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丹颗粒剂治疗肺间质纤维化10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靳长俊 辛洪涛 +3 位作者 林殿杰 高桂新 张华楠 王贞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5-597,共3页
目的:观察芪丹颗粒剂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芪丹颗粒剂,对照组60例,给予强的松0.5mg/kg.两组疗程均为3~6个月,每1~3个月随诊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肺部高分辨... 目的:观察芪丹颗粒剂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芪丹颗粒剂,对照组60例,给予强的松0.5mg/kg.两组疗程均为3~6个月,每1~3个月随诊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肺部高分辨率 CT(HRCT)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治疗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肺 HRCT 和肺功能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结论:芪丹颗粒剂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症状和体征,使患者肺功能停止恶化,且用药期间未见任何副作用,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丹颗粒剂 肺间质纤维化 中药制剂 肺功能 病理学检查
下载PDF
芪丹颗粒剂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对TGF-β_1、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靳长俊 辛洪涛 +3 位作者 林殿杰 牟晓燕 徐少华 王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4-817,820,共5页
目的:探讨芪丹颗粒剂对博莱霉素A5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博莱霉素A5(5mg/kg)诱导肺纤维化,随后分别每日给予芪丹颗粒剂灌胃(芪丹组,3125mg/kg)、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氢可组,25mg/kg)... 目的:探讨芪丹颗粒剂对博莱霉素A5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博莱霉素A5(5mg/kg)诱导肺纤维化,随后分别每日给予芪丹颗粒剂灌胃(芪丹组,3125mg/kg)、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氢可组,25mg/kg)进行干预。对照组气管内灌注和灌胃均用生理盐水。各组动物均于药物干预后第7、14、28d分别处死。用苏木素-伊红(HE)评价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肺组织TGF-β1、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芪丹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和氢可组,TGF-β1、TNF-α蛋白的表达亦显著低于模型组和氢可组(P<0·01)。结论:芪丹颗粒剂可明显减轻博莱霉素A5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通过降低TGF-β、TNF-α蛋白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丹颗粒剂 肺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病毒感染 被引量:5
3
作者 靳长俊 林殿杰 +2 位作者 辛洪涛 杨兆辉 陈玉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973-1975,共3页
目的 :探讨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关系及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了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 86例 (A组 )和COPD稳定期患者 32例 (B组 ) ,采用生物薄片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了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腺病毒(Adv)、柯萨奇... 目的 :探讨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关系及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了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 86例 (A组 )和COPD稳定期患者 32例 (B组 ) ,采用生物薄片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了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腺病毒(Adv)、柯萨奇病毒 (Cox)和巨细胞病毒 (CMV)特异抗体IgG及IgM检测 .同时采用碱性磷酸酶 抗碱性磷酸酶 (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CD8.结果 :两组患者RSV ,Adv,Cox和CMV特异抗体IgM阳性率比较 :A组(12 % ,7% ,3% ,5 % )与B组 (0 % ,0 % ,0 % ,0 % )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IgG阳性率比较 :A组 (4 5 % ,2 6 % ,2 0 % ,2 8% )与B组 (4 1% ,2 2 % ,16 % ,2 2 % )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CD8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在A组 ,病毒抗体阳性组与病毒抗体阴性组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CD8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病毒感染是COPD急性加重期的重要诱因 ,而且病毒感染与COPD发病具有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病毒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维生素D_3提高肺腺癌化疗敏感性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英田 牟晓燕 +3 位作者 姜淑娟 张捷 张先欣 李怀臣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32-1135,1139,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联合维生素D3(VD3)提高肺癌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观察ATRA联合VD3对人肺腺癌A549...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联合维生素D3(VD3)提高肺癌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观察ATRA联合VD3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生长、化疗敏感性、细胞周期及Fas/FasL、Bcl-2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μmol/L的ATRA、VD3可提高肺腺癌A549细胞对低、中浓度顺铂的化疗敏感性,但对高浓度顺铂化疗敏感性的改变不明显,对A549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使A549细胞阻滞于G1期,促进细胞凋亡,增强Fas、减弱Bcl-2的表达;低浓度的ATRA、VD3作用不明显;1μmol/L的ATRA、VD3可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MRP、LRP的表达。结论:ATRA、VD3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肺腺癌细胞化疗的敏感性,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维甲酸 胆骨化醇 维生素D3 化疗
