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态化身体的空间转换——文学文本中“异质文化”现象的传播学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怡 刘敬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作为现代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这两种异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关系发生其中的地理生活空间,在超越性层面上,对置身其中的主体在"身份"归属意义上发生鉴别作用。而在异质文化冲突语境中进行的"身体行为",则因为促使了异... 作为现代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这两种异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关系发生其中的地理生活空间,在超越性层面上,对置身其中的主体在"身份"归属意义上发生鉴别作用。而在异质文化冲突语境中进行的"身体行为",则因为促使了异质文化中固有的尺度和规范的变更,而具有了媒介化的作用,也就是"媒态化身体"的产生。这种现象典型地发生在"右派文学"和"知青文学"中,因此,本文拟以"传播学"视角个案解读这两种文学文本中的"异质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文化 空间转换 媒态化身体
下载PDF
《红楼梦》学术之争的传播学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鸽飞 周海涛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红楼梦》 学术问题 传播学 文化现象 电视传媒 刘心武 媒介
下载PDF
影像世界的解构与狂欢——对“馒头血案”的传播学解读
3
作者 周海涛 游雨欣 《东南传播》 2006年第5期8-10,共3页
“通过一种社会感应术,成千上万的个人都被施加魔法似的形成了相同的思想和影像。这些东西就像无线电波一样,从一个人传播到其他人。”①在今天,也许只有网络传播才能创造这样的神话。
关键词 网络传播 影像世界 馒头 传播学 作品 解构 血案 戏仿 无线电波 解读
下载PDF
巫文化与夏初史事新解
4
作者 张德苏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2-48,共7页
夏初正处于巫文化盛行时期,人们的思维指向与行事方式必定受到巫文化的影响。然而古今学者研究夏初史事,极少关注到这个向度,这个盲区的存在势必影响我们对夏初史事的理解。自颛顼至周初,中国远古史上存在一段相当长的“君巫政治”模式... 夏初正处于巫文化盛行时期,人们的思维指向与行事方式必定受到巫文化的影响。然而古今学者研究夏初史事,极少关注到这个向度,这个盲区的存在势必影响我们对夏初史事的理解。自颛顼至周初,中国远古史上存在一段相当长的“君巫政治”模式时期,通天大巫为“帝”“王”获取天意,提供政治上的指导,同时也是“帝”“王”合法化的最大表征。不能得重黎—羲和氏族为大巫,就没有为“帝”、为“王”的资格。我们用这一视角观察后羿代夏、少康复国过程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会得出一些新的认识:羿“自鉏迁于穷石”,是为了接近羲和氏族,试图获得这个通天大巫的支持;“胤征”是羿寻求支持失败后对羲和氏族的报复性征伐;羿“以寒浞为相”实为以寒浞为大巫;羿“以嫦娥为妻”的性质与“以寒浞为相”是近似的,后羿在大巫不够“正宗”的情况下,娶嫦娥为妻,在巫文化思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帝伃征王寿与得“九尾狐”在巫文化系统中是一种“王征”,是夏人再得“天命”的瑞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文化 夏朝 后羿 羲和氏
下载PDF
试论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怡 姜岩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8,共3页
手机改变了新闻摄影与摄像,将大批受众纳入到新闻图片、影像采集者的行列中。手机给记者采访带来巨大的方便,对新闻制作提出新的要求。手机为受众带来新的媒介体验,使用户同传者的身份界限变得模糊,成为用户与新闻节目互动的工具。
关键词 手机媒体 新闻传播
下载PDF
对微博时代公民新闻传播的思考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子路 黄馨茹 《今传媒》 2011年第4期20-21,共2页
肇始于美国的"公民新闻"已经在我国生根发芽,随着微博的兴起,公民新闻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促进公民新闻的发展;另一方面,碎片化文本、娱乐性以及舆论煽动性又制约其发展。所以,微博实名制以... 肇始于美国的"公民新闻"已经在我国生根发芽,随着微博的兴起,公民新闻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促进公民新闻的发展;另一方面,碎片化文本、娱乐性以及舆论煽动性又制约其发展。所以,微博实名制以及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也许是规范公民新闻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公民新闻 传播 思考
下载PDF
简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被引量:4
7
作者 滕丹丹 单登科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36-37,共2页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高校的重要责任。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决定了大学生一生的发展方向,所以要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要充分认知自我、职业和社会,并且要遵循可行性、适...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高校的重要责任。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决定了大学生一生的发展方向,所以要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要充分认知自我、职业和社会,并且要遵循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和持续性这四个特性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 社会
下载PDF
都市文化在乡村的传播与冲突——“知青”小说的一种文化解读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怡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88,共6页
