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式细胞术分析脑膜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赵旭 滕良珠 +2 位作者 辛涛 张炳杰 马春燕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细胞增殖和凋亡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脑膜瘤病人新鲜标本的肿瘤细胞周期分布、DNA倍性和细胞凋亡,比较不同病理级别间的差异。结果脑膜瘤增殖指数(PI)为8.91%±4.04%,异倍体率为21.... 目的探讨脑膜瘤细胞增殖和凋亡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脑膜瘤病人新鲜标本的肿瘤细胞周期分布、DNA倍性和细胞凋亡,比较不同病理级别间的差异。结果脑膜瘤增殖指数(PI)为8.91%±4.04%,异倍体率为21.4%,凋亡指数(AI)为9.16%±3.59%;非典型及恶性脑膜瘤的PI为11.56%±3.06%,异倍体率为50.0%,AI为11.26%±2.38%,均显著高于良性脑膜瘤(PI8.08%±3.99%,异倍体率12.5%,AI8.50%±3.68%)。结论脑膜瘤的增殖活性和细胞凋亡与肿瘤级别相关;细胞增殖和凋亡在脑膜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流式细胞术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生理能力和手术应激评分与原发性肝癌患者 根治性肝切除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关系
2
作者 田丽君 桑玉洁 +4 位作者 李雪琰 徐万辉 姜嘉琦 秦成勇 祁建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321-325,共5页
目的研究生理能力和手术应激评分(estimation of physiologic ability and surgical stress,E⁃PASS)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治性肝切除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山东省立医院2022年3月—2023年5月收住入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4... 目的研究生理能力和手术应激评分(estimation of physiologic ability and surgical stress,E⁃PASS)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治性肝切除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山东省立医院2022年3月—2023年5月收住入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本院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统计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按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发生组(n=29)和未发生组(n=95),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疾病相关特征,并进行E⁃PASS评价,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根治性肝切除术围术期并发症和各指标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预测E⁃PASS评价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治性肝切除术围术期并发症的价值。结果124例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的患者中,围术期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29例(23.39%),其中肝功能衰竭2例(1.61%)、胸腔积液6例(4.84%)、腹腔脓肿4例(3.23%)、术后出血8例(6.45%)、腹腔感染9例(7.26%);另外,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95例(76.61%)。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在年龄、术中出血量、术前总胆红素、术前白蛋白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术前风险分值(preoperative risk score,PRS)、手术应激分值(surgical stress score,SSS)、综合风险分值(composite risk score,CRS)评分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发现PRS、SSS、CRS均会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治性肝切除术围术期并发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E⁃PASS预测根治性肝切除术围术期并发症存在一定价值,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是0.617、0.614、0.6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根治性肝切除术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引起重视,且通过E-PASS预测其围术期并发症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根治性肝切除术 手术应激评分 生理能力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表达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选择素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26
3
作者 朱海英 冷振璞 +4 位作者 王敏忠 庞在英 满晓 冯亚波 马春燕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 I)患者血小板表达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P选择素(CD62p)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53例AC I患者发病48 h内血小板CD31、CD62p的表达水平,并与有脑梗死易患因素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 I)患者血小板表达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P选择素(CD62p)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53例AC I患者发病48 h内血小板CD31、CD62p的表达水平,并与有脑梗死易患因素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C I组血小板表达CD31、CD62p[(90.91±15.39)%,(7.00±2.96)%]明显高于易患因素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01);AC I组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血小板CD62p表达高于无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均P<0.01);血小板CD31、CD62p的表达与脑梗死体积正相关(r=0.39,P<0.05;r=0.63,P<0.01)。结论AC I发病后血小板表达CD31、CD62p显著增高,其表达程度与脑梗死体积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P选择素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连接素抗体与临床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阎志慧 徐东 +2 位作者 刘凡英 彭忠民 吕晓霞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连接素抗体(TitinAb)水平与病情及胸腺异常的关系,以及其对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G患者(MG组)52例、非MG(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NMG组)18例、健康对照者(NC组)50名...