下载PDF
芪丹颗粒剂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与氢化可的松比较(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辛洪涛 靳长俊 +3 位作者 林殿杰 张敏 牟晓燕 王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1期237-239,共3页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反应性差,首选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仅对30%的患者有效。中药对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是研究热点,许多中药已经在临床中试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是致肺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反应性差,首选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仅对30%的患者有效。中药对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是研究热点,许多中药已经在临床中试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是致肺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抑制其表达可能对治疗肺纤维化有效。目的:探讨芪丹颗粒剂对博莱霉素A5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对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与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进行比较。设计:随机区间分组设计。单位: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对象:实验于2003-05/2004-03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病理实验室进行。取雄性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5),模型组、芪丹组和氢化可的松组,每组30只;各组又分为7,14,28d3个时间点,正常对照组每个时间点5只,其他3组每个时间点10只。方法:①造模:正常对照组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生理盐水0.25mL,其他3组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博莱霉素A50.25mL左右(5mg/kg,4g/L)制备肺纤维化模型。②给药:造模次日开始,芪丹组每天给于芪丹颗粒剂灌胃(黄芪、丹参、川芎等组成,3125mg/kg);氢化可的松组每天给于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于生理盐水灌胃(2mL/只)。③观察指标:各组动物均于给药后第7,14,28天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肺组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情况。结果:10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结构正常,模型组第7天表现为肺泡炎;14d肺泡炎加重,28d广泛纤维化;芪丹组经治疗后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有正常肺泡结构存在;氢化可的松组第7,14天肺泡炎较模型组轻,但肺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②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模型组第28天表达最多,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6±0.4,1.2±0.4,P<0.01),芪丹组和氢化可的松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1.7±0.5,2.5±0.4,P<0.01),且芪丹组低于氢化可的松组(P<0.01)。③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模型组各时间点均持续高表达,芪丹组和氢化可的松组均少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且而且芪丹组明显少于氢化可的松组(P<0.01)。结论:芪丹颗粒剂可明显减轻博莱霉素A5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程度,降低肺组织转化生长因β1、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的表达,其效果较氢化可的松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中药疗法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炎症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迟翔宇 于丽达 +1 位作者 王静 李怀臣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30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舒张试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较用药前提高率(简称FEV1提高率)将COPD患者分为COPDⅠ组(FEV,提高率为0~7...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30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舒张试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较用药前提高率(简称FEV1提高率)将COPD患者分为COPDⅠ组(FEV,提高率为0~7%)和COPDⅡ组(FEV,提高率为8%~15%),再以14例中度哮喘患者(哮喘组)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吸入布地奈德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测肺通气功能、诱导痰细胞学及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结果与COPDⅠ组比较,COPDⅡ组、哮喘组治疗前嗜酸粒细胞比例、eotaxin、EC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PDⅡ组与哮喘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嗜酸粒细胞比例、eotaxin、ECP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COPDⅡ组和哮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对稳定期COPD患者部分有效,可能通过抑制气道嗜酸粒细胞聚集、趋化,减少eotaxin和ECP的分泌和释放,而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诱导痰 气道炎症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适宜应用和剂量选择 被引量:2
