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管理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宋晓彬 杨科 +2 位作者 王克涛 刘少华 俞水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0年第3期236-238,266,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波及全国,全球也有些国家发生疫情,截至2020年2月15日累计的确诊病例数超过7万。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应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役中迅速做出反应,从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的特点入手,梳理在防控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波及全国,全球也有些国家发生疫情,截至2020年2月15日累计的确诊病例数超过7万。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应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役中迅速做出反应,从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的特点入手,梳理在防控疫情中培训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医院职能部门密切协同,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工作实际,制订疫情期间专科医师培训的应对方案和管理、培训措施,确保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口腔颌面外科 专科医师 培训 管理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愈合与心理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安淑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2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愈合与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进行基于跨理论模...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愈合与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进行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愈合分级、护理前后的心理韧性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愈合分级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心理韧性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愈合与心理韧性的影响更好,值得在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 口腔外科手术 术后愈合 心理韧性
下载PDF
基于MobileNetV3网络的龋病和根尖周炎根尖片的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凯欣 刘丰 +1 位作者 曾令芳 刘超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研究深度学习技术智能诊断龋齿和根尖周炎的效果,初步探讨深度学习在口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298张包含健康牙齿、龋病、根尖周炎的根尖片数据集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1573张训练集图像,233张验证集图像以及492张测试集... 目的研究深度学习技术智能诊断龋齿和根尖周炎的效果,初步探讨深度学习在口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298张包含健康牙齿、龋病、根尖周炎的根尖片数据集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1573张训练集图像,233张验证集图像以及492张测试集图像。通过多种神经网络对比验证,选择性能较好的MobileNetV3网络模型应用于牙病诊断,并通过调整网络超参数优化模型。采用精确率、准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评估模型识别龋齿和根尖周炎的能力,并使用类激活热力图对网络模型性能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基于MobileNetV3网络模型的牙齿病变检测算法对健康牙齿、龋病和根尖周炎进行分类的精确率、召回率和准确率分别为99.42%、99.73%和99.60%,F1分数为99.57%,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智能诊断效果。可视化类激活热力图也显示出网络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提取牙科病变的特征。结论基于MobileNetV3网络模型的牙齿病变检测算法能够排除图像质量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满足口腔医学教学和临床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病变 龋病 根尖周炎 根尖片 智能诊断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MobileNetV3网络 类激活图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头颈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手术治疗专家共识
4
作者 王延安 秦中平 +18 位作者 郑家伟 李春洁 刘少华 杨耀武 陈刚 陈伟良 刘学键 杜仲 张雷 王业飞 王德明 苏立新 谢峰 董长宪 郭磊 李凯 顾松 何悦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5-117,共13页