对"知青"文学进行传播学解读,就会发现一些新的文化景观。史铁生小说里表达乡村人对都市信息的无知与渴求,知青的启蒙意识以及对乡土文化的学术性思考,无不显示出都市文化的优越感;阿城小说更加强调城乡文化之间的分歧、冲突... 对"知青"文学进行传播学解读,就会发现一些新的文化景观。史铁生小说里表达乡村人对都市信息的无知与渴求,知青的启蒙意识以及对乡土文化的学术性思考,无不显示出都市文化的优越感;阿城小说更加强调城乡文化之间的分歧、冲突与较量,《棋王》描述的正是这样一种文化对垒。"知青"所坚持的文化独立恰恰确保了都市文化的纯性,由此增强传播效应。戴思杰的长篇小说《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是对上世纪80年代"知青"小说的续写,它揭示了都市文化的传者对受者所进行的全面改造,并形成后者的文化叛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文化 乡村 文化传播 “知青”小说
下载PDF
跨区域整合 本土化传播——以北京奥运为契机提升对外英语传播有效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超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60,共2页
针对我国对外英语传播存在覆盖面大、影响力小的问题,作者通过对目前现状、国际和自身原因的分析,认为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与海外媒体加强合作,进行传播渠道资源整合、内容资源整合和品牌资源整合,学习和借鉴本土化传播手法,可以... 针对我国对外英语传播存在覆盖面大、影响力小的问题,作者通过对目前现状、国际和自身原因的分析,认为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与海外媒体加强合作,进行传播渠道资源整合、内容资源整合和品牌资源整合,学习和借鉴本土化传播手法,可以提升对外传播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传播 资源整合 奥运会
下载PDF
试析《威海午报》评论文章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10
作者 曾庆雪 《今传媒》 2011年第1期67-68,共2页
《威海午报》是威海第一份有影响的中文报纸,创办初期曾引起各界极大关注,曾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维持经营三年之久。报纸开设的栏目多种多样,涉及面广,其中尤以评论见长。评论是一份报纸的灵魂,是报纸传达声音的渠道,同时也是报馆参与话... 《威海午报》是威海第一份有影响的中文报纸,创办初期曾引起各界极大关注,曾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维持经营三年之久。报纸开设的栏目多种多样,涉及面广,其中尤以评论见长。评论是一份报纸的灵魂,是报纸传达声音的渠道,同时也是报馆参与话题讨论和议题设置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威海午报》的评论文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力图归纳其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午报》 评论 现代社会 启示
下载PDF
我国首家地市外文报纸的诞生与发展——《威海日报》韩文专刊分析
11
作者 周怡 邢仔芹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58,共2页
本文对《威海日报》韩文专刊的概况进行了总体介绍和简要的内容分析。
关键词 《威海日报》韩文专刊 内容分析
下载PDF
谈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媒体利用
12
作者 刘金震 董继锐 《青年记者》 2009年第12Z期92-92,共1页
随着社会对高校学生实践能力要求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一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些"变味",如2009年7月18日《海峡都市报》刊发《社会实践,大学生买报道》,其中提到,一些高校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热... 随着社会对高校学生实践能力要求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一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些"变味",如2009年7月18日《海峡都市报》刊发《社会实践,大学生买报道》,其中提到,一些高校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热衷于向媒体买报道,投身于对新闻媒体的公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 海峡都市报 实践能力要求 实践项目 《文汇报》 实践体验 传媒学院 问卷调查 评价体系建设 专业知识
下载PDF
政府网络传播与民主参与
13
作者 张爰杰 《青年记者》 2008年第22期31-32,共2页
政府网络传播的特点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开启了中国的政府网络传播时代,目前,除中央各部委和绝大多数省级、地市级政府拥有门户网站外,相当一部分县级政府也拥有门户网站。政府网络传播,指的是政府以及政府成员与公... 政府网络传播的特点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开启了中国的政府网络传播时代,目前,除中央各部委和绝大多数省级、地市级政府拥有门户网站外,相当一部分县级政府也拥有门户网站。政府网络传播,指的是政府以及政府成员与公众之间以网络为媒介,运用互联网上可以使用的任何符号形式进行双向沟通的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上网工程 网络传播时代 民主参与 门户网站 地市级政府 县级政府 政府成员 传播方式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难,难于上青天
14
作者 洪淼 路雨欣 毛绪瑄 《中国商界》 2010年第6X期2-2,共1页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项社会问题。有些用人单位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有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出现了择业与招聘两难的矛盾。这反映出...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项社会问题。有些用人单位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有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出现了择业与招聘两难的矛盾。这反映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所以应该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大学生除了学好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教育体制 就业措施 解决方法
下载PDF
