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同文馆到北京大学:近代中国“Peking University”概念考论 |
宋雪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山东东区方言知庄章二分的音值及其与精组声母的关系 |
张树铮
林珈亦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3
|
语文课程中的审美教育:历史脉络、目标定位与实践策略 |
李晶晶
朱于国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20世纪初叶中国女性文学的转型及其文学史意义 |
郭延礼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5
|
明弘治、正德时期吴中文学思想的新变 |
孙学堂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3
|
|
6
|
“摩罗”复现和“心声”再起——鲁迅早期的诗歌经验与《野草》的写作 |
宋夜雨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从文事到文献:对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坛剽窃现象的考察 |
宫震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由安大简释战国齐玺印“■”字 |
薛培武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汉代音乐职官演变及其音乐制度史意义 |
白少雄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论《岭南逸史》的寄托性质 |
杨延平
|
《嘉应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1
|
论文学文本的构成特性 |
王汶成
高岩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2
|
论90年代文学的审美转型 |
黄发有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3
|
宋代文学精神的确立 |
王小舒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4
|
美藏唐琳集评本《韩诗外传》的文献与文学价值 |
吕冠南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5
|
作为对话理论的比较文学 |
文治芳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6
|
《孙子兵法》的文学价值论略 |
王启才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1997 |
0 |
|
17
|
西方文学文本理论研究的现状、反思及问题域 |
付昌玲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8
|
孙绰、许询文学史定位的形成--兼谈南朝文论中的观点承袭 |
潘磊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9
|
《世说新语·文学》所载东晋玄佛合流现象--以“有北来道人好才理”条为中心 |
李寅捷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22 |
0 |
|
20
|
藏书家徐惟起的文学选本编纂活动及意义 |
梁建蕊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