血管瘤及脉管畸形是头颈部常见的良性脉管源性疾病,随着对非手术治疗方案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大量患者在微创或无创情况下得以改善或治愈疾病,但在特定情况下,手术依然是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综合序列治疗中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然而,针... 血管瘤及脉管畸形是头颈部常见的良性脉管源性疾病,随着对非手术治疗方案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大量患者在微创或无创情况下得以改善或治愈疾病,但在特定情况下,手术依然是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综合序列治疗中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然而,针对头颈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如何选择和应用手术诊疗技术,学术界尚未形成规范和共识。为进一步提高国内同行对头颈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治疗水平,规范和统一手术治疗策略,本文汇集全国多所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相关专家的讨论意见,借鉴和参考国内外相关最新成果与诊治经验,从头颈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临床诊断及术前准备、手术适应证及策略、术后护理及观察、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随访及社会心理支持等方面,制定此专家共识,以帮助和指导相关专业的医师开展规范化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血管瘤 脉管畸形 手术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改良DSS法制作稳定泡沫的效果评价
5
作者 史宣宣 刘怡然 +3 位作者 石亮 陈安威 王涛 刘少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对双注射器系统(double-syringe system,DSS)进行改良,使之能够制作出更稳定的硬化剂泡沫。方法:分别用经典DSS方法和改良DSS方法制备1%聚多卡醇(polidocanol,POL)泡沫。在改良DSS方法中,用自制弹性气囊替代DSS方法中的一个注射器... 目的:对双注射器系统(double-syringe system,DSS)进行改良,使之能够制作出更稳定的硬化剂泡沫。方法:分别用经典DSS方法和改良DSS方法制备1%聚多卡醇(polidocanol,POL)泡沫。在改良DSS方法中,用自制弹性气囊替代DSS方法中的一个注射器。改良DSS方法制备POL泡沫过程如下,先用注射器抽取2 mL POL液体,再抽取8 mL空气;之后将注射器与连有自制气囊的三通直线连接,反复推拉注射器20次,产生泡沫。采用泡沫半衰期(foam half-time,FHT)和显微镜观察,比较2种泡沫稳定性及均一性。检测改良DSS方法制备中泡沫体积的变化,比较扭转三通角度后,改良DSS方法制备泡沫的质量。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包对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自制弹性气囊替代经典DSS方法中单个注射器的改良DSS方法,能够制备出半衰期更长、微泡更均一的泡沫,可能与泡沫制备过程中的体积压缩有关。同时,改良DSS方法可以通过扭转三通角度,进一步提升泡沫质量。结论:改良DSS方法用弹性气囊替代经典DSS方法中的单个注射器,能够产生更稳定的泡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畸形 泡沫硬化治疗 泡沫稳定性 DSS方法
下载PDF
牙种植外科骨收集器内骨碎屑成骨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克涛 赵华强 +4 位作者 谈万业 孙树洋 马锋 王建华 魏奉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通过组织学、体外细胞培养和自体移植研究收集骨的成骨活性并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来源的可能性。方法: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应用收集器收集种植窝制备时钻出的骨碎屑10例,取样本部分骨屑脱钙后行组织学观察;样本剩... 目的:通过组织学、体外细胞培养和自体移植研究收集骨的成骨活性并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来源的可能性。方法: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应用收集器收集种植窝制备时钻出的骨碎屑10例,取样本部分骨屑脱钙后行组织学观察;样本剩余部分应用组织贴块法行体外培养,观察细胞的游出、增殖和传代情况,应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连续培养矿化结节染色进行鉴定,并行扫描电镜观察。选择种植体颈部骨缺损7处,应用收集骨即刻移植修复,二期手术时观察移植物成活情况并刮取少许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光镜下观察收集物以骨组织为主,10例样本中8例成功培养出成骨样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染色率超过70%,体外连续培养茜素红染色可见桔红色结节,扫描电镜可见细胞贴附于纳米羟基磷灰石并活跃生长。牙种植二期手术时原缺损处已覆盖成熟骨质,组织学显示为密质骨。结论:收集骨具有良好的成骨活性,可用于修复种植体周围小的骨缺损,也可作为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骨收集 骨缺损 体外培养
下载PDF
