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网结合重建钢板治疗累及四方区粉碎的复杂髋臼骨折 被引量:5
1
作者 崔昊旻 周东生 +4 位作者 李连欣 王永会 李庆虎 孙立盟 许维澄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5年第6期326-332,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钛网结合重建钢板治疗伴有四方区粉碎的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采用重建钢板加钛网治疗9 例累及四方区粉碎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其中男7 例,女2 例;年龄24~52 岁,平均年... 目的探讨应用钛网结合重建钢板治疗伴有四方区粉碎的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采用重建钢板加钛网治疗9 例累及四方区粉碎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其中男7 例,女2 例;年龄24~52 岁,平均年龄42.5 岁;根据Letournel-Judet 分型双柱骨折7 例、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2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25 d,平均时间9 d.末次随访时按Matta 复位标准和改良Merle D'Aubigne标准分别评估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和髋关节功能.结果9 例患者随访9~30 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5 个月;患者髋臼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5 个月,平均愈合时间3.6 个月.末次随访时Matta 骨折复位评价:解剖复位4 例、满意复位2 例、不满意复位3 例;Matta 髋臼骨折评分为12~18 分(平均16.3 分),优3 例、良4 例、可1 例、差1 例.深静脉血栓1 例,治疗4 周后好转;异位骨化2 例,无明显不适,未予处理;创伤性关节炎2 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后缓解;无切口感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螺钉松动、钛网松开或断裂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伴有四方区粉碎的复杂髋臼骨折,采取钛网结合重建钢板可维持复位,恢复髋臼正常匹配关系,是-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四方区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钛网
下载PDF
髋臼骨折的急诊处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东生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5期329-331,共3页
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见损伤机制为高处坠落伤、交通伤及工业制造挤压伤,强大的冲击力不仅引起髋臼骨盆本身的严重损伤,而且常导致复杂严重的合并伤。髋臼骨盆骨折合并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死亡率约43%。由于此类损伤发病率低,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急诊处理
下载PDF
比较纱布填塞术与造影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效能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庆虎 周东生 +3 位作者 杨永良 李连欣 王国栋 王永会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5-430,共6页
目的比较纱布填塞术与造影栓塞术在骨盆骨折大出血治疗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2年4月治疗43例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患者资料。按照骨盆骨折的救治流程进行救治,其中26例应用纱布填塞术(填塞组),17例应用造影栓塞术(栓... 目的比较纱布填塞术与造影栓塞术在骨盆骨折大出血治疗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2年4月治疗43例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患者资料。按照骨盆骨折的救治流程进行救治,其中26例应用纱布填塞术(填塞组),17例应用造影栓塞术(栓塞组)。填塞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41.6岁;车祸伤12例,坠落伤8例,砸伤6例;骨盆骨折Tile分型:B型16例,C型10例,其中4例为开放性骨盆骨折,5例伴有腹部脏器损伤。栓塞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39.2岁;车祸伤9例,坠落伤5例,砸伤3例;骨盆骨折Tile分型:A型2例,B型11例,C型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手术时间、输血量、并发症等。结果填塞组平均ISS评分为(52.4±15.3)分,栓塞组为(40.6±12.4)分;填塞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2.0±2.1)min,栓塞组为(86.0±3.6)min;填塞组术后24h内输血量平均为(6.0±1.6)U,栓塞组为(10.0±2.1)U;填塞组ICU住院时间平均为(8.0±3.6)d,栓塞组为(11.0±1.8)d;以上指标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填塞组术前输血量平均为(15.0±4.7)u,栓塞组为(13.0±5.4)U,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填塞组2例行二次纱布填塞止血,栓塞组6例行二次纱布填塞治疗。填塞组术后5例死亡,无因大出血而死亡的患者;栓塞组术后4例死亡,1例因大出血而于术后32h死亡。填塞组3例患者术后7-9d发生深部感染,其中1例于术后第16天死亡,另2例与栓塞组1例(术后第9天发生浅表感染)经换药处理后好转。结论纱布填塞术较造影栓塞术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确切,可明显减少术后输血量、ICU住院时间及术后的死亡率,更适用于我国国情及基层医院的骨盆骨折出血的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栓塞 治疗性 内填塞
原文传递
纱布填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永良 周东生 +4 位作者 王鲁博 王伯珉 李连欣 王永会 董金磊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纱布填塞术控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4年1月运用纱布填塞术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8~54岁,平均34.2岁。按照AO分型:B1型9例... 目的探讨纱布填塞术控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4年1月运用纱布填塞术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8~54岁,平均34.2岁。按照AO分型:B1型9例,B2型5例,B3型3例,C1型13例,c2型4例,c3型8例,入院时所有患者均存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收缩压为(75.4±4.3)mmHg,心率为(126.5±12.4)次/min。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为(38.7±6.2)分。入院后及时给予抗休克治疗,骨盆束缚带临时固定骨盆,急诊给予骨盆容积控制及纱布填塞术。结果实施骨盆容积控制及纱布填塞术后,患者的收缩压为(95.2±4.6)mmHg,心率为(85.4±13.2)次/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纱布填塞术联合骨盆容积控制术前输红细胞(15.0±2.4)U,术后24h输红细胞(8.3±1.5)U(P〈0.05)。其中24例实施暂时性腹主动脉阻断术。死亡6例(14%)。填塞纱布术后(51.4±10.3)h(24~168h)拔出。结论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及时进行抗体克治疗,并采用纱布填塞术及骨盆容积控制,是一种控制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出血 外科纱布 损伤控制
