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作者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马德龙病一例
1
作者 马晓晗 刘睿琪 +3 位作者 陈雪 赵汝星 何芹 董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3-787,共5页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少见。马德龙病是一种罕见的脂质代谢紊乱。本文对1例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马德龙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对患者外周血样本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并对国内...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少见。马德龙病是一种罕见的脂质代谢紊乱。本文对1例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马德龙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对患者外周血样本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甲状腺乳头状癌 马德龙病
下载PDF
住院初诊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周忠冉 王川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8期14-17,21,共5页
目的比较早发和非早发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早发T2DM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2023年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住院治疗的790例初诊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比较早发和非早发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早发T2DM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2023年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住院治疗的790例初诊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以40岁为界分为早发组及非早发组,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T2DM早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舒张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尿酸(uric acid,U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有糖尿病家族史、BMI≥28 kg/m^(2)、HOMA-IR≥2.5、UA≥420μmol/L是初诊早发T2DM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HDL-C≥1 mmol/L是初诊早发T2DM患者发病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早发组T2DM患者在发病时即有明显的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同时具有更明显的遗传特征。男性、糖尿病家族史、BMI、UA、HDL-C为初诊早发T2DM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 初诊2型糖尿病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周忠冉 王川 辛蕾蕾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9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2023年1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住院治疗的700例初诊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2023年1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住院治疗的700例初诊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DN,划分为非DN组(n=627)及DN组(n=73)。采用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初诊T2DM患者发生DN的因素,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分析可能造成初诊T2DM患者发生DN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N组合并高血压人数、体重指数、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水平高于非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及FCP≥2 ng/mL是初诊T2DM患者发生DN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合并高血压及FCP是初诊T2DM患者发生DN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诊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大鼠模型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邹志伟 张倩 董建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构建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球囊扩张术(TPA)后再狭窄的SD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 30只T2DM大鼠分为以下3组:动脉粥样硬化组(AS)、再狭窄组(RS)和对照组,HE染色观变血管形态及结构变化。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构建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球囊扩张术(TPA)后再狭窄的SD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 30只T2DM大鼠分为以下3组:动脉粥样硬化组(AS)、再狭窄组(RS)和对照组,HE染色观变血管形态及结构变化。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斑块组成成分进行检测。结果 RS组可见明显的内膜增生,形成再狭窄斑块。构成RS斑块的细胞主要是平滑肌细胞(SMCs)。结论采用球囊拉伤联合球囊扩张术成功构建了糖尿病大鼠下肢血管病变PTA后RS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再狭窄 血管平滑肌 球囊扩张术 HE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法 大鼠
下载PDF
大剂量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8
5
作者 顾雪明 张杉杉 +6 位作者 吴景程 汤正义 陆志强 李慧 刘超 陈丽 宁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473-2476,共4页
目的 观察口服较大剂量α-硫辛酸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与安慰剂对照方法,共从5个中心入选236例有临床症状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口服α-硫辛酸(117例)1800 mg/d或安慰剂(119例)12周,主... 目的 观察口服较大剂量α-硫辛酸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与安慰剂对照方法,共从5个中心入选236例有临床症状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口服α-硫辛酸(117例)1800 mg/d或安慰剂(119例)12周,主要终点指标为总神经症状积分,次要终点指标包括神经传导速度、各神经症状积分、HbA1c和安全性指标,分别在随访前和治疗后2、4、8、12周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统计分析两组间差别.结果 经过α-硫辛酸治疗12周后,73.3%患者神经症状显著改善,对照组为18.3% 总神经症状积分减少2.6±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1.4(P<0.05) 2周随访时,两组症状改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硫辛酸对疼痛、麻木、烧灼感和其他感觉异常均有较好的疗效,症状积分均较入组前显著减少(P<0.05) 但是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前后无改变.12周观察期间,α-硫辛酸组HbA1c进一步降低 但是副反应发生率较高(25.4%),以咽喉部至胃部灼热感为主,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安全的基础上,口服较大剂量α-硫辛酸对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疗效显著,在2周内就能使症状显著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原文传递
电化学发光法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评估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程度的效能比较与界值确定
6
作者 于丹凤 曹娟 +2 位作者 于世佳 杜鲁涛 侯新国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0-95,共6页
目的 对比电化学发光法(ECLIA)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浓度结果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探讨ECLIA法诊断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程度的最佳诊断切点。方法 收集209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血清样... 目的 对比电化学发光法(ECLIA)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浓度结果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探讨ECLIA法诊断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程度的最佳诊断切点。方法 收集209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血清样本,分别采用LC-MS/MS法和ECLIA法检测25(OH)D浓度,以LC-MS/MS法为金标准,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及一致性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检测值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估ECLIA法诊断维生素D缺乏程度的诊断效能,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别确定ECLIA法的最佳诊断切点。结果 ECLIA法检测25(OH)D水平的中位数为18.88 ng/mL,LC-MS/MS法检测25(OH)D水平的中位数为14.61 ng/mL,与LC-MS/MS法相比,ECLIA法结果呈正偏倚(26.402%),两者组内相关系数是0.531,两者相关系数r_(s)=0.491(P<0.001),回归方程为Y_(LC-MS/MS)=-3.486+0.987X_(ECLIA)。以LC-MS/MS法检测值<20 ng/mL为维生素D缺乏的诊断标准时,ECLIA法检测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以LC-MS/MS法检测25(OH)D浓度<10 ng/mL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的诊断标准时,ECLIA法检测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通过ROC曲线分析,ECLIA法诊断维生素D缺乏的最佳切点为21.36 ng/mL,敏感度为74.48%,特异度为78.13%,Youden指数为0.53。ECLIA法诊断维生素D严重缺乏的最佳切点为16.68 ng/mL,敏感度为66.00%,特异度为70.44%,Youden指数为0.36。结论 ECLIA法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的水平与LC-MS/MS法相比相关性较好,具有临床诊断价值,但ECLIA法测定值整体偏高,采用传统诊断切点会造成一定的临床漏诊率,建议在应用ECLIA法评估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程度时,以21.36 ng/mL作为维生素D缺乏的诊断切点,以16.68 ng/mL作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的诊断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电化学发光法 25-羟维生素D 糖尿病
原文传递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治疗策略的共识与争议 被引量:4
7
作者 梁凯 胡慧青 +2 位作者 崔晨 侯新国 陈丽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年第2期100-103,112,共5页
近年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病率急剧上升。PTMC的规范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目前,PTMC的主要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治疗、积极监测、热消融治疗等。手术治疗是甲状腺癌的标准治疗,但PTMC... 近年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病率急剧上升。PTMC的规范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目前,PTMC的主要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治疗、积极监测、热消融治疗等。手术治疗是甲状腺癌的标准治疗,但PTMC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范围尚存在争议。而积极监测和热消融治疗都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新治疗策略,尤其对低危PTMC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PTMC的3种治疗策略及国内外共识与争议进行综述,以期提供良好的治疗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手术治疗 积极监测 热消融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