多原发恶性肿瘤合并口腔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小玲 魏奉才 孙善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收集21例合并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共发生44个恶性肿瘤,其中24个位于消化道及呼吸道,10... 目的探讨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收集21例合并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共发生44个恶性肿瘤,其中24个位于消化道及呼吸道,10个位于涎腺、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其他10个发生于头皮、耳前区皮肤、甲状腺、膀胱及血液系统。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共25个,主要的病理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其次是腺样囊性癌;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舌,其次是腮腺、颌下腺、颊黏膜及牙龈。结论在口腔颌面部,舌及涎腺是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与消化道、呼吸道密切相关,应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认真的随访;对于女性患者,乳腺及生殖系统应是检查的重点。定期随访、早发现、早诊断及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多原发性 口腔颌面部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230例手术治疗的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云生 杨春惠 +3 位作者 孙亚夫 耿波 袁奎封 邱蔚六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66-471,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率的因素。方法:单纯手术治疗的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30例,男141例,女89例。TNM分期:Ⅰ期,34例;Ⅱ期,87例;Ⅲ期,109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素筛选,Kaplan-Meier法进行影响因... 目的:探讨影响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率的因素。方法:单纯手术治疗的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30例,男141例,女89例。TNM分期:Ⅰ期,34例;Ⅱ期,87例;Ⅲ期,109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素筛选,Kaplan-Meier法进行影响因素及生存率的分析。Logrank法比较不同生存分布的差异。结果:肿瘤厚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有无溃破及原发部位是影响生存率的相对独立因素,其P值与RR值依次分别为:P<0.001、1.868,P<0.001、1.685,P<0.001、1.411,P=0.008、0.747。各因素不同水平间统计学差异明显。资料未显示年龄(P=0.136)、性别(P=0.721)及所用手术方法(P=0.944)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结论:影响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因素与皮肤部位发病者类似。各因素间无明显相互作用。单纯手术治疗并非最佳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COX比例风险模型 预后因素 口腔黏膜
下载PDF
经口腔改良扩大刮治术治疗下颌骨巨型壁性成釉细胞瘤 被引量:6
9
作者 郭纪明 陈正岗 +3 位作者 邱建忠 周建华 王克涛 董作青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口腔改良扩大刮治术治疗下颌骨巨型壁性成釉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2010年收治的18例下颌骨巨型壁性成釉细胞瘤患者采用经口腔改良扩大刮治术(经口内切口刮除肿瘤;将术后骨腔浅层内壁以磨钻磨除;再以液氮冻融2... 目的:探讨应用经口腔改良扩大刮治术治疗下颌骨巨型壁性成釉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2010年收治的18例下颌骨巨型壁性成釉细胞瘤患者采用经口腔改良扩大刮治术(经口内切口刮除肿瘤;将术后骨腔浅层内壁以磨钻磨除;再以液氮冻融2次;填塞碘仿纱条,术后定期换药至骨腔平复)进行治疗,进行定期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期3个月~5a,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影像学显示术后骨腔开始缩小,部分新生骨钙化;术后6个月~1a,全部病例外形及颞下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影像学显示术后骨腔明显缩小,可见堆积状新骨形成,新生骨明显钙化,骨皮质影像接近正常;术后1~1.5a,原膨隆的面部基本恢复正常,影像学显示术后骨腔内大量骨小梁形成,钙化良好,牙槽突高度略差;术后3.5~5a,骨腔体积平均缩小80%~90%,最小者为40%~50%。全部病例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口腔改良扩大刮治术治疗下颌骨巨型壁性成釉细胞瘤能有效去除肿瘤,显著缩小囊腔,促进新骨形成,改善面部畸形,有效恢复颞下颌关节的生理功能,保存下颌骨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性成釉细胞瘤 刮治术 下颌骨
下载PDF
两种颈淋结巴清扫术对口腔鳞癌cN_0期患者手术疗效比较:基于国内样本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春惠 刘云生 +3 位作者 吴正华 刘少华 彭化海 王勇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59-262,265,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分析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国人cN0期口腔鳞癌患者行两种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为cN0期患者颈淋巴结手术处理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集国内所有公开发表的、随访资料完整、随机性良好的、分别采用肩胛舌...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分析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国人cN0期口腔鳞癌患者行两种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为cN0期患者颈淋巴结手术处理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集国内所有公开发表的、随访资料完整、随机性良好的、分别采用肩胛舌骨上颈淋巴结清扫术(supraomohyoid neck dissection,SOND)与根治性颈淋结巴清扫术(radical neck dissection,RND)对cN0期患者手术疗效行对比观察的相关研究。