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连接素抗体(TitinAb)水平与病情及胸腺异常的关系,以及其对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G患者(MG组)52例、非MG(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NMG组)18例、健康对照者(NC组)50名血清中TitinAb水平,并对其中10例进行胸腺手术的MG患者随访。结果MG组TitinAb阳性率为36.5%,NMG组和NC组均为阴性,MG组显著高于NC组和NMG组(均P<0.01);以MG伴胸腺瘤(MGT)组阳性率最高(83.3%),MG伴胸腺萎缩(MGA)次之(37.5%),胸腺正常的MG组为23.0%,MG伴胸腺增生组为阴性;TitinAb诊断MGT特异性高于胸腺CT(P<0.05)。TitinAb阳性MG患者抗体水平与肌无力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62,P<0.01);对10例不同胸腺病理类型的MG患者手术前后TitinAb测定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itinAb阳性多见于MGT和MGA者,诊断MGT的特异性高于CT;TitinAb对MG的诊断、病情及预后判断均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连接素抗体 胸腺瘤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细胞P-gp LR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樊娟 张丽 +3 位作者 刘思管 王欣 王丽黎 马春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74-376,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细胞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情况,观察其表达率与临床症状及化疗缓解率的关系。方法:利用P-gp、LRP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15例正常对照和79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P-gp、LRP的表达率,分...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细胞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情况,观察其表达率与临床症状及化疗缓解率的关系。方法:利用P-gp、LRP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15例正常对照和79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P-gp、LRP的表达率,分析两种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P-gp、LRP的表达率均高于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P<0.01),复发/难治ALL组P-gp的表达率与复发/难治AML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LRP的表达率较复发/难治AML组的表达率高(P<0.01)。复发/难治组P-gp、LRP的表达率均高于相应的初治组(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P-gp、LRP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rs=0.0746,P>0.05)。急性白血病细胞P-gp+/LRP+组缓解率低于P-gp+/LRP-组、P-gp-/LRP+组(P<0.05),并明显低于P-gp-/LRP-组(P<0.01)。结论:复发/难治组P-gp、LRP的表达率高于初治组,而两者的表达率无相关性。P-gp、LRP表达阳性的患者缓解率低,且易出现髓外浸润。同时检测P-gp、LRP的表达较单独检测一种蛋白更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 肺耐药蛋白 急性白血痛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抗甲状腺治疗对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部分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马春燕 郭军 +6 位作者 高聆 王兰芳 沈芸 崔彬 辛玮 管庆波 赵家军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2,共4页
为了研究抗甲状腺药物对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影响,探讨其在Graves病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0例初发Graves病患者、11例硫脲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及16例正常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CD19... 为了研究抗甲状腺药物对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影响,探讨其在Graves病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0例初发Graves病患者、11例硫脲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及16例正常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CD19、CD40、HLA-DR、CD80、CD3、CD4、CD8、CD28等表面分子的表达水平。发现Graves病患者CD19^+、CD19^+CD40^+、CD19^+HLA—DR^+、CD80^+细胞比率高于正常对照组;CD3^+CD8^+细胞比率低于正常对照组,CD3^+CD4^+/cD3^+CD8^+比值升高,CD3^+HLA-DR^+细胞比率高于正常对照组。硫脲类药物他巴唑或丙基硫氧嘧啶治疗2~4月后缓解患者CD80^+细胞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比较治疗缓解后患者CD3^+CD8^+、CD8^+CD28^+细胞比率降低,CD3^+HLA-DR^+、CD4^+HLA-DR^+升高,CD3^+CD4^+/CD3^+CD8^+比值升高。上述结果提示Graves病患者体液免疫处于较高水平,外周血活化T细胞升高,硫脲类药物可以调节部分免疫指标,其改变同临床症状的改善并非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淋巴细胞 协同刺激分子 CD80 HLA-DR 硫脲类
下载PDF
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应激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刘雪平 张秀洲 +1 位作者 王敏忠 马春燕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两组在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亚低温组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d、第7d血浆促肾上腺...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两组在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亚低温组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d、第7d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皮质醇(CS)和醛固酮(ALD)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第21d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CTH、CRH、CS和ALD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均P<0.01);治疗第3d、第7d逐步下降,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亚低温组各项指标下降更明显(均P<0.01)。治疗第21d亚低温组N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1)。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降低脑出血患者应激激素分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亚低温治疗 脑出血 应激激素
下载PDF
