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扩张剂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姜维 周雪颖 周盛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0-724,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导致脑组织功能障碍及坏死的一类疾病,是世界范围内较为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处理强调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及早预防,目前的药物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改善血液...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导致脑组织功能障碍及坏死的一类疾病,是世界范围内较为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处理强调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及早预防,目前的药物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改善血液循环的溶栓药、抗凝药、降纤药、抗血小板聚集药,但关于血管扩张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仍缺乏循证依据。本文归纳并分析了血管扩张剂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情况,鉴于其可以导致脑内盗血综合征并加重脑水肿,建议临床上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时谨慎应用血管扩张剂;这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选择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方法,也可为进一步规范和健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管扩张剂 综述
下载PDF
介入分期开通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可行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华坤 张磊 +4 位作者 刘朝来 周亚飞 闫中瑞 周盛年 初建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分期开通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ICAO)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影响开通成功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接受介入分期开通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症状性ICAO患者,系统分析手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血管开通的因素。结果 4... 目的探讨介入分期开通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ICAO)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影响开通成功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接受介入分期开通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症状性ICAO患者,系统分析手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血管开通的因素。结果 43例患者中36例完成介入分期开通支架成形术,手术成功率为83.7%(36/43)。1个月内新发脑梗死患者手术成功率高于半年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P<0.05),ICAO侧眼动脉逆向血流在颈内动脉有反流患者手术成功率高于无眼动脉逆向血流反流患者(P<0.05)。1例患者二期术后3 d出现同侧脑组织少量出血,1例二期术后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另1例一期术后出现同侧脑卒中新发梗死,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9%(3/43)。结论介入分期开通症状性ICAO技术上可行,有着较高的安全性。1个月内新发脑梗死、ICAO侧眼动脉逆向血流反流为开通成功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再通 颈内动脉闭塞 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恶性脑膜瘤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玉光 王宏伟 +1 位作者 朱树干 李新钢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51-952,共2页
恶性脑膜瘤既具有良性脑膜瘤的一般表现,又有生长快、侵袭性强、易复发和转移等恶性肿瘤的特征,确诊需要临床与病理结合.其发病率为0.17/10万[1],占全部脑膜瘤的0.65%~20.00%,平均2.80%[1-4].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治疗了32例... 恶性脑膜瘤既具有良性脑膜瘤的一般表现,又有生长快、侵袭性强、易复发和转移等恶性肿瘤的特征,确诊需要临床与病理结合.其发病率为0.17/10万[1],占全部脑膜瘤的0.65%~20.00%,平均2.80%[1-4].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治疗了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现将其临床及病理特点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11~77岁,平均47.8岁.亚急性发病4例,慢性24例.病程7~112 d,平均68 d.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24例(75.0%),癫痫8例(25.0%),记忆力下降7例(21.9%),性格改变6例(18.8%),复视3例(9.4%),一侧面瘫1例(3.1%),一侧视力下降4例(12.5%),视乳头水肿22例(68.8%),轻偏瘫12例(37.5%),不完全性失语4例(12.5%),头部包块3例(9.4%).其中良性脑膜瘤复发并恶性变12例(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膜瘤 临床表现 病理证实 良性脑膜瘤 亚急性发病 记忆力下降 视乳头水肿 完全性失语
原文传递
浅谈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 被引量:9
4
作者 周盛年 姜维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71-176,共6页
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特点[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1.50~2)×1^06例新发脑卒中患者,现有脑卒中患者7×10^6例,其中约85%为缺血性卒中[2]。脑... 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特点[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1.50~2)×1^06例新发脑卒中患者,现有脑卒中患者7×10^6例,其中约85%为缺血性卒中[2]。脑卒中可以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从上述比例看,我们更应加强对缺血性卒中的关注[3]。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更应重视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综述