对符合条件的资料行Meta分析,计算两组间淋巴结转移复发的比数比(odds ratio,OR)。结果:在88篇报道中,有6篇符合纳入标准。标本量1 065例,其中SOND组291例,阳性97例;RND组774例,阳性236例。OR=0.87<0.05(SOND/RND),95%CI为(0.60,1.2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OND与RND对cN0期口腔鳞癌患者的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SOND可取代RND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淋巴结清扫术 口腔 鳞癌 鳞状细胞癌 肿瘤分期 META分析
下载PDF
胸外侧切口锁骨下隧道胸大肌肌筋膜瓣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云生 王智强 +2 位作者 彭化海 王勇 王建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采用胸外侧切口锁骨下隧道的胸大肌肌筋膜瓣修复口腔缺损,扩大传统胸大肌肌皮瓣的使用范围。方法:在传统胸大肌肌皮瓣基础上,将胸前壁切口改为胸外侧以增加美观;使用胸大肌及其筋膜替代皮肤,以减轻组织瓣的臃肿,改善血运,避免破坏... 目的:采用胸外侧切口锁骨下隧道的胸大肌肌筋膜瓣修复口腔缺损,扩大传统胸大肌肌皮瓣的使用范围。方法:在传统胸大肌肌皮瓣基础上,将胸前壁切口改为胸外侧以增加美观;使用胸大肌及其筋膜替代皮肤,以减轻组织瓣的臃肿,改善血运,避免破坏女性乳房功能和外观;应用锁骨下隧道增加筋膜瓣的旋转半径,并对胸大肌肌筋膜瓣的血供特点、上皮化过程及锁骨下隧道的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肌筋膜瓣27例,26例成活,总成活率96%(26/27)。12例发生不同并发症,占44%(12/27),主要为筋膜瓣部分坏死脱落(5例)和口咽颈部瘘管(3例)。其中4例需局部手术处理(15%),无与锁骨下隧道直接有关的并发症。所使用方法可增加旋转半径5-8cm。筋膜上皮化在术后4周左右完成。结论:所介绍方法可明显增加组织瓣的旋转半径,有效地保存乳房的形态和功能,并使瘢痕位于相对隐蔽位置。该方法可有效扩大传统胸大肌肌皮瓣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瓣 胸大肌肌皮瓣 修复 口腔 鳞癌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口腔鳞癌和颈淋巴结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彦升 刘少华 +1 位作者 魏奉才 孙善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HGF/c-Met系统对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对50例确诊的原发、复发口腔鳞癌病例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口腔鳞癌组织和颈部淋巴结中HGF和c-Me... 目的通过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HGF/c-Met系统对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对50例确诊的原发、复发口腔鳞癌病例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口腔鳞癌组织和颈部淋巴结中HGF和c-Met的表达情况。将收集的病例按病理类型及临床资料分组,并比较各组间HGF和c-Met的表达差异。结果口腔鳞癌组织及有转移灶的淋巴结中,癌细胞HGF及c-Me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00%,颈部淋巴结中HGF的阳性率为60%,淋巴细胞内均无c-Met蛋白的表达。癌细胞c-Met蛋白的表达水平和颈淋巴结内淋巴细胞HGF表达阳性与口腔鳞癌的局部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P=0.000 0),癌细胞中HGF的高水平表达与肿瘤的侵袭(P=0.002 0)、复发相关(P=0.013 9)。结论口腔鳞癌中HGF和c-Met蛋白表达升高、颈部淋巴结中淋巴细胞HGF表达阳性可能促进肿瘤的侵袭、复发、局部淋巴结转移,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淋巴转移 肝细胞生长因子 原癌基因蛋白质C-MET
下载PDF
纳米N-TiO2对口腔科环境消毒效果及抗菌机理的初探
13
作者 化萌萌 唐晓君 +2 位作者 王亚宇 卢怡 董作青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0年第4期193-197,214,共6页
目的:观察纳米N-TiO2喷剂对口腔科临床环境的消毒效果,并通过大肠杆菌的形貌变化了解其抗菌机理。方法: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口腔科诊室中牙片室、消毒室和打磨室作为实验场所,分别在每个场所选取15个大小约10cm×10cm的物表,随机分... 目的:观察纳米N-TiO2喷剂对口腔科临床环境的消毒效果,并通过大肠杆菌的形貌变化了解其抗菌机理。方法: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口腔科诊室中牙片室、消毒室和打磨室作为实验场所,分别在每个场所选取15个大小约10cm×10cm的物表,随机分为实验组(使用纳米N-TiO2进行喷涂,5个)和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使用健之素消毒剂进行喷涂,5个;阴性对照组使用0.9%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喷涂,5个),在消毒前、后采样,并进行细菌培养与计数。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连续监测5个工作日。在大肠杆菌中加入纳米N-TiO2喷剂,模拟室内自然光照,在不同光照时间下进行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大肠杆菌的形貌变化。结果:消毒前,口腔科各诊室物表存在污染;消毒后,实验组各诊室实验物表的细菌菌落数均值分别为3±1.3(CFU/cm2),3±0.9(CFU/cm2),4±0.7(CFU/cm2),杀菌率为100%,与消毒前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对照组各诊室实验物表的细菌菌落数均值分别为36±4.7(CFU/cm2),24±1.3(CFU/cm2),39±3.2(CFU/cm2),杀菌率为88.7%;阴性对照组各诊室的实验物表细菌菌落数均值分别为267±11.8(CFU/cm2),189±11.7(CFU/cm2),269±10.0(CFU/cm2),与消毒前物表菌落数无明显差异(P>0.05)。大肠杆菌在使用N-TiO2喷剂杀菌过程中,菌体发生了较大的形态改变,随着时间的增长,菌体结构的破坏程度越深,反应过程中外层细胞壁与膜结构由完整到逐渐分解破损,并最终解体。结论:在口腔科实际环境中,纳米N-TiO2抗菌喷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N-TiO2 消毒 抗菌