局部亚低温对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甲状腺轴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睿 刘雪平 +1 位作者 王敏忠 马春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8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药物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8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药物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15d血浆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治疗前及治疗后30、90d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局部亚低温组血浆FT3、FT4、TSH第7、15天逐渐恢复正常,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90d后局部亚低温组临床ESS神经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组治疗可改善脑出血患者甲状腺轴功能紊乱,并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亚低温 脑出血 FT3 FT4 TSH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维生素D_3提高肺腺癌化疗敏感性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英田 牟晓燕 +3 位作者 姜淑娟 张捷 张先欣 李怀臣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32-1135,1139,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联合维生素D3(VD3)提高肺癌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观察ATRA联合VD3对人肺腺癌A549...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联合维生素D3(VD3)提高肺癌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观察ATRA联合VD3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生长、化疗敏感性、细胞周期及Fas/FasL、Bcl-2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μmol/L的ATRA、VD3可提高肺腺癌A549细胞对低、中浓度顺铂的化疗敏感性,但对高浓度顺铂化疗敏感性的改变不明显,对A549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使A549细胞阻滞于G1期,促进细胞凋亡,增强Fas、减弱Bcl-2的表达;低浓度的ATRA、VD3作用不明显;1μmol/L的ATRA、VD3可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MRP、LRP的表达。结论:ATRA、VD3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肺腺癌细胞化疗的敏感性,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维甲酸 胆骨化醇 维生素D3 化疗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细胞肺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樊娟 周慧 +4 位作者 张丽 刘思管 闵捷 王欣 马春燕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1477-147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细胞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表达,观察其表达率与化疗缓解率的关系。方法:利用LRP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测定15位正常对照和79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LRP的...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细胞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表达,观察其表达率与化疗缓解率的关系。方法:利用LRP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测定15位正常对照和79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LRP的表达率,并分析其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组LRP的表达率为(29.29±6.72)%,高于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组的(21.46±5.23)%,P=0.0182;复发/难治ALL组LRP的表达率为(41.18±9.06)%,也较复发/难治AML组的(30.44±11.51)%高,P=0.0154。复发/难治组LRP的表达率均高于相应的初治组,P值分别为0.0175和0.0138。急性白血病细胞LRP(+)组的临床缓解率为30.8%,明显低于LRP(-)组的77.5%,P=0.0081。结论:复发/难治组LRP的表达率高于初治组,LRP过度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耐药及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急性病 肿瘤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春燕 焦玉莲 +6 位作者 韩辉 高聆 王兰芳 郭军 崔彬 辛玮 赵家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67-770,共4页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部分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0例Graves病初发患者、11例他巴唑治疗患者(西药组)、16例他巴唑合用中药五岳抗甲丸治疗患者(中西医结合组)及16...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部分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0例Graves病初发患者、11例他巴唑治疗患者(西药组)、16例他巴唑合用中药五岳抗甲丸治疗患者(中西医结合组)及16例正常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CD19、CD40、CD80、CD3、CD4、CD8、CD28等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Graves病初发患者CD19+、CD40+、CD19+CD40+、CD80+细胞比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CD3+CD8+细胞比率降低(P<0.05),CD3+CD4+/CD3+CD8+比值高于正常对照(P<0.05);西药组患者CD80+细胞恢复正常,CD3+CD4+细胞比率及CD3+CD4+/CD3+CD8+比值高于正常对照(P<0.05,P<0.01),而CD3+CD8+及CD8+CD28+细胞比率低于正常对照(P<0.01,P<0.05);除CD80+细胞比率高于正常对照外,中西医结合组所测各种分子的表达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西药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组CD3+CD4+细胞降低(P<0.01),CD3+CD8+及CD8+CD28+细胞比率升高(P<0.01,P<0.05),CD3+CD4+/CD3+CD8+比值降至正常水平(P<0.01)。结论:Graves病患者体液免疫处于较高水平,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失衡,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更有利于患者免疫状态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淋巴细胞 协同刺激分子 中药
下载PDF