下载PDF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员工激励的问题与探讨 被引量:21
5
作者 马腾 李慧 李新钢 《中国医院》 2018年第2期53-55,共3页
员工激励是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激励在公立医院新医改背景下作用的简述,分析了当前国内公立医院面临的薪酬分配、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和培训教育等激励问题。从建立基于薪酬分配总额,多元合一、公平合理的科学薪... 员工激励是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激励在公立医院新医改背景下作用的简述,分析了当前国内公立医院面临的薪酬分配、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和培训教育等激励问题。从建立基于薪酬分配总额,多元合一、公平合理的科学薪酬分配制度;形成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体系,兼顾社会公益与经济效益;改革职称评审制度;完善培训教育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基于激励问题的建议,为新医改充分发挥员工激励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改 员工激励 绩效考核 人力资源
下载PDF
急性脑膨出预防策略对重型颅脑外伤救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泽立 刘文明 +4 位作者 张源 王广辉 晏骖 苏雨行 黄齐兵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2435-2438,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膨出预防策略对预防重型颅脑外伤(sTBI)术中急性脑膨出及改善预后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神经外科收治的幕上sTBI患者173例,2012年12月前的患者均未采用急性脑膨出预防策略治疗,纳... 目的 探讨急性脑膨出预防策略对预防重型颅脑外伤(sTBI)术中急性脑膨出及改善预后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神经外科收治的幕上sTBI患者173例,2012年12月前的患者均未采用急性脑膨出预防策略治疗,纳入对照组(66例),2013年1月后的患者均采用该策略治疗,纳入研究组(107例).对其住院资料和伤后1年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等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明确急性脑膨出预防策略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影像学病变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颅内压最高值分别为(35.71±4.13) mmHg和(34.85±3.81) mmHg;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研究组(7例,6.5%)明显低于对照组(13例,19.7%)(P〈0.01);亚组分析显示,单纯单侧病变者急性脑膨出发生率低(1.3%),而单侧病变为主合并其余部位病变或弥漫性脑肿胀者急性脑膨出发生率高(19.4%).伤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预后良好62例(57.9%),对照组26例(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 对单侧病变为主合并其余部位病变或弥漫性脑肿胀的患者,术中应用急性脑膨出预防策略可有效的延缓迟发性血肿或弥漫性脑肿胀的进展,减少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膨出 重型颅脑外伤 预防 迟发型血肿 预后
原文传递
利伐沙班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深静脉血栓防治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泽立 刘文明 +4 位作者 张源 王广辉 晏骖 王华卿 黄齐兵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5期3558-3561,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预防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sTBI患者157例,其中男119例(75.8%),年龄(38.75±11.98)岁。所有患者均应用间歇性静脉充气加压预防DVT,应用D-...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预防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sTBI患者157例,其中男119例(75.8%),年龄(38.75±11.98)岁。所有患者均应用间歇性静脉充气加压预防DVT,应用D-二聚体动态监测和定期超声检查对DVT进行筛查,如颅内出血情况稳定,对手术3 d后D-二聚体持续下降且存在高危因素者预防性口服利伐沙班,对确诊DVT患者治疗性口服利伐沙班,符合停药条件后停用利伐沙班。对患者的一般资料,D-二聚体动态变化,DVT发病情况,利伐沙班应用情况及抗凝出血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二聚体持续下降者超声均未发现DVT,D-二聚体持续不降或升高45例,超声发现DVT 43例。预防性应用利伐沙班47例(29.9%),用药7~36(16.3±6.5)d,随访期间均未见DVT发生;治疗性用药43例(27.4%),用药时程32~68(49.3±9.9)d,停药后仅1例复发周围型DVT。未见症状性肺栓塞及致死性出血并发症,发生血尿3例,气管切开处渗血1例,痔疮导致血便1例,未见颅内出血增加及其他消化道出血。结论应用利伐沙班抗凝可安全有效预防和治疗sTBI术后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静脉血栓形成 利伐沙班 出血