7
作者 陶仲为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6期1-3,19,共4页
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时,常应了解患者当时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状态和应激反应的程度,以便适宜应用。再者,因患者病情的轻重和医生的经验不一,GC剂量大小的差别甚为悬殊,如何选择剂量可能各有说法。现探讨上述... 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时,常应了解患者当时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状态和应激反应的程度,以便适宜应用。再者,因患者病情的轻重和医生的经验不一,GC剂量大小的差别甚为悬殊,如何选择剂量可能各有说法。现探讨上述问题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剂量选择 临床应用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应激反应 治疗 状态 医生
下载PDF
病毒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英文)
8
作者 靳长俊 林殿杰 +2 位作者 辛洪涛 杨兆辉 陈玉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4期22-24,28,共4页
目的探讨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关系及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了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86例(A组)和COPD稳定期患者32例(B组),采用生物薄片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柯萨奇病毒(Cox)、巨... 目的探讨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关系及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了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86例(A组)和COPD稳定期患者32例(B组),采用生物薄片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柯萨奇病毒(Cox)、巨细胞病毒(CMV)特异性抗体IgG、IgM检测。同时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两组患者RSV,Adv,Cox和CMV特异抗体IgM,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or P< 0.05);在A组,病毒抗体阳性组与病毒抗体阴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or P<0.05),而CD8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病毒感染是COPD急性加重期的重要诱因,而且病毒感染与COPD发病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病毒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胸膜固定术后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方法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伊洪莉 张玉秋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7期1237-1238,共2页
目的:探讨胸膜固定术后提高胸膜固定效果的胸腔引流方法及护理。方法:对108例经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组,56例术后采用闭式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对比52例术后单纯闭式引流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在拔管时间、排液量... 目的:探讨胸膜固定术后提高胸膜固定效果的胸腔引流方法及护理。方法:对108例经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组,56例术后采用闭式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对比52例术后单纯闭式引流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在拔管时间、排液量、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及重度胸膜肥厚、完全缓解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闭式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配合良好的护理是提高胸膜固定更为合理有效的放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固定 恶性胸腔积液 胸腔引流
下载PDF
疾病应激时的营养补充
10
作者 陶仲为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8年第1期1-4,7,共5页
患病时人体会产生应激反应,处于高分解代谢和负氮平衡状态,因而有碍疾病的控制和机体的恢复,但此时许多临床医生常忽略营养补充,而仅以消除病因为重点,造成病情迁延,并发症增多,甚至影响预后。为此,提出笔者观点与临床医生共同... 患病时人体会产生应激反应,处于高分解代谢和负氮平衡状态,因而有碍疾病的控制和机体的恢复,但此时许多临床医生常忽略营养补充,而仅以消除病因为重点,造成病情迁延,并发症增多,甚至影响预后。为此,提出笔者观点与临床医生共同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补充 应激反应 疾病 临床医生 高分解代谢 平衡状态 笔者观点 并发症
下载PDF
