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唇毛发腺瘤1例
1
作者 苗小金 张秀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244,共3页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6岁。因上唇近左口角外侧肿物1个月,皮损突然增大10 d,于2021年6月25日来威海市立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上唇近左口角外侧皮肤出现米粒大丘疹,无痒痛,10 d前皮损突然增大,自行去除痂皮后出血,自行外...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6岁。因上唇近左口角外侧肿物1个月,皮损突然增大10 d,于2021年6月25日来威海市立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上唇近左口角外侧皮肤出现米粒大丘疹,无痒痛,10 d前皮损突然增大,自行去除痂皮后出血,自行外用红霉素软膏5 d,无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腺瘤 皮肤镜 组织病理
下载PDF
相关血清因子在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王海燕 杨宪鲁 +3 位作者 汤华晓 于洋 梁晓玲 高胜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78-82,共5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IL-8、IL-22、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在乳腺导管内癌(DCIS)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26例DCIS患者作为DCIS组, 153例IDC患...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IL-8、IL-22、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在乳腺导管内癌(DCIS)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26例DCIS患者作为DCIS组, 153例IDC患者作为IDC组,另选取134例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根据TNM分期将IDC组患者分为Ⅰ组(轻度IDC患者, TNM分期Ⅰ+Ⅱ期, 62例)及Ⅱ组(重度IDC患者, TNM分期Ⅲ+Ⅳ期, 91例)。DCIS组和IDC组患者接受放疗或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IL-6、IL-8、IL-22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SCC-Ag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CYFRA21-1水平。比较DCIS组与IDC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各组血清IL-6、IL-8和IL-22水平,各组不同疗效患者血清IL-6、IL-8和IL-22水平,各组SCC-Ag和CYFRA21-1水平;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DCIS组及IDC-Ⅰ组、Ⅱ组患者血清IL-6、IL-8和IL-2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DCIS组相比, IDC-Ⅰ组、Ⅱ组患者血清IL-6、IL-8和IL-2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IDC-Ⅰ组相比, IDC-Ⅱ组患者血清IL-6、IL-8和IL-22水平显著升高(P<0.05)。DCIS组、IDC-Ⅰ组、IDC-Ⅱ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患者血清IL-6、IL-8和IL-22水平均较稳定(SD)+进展(PD)患者明显下降(P<0.05)。DCIS组和IDC组术后复发患者分别为5例和16例, DCIS组和IDC组患者SCC-Ag和CYFRA21-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DCIS组术后复发患者SCC-Ag阳性率为60.0%(3/5), CYFRA21-1阳性率为80.0%(4/5);IDC组术后复发患者SCC-Ag阳性率为62.5%(10/16), CYFRA21-1阳性率为68.8%(11/16)。279例乳腺癌患者1、2、3年存活率分别为44.8%(125/279)、18.6%(52/279)、13.3%(37/279)。SCC-Ag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而SCC-Ag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 SCC-Ag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长于SCC-Ag阳性患者;CYFRA21-1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 CYFRA21-1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 CYFRA21-1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长于CYFRA21-1阳性患者。结论 血清IL-6、IL-8、IL-22、SCC-Ag和CYFRA21-1被认为是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癌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血清因子 表达 预后
下载PDF
火针联合丹参酮胶囊、多西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宪鲁 王海燕 《基层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90-94,共5页
目的 评价火针联合丹参酮胶囊、多西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00例中重度痤疮(湿热蕴结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 目的 评价火针联合丹参酮胶囊、多西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00例中重度痤疮(湿热蕴结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以火针联合丹参酮胶囊、多西环素治疗,对照组予丹参酮胶囊、多西环素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47例、对照组42例完成观察。治疗组治疗2、4、6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44.68%、80.85%、93.62%,治疗4周后与本组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6周后与本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80.95%,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火针联合丹参酮胶囊、多西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湿热蕴结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丹参酮胶囊 多西环素 中重度痤疮 疗效
