杨丕山 孙善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p75NTR在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对p75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的面神经总干进行损伤,损伤后第4天,在面神经总干损伤的远中侧神经分叉处切断,将切断的面神经断端置入含有FastBlue的聚乙烯单端小... 目的:探讨p75NTR在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对p75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的面神经总干进行损伤,损伤后第4天,在面神经总干损伤的远中侧神经分叉处切断,将切断的面神经断端置入含有FastBlue的聚乙烯单端小管中进行后示踪标记,术后第7天冷冻切片后荧光显微镜下对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进行计数,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之间再生的神经元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75NTR可以促进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5神经营养蛋白受体 Fast BLUE 再生 小鼠 基因敲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