原文传递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幕上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泽立 刘文明 +4 位作者 张源 王广辉 晏骖 苏雨行 黄齐兵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sTBI)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神经外科收治的幕上sTBI患者193例,其中106例为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UDC)组,87例为双侧去骨瓣减压(BDC)组。回...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sTBI)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神经外科收治的幕上sTBI患者193例,其中106例为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UDC)组,87例为双侧去骨瓣减压(BDC)组。回顾性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影像学病变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DC组与UDC组术前颅内压最高值分别为(38.9±3.1)、(38.6±2.5)mmHg(1mmHg:0.133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分别为(13.2±3.1)、(18.3±3.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DC组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为3.4%(3/87),低于UDC组的11.3%(12/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2组刀口愈合不良率分别为9.2%(8/87)、10.4%(11/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4)。术后1年随访,BDC组脑积水的发生率为8.0%(7/87),UDC组为17.9%(19/106);BDC组预后良好率为32.2%(28/87),UDC组为13.2%(14/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UDC相比,BDC可减少sTBI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更加有效缓解术后颅内压力,降低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减压颅骨切除术 颅内压 脑积水 预后
原文传递
单纯神经内镜在桥小脑角区的手术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冯子超 王济潍 +5 位作者 李超 李卫国 陈腾 马翔宇 徐淑军 李新钢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神经内镜在桥小脑角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单纯神经内镜技术治疗96例桥小脑角区(CPA)病变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手术时间、手术疗效等进行评估。结果术中4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在内镜下发现责任血管... 目的探讨单纯神经内镜在桥小脑角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单纯神经内镜技术治疗96例桥小脑角区(CPA)病变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手术时间、手术疗效等进行评估。结果术中4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在内镜下发现责任血管,术后疼痛完全消失45例,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4例;43例面肌痉挛患者均在内镜下发现责任血管,35例痉挛完全消失,7例明显缓解,1例未即刻缓解;4例桥小脑角区胆脂瘤能够清晰显示肿瘤与面、听神经的关系,3例全部切除,1例次全切除,肿瘤压迫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无死亡及复发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能够单独完成桥小脑角区的诸多手术,具有微创、显露充分、视野清晰、减少并发症等优势,可以明显减小对正常脑组织牵拉和损伤,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桥小脑角区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胆脂瘤
原文传递
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附34例报告)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翔宇 牟龙 +4 位作者 黄斌 李卫国 王新宇 徐淑军 李新钢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4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切除肿瘤。采用Simpson... 目的初步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4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切除肿瘤。采用Simpson分级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根据患者的术后MRI及其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情况评价手术的有效性,并根据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手术的安全性。结果34例患者中,SimpsonⅠ~Ⅱ级切除30例,Simpsonm级切除4例。术后视力改善23例,无变化8例,视力损害较术前加重3例。术后发热3例,低钠血症3例,出现精神症状1例,脑水肿1例,癫痫发作2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36个月,平均(12±5)个月。1例(3%)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证实复发,其余33例未见复发。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具有开关颅简单、快速,术野整洁,创伤小等优点,可有效治疗鞍结节脑膜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眶上外侧入路 鞍结节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经小脑绒球下入路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翔宇 郭兴 +5 位作者 张超 李岳轩 徐淑军 倪石磊 李新钢 李卫国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内镜经小脑绒球下入路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7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97例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责任血管与...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内镜经小脑绒球下入路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7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97例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责任血管与面神经出脑干区的关系。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内镜经小脑绒球下入路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充分解剖后组脑神经背侧的蛛网膜,从而显露面神经出脑干区,明确责任血管,并准确置入垫片。术后疗效评估分为即刻治愈、延迟治愈、复发和未治愈。结果97例患者术中发现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59例;小脑后下动脉3例;椎-基底动脉35例,其中单纯椎-基底动脉8例,椎-基底动脉联合小脑前下动脉24例,椎-基底动脉联合小脑后下动脉3例。术后即刻治愈68例(70.1%)。术后发热13例,听力减退4例,耳鸣2例,一过性面瘫5例。97例患者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1~19个月),末次随访显示,93例(95.9%)患者的面部抽动完全消失,其中延迟治愈者25例;未治愈者4例;无复发病例。结论神经内镜经小脑绒球下入路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单侧痉挛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显微血管减压术 经小脑绒球下入路