脑膜瘤细胞凋亡的意义及其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旭 滕良珠 +3 位作者 张丙杰 辛涛 马春燕 刘盈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 探讨脑膜瘤细胞凋亡的意义,分析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流式细胞术(FCM)和透射电镜3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应用TUNEL、FCM检测47例脑膜瘤的凋亡指数(AI),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中15例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 目的 探讨脑膜瘤细胞凋亡的意义,分析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流式细胞术(FCM)和透射电镜3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应用TUNEL、FCM检测47例脑膜瘤的凋亡指数(AI),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中15例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经TUNEL和FCM检测,不典型及恶性脑膜瘤的AI高于良性脑膜瘤,复发组AI高于非复发组。经FCM检测的凋亡指数高于TUNEL法检测结果,二者呈正相关。透射电镜也证实了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论 细胞凋亡是脑膜瘤的一种重要生物学特征,它与肿瘤的不典型或恶性改变以及预后有关,检测AI有助于判断脑膜瘤的复发倾向。TUNEL和FCM用于凋亡的定量检测,FCM的敏感性高于TUNEL,而透射电镜是凋亡定性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细胞凋亡 复发 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流式细胞术 透射电镜
下载PDF
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Treg、APO-1、RyR-Ab、干扰素-αAb、AchR-Ab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礼全 刘艳萍 +3 位作者 徐东 彭忠民 马春燕 潘旭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882-488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Treg、APO-1、RyR-Ab、干扰素(IFN)-αAb、AchR-A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G患者和健康者Treg、APO-1、RyR-Ab、IFN-αAb、AchR-Ab的表达情况。结果老年组...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Treg、APO-1、RyR-Ab、干扰素(IFN)-αAb、AchR-A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G患者和健康者Treg、APO-1、RyR-Ab、IFN-αAb、AchR-Ab的表达情况。结果老年组外周血Treg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外周血APO-1、RyR-Ab、IFN-αAb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老年组外周血AchR-A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非老年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MG患者RyR-Ab、IFN-αAb与年龄呈正相关,RyR-Ab与Oosterhui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老年MG患者与非老年患者免疫机制存在差异,检测老年MG患者免疫指标对临床判断病情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调节性T细胞 APO-1 RyR-抗体 干扰素-α抗体
下载PDF
甲泼尼龙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
14
作者 董礼全 徐东 +2 位作者 马春燕 崔彬 彭忠民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MPPT)治疗的34例MC病人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临床评分,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滴度,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数量检测。结果:MPPT治疗M...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MPPT)治疗的34例MC病人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临床评分,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滴度,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数量检测。结果:MPPT治疗MG后,1wk时临床显效率56%,3 mo时临床显效率为79%,总有效率为91%。治疗3mo后血清AChRAb滴度无明显变化(P>0.05),CD4^+CD25^+Tr百分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甲泼尼龙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好,可促进CD4^+CD25^+Tr细胞比率升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重症肌无力 受体 胆碱能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胰岛素降解酶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克华 陈子江 +2 位作者 石玉华 王来城 游力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降解酶基因(IDE)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检测315例PCOS患者(PCOS组)和327例健康妇女(对照组)的IDE基因多态性。结果:IDE基因rs1887922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 目的:探讨胰岛素降解酶基因(IDE)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检测315例PCOS患者(PCOS组)和327例健康妇女(对照组)的IDE基因多态性。结果:IDE基因rs1887922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PCOS组总体以及各亚组(胰岛素抵抗组及非胰岛素抵抗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而IDE基因rs2209972位点基因型分布虽然在P- COS组总体及非胰岛素抵抗亚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但PCOS组总体相应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COS胰岛素抵抗亚组相应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209972位点不同基因型PCOS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降解酶基因多态性可能与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降解酶 胰岛素抗药性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下载PDF
米非司酮诱导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辉 吕家驹 +1 位作者 高庆贞 张捷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体外诱导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PC-3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1,10,50和100μmol/L米非司酮作用于前列腺癌DU-145、PC-3细胞24~120h的吸光度(A)值,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μmol/L...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体外诱导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PC-3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1,10,50和100μmol/L米非司酮作用于前列腺癌DU-145、PC-3细胞24~120h的吸光度(A)值,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μmol/L米非司酮作用24和48h后DU.145、PC-3细胞凋亡率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米非司酮作用DU-145、PC.3细胞后bax、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μmol/L米非司酮组的A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50和100μmol/L米非司酮组的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米非司酮对前列腺癌DU-145、PC-3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10μmol/L米非司酮作用前列腺癌DU-145细胞24和48h的凋亡率分别为15.3%和30.4%,PC-3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2.2%和32.0%。