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安全性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学铭 罗建芬 +3 位作者 晁秀华 樊兆民 王海波 徐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术中、术后安全性及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对术侧伴分泌性中耳炎(SOM组)和不伴分泌性中耳炎(对照组)的极重度聋患者各36例行人... 目的探讨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术中、术后安全性及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对术侧伴分泌性中耳炎(SOM组)和不伴分泌性中耳炎(对照组)的极重度聋患者各36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SOM组术中彻底清除中耳及乳突粘液,保证上鼓室引流通畅,余电极植入方法同对照组;评估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通过助听听阈、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AIS)、听觉行为分级(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评估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植入全部电极,术中均未出现面神经裸露、硬脑膜损伤等手术并发症,术后均未出现伤口感染、延迟愈合、急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面瘫、乳突炎等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SOM组助听听阈为31.5±5.9 dB HL,CAP为5.4±1.4分,SIR为3.1±1.3分,MAIS为35.0±4.5分;对照组助听听阈为34.2±3.7 dB HL,CAP为6.0±1.2分,SIR为3.6±1.1分,MAIS为35.4±4.2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可一期行人工耳蜗植入术,不会增加其术中及术后的风险,术后可获得良好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人工耳蜗植入 并发症 听觉言语康复
下载PDF
共同腔畸形患儿蜗神经对电刺激的反应及耳蜗术后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艳艳 晁秀华 +3 位作者 徐磊 罗建芬 王睿婕 樊兆民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9年第5期337-341,共5页
目的研究共同腔畸形(common cavity deformity,CCD)患儿蜗神经对电刺激反应的特点,及耳蜗术后听觉言语发展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CCD患儿6例,7耳。同时选取6例耳蜗发育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作为... 目的研究共同腔畸形(common cavity deformity,CCD)患儿蜗神经对电刺激反应的特点,及耳蜗术后听觉言语发展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CCD患儿6例,7耳。同时选取6例耳蜗发育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作为对照。使用Custom Sound EPTM软件记录两组患者电极周围电刺激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并计算eCAP的引出率。分别记录电极远端、中端及近端处一个电极的eCAP增益曲线,并记录该电极eCAP诱发阈值(T值)及eCAP增益曲线的坡度(slope)。评估术后6 m、12 m、18 m及24 m耳蜗助听听阈、CAP及SIR评分及术后言语识别率结果。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CCD组及对照组eCAP诱发T值、eCAP增益曲线的坡度及耳蜗术后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各电极均可记录到eCAP波(100%),CCD组eCAP的引出率为74.78%。CCD组近端、中端及远端eCAP诱发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CD组近端、中端及远端eCAP增益曲线的坡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 m、12 m、18 m及24 m,CCD组耳蜗助听听阈高于对照组,且在开机6 m及12 m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m、12 m、18 m及24 m,CCD组CAP评分及SIR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在开机12 m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D患儿蜗神经对电刺激的反应比耳蜗发育正常患儿差,且CCD患儿蜗神经的功能个体间差异较大。人工耳蜗对CCD患儿有效,但耳蜗术后听觉及言语发展缓慢且较耳蜗发育正常患儿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腔畸形 人工耳蜗 耳蜗畸形 电刺激复合动作电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