原文传递
三维导航与普通透视下置入寰椎侧块和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许世宏 杨永良 +3 位作者 周东生 何吉亮 穆卫东 王甫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比较等中心C型臂(Iso-C)三维导航与普通透视下辅助下置人寰椎侧块和枢椎椎弓根(C1LM-C2P)螺钉的准确性。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C1LM-C2P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0例寰枢椎小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6例,女14例;年龄3... 目的比较等中心C型臂(Iso-C)三维导航与普通透视下辅助下置人寰椎侧块和枢椎椎弓根(C1LM-C2P)螺钉的准确性。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C1LM-C2P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0例寰枢椎小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6例,女14例;年龄39~52岁,平均45.6岁、,根据术中辅助影像技术的不同分为Iso-C三维导航组(导航组,14例)和普通透视组(透视组,16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于术时间、透视时间、术中失血量、置钉准确率和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结果导航组和透视组置人C1LM-C2P螺钉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32.1±6.4)min和(143.2±8.2)min,差异尤统计学意义(仁1.761.P=0.093)。导航组术中平均透视时间(46.84±1.4)s较透视组(65.24±2.9)s明显减少,导航组平均术中失血量(305.64±50.8)mL较透视组(472.4±56.1)mL明显减少,导航组和透视组分别有94.6%和82.8%的螺钉评为0级,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4个月,术后6个月颈椎X线片示骨折愈合。术后6个月导航组和透视组平均JOA评分分别为(15.2±0.2)分和(15.3±0.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6);但较术前[(9.1±1.1)分]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lLM-C2P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时,术中采用Iso-C三维导航比普通透视能显著提高螺钉置人的准确性,并能显著减少术中透视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骨钉
原文传递
基于踝关节水平位CT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特点及手术策略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朝亮 黄素芳 +4 位作者 王仲秋 孙雪生 朱涛 王英振 周东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36-1045,共10页
目的探讨基于踝关节水平位CT不同类型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特点、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3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资料。自行根据踝关节水平位CT上腓骨内侧壁和胫骨外侧面切迹前、中、后3处距离不同... 目的探讨基于踝关节水平位CT不同类型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特点、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3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资料。自行根据踝关节水平位CT上腓骨内侧壁和胫骨外侧面切迹前、中、后3处距离不同分为旋前外旋型、旋后外旋型和外展型3种下胫腓联合分离类型,其中旋前外旋型28例,旋后外旋型11例,外展型24例。根据不同下胫腓联合分离特点采用对应复位方法和固定方式,术后12个月复位质量采用Burwell-Charnleys标准评估,踝关节功能评价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一后足评分系统。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48个月(平均19.3个月)随访。复位质量:旋前外旋型中解剖复位19例,复位较好7例,复位一般2例;旋后外旋型中解剖复位6例,复位较好4例,复位一般1例;外展型中解剖复位17例,复位较好6例,复位一般1例。AOFAS的踝.后足评分:旋前外旋型为88.6分,旋后外旋型为89.4分,外展型为86.6分。结论根据自行分类的下胫腓联合损伤,不同分离方式有其临床特点,根据其临床特点采用相应方法复位、固定,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创伤和损伤 下胫腓联合分离
原文传递
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结合微型螺钉治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7
7
作者 崔昊旻 孙力盟 +4 位作者 周东生 李连欣 王星 李庆虎 许维澄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6-132,共7页
目的探讨髂骨结构性植骨结合微型螺钉治疗髋Et后壁粉碎性骨折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29例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2l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4.2岁(22。5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7.8d... 目的探讨髂骨结构性植骨结合微型螺钉治疗髋Et后壁粉碎性骨折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29例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2l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4.2岁(22。5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7.8d(1-25d)。手术均采用Kocher.Langenbeck人路,术中应用微型螺钉解剖复位固定骨折块,清除血供已破坏的碎裂小骨块,应用髂骨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后壁,再予以重建钢板压于植骨块表面固定。术后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tta复位标准评定,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d’Aubin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结果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复位标准评定:优10例,良16例,差3例,优良率为89.7%。29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1.5个月(12-48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d’Aubign6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优16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6.2%。2例患者术后18个月磁共振成像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征象;3例患者术后2年出现创伤性关节炎;5例患者术后发生轻度异位骨化,均无明显症状;2例术前伴有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于术后4个月完全恢复。结论对于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结合微型螺钉固定可以重建后壁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避免后壁骨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粉碎性 骨钉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移植