经10μmol/L米非司酮作用后,DU-145、PC-3细胞中VEGF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而bax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米非司酮以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和Pc-3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VEGF蛋白的表达。从而下调bcl-2、激活bax蛋白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前列腺肿瘤 脱噬作用
原文传递
米非司酮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家驹 张辉 +2 位作者 高庆贞 张捷 高聆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8期3438-3440,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机制 前列腺癌 米非司酮 PC-3 实验研究 类固醇激素 肿瘤细胞凋亡 受体拮抗剂
原文传递
棕榈酸对胰岛的脂毒性及非诺贝特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8
18
作者 张丽 高聆 +1 位作者 梁军 赵家军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 探讨棕榈酸对胰岛功能的影响和非诺贝特对棕榈酸所致胰岛脂毒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分离大鼠胰岛,分6组:对照组、棕榈酸0. 2mmol/L组(PA0. 2)和0. 4mmol/L(PA0. 4)组,非诺贝特组(FF, 5×10-6 mol/L)及PA0. 2+FF组、PA0. ... 目的 探讨棕榈酸对胰岛功能的影响和非诺贝特对棕榈酸所致胰岛脂毒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分离大鼠胰岛,分6组:对照组、棕榈酸0. 2mmol/L组(PA0. 2)和0. 4mmol/L(PA0. 4)组,非诺贝特组(FF, 5×10-6 mol/L)及PA0. 2+FF组、PA0. 4+FF组。培养24h分别测定基础胰岛素(BIS)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RT PCR或实时PCR测定胰岛素(INS)、胰腺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因子1 (PDX 1)、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和PPARαmRNA表达。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PA0. 2组和PA0. 4组BIS增加,GSIS升高倍数减少,且PA0. 4组变化幅度更明显;FF组BIS、GSI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 2+FF组比PA0. 2组BIS减少31%,GSIS增加29%;PA0. 4+FF组比PA0. 4组BIS减少56%,GSIS增加121%;PA0. 2+FF组与PA0. 4+FF组GSIS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均P<0. 05 )。( 2 )与对照组比较,PA0. 2组和PA0. 4组PDX 1、INS和GLUT2的表达降低(P<0. 05),但PPARα表达不受影响。(3)与PA0. 2组和PA0. 4组比较,PA0. 2+FF组、PA0. 4 +FF组的INS、GLUT2、PDX 1、PPARαmRNA表达增加(P<0. 05 )。结论 棕榈酸抑制胰岛GLUT2、INS、PDX 1mRNA表达,抑制胰岛素转录合成。非诺贝特增加PPARαmRNA表达,与棕榈酸共存时增强GLUT2、INS、PDX 1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胰岛 脂毒性 非诺贝特 保护机制 药物治疗 糖尿病
原文传递
流式细胞仪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清锐 张源潮 +2 位作者 房学强 马春燕 孙红胜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研究样本为2001年7月至2005年6月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33例)及正常健康体检者(88名),采用诊断试验的研究方法,分析流式细...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研究样本为2001年7月至2005年6月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33例)及正常健康体检者(88名),采用诊断试验的研究方法,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HLA-B27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结果横断面研究资料221例中,AS133例。AS组HLA-B27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受试者运算特征(ROC)曲线下方面积为90.5%,提示HLA-B27对AS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临床实际意义和ROC曲线,选取HLA-B27的3个截断点11.55%、46.60%和85.25%,敏感性分别为94.7%、90.2%和63.6%,特异性分别为56.8%、92.0%和95.4%。46.6%截断点能最大程度兼顾敏感性和特异性。以1984年AS纽约修订标准为基础,加上HLA-B27大于46.6%作为诊断AS的条件,其特异性则由98%上升至99.84%。以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ESSG)标准为基础,加上HLA-B27大于46.6%作为诊断AS的条件,其特异性则由87%上升至98.96%。结论HLA-B27流式细胞仪检测值大于46.6%对于诊断AS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HLA—B27 流式细胞仪 诊断试验
原文传递
串联表达大鼠心肌细胞Kir2·1shRNA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外效应 被引量:10
20
作者 雷印胜 张海洲 +5 位作者 王来城 郭兰敏 范全心 邹承伟 李红昕 王安彪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1期2910-2915,共6页
目的构建串联表达5个针对大鼠kir2·1基因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5个针对大鼠kir2·1基因的RNA干扰位点,分别设计合成相应的5对寡核苷酸链,形成双链后分别连入带有U6启动子的相应载体,反复酶... 目的构建串联表达5个针对大鼠kir2·1基因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5个针对大鼠kir2·1基因的RNA干扰位点,分别设计合成相应的5对寡核苷酸链,形成双链后分别连入带有U6启动子的相应载体,反复酶切连接将表达5个kir2·1shRNA的目的基因依次连接入载体pEGFP6-1,构建成串联真核表达载体pEGFP6-1Kir2·1,将其转染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其对Kir2·1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串联表达5个大鼠Kir2·1基因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对大鼠心肌细胞Kir2·1mRNA转录的抑制率为83·5%,对心肌细胞Kir2·1蛋白表达的抑制率为68·1%。结论串联表达多个大鼠心肌细胞Kir2·1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介导的RNA干扰可以特异性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可能成为制造生物起搏器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疗法 kir2.1基因 串联表达 RNA干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