下载PDF
种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导板精度的评价 被引量:23
14
作者 刘洪 刘东旭 +2 位作者 王克涛 王春玲 赵臻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7-521,共5页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软件设计并制作基于CT数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导板,评价导板的精度。方法选择4个下颌骨标本,制作石膏模型,设计并制作基于CT数据的CAD/CAM导板。在导板辅助下于下颌骨标本的后牙段植入14枚种植体,再次行C...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软件设计并制作基于CT数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导板,评价导板的精度。方法选择4个下颌骨标本,制作石膏模型,设计并制作基于CT数据的CAD/CAM导板。在导板辅助下于下颌骨标本的后牙段植入14枚种植体,再次行CT扫描,采用点对点配准技术实现扫描前后CT三维重建模型的配准,测量实际种植体位置与虚拟放置的种植体位置间的偏离值,评价导板的精度。结果 14枚种植体植入后头部偏差量为(0.47±0.12)mm,颊舌向和近远中向以及垂直向偏离值分别为(0.22±0.08)mm、(0.25±0.06)mm、(0.30±0.11)mm。尾部偏差量为(0.19±0.07)mm,角度偏差量为1.79°±0.68°。结论在CAD/CAM导板辅助下于下颌骨模型植入种植体具有较高的精度,对于辅助临床种植体植入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 导板 种植体 精度 配准
下载PDF
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腮腺术后Frey综合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作青 张凡 +2 位作者 魏奉才 彭化海 谈万业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01-803,共3页
目的 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在预防Frey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 将156例腮腺区良性病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实验组78例患者行腮腺浅叶切除手术的同时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创面,12~37月后采用问卷调查和淀粉-碘实验,对患者Fre... 目的 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在预防Frey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 将156例腮腺区良性病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实验组78例患者行腮腺浅叶切除手术的同时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创面,12~37月后采用问卷调查和淀粉-碘实验,对患者Frey综合征的发病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的78例患者,4例存在Frey综合征,占5.13%。淀粉-碘实验有7例(8.97%)患者存在不同程度Frey综合征。未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的78例患者,Frey综合征的主观、客观发病情况分别为32例和46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有效预防Frey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疾病 出汗 味觉性 脱细胞真皮基质
下载PDF
单侧唇裂修复术中唇红瓣的量化设计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云生 车宗刚 +2 位作者 王冰 王勇 彭化海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目的在多数单侧唇裂修复术中,唇红瓣的设计过多地依靠医师的个人经验。基于Noordhoff提出的原则,本文提出一种量化设计唇红瓣的方法以克服此类缺陷。方法单侧唇裂患者36例,依量化设计原则设计唇红组织瓣修复唇红,观察术后照片,评价效果... 目的在多数单侧唇裂修复术中,唇红瓣的设计过多地依靠医师的个人经验。基于Noordhoff提出的原则,本文提出一种量化设计唇红瓣的方法以克服此类缺陷。方法单侧唇裂患者36例,依量化设计原则设计唇红组织瓣修复唇红,观察术后照片,评价效果。结果32例唇红修复后形态满意。结论经量化后的唇红瓣设计简单可靠,易于掌握,其效果具一定的可预知性,可供各种单侧唇裂术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唇红 唇红瓣 量化设计 单侧唇裂修复术
下载PDF
兔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7