下载PDF
以皮肤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特瑞普利单抗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1例
4
作者 于学红 王牧原 姚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8-269,共2页
患者女,52岁,因皮肤反复瘙痒40余天,周身红疹7 d就诊。患者50余天前因“卵巢癌术后复发4年”静脉输注特瑞普利单抗240 mg/次,每3周1次。首次注射特瑞普利单抗1周后感头皮轻度痒,数日后自行缓解。
关键词 皮肤症状 静脉输注 卵巢癌术后 首发表现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单抗
原文传递
火针、米诺地尔酊联合治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杨宪鲁 王海燕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5期985-987,共3页
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是一种渐进性毛囊微小化的脱发,是导致70%男性和40%女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间脱发的最常见原因[1]。男性通常表现为太阳穴发际线后退和头顶秃顶,而女性通常在保留额发际线的情况下,头皮顶部普遍变... 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是一种渐进性毛囊微小化的脱发,是导致70%男性和40%女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间脱发的最常见原因[1]。男性通常表现为太阳穴发际线后退和头顶秃顶,而女性通常在保留额发际线的情况下,头皮顶部普遍变薄[2]。AGA虽然不会明显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但是对患者的外观、心理健康、社会认同感有着极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安全、快速的治疗AGA的方法[3]。目前米诺地尔酊仍然是治疗AGA的一线外用药物,临床应用已30多年,大量的文献证明,治疗AGA安全且有效[4]。目前有较多文献报道,火针治疗脱发性疾病效果显著[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性脱发 米诺地尔酊 火针治疗 外用药物 社会认同感 发际线 文献报道 太阳穴
下载PDF
祛疣方联合火针治疗多发性跖疣临床观察
6
作者 杨宪鲁 王海燕 +2 位作者 汤华晓 张锐利 于源源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8期1497-1499,共3页
目的:观察祛疣方联合火针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用祛疣方外洗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用液氮冷冻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上... 目的:观察祛疣方联合火针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用祛疣方外洗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用液氮冷冻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上升,CD8+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疣方联合火针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较好,复发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跖疣 祛疣方 火针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临床表现特殊的外生性表皮囊肿2例
7
作者 于学红 孙晓静 王牧原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39-240,共2页
病例1患者女,16岁,脐部结节10年。患者10年前脐部出现绿豆大小的圆形较硬结节,呈灰黑色,无瘙痒及疼痛等不适,未治疗,肿物逐年缓慢增大。既往无特殊病史,家族无同类疾病史。体格检查示: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示:脐部... 病例1患者女,16岁,脐部结节10年。患者10年前脐部出现绿豆大小的圆形较硬结节,呈灰黑色,无瘙痒及疼痛等不适,未治疗,肿物逐年缓慢增大。既往无特殊病史,家族无同类疾病史。体格检查示: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示:脐部见直径1.6 cm灰黑色半球形肿物,表面光滑,质地韧,不活动,无触痛,无破溃(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囊肿 外生性
下载PDF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8
作者 吴晓平 孙晓静 李进峰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1年第7期381-383,共3页
1例52岁男性患者因感冒自行服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每粒含对乙酰氨基酚250 mg,盐酸金刚烷胺100 mg、马来酸氯苯那敏2 mg、人工牛黄10 mg、咖啡因15 mg)1粒,用药半日后出现背部红斑伴瘙痒。次日皮疹加重,遍及全身,累及口腔、眼睛、阴囊黏... 1例52岁男性患者因感冒自行服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每粒含对乙酰氨基酚250 mg,盐酸金刚烷胺100 mg、马来酸氯苯那敏2 mg、人工牛黄10 mg、咖啡因15 mg)1粒,用药半日后出现背部红斑伴瘙痒。次日皮疹加重,遍及全身,累及口腔、眼睛、阴囊黏膜,并逐渐发展为大疱疹,表皮脱落,皮损面积达90%,伴轻度肝损伤和血糖升高,诊断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经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及对症支持治疗,3周后皮损基本痊愈。考虑患者的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很可能与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金刚烷胺 氯苯那敏 咖啡因 大疱性表皮松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