原文传递
经眶上外侧入路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翔宇 张鑫 +4 位作者 李卫国 张文华 王新宇 徐淑军 李新钢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眶上外侧入路在前颅窝底脑膜瘤神经外科治疗中的优势和意义。方法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实施眶上外侧入路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及其神经系... 目的探讨眶上外侧入路在前颅窝底脑膜瘤神经外科治疗中的优势和意义。方法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实施眶上外侧入路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及其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情况,评价该手术方案在治疗前颅窝底脑膜瘤中的可靠性。结果Simpson Ⅰ级切除45例,Ⅱ级切除2例;病理学示脑膜瘤WHOIN46例,WHOⅡ级(非典型性脑膜瘤)1例。术后患者出现发热4例,低钠血症5例,精神症状9例,脑水肿1例,癫痫发作7例;无刀口感染及脑脊液鼻漏发生,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影像学检查未见复发病例。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治疗前颅窝底脑膜瘤具有切除肿瘤彻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外侧入路 前颅窝底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头部原发性硬膜外脑膜瘤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玉光 张泽立 王宏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92-694,共3页
目的 研究头部原发性硬膜外脑膜瘤(PEM)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 针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994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19例头部PEM的年龄、性别、症状学、肿瘤位置、分型、影像学特点、手术结果、病理结果及随访资料进行了回... 目的 研究头部原发性硬膜外脑膜瘤(PEM)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 针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994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19例头部PEM的年龄、性别、症状学、肿瘤位置、分型、影像学特点、手术结果、病理结果及随访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头部PEM占全部脑膜瘤的1.2%,男女比例1:0.7,平均年龄36.6岁,有两个高发年龄段;鼻塞及病变区无痛性逐渐生长的包块是常见的症状,平均病程3.07年;颅穹窿、副鼻窦腔、眶内与硬膜外腔是常见的发病部位;Ⅱ型最常见;肿瘤全切率100%,无围手术期死亡;良性与非典型性脑膜瘤分别占94.7%和6.3%;常见的组织亚型是上皮型和砂粒型.经0.25~8.5 年(平均2.43年)随访,复发1例,无死亡.结论 与原发性硬膜内脑膜瘤相比,头部PEM具有明显的临床特点;全部切除肿瘤及受累结构并组织缺损重建是最佳手术治疗方案;绝大多数肿瘤在全切除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硬膜外脑膜瘤 异位脑膜瘤 颅骨内脑膜瘤 临床特点 治疗
原文传递
血管瘤型脑膜瘤的诊治(附27例报告)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志国 王传伟 +1 位作者 王宏伟 刘玉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5-498,共4页
血管瘤型脑膜瘤作为脑膜瘤的一种病理亚型,约占全部脑膜瘤的2.1%,WHO分级为Ⅰ级,其血运极丰富,术中出血汹涌,止血困难。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1997年1月至2011年2月手术病理证实27例血管瘤型脑膜瘤,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管瘤型脑膜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诊治 病理亚型 术中出血 止血困难 病理证实 神经外科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小脑脑桥角区表皮样囊肿的体会(附20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鑫 武飞 +6 位作者 刘士宝 牟龙 杨宁 李卫国 徐淑军 李新钢 马翔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1,共3页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应用单纯神经内镜经乙状窦后入路治疗20例小脑脑桥角区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无一例出现无菌性脑膜炎、颅内感染或...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应用单纯神经内镜经乙状窦后入路治疗20例小脑脑桥角区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无一例出现无菌性脑膜炎、颅内感染或死亡。2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0±7)个月(12~36个月),随访期间复查MRI显示肿瘤无复发或进展。采用单纯神经内镜经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小脑脑桥角区表皮样囊肿术中显露充分、术野清晰、创伤较小,术后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样囊肿 神经内镜 小脑脑桥角 经乙状窦后入路 术野清晰 无菌性脑膜炎 肿瘤全切除 部分切除