作者 魏奉才 张东 +1 位作者 刘少华 孙善珍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建立兔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用16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在双侧下颌骨第一前磨牙前方无牙区行骨切开术,用自制牵张器固定。经过7d潜伏期,以每次0.5mm的速度牵张,每天2次,连续7d。分别在... 目的:建立兔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用16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在双侧下颌骨第一前磨牙前方无牙区行骨切开术,用自制牵张器固定。经过7d潜伏期,以每次0.5mm的速度牵张,每天2次,连续7d。分别在潜伏期末、牵张结束、固定期第14天、第28天处死动物,切取标本行X线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全部动物的下颌骨被成功延长,牵张间隙逐渐被新生骨组织充填。结论:该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具有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下颌骨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p16基因失活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小玲 孙善珍 魏奉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研究p16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失活机制。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及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涎腺腺样囊性癌新鲜标本53例,应用PCR、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_SSCP)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p1... 目的研究p16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失活机制。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及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涎腺腺样囊性癌新鲜标本53例,应用PCR、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_SSCP)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突变及甲基化。结果53个病例中16例(30.2%)纯合性缺失,4例(7.5%)突变,26例(49.1%)高甲基化。结论p16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主要失活机制是启动子高甲基化和纯合性缺失,而基因突变比较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P16 缺失 突变 甲基化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培惠 魏奉才 +2 位作者 晋国营 单秀丽 孙树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Ad-hBMP-2)基因转染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可行性及其成骨特性。方法取4周龄SD大鼠腹股沟的脂肪组织,经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获得ADSCs,分别转染以腺病毒为载体的绿色荧光蛋白(Ad-GFP)基...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Ad-hBMP-2)基因转染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可行性及其成骨特性。方法取4周龄SD大鼠腹股沟的脂肪组织,经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获得ADSCs,分别转染以腺病毒为载体的绿色荧光蛋白(Ad-GFP)基因和Ad-hBMP-2基因。用荧光显微镜每隔12h观察转染Ad-GFP的细胞,并确定转染率,观察其形态变化,绘制生长曲线;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转染Ad-hBMP-2的细胞作碱性磷酸酶(ALP)染色,用免疫细胞化学法作骨钙素(OC)检测确定成骨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hBMP-2的表达。结果12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Ad-GFP的细胞,有52%的阳性表达细胞,48h后转染率达95%;转染Ad-hBMP-2后倍增时间延长,ALP、OC检测为阳性表达,hBMP-2蛋白转染后48h为阳性表达,并持续至第5代。结论ADSCs可以作为腺病毒转染的载体,转染Ad-hBMP-2基因后有明显的成骨作用,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腺病毒 基因转染
下载PDF
骨生物衍生材料复合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康非吾 唐休发 +2 位作者 温玉明 吴正华 黄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复合骨生物衍生材料异位成骨的可行性和成骨能力。方法将人骨生物衍生材料脱蛋白骨和脱钙骨在体外与人骨髓MSCs复合培养后,植入裸鼠背部左侧皮下。右侧皮下植入单纯生物衍生材料作为对照。于术后2,4,10...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复合骨生物衍生材料异位成骨的可行性和成骨能力。方法将人骨生物衍生材料脱蛋白骨和脱钙骨在体外与人骨髓MSCs复合培养后,植入裸鼠背部左侧皮下。右侧皮下植入单纯生物衍生材料作为对照。于术后2,4,10周各时间点处死动物行大体标本、组织学观察,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比较其成骨能力。结果两种材料脱蛋白骨和脱钙骨均有异位成骨能力,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新骨形成量逐渐增多,表现为软骨化成骨;对照组无成骨现象。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随着时间的延长,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在相同各时间点比较,脱蛋白骨的ALP活性明显高于脱钙骨(P<0.05)。结论人骨生物衍生材料脱蛋白骨及脱钙骨和人骨髓MSCs可作为理想的支架材料和种子细胞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且作为支架材料脱蛋白骨优于脱钙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生物衍生材料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