芪丹颗粒剂预防和延缓鼠矽肺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华楠 辛洪涛 +3 位作者 张维东 靳长俊 黄山英 张焱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芪丹颗粒剂预防性治疗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40只 Wistar 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芪丹组、汉甲组4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气管注射染尘(每只鼠50 mg)方法建立动物模型,芪丹组和汉甲组分别从造模后第2天灌... 目的探讨芪丹颗粒剂预防性治疗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40只 Wistar 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芪丹组、汉甲组4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气管注射染尘(每只鼠50 mg)方法建立动物模型,芪丹组和汉甲组分别从造模后第2天灌注芪丹颗粒剂(3125 mg/kg)和汉防己甲素(22 mg/kg);5个月后处死,进行肺泡灌洗,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fluid,BALF)、肺脏、肾脏标本。称取大鼠体重、鼠肺湿重,计算大鼠肺系数;用碱水解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同时对肺组织作 HE 染色、VG 染色和网状纤维染色(gomorri),普通光镜下观察各组矽结节的细胞构成,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改变;同时取肾组织作 HE 染色,普通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芪丹组、汉甲组的肺系数、羟脯氨酸含量、BALF 中 TGF-β1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主要以Ⅲ~Ⅳ级矽结节为主,胶原纤维粗大、排列致密,网织纤维稀疏,芪丹颗粒及汉防已甲素预防治疗组主要以Ⅱ级矽结节为主,胶原纤维细小、排列疏松,网织纤维密集;汉甲组大鼠出现肾损伤,其余各组大鼠肾组织正常。结论芪丹颗粒剂有预防和延缓矽肺纤维化的作用,安全无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黄芪 川芎 矽肺 羟脯氨酸 转化生长因子Β 大鼠 Wistar
原文传递
中草药与汉防己甲素对大鼠矽肺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华楠 辛洪涛 +3 位作者 张维东 徐少华 张焱 贾青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芪丹颗粒剂与汉防己甲素治疗大鼠矽肺纤维化的疗效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芪丹颗粒剂治疗组(芪丹组)、汉防己甲素治疗组(汉甲组),每组各10只... 目的探讨芪丹颗粒剂与汉防己甲素治疗大鼠矽肺纤维化的疗效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芪丹颗粒剂治疗组(芪丹组)、汉防己甲素治疗组(汉甲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气管注入,其余各组采用气管注入染尘(50 mg/只)造模。芪丹组和汉甲组分别从造模后第30天灌注芪丹颗粒剂(3125 mg/kg)和汉防己甲素(22 mg/kg),其余各组灌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汉甲组每周给药6 d,共给药3个月,其余各组每周给药7 d,给药4个月;5个月后处死全部大鼠,计算大鼠肺系数;用碱水解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中TGF-β_1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化(SABC法)方法测定肺组织中TGF-β_1、转录因子Smad3、转录因子Smad7蛋白表达;观察肺组织及肾脏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肺组织主要以Ⅲ-Ⅳ级矽结节为主,芪丹组及汉甲组肺组织主要以Ⅱ级矽结节为主;芪丹组、汉甲组的肺系数、羟脯氨酸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中TGF-β_1和肺组织中转录因子Smad3的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芪丹组、汉甲组肺组织中转录因子Smad7的蛋白表达(169.5±4.88)、(169.55±4.73)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甲组大鼠出现肾损伤的病理改变。结论芪丹颗粒剂与汉防己甲素均可促进转录因子Smad7蛋白表达,抑制转录因子Smad3蛋白和TGF-β_1蛋白表达,抑制矽肺纤维化的进展,芪丹颗粒剂无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tar大鼠 汉防己甲素 信号传导通路 矽肺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SMAD3蛋白
原文传递
RNA干扰技术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敏 白春学 +2 位作者 张新 毛翎 王悦红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04-807,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化学合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序列特异性双链RNA(dsRNA)在体内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出现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化学合成EGFR序列特异性dsRNA(dsRNA-EGFR),结合脂质体Lipofectamine2... 目的探讨体外化学合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序列特异性双链RNA(dsRNA)在体内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出现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化学合成EGFR序列特异性dsRNA(dsRNA-EGFR),结合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肺腺癌细胞株SPC-A1后,将200μl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建立荷瘤鼠模型,计算肿瘤抑制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Westernb lot技术和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EGFR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dsRNA-EGFR可显著抑制体内肿瘤生长,肿瘤抑制率为75.0%,并可将EGF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53.6%、mRNA表达水平降低32.3%。结论dsRNA-EGFR在体内可有效抑制NSCLC细胞中EGFR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RNA干扰 双链RNA 非小细胞肺癌
原文传递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被引量:5
14
作者 陶仲为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10期1-3,共3页
杭建明等报道25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中就有16例(64%)误诊,其中误诊为结核8例、肺炎5例,并提及BAC文献报道误诊率为60%~80%。笔者亦感觉到BAC较早期影像上的结节样、肺炎样病变甚易误诊,很难辨别是结核、机化性肺炎或... 杭建明等报道25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中就有16例(64%)误诊,其中误诊为结核8例、肺炎5例,并提及BAC文献报道误诊率为60%~80%。笔者亦感觉到BAC较早期影像上的结节样、肺炎样病变甚易误诊,很难辨别是结核、机化性肺炎或是肿瘤,按照或不按照结核、炎性反应治疗均在数月、甚至1年以上的观察中病变改变也不显著,为此甚至放弃观察,最终失去手术机会,使某些原可治愈的病变成为不治之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机化性肺炎 误诊率 炎性反应 不治之症 BAC 结核 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