原文传递
髂骨截骨治疗骨盆骨折畸形愈合 被引量:5
8
作者 崔昊旻 周东生 +3 位作者 李连欣 杨永良 卢舜 陶扶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26-930,共5页
目的探讨髂骨截骨治疗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例骨盆骨折畸形愈合患者,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27.0岁(22~35岁);初次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C1.1型3例,C1.2型4例;C2型2例。... 目的探讨髂骨截骨治疗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例骨盆骨折畸形愈合患者,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27.0岁(22~35岁);初次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C1.1型3例,C1.2型4例;C2型2例。9例患者患肢均存在不同程度短缩,平均短缩4.3cm(3.5。5.2cm)。所有患者均主诉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跛行。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6.2个月(3.5—11.0个月)。9例患者均采用髂骨截骨、植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盆骨折Majeed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疗效,同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9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9个月(11~40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骨盆骨折Majeed评分由术前平均45.7分(42~56分)上升至85.3分(78—91分),疼痛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1分(4.8分)降低至1.6分(0—3分)。术后X线片测量示患肢延长3.3~4.0cm,平均3.6cm。1例患者术后7d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截骨侧大腿外侧囊性肿块。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钢板断裂及脱出、医源性神经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髂骨截骨治疗骨盆骨折畸形愈合,能矫正骨盆畸形、延长肢体长度、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截骨术 畸形愈合
原文传递
三柱理论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朝亮 黄素芳 +7 位作者 朱涛 孙雪生 康颂科 李新霞 申立林 蔺楚 王英振 周东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6年第3期236-241,共6页
目的:探讨三柱理论指导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4年5月泰山医学院附属莱芜医院骨二科收治的54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3例,女11例;年龄21-58... 目的:探讨三柱理论指导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4年5月泰山医学院附属莱芜医院骨二科收治的54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3例,女11例;年龄21-58岁,平均36.7岁。根据影像学表现出的病理解剖特点及受伤机制,将踝关节按形态分为三柱;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时,三柱均累及,其中外侧柱损伤54处,中间柱韧带损伤26处,中间柱撕脱骨折28处,内侧柱韧带损伤31处,内侧柱骨折23处。54例患者根据损伤的不同柱别选择入路行内固定治疗,其中固定两柱26例,固定三柱28例。术后6个月疼痛情况采用VAS评分,踝关节功能评价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骨折复位固定后综合评价采用改良Baird和Jackson评估标准。结果5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1-15周(平均13.6周),疼痛VAS评分为0-6分(平均1.4分),术后随访踝关节功能 AOFAS 踝-后足评分:82-100分,平均96分。综合疗效评定:优52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踝关节骨折三柱分型是一种既简单又全面的分型理论,三柱损伤后固定两柱可以达到稳定下胫腓联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踝关节 下胫腓联合损伤 骨折固定术 功能评价
原文传递
双尖钢板技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
10
作者 崔昊昊 周东生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733-73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双尖钢板在治疗髋臼后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2年7月应用双尖钢板技术治疗的11例髋臼后壁骨折,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2~53岁,平均35.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9d,平均7.8d。所有患者均采取Ko... 目的探讨双尖钢板在治疗髋臼后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2年7月应用双尖钢板技术治疗的11例髋臼后壁骨折,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2~53岁,平均35.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9d,平均7.8d。所有患者均采取Kocher-langenbeck入路,取A01/3管型钢板制成双尖钢板,结合重建钢板固定后壁骨折块。术后采用Matta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改良Merled’Aubigne和Postel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本组11例患者获得平均25个月(12~3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末次随访时骨折复位质量:优7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0.9%;根据Merled’Aubig—Be和Postel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疗效:优6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1.8%。其中术后1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无感染、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无创份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髋臼后壁存在无法用螺钉固定的骨折块或存在臼缘小型骨折块时,双尖钢板结合重建钢板可以提供坚强、牢靠的固定,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好,是一项有效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尖钢板 髋臼 骨折 后壁 内固定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