城市空间生产的“镜像”表现——电视纪录片《北京记忆》的“空间性”生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怡 刘敬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电视纪录片《北京记忆》的纪录方式具有一种空间视角,它对北京城市生活空间的镜像再现表达了一种"空间性"生产关系,在纪录片声画审美意识层面,《北京记忆》的媒体修辞对这种"空间性"生产发生修辞效果。总结起来,《... 电视纪录片《北京记忆》的纪录方式具有一种空间视角,它对北京城市生活空间的镜像再现表达了一种"空间性"生产关系,在纪录片声画审美意识层面,《北京记忆》的媒体修辞对这种"空间性"生产发生修辞效果。总结起来,《北京记忆》的"空间性"生产存在三种范式:一是在超越真实与想象的层面,建构历史记忆的"第三空间";二是确定对日常生活空间的文化认同感,建构集体记忆;三是在规范与操作之间,建构权力意识形态的空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北京记忆》 镜像 媒体修辞 “空间性”生产
下载PDF
路遥:文学战场上的“红卫兵”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红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20,共9页
从路遥在“文革”初期的红卫兵经历入手,通过对路遥作品、创作随笔以及路遥生前好友回忆文章的仔细解读,分析了青年时期的红卫兵经历对路遥精神气质、性情、心理所发生的重大影响。红卫兵经历形成了路遥一生都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具体... 从路遥在“文革”初期的红卫兵经历入手,通过对路遥作品、创作随笔以及路遥生前好友回忆文章的仔细解读,分析了青年时期的红卫兵经历对路遥精神气质、性情、心理所发生的重大影响。红卫兵经历形成了路遥一生都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具体体现为受难情结、政治情结、绝望意识,这直接影响到路遥的创作心理以及作品的具体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红卫兵”经历 英雄情结 受难情结 政治情结 绝望意识
下载PDF
城市发展中的城市形象广告——中国首家城市形象电视广告的诞生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周怡 黄伟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7-108,共2页
1999年,威海市城市形象电视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标志着中国大陆城市形象电视广告的诞生。随后,大量的城市开始在电视上投放形象广告,各地在央视的投放量成倍增加,从2001年197316万元,到2002年的10346万元,再到2003年1-10月的27... 1999年,威海市城市形象电视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标志着中国大陆城市形象电视广告的诞生。随后,大量的城市开始在电视上投放形象广告,各地在央视的投放量成倍增加,从2001年197316万元,到2002年的10346万元,再到2003年1-10月的27136万元。具有开创意义的威海市城市形象广告迄今共做了三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城市形象广告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是由于它适时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城市发展的进程,甚至可以说,城市形象广告在中国的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形象广告 电视广告 城市发展 中国大陆 中央电视台 开创意义 中国社会
下载PDF
“黑色”的影像世界——金基德电影影像美学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梁开奎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8-120,共3页
本论文从主题的角度对金基德影片的黑色美学特征进行分析,首先揭示了人类被隔绝的生存状态;其次,揭示了人物变态和扭曲的性方式,以此表现主人公孤独、恐惧、痛苦的心理状态;再次,他呼唤对人类生命的尊重,用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隐喻人类自... 本论文从主题的角度对金基德影片的黑色美学特征进行分析,首先揭示了人类被隔绝的生存状态;其次,揭示了人物变态和扭曲的性方式,以此表现主人公孤独、恐惧、痛苦的心理状态;再次,他呼唤对人类生命的尊重,用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隐喻人类自身,在那些残酷的生物影像中讽刺人类自身的残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基德 电影影像美学 影像风格 “黑色”电影 生存状态 性心理 生命哲学
下载PDF
网络中的意见领袖群体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颜廷昆 傅振国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9Z期75-76,共2页
在网络世界中,信息的传播不仅受到信息内容的影响,而且会因传播者的不同角色而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特别是网络世界中的意见领袖,他们发布的信息及评论,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部分网民的意见倾向。一个事件在成为网络议题的过程中,网络意见... 在网络世界中,信息的传播不仅受到信息内容的影响,而且会因传播者的不同角色而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特别是网络世界中的意见领袖,他们发布的信息及评论,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部分网民的意见倾向。一个事件在成为网络议题的过程中,网络意见领袖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能影响到事件的性质及议题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见领袖 群体分析 拉扎斯菲尔德 传播学者 信息内容 大众传播学 表达观点 引导作用 社会化媒体 新闻传播学院
下载PDF
中国传统复归意识、山水审美及其文化解释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怡 刘振中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8-102,共5页
复归意识的本质就是复归自然。魏晋时期,士人们以具体的山水景色象征自然,山水就成为士人们的游居环境和精神境界的追求目标,并由此纳入审美范畴。于是,多种形式的山水文化和艺术渐次产生发展起来。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看,复归意识是远... 复归意识的本质就是复归自然。魏晋时期,士人们以具体的山水景色象征自然,山水就成为士人们的游居环境和精神境界的追求目标,并由此纳入审美范畴。于是,多种形式的山水文化和艺术渐次产生发展起来。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看,复归意识是远古灵魂回归观念在新生活经验中的积淀。在现代社会中,复归意识具有克服人性异化的积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归意识 山水审美 人性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