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柴胡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静 孙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3708-3716,共9页
目的通过构建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研究小柴胡汤对NASH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小柴胡汤(高、中、低剂量)组、易善复组和强肝胶... 目的通过构建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研究小柴胡汤对NASH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小柴胡汤(高、中、低剂量)组、易善复组和强肝胶囊组。通过饲喂MCD饲料建立NASH模型,造模同时按分组给予不同药物进行干预;实验过程中记录小鼠体质量、日摄食量、日饮水量变化,实验结束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检测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检测肝组织中TC、TG的水平变化,利用q 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脂肪酸合成酶(FAS)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水平。结果小鼠体质量、日摄食量、日饮水量及肝脏系数等数据显示MCD饮食诱导的模型组小鼠会出现体质量降低、摄入量减少及肝脏湿质量下降的特点,而小柴胡汤给药组小鼠体质量、摄入量及肝脏系数较模型组小鼠显著升高;HE染色结果显示小柴胡汤可明显减轻肝组织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改善肝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小柴胡汤能显著降低NASH模型小鼠血清及肝组织TG、TC水平,升高血清中HDL-C水平,降低血清中AST、ALT、IL-6、TNF-α水平;q 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FAS和SREBP-1c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小柴胡汤可显著降低FAS和SREBP-1c的基因表达水平。结论小柴胡汤对MCD饮食诱导的NASH模型小鼠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抑制脂肪酸合成基因(FAS、SREBP-1c)的表达,减少脂肪堆积,实现调脂作用,并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肝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 脂肪酸合成酶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原文传递
黄连解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型气营两燔证的中医方证关系及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欣 孙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070-3077,共8页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各地相关单位陆续发布多个诊疗方案,其中重症期治疗推荐方剂中黄连解毒汤的中医证侯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运行第七版)》中重型气营两燔证相应,可用于治疗气...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各地相关单位陆续发布多个诊疗方案,其中重症期治疗推荐方剂中黄连解毒汤的中医证侯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运行第七版)》中重型气营两燔证相应,可用于治疗气营两燔证。气营两燔证津液营阴耗损、正不敌邪,气营热毒炽盛,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可通过祛邪达到扶正护阴的治疗目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在治疗COVID-19重型气营两燔证中具有潜在的抗炎解热、抗病毒、抗氧化、调节机体免疫力、保护脏器组织等作用。通过对COVID-19重型气营两燔证的病机演变、黄连解毒汤的方证关系及现代药理作用进行梳理,分析黄连解毒汤治疗重型气营两燔证的中医方证关系及现代药理学基础,以期为黄连解毒汤用于COVID-19重型气营两燔证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黄连解毒汤 气营两燔 中医方证关系 抗炎解热活性 抗病毒活性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凯滨 孙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5732-5737,共6页
针对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AP)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表现,构建病证结合大鼠模型,为相关中药复方药效学研究与功效网络验证提供评价工具。依照AP中、西医诊疗指南和肝郁气滞型AP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表现,综合临床疗效Meta分析结... 针对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AP)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表现,构建病证结合大鼠模型,为相关中药复方药效学研究与功效网络验证提供评价工具。依照AP中、西医诊疗指南和肝郁气滞型AP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表现,综合临床疗效Meta分析结果,结合实验室前期建立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构建方法与评价策略,抽提适宜于肝郁气滞型AP大鼠动物模型评价的生物学替代指标;分别运用慢性不可预知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法、慢性不可预知刺激+L-精氨酸(CUS+L-Arg)法构建大鼠模型,用上述生物学替代指标评价肝郁气滞型AP病证结合大鼠模型成立与否。实验期间观察记录大鼠体质量、证候积分,实验结束时手术留取大鼠血清、脏器、组织,检测各指标。与正常组相比,CUS组、CUS+L-Arg组大鼠证候积分均显著增高(P<0.01);反证药物柴胡舒肝丸可明显降低2组模型大鼠证候积分(P<0.01),表明2种造模方法均能复制肝郁气滞型AP大鼠模型中的肝郁气滞证候。与正常组相比,CUS+L-Arg组大鼠血清淀粉酶(AMY)活力水平升高3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US组大鼠AMY活力水平升高,但尚不到正常值的3倍;与正常组相比,CUS+L-Arg组大鼠胰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CUS组大鼠胰腺组织TNF-α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IL-6 mRNA水平仅具有升高趋势,表明仅有CUS+L-Arg法能够复制病证结合模型中的胰腺损伤。该研究提示CUS+L-Arg法连续造模4周,可建立肝郁气滞型AP大鼠病证结合模型,且模型具有可重复性、成模后稳定、动物死亡率低、与临床发病机制相近的特点,可用于中药药效评价与功效网络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肝郁气滞证 病证结合模型 慢性不可预知刺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