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数字解剖学发展现状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孟海伟 汤煜春 +4 位作者 吴凤霞 冯蕾 刘真 娄云霞 刘树伟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25-26,共2页
为了调查和分析我国医学院校数字化解剖学教学的现状及应用,探讨数字化解剖学教学的发展和改进策略,本研究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数字解剖学教学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同时结合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成绩进行教学效... 为了调查和分析我国医学院校数字化解剖学教学的现状及应用,探讨数字化解剖学教学的发展和改进策略,本研究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数字解剖学教学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同时结合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显示196份使用数字化解剖教学的有效调查问卷中,74%认为数字化教学软件对教学很有帮助,可帮助学生认识标本、理解课本知识及局部解剖学操作。92%的学校教学效果获得了提高,其中27%为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效果评价 课本知识 高等医学院校 局部解剖学 解剖学教学 统计分析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改进策略
下载PDF
医学形态学综合实验SPOC线上互动教学模式探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雨霁 邴鲁军 +5 位作者 张晓丽 张艳敏 张晓芳 刘真 丁兆习 康敏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91-396,共6页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course,SPOC)是“后MOOC时代”的一种典型课程范式。基于SPOC平台的线上互动教学,是线下教学的有益的补充,可更有效地实现可控的自主式学习。我们在山东大学学校云建设医学形态学综合实验SPOC课程,...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course,SPOC)是“后MOOC时代”的一种典型课程范式。基于SPOC平台的线上互动教学,是线下教学的有益的补充,可更有效地实现可控的自主式学习。我们在山东大学学校云建设医学形态学综合实验SPOC课程,在2017级临床五年制学生中开展医学形态学综合实验SPOC线上互动教学,学生通过在线视频的学习、讨论区互动、查阅文献资料、自主设计实验作业,完成对实验内容的内化吸收及拓展。该教学模式是医学形态学综合实验线下课程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对创新性思维及临床思维的培养,为医学实验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线上教学 医学形态学综合实验 实验教学
下载PDF
急性内毒素血症早期大鼠肠系膜淋巴管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宝恒 史桂芝 +1 位作者 于桂英 徐小虎 《中国微循环》 2004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利用活体微循环显微闭路电视系统 ,研究内毒素作用下肠系膜淋巴管的运动变化 ,探讨内源性NO对淋巴管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分三组 ,于股静脉一次性推注:⑴内毒素(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 ;⑵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 -... 目的利用活体微循环显微闭路电视系统 ,研究内毒素作用下肠系膜淋巴管的运动变化 ,探讨内源性NO对淋巴管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分三组 ,于股静脉一次性推注:⑴内毒素(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 ;⑵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 -硝基 -L-精氨酸甲基酯(L -NAME) ;⑶LPS及L -NAME。观察注药前和注药后2h内的肠系膜淋巴管管径、收缩频率等指标。结果⑴LPS组:肠系膜淋巴管管径较注药前扩大 ,运动频率减少 ,总收缩活性指数变小 ;⑵L -NAME组:淋巴管管径变细、运动频率增加、收缩分数变大 ;⑶LPS +L -NAME组:淋巴管管径、运动频率、运动指数2h内变化不显著。结论内毒素血症早期肠系膜淋巴管扩张、收缩减弱 ,同时应用L -NAME可抑制该变化 ,单独应用L -NAME则使淋巴管缩窄、收缩加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淋巴管 脂多糖 L-NAME大鼠
下载PDF
IGF-1对6-OHDA诱导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董晓光 许孝飞 +4 位作者 马江波 瞿宝明 扈燕来 张静 李涛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5-910,1033,共7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25、50、100、150、200μmol/L的6-OHDA处理PC12细胞,在12、24、48 h用MTT法检测6-OHDA对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最佳的实验浓度和...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25、50、100、150、200μmol/L的6-OHDA处理PC12细胞,在12、24、48 h用MTT法检测6-OHDA对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最佳的实验浓度和观察时间。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6-OHDA组(150μmol/L处理24 h)和IGF-1+6-OHDA组(IGF-1 100 nmol/L预处理2 h,后加入150μmol/L 6-OHDA处理24 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Hoechst33342/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随6-OHDA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PC12细胞的活性呈梯度降低,150μmol/L 6-OHDA浓度和处理后24 h作为本研究的最佳的实验浓度和观察时间。与6-OHDA组比较,IGF-1+6-OHDA组PC12细胞活力增强、ROS水平下降、细胞凋亡减少。结论 IGF-1预处理能减少6-OHDA引起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增加细胞活性,为防治帕金森病提供了潜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羟基多巴胺类 PC12细胞 氧化性应激 细胞凋亡 帕金森病 6-羟基多巴胺
下载PDF
双侧小隐静脉走行及注入部位变异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何焱 国承彩 +3 位作者 郭依璇 崔舒珲 姜文阳 李振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8-238,共1页
作者在进行局部解剖学操作时,在一成年男性尸体见其双侧小隐静脉变异。虽然小隐静脉的变异已有报道,但本例小隐静脉变异与以往报道的有所不同,为双侧小隐静脉走行及注入部位变异,现详细报道如下。成年男性尸体,身高约160 cm。
关键词 小隐静脉 股深静脉 足背静脉弓 变异类型 足外侧缘 局部解剖学 股后区 筋膜内 穿静脉 外侧头
下载PDF
帕潘立酮对社会交往缺陷的改善作用及对脑皮层GSK3β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晓光 扈燕来 +4 位作者 胡涛 瞿宝明 崔贵祥 王兰东 李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7-641,647,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帕潘立酮(Paliperidone)对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社会交往缺陷的改善作用及对脑皮层GSK3β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地佐环平(dizocilpine,MK-801)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了精神分裂症模型小鼠。实验分为3组... 目的探讨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帕潘立酮(Paliperidone)对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社会交往缺陷的改善作用及对脑皮层GSK3β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地佐环平(dizocilpine,MK-801)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了精神分裂症模型小鼠。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0.9%生理盐水)、MK-801组(模型组,给予0.5mg·kg^-1·d^-1MK-801腹腔注射,连续注射7d)、MK-801+Paliperidone组(帕潘立酮治疗组,给予0.25mg·kg^-1·d^-1帕潘立酮+0.5mg·kg^-1·d^-1MK-801腹腔注射,连续注射7d)。应用刻板性旋转实验评价精神分裂症模型的建立,并应用Miceprofile软件分析各组小鼠在自由活动状态下的社会交往行为变化。Westernblotting(WB)检测鼠额叶皮层脑组织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synthasekinase3β,GSK3β)的表达变化。结果MK-801处理后明显增加实验小鼠的刻板性旋转动作,成功建立了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Miceprofile视频分析结果显示,模型鼠的交往接触次数和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帕潘立酮处理后,明显改善交往接触次数和时长(P<0.01)。WB分析结果显示MK-801明显降低脑皮层GSK3β的磷酸化水平,而帕潘立酮处理后可升高GSK3β磷酸化水平。结论本项研究表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帕潘立酮可改善动物社会交往缺陷行为,可能与增加脑皮层的磷酸化GSK3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潘立酮 社会交往 地佐环平(MK-801) 糖原合成激酶3β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