原文传递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细胞Caspase-3表达和激活及其抑制剂Z-DEVD.fmk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文华 李新钢 +4 位作者 陈腾 贾德泽 刘猛 王建刚 吴承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78-980,共3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aspase-3激活在神经元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Z-DEVD.fmk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ACo法建立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以酶活性测定、Western杂交等方法对Caspase-3活性变化和激活进行规律性观察;...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aspase-3激活在神经元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Z-DEVD.fmk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ACo法建立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以酶活性测定、Western杂交等方法对Caspase-3活性变化和激活进行规律性观察;通过脑室内注射给予Z-DEVD.fmk,观察其对Caspase-3激活的影响及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3h Caspase-3活性即开始升高,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升高,12~24h达到高峰;(2)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h Caspase-3明显激活,高于假手术组7.6倍(P〈0.01);(3)与DMSO对照组比较,Z-DEVD.fmk治疗组Caspase-3激活明显降低(P〈0.01);(4)DMSO对照组和Z-DEVD.fmk治疗组脑缺血体积分别为(40.9±4.1)mm^3和(21.6±4.9)m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神经功能评分Z-DEVD.fmk治疗组(0.8±0.4)明显低于DMSO对照组(2.2±0.3,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Caspase-3明显激活,脑室内注射Z-DEVD.fmk对Caspase-3激活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CASPASE-3
原文传递
分泌型脑膜瘤四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玉光 徐振宽 +3 位作者 李新钢 王云彦 张良文 李刚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1-472,共2页
分泌型脑膜瘤(secretory meningioma,SM)又称假砂粒体型脑膜瘤,于1986年由Alguacil-Garcia等根据免疫组化研究发现。1993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正式将之列为脑膜瘤的亚型之一。我们于2006年3月至2012年4月手术治疗4例患者,... 分泌型脑膜瘤(secretory meningioma,SM)又称假砂粒体型脑膜瘤,于1986年由Alguacil-Garcia等根据免疫组化研究发现。1993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正式将之列为脑膜瘤的亚型之一。我们于2006年3月至2012年4月手术治疗4例患者,经病理证实为SM,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型脑膜瘤 文献复习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砂粒体型脑膜瘤 免疫组化 手术治疗 病理证实 WHO
原文传递
婴儿痉挛遗传学研究与诊治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纪文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02-506,共5页
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除了获得性因素,婴儿痉挛和其相关的临床表型可能是由于脑发育关键遗传通路的紊乱所致,特别是γ-氨基丁酸(GABA)能前脑发育的基因调节网络紊乱和突触表达分子的异常。目前循证医学研究认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氨己... 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除了获得性因素,婴儿痉挛和其相关的临床表型可能是由于脑发育关键遗传通路的紊乱所致,特别是γ-氨基丁酸(GABA)能前脑发育的基因调节网络紊乱和突触表达分子的异常。目前循证医学研究认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氨己烯酸是治疗婴儿痉挛的一线药物。一旦婴儿痉挛及其变异型确诊,应尽快应用一线药物控制发作和改善脑电图,以取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痉挛 基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氨己烯酸
原文传递
脑深部电刺激术手术流程优化及操作改进
19
作者 马翔宇 徐淑军 +1 位作者 李新钢 李卫国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9-741,共3页
将电极精准地植入目标靶点,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是神经外科医生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术的主要目标。本组通过优化开颅和电极植入流程、采用导针电凝硬脑膜配合明胶海绵封闭技术及一步法连接电极与延长导线技术,在脑深部电刺激术的... 将电极精准地植入目标靶点,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是神经外科医生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术的主要目标。本组通过优化开颅和电极植入流程、采用导针电凝硬脑膜配合明胶海绵封闭技术及一步法连接电极与延长导线技术,在脑深部电刺激术的不同阶段对手术进行了流程优化和技术改进。这些方法可在提高植入精度的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对患者的创伤,减少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为从事脑深部电刺激术的神经外科医生提高手术质量及效率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术 手术质量 硬脑膜 流程优化 神经外科医生 电凝 明胶海绵 导针
原文传递
原发性颅内硬膜外脑膜瘤的治疗体会
20
作者 刘玉光 李虎庆 +2 位作者 张维兵 张泽立 张加初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9-930,共2页
原发性颅内硬膜外脑膜瘤(primary intracranial extradural meningiomas,PIEMs)指原发于颅内硬脑膜外腔的脑膜瘤,包括原发于硬脑膜外层向硬脑膜外腔生长的脑膜瘤或颅骨脑膜瘤突破内板向硬膜外腔发展者,但未侵犯硬膜下腔及其结构[.颅... 原发性颅内硬膜外脑膜瘤(primary intracranial extradural meningiomas,PIEMs)指原发于颅内硬脑膜外腔的脑膜瘤,包括原发于硬脑膜外层向硬脑膜外腔生长的脑膜瘤或颅骨脑膜瘤突破内板向硬膜外腔发展者,但未侵犯硬膜下腔及其结构[.颅内脑膜瘤硬膜外发展与远距离转移不包括在内.PIEMs起源于硬脑膜外层,或来自颅骨板障或内板,侵入硬膜下腔生长.自Rao 1971年报道首例起源于硬脑膜外层的硬膜外脑膜瘤以来,文献中仅有12例报道,国内鲜有报道.我们于2007年5月至2012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PIEMs,占同期脑膜瘤的0.14%.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脑膜瘤 颅内硬膜外 原发性 治疗 硬膜外腔 硬脑膜外 硬膜下腔 文献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